第8章 新政 8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A+A-




    八大工程中的其他幾項。唯一一個目前已經開工,並且有盈利的項目,乃是運河工程。簡單的來說就是用挖泥船疏通大運河的河道,重新設計和建造標準更高的水閘係統。經過半年多時間,從不萊梅船廠訂購的四艘挖泥船已經到位,春節之後已經開工。盈利模式借用了“貸款修路修路還貸”!這可是一個搖錢樹工程,不僅不需要一文錢投入,當下就能收到投資商的承包費。
    承包合同是外事廳和財政廳協作拉投資並簽協議的。人傻錢多的美國商人中標!
    按照協議,在工程期的三年內,每年承包費一百萬銀元,工程結束後五年,承包商和江北五五分成。再五年,變成三七分成,再五年變成一九分成,再五年,承包商退出。由於大運河會分段建設,隨著江北係的勢力壯大,控製區更大,承包期可能會達到三十年。之所以說這個項目是搖錢樹,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收益可以抵押,三年工程期之後,屆時能夠至少抵押貸款三千萬塊銀元。
    這個項目太搖錢樹,江北還不打算上市!
    另一項大工程是隴海鐵路(暫時隻建設從海州到徐州),各方麵的準備工作都在進行,準備采取的是股份製模式,江北以土地入股(沒收的兩百萬畝農田有部分就是為了修路置換需要)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其他資金靠海內外在股市上籌集。以這個時代的建單線鐵路的成本,一公裏一萬五千塊銀元計算,加上其他附屬項目,第一期投資一千萬塊銀元。
    在這個時期,洋人最渴望的投資項目就是建設鐵路,但是洋人心黑,在許多落後國家地區建築鐵路往往會要求鐵路兩側一公裏甚至幾公裏內的采礦權。江北係不存在這個問題,乃是純粹的商業運營模式。因此,對於這條鐵路的投資,洋人並不算很踴躍。
    但是人傻錢多,美國商人又出手了!美國在這幾年,雖然在國際事務中話語權不大,但經濟上,這個暴發戶已經實際上成了全世界的第一,一個個商人財團都在氣勢洶洶的到處投資!偏偏,特喵的還真有錢!
    在這個項目上,英國完敗於美國。話說,長江中下遊一貫算是英國的勢力範圍,若是以前,無論哪個列強對上英國都要退避一二的。這兩年,財大氣粗的美國人,對英國越來越不客氣。
    美國投資商報價最低,而且給出的附加條件,非常合乎江北的心意。不僅無償為江北培養一批技術人員管理人員,而且還答應幫鋼廠建一條鐵軌的軋鋼生產線。不過,美國人不傻,此舉反倒是顯露了他們的野心勃勃。要知道現在大清朝僅僅隻有一條塘榆鐵路,承建商是英國人。美國人如果想在中國承接更多的鐵路工程,那麽至少需要有第一個業績,而江北給了美國這個機會。
    另一大投資商是比利時人,他們承包了隴海鐵路上所有的橋梁建設,報價也非常低。其他列強也有投資,但比例不大。
    這個項目,核心要義就是:江北出土地,美國和比利時出資金組成一個上市公司。然後公司拿資金再找美國和比利時人建設鐵路。這種融資模式,投資商等於賺了兩次錢,故此利潤並不少。隻是,鐵路很難賺快錢,洋人想賺錢,還得想辦法推高股價,從金融市場賺錢。由於江北所持有的股票,十年不得減持,因此美國人和比利時人,實際上控製了股價,他們摩拳擦掌,早早就準備好了割韭菜的刀。
    另有一個項目,準確的來說其實是三個小項目,並不在江北,而是在山東。不過都和江北接壤,其一乃是李家村水泥廠擴產到月產十萬噸。其二,買了一座蘭陵煤礦,其三,修建了一座焦炭廠。雖然不在江北治下,但沒人敢反對,敢伸手!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項目,投資幾乎與江北係無關。大名鼎鼎的狀元張謇在南通籌建紗廠,狀元雖然有名氣,但資本和設備以及管理都有很大問題。正巧,南通劃入了江北,因此作為一個民營企業的標杆,得到了江北係的大力協助。張謇在曆史上辦紗廠就相當成功,隻是磕磕絆絆耗時幾十年才算成功,當下,他還得磕磕絆絆,沒有基礎搞工業不可能一帆風順。但有了江北係主動派出的企業管理人才,想必發展之路會走的更通暢一點。話說,張謇的紗廠初期投資不過十萬塊銀元(設備是朝廷幾年前采購,一直扔在倉庫裏沒有用的,張之洞撥給張謇的。),本來這樣的投資規模是不可能名列江北的八大工程的。但,紗廠能夠解決就業,也能有助於減少白銀外流。而且,衣食住行,這四個行業都是頂級的大行業,有著無限的發展前景。江北係雖然不會直接投資這類產品,但是,會在政策中給予極大的傾斜!鼓勵、保護!若是張大狀元經營的好,將來上市江北也可以為之開綠燈。
    第八大項目,乃是江南製造局。這個項目,目前還有點扯皮,比如朝廷認為戰爭尚未結束等等。對江南製造局,李林楊誌在必得。李新宏已經帶了造船團隊在回國途中,連主打產品都準備好了。
    由於產業鏈不完整,造船業務初期隻能製造五百噸的木殼鐵肋蒸汽駁船係列。木材來源有唐國,鋼材來源有徐工城,動力係統則是整套批量采購。江北掌控著這麽一道運河,長江,還臨海,市場容納五百噸駁船係列一百條絕對沒問題。有成熟的船型,有足夠的量,自然就能壓低造價。
    江南製造局是具備製造240毫米大炮的能力的。但這種技術完全落後,看似威風的大口徑火炮,實際上隻是鑄鋼火炮。兩千噸的水壓機,壓力不夠,因此炮管並非鍛打鋼,不僅笨重,而且強度不夠,射程非常有限。
    對江北來說,其所有設備最佳產品,還是迫擊炮。一台2000噸一台1200噸水壓機,製造身管火炮最多也就是造75毫米山炮。甲午時期生產120毫米速射炮其實是很勉強的,根本保障不了性能,會炸膛的!
    但是生產低膛壓的迫擊炮,完全可以造八十毫米,一百毫米迫擊炮。經過一場戰爭,紅旗軍主力部隊已經決定,除了重炮,不再裝備中等口徑的架退炮!中等口徑的火炮,等幾年想方設法搞到法國最著名的“75小姐”,也就是18。。7型75毫米炮!
    對江南製造局,李林楊暫時沒有動作,實際上是在等一個機會。
    若是以總投資計算,八大項目的總投資一個多億銀元,由於資金籌措模式的多樣化,,若是在1..5年年底,或者1..6年年初盤賬的話,這三千萬銀元,其實正好相當於紅旗軍的外借款項。
    甲午之前,紅旗軍都已經能夠在貸款三千萬銀元的規模下運轉,現在掌控江北,而且還解決了基礎的軍費來源,經濟運轉絕對沒有問題,甚至可以說是財務非常健康!
    當然,這些項目幾乎都存在一個問題,部分,甚至大部分資金都需要從洋人那裏籌措。在未來,這種行為隻是招商引資而已,在這個時代,有“二鬼子”“賣國”“洋買辦”等嫌疑。肯定會給江北帶來巨大的輿論壓力,但掌握“真理”,紅旗軍會宣傳教育,哪怕阻力再大,也會堅持走下去!
    工商業的威力,絕不是小農經濟所能比的。江北此前所做的一切,實際上已經使得江北沒有“窮人”,再加上軍隊和學校糧食供應都依靠進口,因此上江北已經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了“無農(糧)不穩”!若非江北特有的優勢,僅僅做到這一點就不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
    基礎已經打好,接下來的其他措施,其實都是在解決“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在政策的嗬護下,發展速度會很快。這一時期,沒法用GDP增長率,因為工業幾乎是從零開始的。布政使鄧寶山保證,隻須一年時間,不僅僅是保障一千萬的軍費,還能拿出來一千萬囤積武器彈藥。前麵一個一千萬還可以理解為江北本就有的經濟能力(有取巧,比如鹽業),後麵一個一千萬就純粹是新增稅收和利潤了這一稅收和利潤其實相當於五千萬銀元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