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煮酒論天下 下
字數:4115 加入書籤
劉備的心裏麵打鼓,此時此刻,他很亂,因為他是真的看不透李桓到底在打什麽主意了。
太詭異了。
自己的宗師度牒是一些問題的,簡單來說,是中山靖王這一脈,已經認可了,但是朝廷的宗正,能不能認,還是一個未知之數,需要長時間的考量還有翻查。
所以他早就知道,自己這個劉皇叔之名,沒有這麽容易能被認下來,隻不過他想要先入為主,不管皇族認不認,最少自己在這方麵,把聲譽燥起來。
而如今,李桓看懂了自己的操作不說。
他居然要助自己一臂之力。
這是為什麽?
要知道,自己是宗親,是皇族,不管是真假,隻要劉皇叔的名號落實了,他隻能站在皇族這一邊了,必須要為天子效命,才能對得起他的人設。
按道理來說,自己和李桓這個大將軍,應該是站在對立麵的。
天子和老師把自己召來長安。
無非就是看上了自己帶兵的本事,讓自己在兵權上,和李桓這個權臣,爭一爭。
………………
李桓也看得出來,劉備這時候的懵逼,但是他可不管。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他繼續說道:“玄德兄覺得現在的長安朝廷如何?”
“備,不敢言之!”
劉備深呼吸一口氣,平複了心情,坦坦蕩蕩的說道。
“不敢言?”
李桓眯眼,笑著說道:“這可是讓某有些小看了玄德兄的膽子,天下動亂,九州動蕩,各路諸侯蠢蠢欲動,如今乃是亂世,非盛世,亂世之中,能出頭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膽子大,要是玄德兄沒有這點膽子,不如回家織履販席去!”
“可惡!”
“找死!”
聽到這話,關二爺和張黑臉的臉都陰沉下來了,兩雙眼眸死死地盯著李桓,怒氣勃發,殺氣凜然。
這話,在他們看來,就是嘲笑劉備的出身。
這如何能讓他們忍啊。
“二弟三弟,不可放肆!”劉備趕緊壓住了兩個兄弟,他抬頭,目光看著李桓,一種獨特的感覺,他不認為李桓是在諷刺自己,一個是沒有這個必要,官階差了天和地,諷刺自己,有這個需要嗎,第二,李桓那眼神,看人感覺沒有高低貴賤一樣。
他想了想,才拱手的說道:“是備太過於謹慎了,大將軍所言甚是,當今天下,當有雄心,方能出頭,才有為朝廷效命的資格,而長安朝廷,在備看來,不管如何,它都是唯一的,是天下正朔。”
“那天子呢?”
李桓的眼神多了一絲絲的玩味,他親自給劉備倒酒,熱酒散發出濃濃的酒香,他再問了一個非常刁鑽的問題:“在玄德兄,陛下可有重振大漢江山之才?”
這問題就逾越了。
即使劉備,都心裏麵一緊,多少有些害怕和恐懼起來了,這要是傳出去,自己對天子品論,那自己能被很多讀書人的唾沫給淹死了。
他說到底,也是一個讀書人,是大儒盧植的門徒。
更讓他有些顫動的是。
他第一次感覺大將軍李桓的肆無忌憚,光明正大之下,評價天子,這可不是一個臣子能做的事情,老師說得對,大將軍有肩負天下之才,卻並無忠君之心。
“備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豈能評君,陛下如何,當有史書去評論!”劉備沉聲的說道。
“哈哈哈!”
李桓大笑,劉備的確是一個聰明的小滑頭。
另外。
他算是明白了,為什麽曆史把劉備當成偽君子了。
這人,真的發黑。
他懂一個道理,有些事情,能做,絕對不能說出來,不要說是在李桓麵前,哪怕是在他自己麵前,這話,都必須是真話。
“今日與玄德兄一聚,甚為高興,玄德兄不願意評君,某不勉強,不過某有些好奇,在玄德兄的心中,當今天下,何人能為之英雄也,天子,太師,還是公孫瓚,還是袁本初,或許,兗州的曹操,南陽的袁術……”
李桓輕聲的問。
劉備眯眼,他對李桓的問題,有了一些戒備之心,不知道是不是陷阱,但是他還是認認真真的聽,甚至聽入了心裏麵。
天下英雄?
誰可當之……
其實李桓這問題,問的有些早了一點,當今天下,形勢不明,天下諸侯,都在苟著發育,沒有客觀事實的認證,怎麽可論。
“不知道在大將軍心中,何為英雄?”劉備防守了這麽久,也忍不住要反擊一下,李桓刁鑽的問題,他也刁鑽回應,放在現代來說,他絕對是一個辯論的人才。
“英雄啊……”
李桓想了想:“夫英雄者,為國為民,為天下太平,為百姓安康,為仁,為義,為忠,為孝……”
他笑了起來了:“其實某也不知道,英雄是什麽樣子的。”
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英雄。
李桓心裏麵的,不一樣。
“我也一樣!”
劉備低沉的說道:“天下萬民,各有各的英雄,誰才是英雄,隻不過看做了什麽,當今天下,亂已經是製止不住,有英雄有挺身而出,為國為民,此為大義也!”
“那在玄德兄心中,某可算英雄乎?”李桓對劉備,越來越感興趣了。
他有一種感覺。
空穴不來風。
曆史上能把劉備抬到這樣的高度,絕對不是因為他這個劉皇叔,而是因為他這人,他有一種,能適應亂世的感覺,甚至是,在他那裏,亂世需要適應它。
“大將軍當然是英雄!”
劉備還是非常認可李桓的,他沉聲的說道:“若非大將軍之能,恐怕沒有今日的長安朝廷,太師丟了雒陽,大漢失了中樞,天下動亂,在所難免,如今大將軍,乃是力挽狂瀾,豈能不為大英雄也!”
倒不是恭維的話,而是認可。
他從心裏麵,認可李桓。
對李桓的了解,他還是不夠的,但是聽到的也不少,他甚至想過,如果是他劉備處於李桓的處境之中,他未必能做得到李桓能做的事情。
畢竟李桓的崛起,太有傳奇的色彩了。
太師是一個什麽樣子的人。
天下都知道。
能在太師眼皮下,以叛逆而起,立足朝廷不說,還能與太師並存,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了,他是不是一個忠君之人,這不好說,但是他的能力,他的責任,足以撐住長安朝廷,這就是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