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取舍

字數:4304   加入書籤

A+A-


    在李桓的心中,這話多少還是有些恭維性的。
    自己在朝廷的名聲不好聽。
    在天下而言。
    名聲更壞。
    西涼出身,就是個莽夫,甚至被稱為西涼蠻子,在中原人看來,這些西涼人,比之異族,也是差不多的地位而已,所以不管是董卓,還是李桓,都不受士族的認可。
    另外一個,就是自己的起家不算是非常偉光正大,叛逆起家,不好聽。
    董卓是叛的何進,才有了後來的太師。
    而李桓是叛了董卓,才有了如今的大將軍。
    這讓世人都有一種感覺。
    西涼人,就是背叛和被背叛之中成長的,說不好聽的,都是亂臣賊子而已。
    不過,劉備能說出這樣的話,也算是正常。
    畢竟,劉備不是曹操,曹操是屬於真小人,敢說真話,敢做大事情,而劉備是偽君子,偽君子是做一套說一套的,劉備能說出來的話,多離譜,他都能接受。
    再一個,恭維的話好聽。
    能讓劉備這樣三國梟雄,大器晚成的代表性曆史人物,稱呼自己一句,英雄,已經讓他有些輕飄飄的了。
    “哈哈哈!”
    李桓大喜,心情大好,親自給劉備倒酒:“能得玄德兄如此之評價,三生有幸了,當浮一大白,請!”
    “大將軍,客氣了!”
    劉備卻顯得有些誠惶誠恐。
    他感覺很詫異。
    李桓有些重視自己了吧,就他一個求官無門的人,在大將軍這個地位看來,不過隻是可有可無的,他見慣了世道的黑暗,可從來不相信,有什麽免費的午餐。
    李桓越是如此重視,他越是感覺惶恐。
    “玄德兄是準備帶兵嗎?”
    李桓緊接著問。
    “備,雖入老師門下,然而學識不精,文采不出眾,唯恐官途不明,昔日黃巾動亂,曾帶兵討伐,算是有幾分行軍之才,如今報效朝廷,當領軍討伐不臣,還請大將軍成全!”
    劉備很謙卑。
    他文采還是有的,哪怕比不上曹操,也差的不是很遠。
    曹氏一族,若非亂世,絕對是文脈的種子,從曹操到曹植,曹丕,曹叡,都是有文學功底的,傳世作品不少,而曹操來說,絕對是一個真正的文武全才啊。
    “想要帶兵容易啊!”
    李桓笑了笑,目光看向了劉備,低沉的說道:“朝廷如今欠缺的就是帶兵的人,天下動亂,朝廷已經失九州之權,諸侯已起,未來的歲月,必然是刀兵相爭的,畢竟靠著三寸不爛之舌,說不來天下太平,唯打,打服了,天下一統,再創盛世,也就不遠了!”
    “不過……”他目光凝重的看著劉備,道:“玄德兄想要帶兵,卻不容易,當今長安,局勢不穩,陛下很多事情也是有心無力的,玄德兄乃是皇族,更是當今皇叔,很多大臣都不願意讓玄德兄執掌兵權啊!”
    李桓說的如此坦蕩,反而讓劉備更加糊塗起來了,是他不願意讓自己的執掌兵權,還是朝廷不願意讓自己碰兵權嗎。
    “不過機會是有的!”
    李桓繼續說道:“玄德兄可願意往涼州走一趟?”
    “涼州?”
    “涼州乃是關中的大後方,可涼州不穩,某希望有人能北擊匈奴,南破羌人,穩定涼州,穩住關中之安定!”李桓淡淡的說道。
    “大將軍可讓備考慮數日?”劉備不敢立刻應下來,因為他摸不透李桓背後的意圖,所以使用拖字決。
    “無妨!”
    李桓咧嘴一笑,說道:“慢慢考慮,時間還有,新歲元日,乃是本將軍的冠禮,玄德兄可一定要來!”
    “一定!”劉備點頭。
    說起冠禮,他再一次感概,李桓的年輕,如此年輕,如此權勢,讓他羨慕不已,自己這個年紀,好像還在販鞋而已。
    ………………
    這一場煮酒論天下,是失敗的。
    是劉備太小心了。
    不敢說。
    讓李桓唱了一出獨角戲。
    不過也好。
    當今天下,形勢不明,劉備要是亂說一空,反而影響了李桓的判斷。
    天下已經變了。
    曆史軌道發生了巨大變化。
    李桓也摸不透未來誰能成為霸主,他需要對天下諸侯,重新進行一場摸底,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必須要了解每一路諸侯,未來才有希望取勝。
    劉備離開之後,李儒匆匆而來。
    這風雪覆蓋的望月樓,能觀摩整個長安城的景觀,這浩瀚而壯大的景觀,多少讓人有些回味無窮啊。
    “登高望遠,誠不欺我也!”
    李儒看向未央宮,問:“大將軍,陛下會不會在未央宮看向我們望月樓啊!”
    “回吧!”
    李桓淡淡的笑了起來:“陛下喜歡偷窺,最近有些長進了,不管是在上朝的時候,還是在平時,都很少發言,沒有把握,很少開口,學會了威嚴啊!”
    “威嚴?”
    李儒冷笑:“少年成長,倒是可以認可,但是這威嚴,可未必,天子的威嚴,他起碼還要學十年,才能學得來,他最近的變化,更多是因為那位弘農王妃的教訓吧!”
    “有壓力是好事!”李桓喝茶,一邊喝茶,一邊微笑的說道:“弘農王妃能給他壓力,能讓他更快的成長起來,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未來呢?”李儒問。
    “未來啊……”
    李桓搖搖頭:“都說要走一步,看三步,看到未來,才能有未來,可事實上,我們腳下的路,走一步,就是一步,哪有什麽未來,走踏實了,如今這一步,再說未來的事情,有天子的支持,和沒有天子的支持,對我們西涼集團來說,是天壤之別!”
    或許袁紹他們的能奉承一個新君,但是西涼集團不行。
    西涼集團在天下士族之中,聲名狼藉,不受天下讀書人的認可,如今不過隻是勢大,執掌兵權而已,如果沒有兵權,早就被翻天了。
    可有兵權,是遠遠不夠的。
    治理地方。
    重要的是人,是讀書人。
    天子一天還在,名義就在,讀書人也是有枷鎖的,君君臣臣,他們忠君,這就是他們的枷鎖,天子不死,他們就不能犯,所以如今長安依舊能吸納人才。
    “那劉玄德呢?”李儒問。
    “做人就要有取舍,用劉玄德,是我的取,而且舍的,就是兵權,某不介意他執掌兵權的。”李桓笑起來:“而劉玄德會不會為我所用,那就要看他如何取舍,還要看,天子懂不懂得取舍,這人是人才,能用自然最好,不能用……”
    “殺!”
    李桓冷冷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