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野戰突擊合成營!

字數:8882   加入書籤

A+A-




    時間轉眼來到了十二月份,距離進入九八年隻剩下最後一個月。
    隨著這個十二月的到來,陳軍和高城沒有等來軍區的任何回信,卻迎來了幾個並不好的消息。
    信息化軍改大背景下,顯得格外冷血的幾件事。
    第一件事是師參謀長親自到六連,當眾宣布了軍區下發的六連撤編文件,和連隊所有軍官的調派命令。
    六連長魏天磊被調到師偵察營,提了一級擔任副營長職務。
    六連指導員郭子明預調合成營,等新的電子對抗連入駐之後,擔任電子對抗連的第一任指導員。
    兩人的調任都有一定的提升,算是對他們兩個連主官的補償。
    六連的三個排長和司務長,都和指導員一樣預調合成營,暫時留在六連連部,等待後一步的具體安排。
    能夠進入到試點的合成營,絕對算得上是大好事。
    起碼對於他們這些軍官來說,六連的撤編雖然讓他們很難受,但是能夠換來未來更廣闊的前途。
    而剩下來的一眾六連戰士,他們的命運就要坎坷很多。
    在六連接到撤編命令的同時,他們連隊也得在這種壓抑的氛圍下,完成連隊最重要的環節。
    也是整個軍隊在這個時間點,最為重要的一件事情——
    退伍潮!!
    這一波改革大主題是裁軍,新的裝備對人員需求更低,必須壓縮士兵的名額,等於也就壓縮了留隊的名額。
    每個連隊的轉士官名額,還有到期士官的轉下一期名額,都幾乎是攔腰砍斷。
    哪怕陳軍的全士官營需求大,師裏給了七零二團更多的名額,六連也有近一半的戰士要被淘汰。
    這也沒辦法。
    步兵連的專業士官比例太少,想要留下來比坦克連和火炮連更難。
    六連正式接到了撤編的命令,接下來團裏麵就組織了正式會議,各連連長都被叫了上去。
    主題思想其實也就兩個。
    首先是做好轉業退伍的工作,安頓好戰士們別鬧出什麽幺蛾子,其次是瓜分六連剩下來的士官和上等兵戰士。
    能力差的都已經被退役退伍,六連能留下的可都是“上等貨”。
    搶手的很。
    其他連的連長,都在盯著嘞,隻等團裏的命令。
    奈何鋼七連不按常理出牌,堂而皇之的搞起了特權,優先獲得十個士官,把最好的都給挑走了。
    其他連的連長很氣,也很無奈。
    誰叫人家厲害呢?
    幹不過就隻能乖乖的喝湯,等鋼七連挑完之後,剩下的四十多名六連戰士,很快就被其他連長瓜分一空。
    有了六連這一波猛血的補充,其他連的連長心情舒服了很多。
    畢竟因為轉士官和晉升名額大砍,各連隻能在既有的名額上優中選優,把最好的那一批留下來。
    其他能力還算不錯,隻是不是很突出的上等兵,還有到期的士官都沒法留下。
    隻能忍痛讓他們含淚離開軍隊。
    這還是合成營的巨大需求口子,讓師裏麵額外多給了百分之三十名額,否則轉業退伍的會更多。
    陳軍也算是在無形之中,幫了整個七零二團一大把。
    原本在這一波退伍的大浪潮中,屬於有能力,但能力不是很突出,又不是專業士官的史今。
    憑借著在陳軍的各種幫助下,近兩年表現非常優秀,還榮立了三等功一次。
    不僅沒有再像原劇情中那樣,隻能哭得像淚人一樣,開車到首都轉一圈,帶著遺憾離開部隊。
    反而提前一年轉為了四級士官。
    鋼七連也因為在演習之中,每個戰士都表現得很突出。
    成為了全T師唯一的“零退伍”!!
    甘小寧這批老上等兵就不說了,全部在這個其他連慘兮兮的十二月份,輕鬆轉成了一級士官。
    就連成才、許三多和白鐵軍,這批才入伍兩年的上等兵,也都轉成了士官。
    本來作為軍改最後一批新兵,成才等人需要三年才能夠結束義務兵,能提前也算是吃了“合成營”福利。
    當然。
    成才屬於是唯一的例外,他是憑實力提前轉的士官。
    而去年剛進來的那批新兵,他們吃到了鋼七連轉合成連的紅利,但好運氣也就到此為止了。
    合成營最低配都是士官,他們隻能被調去其他連。
    好在去年來的也就八個新兵,而高城從六連薅來了十個優秀士官,完全可以把這個坑填上,順便還能夠小小補強。
    譬如六連的肌肉猛男巴特爾,肯定是能讓尖刀班實力大漲。
    他那強壯的身板,背迫擊炮就是一絕。
    鋼七連這邊頗有雞犬升天的味道,幾乎所有人都得到了提升,整個連隊都洋溢在喜慶的氛圍中。
    可對於剛升士官的許三多來說,他更高興的卻並不是自己升士官。
    而是來自五班的消息!
    五班的老馬本來已經是死局,在一個老兵的墳墓裏呆著,又碰到軍改大裁軍,不可能有機會留下來。
    然而演習中的那一波操作,拯救了差點輸掉的七零二團,也拯救了他自己。
    借著三等功加身,順利轉為四級士官。
    而跟著他一起拯救的薛林和老魏,其中薛林毫無壓力的轉為士官,老魏更是提前轉為二級士官。
    因為總是想著寫一本文學著作,陳軍的種種高光事跡每天在刺激著他,讓他認定了陳軍就是他書中的主角,迫不及待開始動筆寫書,不想參加演習的李夢。
    盡管因為錯過了演習的高光,後麵聽聞老馬搞了個三等功,心中那個悔恨啊,大腿都給拍腫了。
    可是憑借著軍旅題材,以陳軍為主角模板寫的,毛遂自薦送到宣傳股,被張幹事一眼相中,並登到軍報上連載,恰好還被王團長給看到了。
    覺得異常熟悉的王團長,專程把李夢叫到了團裏談話。
    得知李夢的主角模板是陳軍,竟然想拿自己的寶貝疙瘩寫本書出來,王團長頓時就有了極大的興趣。
    為了發揮李夢的文學才華,主要是能盡快讓李夢寫完。
    王團長索性就是一紙調令,把李夢從草原五班調到了團宣傳股,配合張幹事負責團報的工作。
    到了團機關單位裏工作,而且還被王團長看中。
    盡管今年團裏麵士官名額很有限,李夢沒有被轉為士官,可他三年義務兵這才第二年也沒有退伍。
    隻要他在宣傳股不瞎搞,明年轉士官八九不離十。
    各連隊都忙著退伍轉士官,還有瓜分六連的各種事情,團裏麵也要忙新兵營,訓練和相關後勤籌備工作。
    轉眼大半個月過去。
    時間來到十二月下旬。
    接到合成營方案大半個月的軍區,似乎是終於研究出了一點名堂,在這時候有了新的動靜——
    通知七零二團補充材料。
    需要再提供具體的合成營編製,必須詳細到每個班排人數,裝備的數量,兵種的配置等等。
    簡單來說。
    就是要完整的合成營建製信息。
    王團長從軍區的命令中作出判斷,軍區大概率已經通過了合成營方案,現在進入到了最後的統籌階段。
    相當於是正式啟動合成營之前,先把所需要的東西準備齊全。
    一個營所需要的武器裝備,對於一個集團軍來說,本身確實不是大問題,輕鬆就能夠搞定。
    奈何合成營是全新的戰術體係,集團軍的壓力還是挺大的。
    畢竟是最先進的戰術體係,就得配最先進的裝備,才能最大化戰鬥力,否則坦克配大刀就白瞎了。
    預測合成營逐漸進入最後階段,王團長第一時間叫來了陳軍。
    把師裏轉達的集團軍命令,直接就放到了陳軍的麵前,讓他根據軍區的命令,按標準把方案給做出來。
    陳軍還以為軍區會先通過方案,然後才會開始進入到細分階段。
    所以並沒有準備,詳細的配置數據。
    沒想到軍區竟然反過來搞,要他先把配置數據做成方案發上去,然後才可能啟動合成營的組建。
    不過。
    雖然命令來得很突然,但這點事情也難不倒陳軍。
    接到命令的陳軍返回七零二團,大概的和連長高城說了一下情況,便一頭紮進了副連長房間。
    開始為即將試點的合成營,量身定製打造一套編製。
    以常規的中型山地合成營標準編製:
    需要一個合成營營部,兩到三個裝甲步兵連,一到兩個坦克連,一個火炮連,一個防空連,一個作戰支援連,一個工兵保障連。
    加起來也就是八到九個連隊,等於是一個副團級的加強營。
    常規的重型合成營標準編製:
    需要一個合成營營部,三個左右的主力坦克連,兩個火炮連,一個導彈連,一個作戰支援連,一個工兵保障連,以及一個後備補充連。
    基本配置也是八到九個連,擁有更強的遠程火力,以及攻堅能力。
    陳軍作為21世紀穿越過來的人,如果搞標準的合成營配置,他隻要照著記憶抄一遍就行了,完全沒有任何難度。
    可七零二團現在才隻是試點,上來就搞滿配肯定不現實。
    別說重型合成營,中型合成營都夠嗆。
    所以陳軍需要以自己的經驗,加上自己對合成部隊的了解,以及實際的需求,量身定製一套編製。
    符合野戰部隊的屬性,又達到七零二團突擊作戰偵察等為一體要求,綜合性能滿足的“野戰突擊合成營”!
    首先從“大腦”開始……
    合成營是多兵種整合協同作戰,特色就是全方位的信息通訊,營長可以指揮到下麵的每個兵。
    一個營就能進行一場戰,能夠讓作戰更加的高效,大幅度提高戰鬥力。
    這麽多兵種混合在一個營,常規那種才三五個人的營部,放到合成營裏麵,肯定是沒辦法指揮的。
    那麽多單位需要調配協同,營長就算有三頭六臂都不得行。
    所以需要一個完善的營部。
    相當於參謀部的作戰股必須有,整合情報分析數據的情報股也得有,負責協調後勤物資裝備的供應股也得有。
    這三個部門屬於是硬性要求,必須得給他全部安排上。
    再算上營長、副營長、教導員、副教導員和相關的通訊員和文書等公務員,大概在八人左右。
    做戰股五個人,情報股五個人,供應股五個人
    陳軍預計合成營營部編製,人數大概在二十三。
    合成營營部還需要一個士官長,專門負責戰士的訓練和日常工作,以及在作戰股兼職軍士參謀等等。
    史今就是最合適的人選。
    可現在士官長製度現在還沒建立,這個職位隻能夠暫時放空。
    等以後合成營建立起來,陳軍到時候再想辦法促成士官長製度,讓史今能夠進入到營部指揮層。
    接下來就是戰鬥編製。
    首先是主力重型坦克連。
    連長、副連長、指導員、副指導員、文書、通訊員、司務長、還有三個排排長所組成的連部。
    整個連部為十人。
    下麵是三個坦克排,每一個坦克排有三個坦克班,每個班組控製一輛坦克,每個班人數為四人。
    配置主戰坦克型號未知,不知是三人還是四人駕駛,暫時以最大要求為準。
    預計每個排十二人,三個排三十六人。
    加上連部共計四十六人!
    坦克連需要配置的裝備:裝甲指揮車數量1,主戰坦克數量12,通信保障越野車和卡車各1輛。
    接下來就是火炮防空連:
    連部還是10人左右。
    根據野戰突擊合成營的作戰需求,需要配置兩個火炮排和兩個防空排,外加一個供彈排為五個排的加強連。
    兩個火炮排為自行加榴炮,兩個排一共是六個車組。
    每個車組由車長、炮手、駕駛員、裝填手四人組成,兩個火炮排六個車組,總計人數為二十四人。
    兩個防空排為機械化排,同樣由四名車組人員組成,人數也為二十四人。
    供彈排負責給四個作戰排供彈,以及在戰鬥中負責運輸彈藥,確保四個戰鬥排的續航能力,總計三十人。
    加上連部共計八十八人!
    火炮防空連的裝備:裝甲指揮車1輛,火控雷達指揮裝甲車1輛,自行榴炮8輛,自行防空炮8輛,供彈卡車4輛,通訊保障越野車1輛。
    兩個重型單位的配置寫完,接下來就是新加入的電子對抗連。
    連部標配依舊是10人。
    保障排、對抗排,信息排
    保障排負責保障全團通訊,確保通訊的暢通,配置通訊車兩輛,調出一個班,壓縮為兩個排。
    對抗排負責搜索敵軍,為全營做預警保障工作,並在敵人實行電子戰的時候,能夠進行有力反擊。
    任務更加繁雜,擴編為五個班。
    需配置雷達車1輛,幹擾車1輛,通訊車2輛,越野車一輛。
    信息排隻需要兩個班,負責在後方分析整理數據,並對數據進行對接,實時傳達給各個作戰單位。
    配置兩輛通訊車,搭配車載微機,兩輛越野車即可。
    鋼七連改編為特別偵察連,主要負責敵後作戰、快速支援、地麵偵察、協同坦克連進攻等任務。
    目前連部加上全連一眾戰士,一共有一百零八人。
    有裝甲運兵車六輛,步戰車三輛,軍車兩輛。
    還需補充裝甲偵察戰車三輛,全地形偵察車兩輛。
    最後剩下工兵保障連。
    這也是全麵信息化的合成營,占用編製人數最多的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