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44章 府試
字數:4959 加入書籤
苦讀的日子很枯燥,卻也有很大動力。
蘇彪的目標是考取童生,初六的目標則是掌握更多的知識,為以後的科舉考試做準備。
府試在四月進行,要去青州城考。
它的報名流程與縣試大抵一致,也需要保結等手續。
在本縣報名,縣裏把報名信息和資料集中送到州城,考生去州城複核即可。
宣邑縣到青州城有三百多裏,考生需提前去住下,直到府試結束。
初六和蘇彪準備四月初一出發。
但陪考成了難題。
若是豆苗繼續陪考,州城路途遠,來回不易,田裏的活就全丟給謝根生了。
蘇來寶倒是說謝家不用去人,他會照顧,但初六才九歲,謝家人都不放心。
最後還是族長和裏正幫了大忙。
族長說會抽調族人幫忙幹活,讓豆苗放心去陪考。
裏正也保證,這段時間有徭役的話,不給謝家安排。
窮家富路,誰知道去州城會遇到啥事。
王翠翠把三十兩銀子和幾貫銅錢交給豆苗,雖然心疼,卻也覺得孫子出息了,花再多的錢也值。
謝家如今經濟稍有結餘,完全能負擔起考試費用。
養殖已明顯賺錢,一些村民也學著他家種苜蓿搞養殖。
豆腐營生也好起來。
母牛生犢子後,家裏有大小三頭牛,種地不像以前那麽累了。
定光仙也產下一崽,小叫驢又倔又萌,初六給取名“小倔萌”。
兒行千裏母擔憂。
王翠翠事無巨細地交待了好多,聽得豆苗誤認為母親去過州城,其實她連縣城都沒去過。
縣試的原班人馬,坐著租賃的馬車直奔青州城。
城門口,士兵查過路引和府試文書,放他們入城,還叮囑一定要到州衙去複核。
他們在貢院附近的客棧裏,開了兩間客房。
一間房一天就要一百二十文,豆苗直咋舌。
州城恢宏大氣上檔次,說哪哪好,就是錢不經花。
······
貢院外人山人海,考生比縣試時多了些,但送考的人卻少了很多。
府試在州城,家境不殷實,陪不起考。
十個衙役手舉牌子,上麵寫著“某某縣”字樣,初六等人找到宣邑縣的牌子,站在衙役後麵。
府試把九個縣和州城的考生歸類,一個縣的考生一起進貢院,方便唱保。
考生排成三隊,等待搜檢。
初六懷抱考籃,防止有人陷害。
馬上就輪到他了,突然另一排正搜檢的一個考生被拽出隊列,戴上枷鎖拷起來,跪在一邊。
那人解開的衣服內側,貼了好幾張夾帶。
初六心裏直呼握草。
真不知道這家夥是腦癱還是狂妄?
這麽攜帶夾帶,根本禁不起搜檢。
他現在嚴重懷疑,這是考官為震懾考生,安排的戲碼。
初六順利通過搜檢,唱保結束,拿到號牌進入考棚。
府試的考棚內沒有桌椅,隻有高低兩塊木板。
牆壁上有高低不同的卡槽,考生可以根據自己身高,調整木板高度。
低的當椅子,高的當桌子。
由於府試第三場要考兩天,吃喝拉撒都在考棚,這兩塊木板就是簡易床鋪。
晚上將兩塊木板拚在一起,就是床板。
初六把恭桶提到靠門,然後調節木板高度。
他比其他考生個子矮,低的那塊木板向上調了一格,高矮才合適。
落座後不久,監考人員開始檢查考引,然後發考卷、草紙。
初六拿起卷子一看,內容果然和師父說的一樣。
府試第一場,是一百道帖經題。
這種題對他來說沒有難度。
其他考生或許會把答案先寫在草稿紙上,檢查無誤後再謄寫進考卷裏。
初六則省略了這一步,直接寫在答卷上。
不知過了多久,初六放下筆。
他檢查一遍,見姓名、考號等也無誤,便搖鈴交卷。
兩名差役走進來,一人把草稿紙放在一個竹籃中,另一人收卷糊名。
然後把試卷放進封卷袋中,在袋口貼上封條,簽名上他倆的名字。
又把封卷袋放進一個木匣中,才示意初六離開。
所有流程都十分嚴謹,府試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出了考棚,走到貢院大門前,有一個登記點,一個經承坐在那裏看書。
見有考生這麽早交卷,也是一驚。
府試規矩,先交卷的考生有排名優勢。
如果兩個人都是滿分時,先交卷的考生排名靠前。
經承忍不住問道:“這個時間點,草稿紙寫完的都少見,你怎麽這麽快?”
初六淡淡一笑:“我沒寫草稿紙。”
經承一聽便明白了。
這小孩肯定是為了出風頭,才交的頭卷。
題都答對才有頭卷優勢,他這樣交頭卷,就是放棄優勢。
這孩子太想當然了。
“姓名?年齡?籍貫?”
“謝書賢,九歲,宣邑縣柳溪鎮青石村人氏。”
登記完,經承繼續看書。
湊夠五十人才能開貢院大門,初六足足等了半個時辰,才看到第二人。
慢慢的,交卷的人越來越多。
相熟的考生開始竊竊私語對答案,經承喝了一聲,不再有人說話。
蘇彪也交卷了。
初六朝他招招手,蘇彪快速過來。
二人站在一起,沒有說話,隻用眼神交流,就明白了考試情況。
五十人終於湊齊,按照交卷的先後順序,排成一條長隊出門。
初六走在最前麵,一眼便看到接考的豆苗、蘇來寶、文瀾滄。
······
府試每考完一場,中間可休息兩日,等待放榜。
第一場被淘汰的考生,就可以收拾包袱走人,明年從縣試重新考起。
放榜日,榜下一片哀鴻。
考生接近四百,榜上隻有二百八十九人。
初六第一,蘇彪第五,趙紹第七,金睿澤第六十四,宣邑縣隻有十二人上榜。
第一場就被淘汰了三分之二,宣邑縣的教育拖垮情況凸顯。
“謝公子、蘇公子,秦某祝你們府試順利······”
秦時啟被淘汰了,他有些傷感,拱手告辭。
初六拱拱手道:“秦兄不要氣餒,吸取教訓,抓緊複習,爭取明年一次過······”
“多謝吉言,秦某就此別過!”
“秦兄保重!”
金睿澤本想過來挖苦幾句,見初六瞪大眼睛盯著他。
料想過來也討不到便宜,便轉身灰溜溜走了。
明天要考第二場,初六等人沒在榜下過多停留,忙忙趕回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