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43章 喜報

字數:4568   加入書籤

A+A-


    兩位報喜衙差就在等初六,見他回來,立刻拿出喜報,燦爛笑道:“恭喜謝公子喜中縣案首,祝謝公子青雲直上,官途坦蕩,前程似錦,福澤綿長······”
    “兩位差大叔不辭辛勞,千裏送佳音,謝書賢代表全家謝謝你們。也祝兩位大叔財運亨通、四季發財、兒孫滿堂,平安健康······”
    初六恭恭敬敬接過喜報,把喜報遞給爺爺,然後拿出用紅紙包好的二兩銀子,雙手呈上。
    “路途遙遠,一路鞍馬勞頓,辛苦二位了。這點小心意,請務必收下,權當茶水錢,望勿嫌棄······”
    “多謝謝公子!”
    兩個衙差相視一笑,欣然接過紅包,連聲道謝,眼中滿是對初六謙遜有禮的讚許。
    “縣試時,我就見過謝公子。當時我就覺得公子相貌俊俏,肯定能中縣案首,果然被我說中······”
    “以謝公子的才氣,縣案首隻是開始,將來肯定中狀元,騎大馬······”
    “······”
    兩個衙差輪換著把不掏錢的讚揚全給了初六。
    說什麽才情出眾,品德高尚,未來不可限量,定能出將入相雲雲。
    反正什麽好聽說什麽。
    說了會子,二人緩緩起身,拱手道:“衙門事務繁忙,我們先行告退。”
    “差大叔說哪裏話?你們不辭辛勞,遠道而來,我若不盡地主之誼,豈不讓外人笑謝家不懂待客之道,落了小氣的名頭?”
    初六語氣誠摯而溫暖,“更何況,縣試盛事,全賴你們不辭辛勞,維持秩序,確保考場內外一片安寧。如果沒有你們日夜奔波,那麽多考生豈能安心應試?從情從理,二位都應是謝家尊貴的客人,豈能輕易言別?”
    這話聽得人太舒服了。
    兩位衙差似乎被初六的真誠所感動,笑嘻嘻道:“如此,我們就不客氣了,正好沾一點縣案首的喜氣······”
    說著,二人重新落座。
    衙差心滿意足,覺得今年的縣案首雖是個小孩,卻比大人還會做人。
    回去後一定替他傳一傳好名聲。
    裏正聽後附和道:“差大哥說得好,咱們都沾一點縣案首的喜氣,讓我們的子孫也長出息······”
    ······
    看熱鬧的人越來越多。
    莊戶人家,哪有錢讓孩子讀書。
    聽到謝家不聲不響的,竟然就培養出來一個縣案首來,都很新奇。
    具體縣案首是個什麽意思,誰都不知道。
    這時候陳大年走過來,他們逮著就問:“老陳,縣案首是個啥?”
    陳大年的兒子陳小年讀過幾年私塾,後來去城裏做賬房。
    能在城裏謀生的人家,應該知道才是。
    “你們連這個都不知道?縣案首······就是縣試的案首唄······”
    陳大年吹慣了牛,很快就把話圓回來,“反正就是不用下地幹活,就有飯吃的主,比我兒子就高那麽一丟丟兒······”
    “縣案首比賬房高一點,那就是管家了?”
    有人打破砂鍋問到底,陳大年怕露餡,假裝不耐煩道:“你兒子又不是讀書的料,問那麽多幹啥?煩死了!”
    這時豆苗駕著驢車出來,他正好聽到。
    本不想在鄉親們跟前顯擺,但聽到陳大年說初六隻比他兒子高一丟丟,頓時不高興了,停下車道:“縣案首,就是縣試的第一名,日後肯定能做秀才相公的······”
    “哇!”
    人群瞬間沸騰了。
    謝家出秀才了?
    雞窩裏竟然飛了金鳳凰。
    大夥看著豆苗,還想聽他說。
    豆苗也是聽文瀾滄說了一嘴,哪有多的見解。
    趕著驢車就走。
    這時,裏正的兒子匆匆忙忙趕來。
    他左手拎著一隻大公雞,右手拎著一包熟肉,一人擔著兩壇酒跟在他身後。
    初六鐵定是秀才,他們家要早點下手搞好關係,跟著沾光。
    “豆苗大哥,雞和酒有了,你去買其他東西。”
    “那怎麽好意思,回頭我把錢送過去。”
    豆苗知道這是沾了兒子的光,要不然裏正怎會給他送酒送雞。
    事兒都顛倒了。
    裏正兒子打手一揮道:“都是一個村的,客氣個啥?別那麽見外,如果你把錢送過來,我以後就不認你這個大哥······”
    “那好,我先去忙,回來和你喝酒!”
    說著,豆苗駕車走了。
    裏正兒子沒有理睬門口的百姓,進門把酒和熟肉送進屋,讓他爹和衙差先享用。
    他則親自殺雞。
    洗剝幹淨後,還親自用刀剁碎。
    忙忙碌碌中,豐盛的飯菜端上桌。
    衙差酒足飯飽,又對初六一家說了些吉利話,才離開謝家。
    ······
    初六是縣案首的事,就像是插上翅膀一樣飛出去。
    很快,遠近都有人說,青石村的謝家出了個秀才。
    村民們相互打聽,初六在哪讀的書,讀書要花多少銀錢······事無巨細,全部打聽。
    他們眼睛又不瞎,裏正和他的兒子就是村子裏的霸王。
    現在他們都跟在謝家屁股後麵屁顛屁顛。
    要是讀書沒好處,他們能上趕著幫?
    一連幾日,村裏人對初六成了縣案首一事很感興趣,不斷打聽細節。
    得知縣案首穩能當秀才,當了秀才還有好處。
    不僅能免除差役,見到縣令不用下跪,成績在前麵的,每個月還能領到公家糧米和銀子。
    有些人就動了心思,也想送自家孩子去讀書。
    等打聽到初六讀書花了一百多兩銀子,送自家孩子讀書的心思頓時消散。
    還讀什麽書?
    一人讀書,全家都得餓死。
    ······
    魔鬼訓練再次開始。
    府試考三場,分別考貼經、雜文和策論。
    文瀾滄盯住二人背誦四書五經重點段落,雖然此類題二人沒有多少問題,他還是一絲不苟檢查。
    他主要精講雜文和策論。
    尤其雜文中,有摧殘考生心髒的截搭題。
    這類題,取四書五經原文的上下句,截取幾個字,搭配起來做題目。
    如果考生判斷不出題目出處,就寫不出文章主題。
    尤其那種隔章無情搭。
    府試難度增大,不僅有題,還有各縣的翹楚。
    故而,初六和蘇彪的苦讀真的很苦。
    每天都有背誦,都作雜文,作策論······做不完的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