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59章 水火

字數:4922   加入書籤

A+A-


    初六捂住鼻子將恭桶移到牆角,然後過去調整兩塊木板高度。
    發卷的經丞進來,嗅到這股味道,也直皺眉。
    他用同情的眼神瞥了初六一眼,放下卷子匆匆出去。
    院試考兩場,第一場是正試。
    從院試開始,就很少考詩詞了,科舉考試的重心傾斜到文章上。
    科舉是為朝廷選拔治理國家的人才,側重考生對儒家經典的深刻理解、治國理政的獨到見解,以及行文中嚴謹的邏輯與規範。
    詩詞雖能展現考生的才華,可在治國安邦方麵,卻相對有限。
    第一道是時文題,是個短題,名字隻有兩個字:水火。
    題目究竟是什麽意思?
    四書五經裏出現水、火二字的地方很多,考生得一個個去尋找,去猜測。
    這題出的太惡心人了。
    初六卻很淡定。
    這個題在複習中文瀾滄曾提起,師徒四人還辯論一番,最終確定出自《尚書·大禹謨》。
    主旨自然是農耕的重要性,勸解皇帝重視農業。
    初六深吸一口氣,難聞的氣味立刻刺激他的鼻腔。
    “不臭、不臭,一點都不臭······”
    連續說了幾遍,初六感到考棚中也沒那麽臭了。
    看來,精神勝利法有時候也有用。
    初六不再想這事,把精神集中在答題上。
    很快初六便列出提綱,然後在草稿紙上寫出文章。
    反複修改後,自己也看不出瑕疵,便謄寫在答卷上。
    第二題他早就看了,居然是一道數科題。
    “今有豕羊犬,值銀若幹。豕一,羊二,犬三,共值銀百兩;豕二,羊一,犬二,共值銀八十兩;豕三,羊三,犬一,共值銀九十兩。問豕、羊、犬各幾何值銀?”
    這在前世就是道三元一次方程組應用題,初六簡單列出方程組,解出來。
    數科題考試不需要寫過程,隻需寫出答案即可。
    初六提筆寫出答案:豕值銀十二兩半,羊值銀十兩,犬值銀二十二兩半。
    中午剛過不久,初六便答完試卷。
    他仔細檢查了一遍答卷,便搖鈴交卷。
    答錯也沒辦法修改,留著就是聞臭味,倒不如早些出去吸幾口新鮮空氣,和悅兮聊天。
    出了貢院,初六發現自己是第一個交卷。
    “這位公子,這麽早出來,題不難嗎?”
    幾個接考家長立刻圍上來,初六不願意和他們閑聊,故意唉聲歎氣道:“太難了,我做不上,便早早交卷出來。”
    “這麽大的娃,就不應該讓參加考試,太難為娃了。”
    “院試比府試難好幾倍,孩子你還小,以後有的是機會。”
    “······”
    在議論聲中,初六走到父親跟前。
    “初六,咋這麽快就出來了?”
    豆苗和蘇來寶都很奇怪,迎上來詢問。
    “別提了,恭桶沒有洗,簡直臭不可聞······”
    初六略略說了一遍,眼睛四處張望,一會兒道:“爹,悅兮他們呢?”
    “你們進去,他們就回去了。”
    見不到悅兮,初六略略失落。
    豆苗罵了一會兒洗恭桶的人,然後小心翼翼道:“初六,你把題答上了沒有?”
    “答上了,這場沒問題。”
    說完又道,“蘇彪和師父應該也沒問題,這道題我們一起討論過······”
    他沒有說數科題。
    蘇彪和他一樣,沒選數科,他也不知師父懂不懂數科。
    蘇來寶心裏一下子鬆了。
    貢院外就有賣吃食的,豆苗去買了兩個包子,初六也餓了,吃完包子,頓時覺得有了精神。
    大約半個時辰後,考生陸陸續續出考場。
    不久後,文瀾滄和蘇彪也出來。
    文瀾滄看到初六就問:“書賢,那個數科題答案是多少?”
    “豕值十二兩半,羊值十兩,犬值二十二兩半。”
    “對了!對了!”
    文瀾滄和蘇彪很是欣喜。
    “誰知今年院試居然出了道數科題,差點做不出來。”
    文瀾滄慶幸道,“多虧了書賢,不然我也是兩眼一抹黑,估計咱們縣學的考生,這個題做不來的也不少。”
    初六聽著有些納悶,這題與自己有何關係?
    少頃,文瀾滄一說,他總算是明白了。
    他和李碩打賭考數科,考取第一名。
    此後,他逐一代數字,驗證答案的解題方法,得到了大家公認。
    文瀾滄和蘇彪就是這樣做出來的應用題。
    當初為了不讓吳夫子難堪,初六故意這麽說的。
    想不到無心插柳柳成蔭。
    竟然成為縣學考生解題的秘法。
    哪裏說理去?
    “夫子、謝書賢、蘇彪。”
    趙紹出了貢院,沒去找他母親,直接跑到文瀾滄等人跟前。
    文瀾滄忙問道:“趙紹,你考得怎麽樣?”
    “馬馬虎虎!”
    趙紹一如既往地低調,但從眼神可以看出,他考得不錯。
    他也清楚,師徒四人肯定考得不錯,隻是不願說,也不願問。
    “夫子,我娘叫我了。”
    “去吧!”
    趙紹揮揮手,朝何氏跑去。
    這時,李碩出來,興奮地喊叫:“沒有想到這場出了數科題,這不是給我送分嗎?哈哈哈哈······”
    得意的走到初六等人跟前,見有文瀾滄,他忙收斂一點,給文瀾滄施禮問好。
    文瀾滄問道:“李碩,第二題你肯定沒問題,第一題怎麽寫的?”
    “水火者,天地之造化,陰陽之征兆也。水,陰之屬也,其性柔而善,滋養萬物而不爭。火,陽之類也,其性烈而炎,照徹四方而有威······”
    李碩很鍾意自己的文章,其實早寫偏了。
    文瀾滄沒有點破,點點頭道:“不錯,文筆流暢,對仗工整。”
    這時,一道遲暮的身影出現在貢院門口,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童生,顫顫巍巍走出來。
    他是今天最後一個出考場的考生。
    老人目光呆滯,失落徹底將他籠罩。
    步履蹣跚,漫無目的地行走。
    “爹,我扶你!”
    一個三十幾歲的黑漢子急匆匆迎上去攙扶。
    老人猛地推開,大聲吼道:“數科題不會做,水火這個題如何破?老夫本想最後考一次,誰知竟以這種慘淡收場。老天,你何其不公乎······”
    “噗!”
    話音未落,一口鮮血噴湧而出,老人的身軀如秋日殘葉,轟然倒地。
    “爹······”
    黑漢子忙扶起父親,跪在身旁,淚流滿麵。
    為科舉而生,為科舉而死。
    就這麽會兒,他父親便沒有了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