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朝為田舍郎 第61章 衣錦還鄉

字數:5161   加入書籤

A+A-


    院試第一名又是初六。
    他也成為宣邑縣有史以來,第一個小三元秀才。
    文瀾滄第四,蘇彪第十,趙紹十六。
    李碩和李恪不出意外都落榜。
    榜上一共有一百二十一人,宣邑縣有十一人上榜,其中八人是縣學考生,是曆年來最佳。
    十歲的小三元秀才,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其實,按後世的算法,初六已經十一了。
    他是六月初六出生,生辰已過,隻是大炎人習慣過一次年算一歲。
    這次院試,宣邑縣可謂碩果累累。
    院案首花落宣邑不說,十一名秀才中,三名是“廩生”。
    秀才按成績分為三等,成績前十的為“廩生”,由官府特賜月俸錢糧。
    第二等是“增生”,第三等為“附生”,都不發放錢糧,但在歲試和科試中,成績優異者,也能升為“廩生”。
    初六、文瀾滄、蘇彪都是“廩生”。
    昔日的白丁,成為今日領月俸的秀才相公。
    身份驟變,風光無限。
    見知縣不必下跪,官府不能對他們用刑罰,除非革除功名。
    初六最看重是秀才能免除徭役,不用交田稅。
    不僅如此,秀才身份還有諸多優勢。
    修建房屋能比別人家的高大,求職容易,能穿綾羅綢緞,還可以雇奴婢。
    李恪滿臉怒色看著初六。
    他爹去找表哥,吃了個閉門羹不說,門子還帶話,以後通判沒有他這種表弟了。
    他們雖不知道內情,但該放在謝書賢考棚裏的恭桶,出現在他兒子考棚中,絕對有貓膩。
    李恪把自己落榜的原因,全歸結在謝書賢身上。
    “謝書賢,你嘚瑟個什麽?”
    李恪瞪著紅彤彤的眼睛道,“你這麽厲害,八月份去考鄉試啊······”
    “瘋狗!”
    初六說罷,和眾人轉身走了。
    他才不會去做無用功。
    鄉試要考八股文,現在滿打滿算兩個月。
    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基礎,他用什麽去考?
    ······
    兒子又考第一,這麽大的喜訊,豆苗很想立刻回家報喜。
    但發榜後第三天,州衙要宴請新科秀才,順便發勉狀。
    心再急也得等著。
    這是慣例,也是朝廷重視科舉人才的舉措。
    第三日,新科秀才個個穿上新秀才裝,精神抖擻赴宴。
    文瀾滄攜初六、蘇彪進入州衙宴會廳,好多秀才已到。
    他們相互攀談,拉近關係。
    趙紹來得早,他生性靦腆,不善和人攀談,坐在角落處當鵪鶉。
    見文瀾滄三人進來,起身迎上去。
    四人坐在一起聊天,笑語連連。
    這時,公孫韜走過來,笑容滿麵,拱手祝賀道:“學生恭喜文夫子高中廩生。”
    說罷,又拱手道,“恭喜謝學弟高中小三元,恭喜蘇學弟高中廩生,恭喜趙學弟······”
    恭喜後又是一陣彩虹屁,把幾個人捧上天。
    伸手不打笑臉人。
    盡管初六等人討厭公孫韜,還是起身還禮。
    “同喜!同喜!”
    還別說,公孫韜人品不怎麽樣,學識還算可以。
    他是院試第七名,同屬廩生,有資格在州學讀書。
    “以前我嫉妒謝學弟文采,在縣學多有得罪,今日給你賠罪,還望學弟海涵!”
    “公孫兄那裏的話,在縣學我也有錯,還望公孫兄不計前嫌!”
    不管公孫韜道歉出自何種想法,但場麵話還得說。
    相逢一笑泯恩仇的畫麵,得展現在眾人麵前。
    “院案首人小度量大,我等佩服!”
    眾秀才這才知道,這個半大小子就是院案首,紛紛上來道喜,自我介紹,先混個臉熟。
    “太守大人到!”
    門外傳來嚴肅的通報聲,宴會廳內的嘈雜頓時停止,眾人起身,躬身施禮。
    “恭迎太守大人!”
    張士奇進來,走上主座,揮揮手道:“諸位久等了,請入座!”
    “謝太守大人!”
    眾秀才落座,張士奇又說了些勉勵的場麵話,然後頒發勉狀,就成為官方認定的秀才。
    頒發勉狀時,張士奇對初六讚譽有加。
    初六小三元是一個原因,他受影衛照顧是另一個原因。
    恭桶的事都要過問,若有大事還不把他這個太守給罷了。
    以後要和這個孩子搞好關係,說不定自己也會受到皇帝青睞。
    張士奇當場就邀請初六來州學讀書,並承諾免除學費。
    太守拋出橄欖枝,初六自然接住。
    他本就準備上州學。
    隨後開席。
    張士奇呆了不久就離開,讓其他官員代替接待。
    ······
    王翠翠見到孫子回來,高興得不得了。
    還在高興中,就聽初六道:“奶,我考上秀才了,是青州第一秀才,領朝廷月俸。”
    “這是真的嗎?”
    王翠翠激動得嘴唇直哆嗦。
    他隻知道秀才不用服徭役,不用繳田稅。
    這第一秀才還領月俸,那不是端著鐵飯碗的秀才麽。
    孩子們一窩蜂圍上來,你一句我一句,問得初六都來不及回答了。
    這時,鄭梅挺著大肚子過來。
    “娘,我考上秀才了,是廩生,領朝廷月俸的廩生。”
    “我兒出息了!”
    鄭梅雖不懂廩生和秀才的區別,但也清楚兒子光宗耀祖了。
    她激動的差點哭起來,初六忙過去扶著道:“娘,小心些,別動了胎氣。”
    現在他一點都不擔心母親懷的是弟弟還是妹妹。
    隨便生養,謝家養得起。
    初六道:“麥穗,你馬上八歲了,翻過年也去上學。”
    麥穗也想讀書,想讓人看得起他。
    他拍著胸膛道:“我小侄兒是秀才,我也要考秀才,我們謝家了不起,會出兩個秀才!”
    鬧了會兒,到了吃晚飯的時候。
    吃完飯,初六也累了,早早休息。
    夜裏,豆苗起夜,見父親坐在廊簷下喝茶,便走過去道:“爹,你在想啥呢?”
    農村的夜也不安靜。
    雞鳴狗吠,蛐蛐亂叫,卻一點都不影響謝根生的心情。
    他興衝衝道:“豆苗,爹總覺得自己是在夢裏,剛才跟你娘說了半宿話,好不容易睡著,夢著麥穗也考上了秀才,爹高興醒了······”
    豆苗去取了一個茶杯,父子兩個說著悄悄話,喝了一晚上茶。
    吃過早飯,就見有人進來。
    此人正是上次給他報喜的衙差,初六記得他叫馬立冬。
    他今天沒穿衙役裝,見到初六,滿臉堆笑,拱手賀道:“恭喜謝公子高中秀才!”
    “同喜!同喜!”
    初六拱手還禮。
    馬立冬又道:“縣尊大人吩咐小的,來給謝秀才報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