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章 同門聚會
字數:4035 加入書籤
張誌遠正在讀林師兄給的玉簡。
裏麵詳細介紹了供奉堂的來曆、運作方式、組織構成,其中須彌空間的解釋給他的感觸最深,也解開了一個長久的疑惑。
清遠府一府四縣,境內沒多少入品的靈地。
一地靈機和人口、麵積、地理有很大關係,這是常識。
那麽,靈機都去了哪裏?
答案就在須彌空間。
須彌空間是用陣法人為製造的福地,它與外界隔絕又不隔絕。
隔絕的是靈機,隻能入不能出。不隔絕的是物資和人員往來。
陣法一道博大精深,是用籙紋、陣器來溝通天地法則的高深技藝。
陣法入門極難,沒有師承就連門都摸不到。
張誌遠盡管對陣法產生的濃厚的興趣,但是現階段最為重要的還是修為,不成練氣都是空談。
底蘊深厚的修行之家,都會用陣法營造福地,外人不知位置、不明關竅,別說攻占,就是想找到確切位置都很困難。
隻有底蘊淺薄的人家,才會用護山大陣建起一圈籬笆,等於告訴不懷好意之人,就在這裏快來攻打。
既然能營造福地,自然也有靈機接引之法。
南定縣爆發瘟疫的時候,張誌遠就曾察覺有人在暗中牽引靈機。
萬物有靈。
生老病死、草木榮枯、地質變遷,都會釋放靈機。
一千六百年來,不知有多少福地存世,又有多少淪為前人遺跡和秘境。
讀完玉簡上的內容,張誌遠對修行界的認識加深了許多。
供奉堂就是一處福地,其位置就在清遠坊的後山,從外麵看,隻是一片終年被濃霧籠罩的山穀,裏麵卻別有乾坤。
供奉堂和副千戶所衙門共同構成了一府之地的錦衣衛勢力。
沒有宗門之名,卻有宗門之實。
供奉堂有四位長老、兩位護法,都是練氣後期至大圓滿的修士。
胎息和練氣初中期弟子五十六人,分屬甲、乙、丙和童子四院。
甲乙兩院隻有寥寥數人,這幾人是真正的修行種子,地位崇高,享受最高等級的供奉,不理外務,好比真傳。
丙院的人數最多,還需兼理福地內的各項事務,需要功勳換取各項修行資糧。
當外門(衙門)有需要的時候,還需出動,做不到心無旁騖。
童子院十年開辦一次,三年後考察修為、資質、心性等,分入甲乙丙三院。
大致理清了這供奉堂是個什麽所在,算是對身處之地有了一定了解。
張誌遠走出洞府,去拜訪林師兄。
從外麵看,洞府就是陣法光幕保護的一間草堂,孤零零的立在那裏,好似須彌空間套著更小的須彌空間。其實是陣法營造的幻景,這麽做是為了保護修士的隱私,欺騙神識。
福地內山川地貌自成一體,放眼看,天空是明亮亮的一片,大地邊界被濃霧籠罩,隻有數座山體周圍才是清明世界。
山上靈霧飄飄,不知其高,不明就裏,真是好一派仙家氣象。
沒走多遠,張誌遠就意識到這麽走不行,遂放出【荷葉梭】,騰空而起。
在低空直線飛行,速度雖然不快,可不需要繞路,不多久就看到了一處瀑布。
瀑布下有一個懸在半空中的涼亭,有一人身穿白衣,正坐而垂釣,有兩人正在煮酒下棋,其中一人正是林師兄。
張誌遠的【荷葉梭】剛落下,林師兄就察覺到了,停下執棋的動作看來,然後丟下棋子和對手小聲的說了句話,就笑盈盈的起身迎了過來。
“林師兄,打擾了”
林師兄笑道:“我還以為你不來了呢?”
張誌遠憨憨一笑,“這幾天忙的事比較多,差點,差點。”
“嗬嗬”,林師兄一副早有預料的樣子,一邊領路一邊說道:“初入門的弟子都是這樣的,新洞府,新得修煉環境總要癡迷幾日……來,我為你介紹幾位師兄”
說話間,他已經飄飛而起,向那涼亭投去。
張誌遠隻是個胎息,可沒有駕風飛行的本事,窘迫了一下,隻好祭出【荷葉梭】。
兩人入內,垂釣的執棋的都放下手中的物什,含笑起身。
林師兄很是溫和的介紹道:“這位是裕德路,裕師兄。這位是趙良玉,趙師兄。兩位師弟,這位是我之前提過的張誌遠,張師弟。”
三人客氣見禮。
林師兄是煉氣,裕師兄和趙師兄都是胎息。
裕師兄最是健談,就跟認識了很久似的拉著張誌遠坐下,熱情的攀談起來。
趙師兄則有些冷淡,說了些場麵話就拿了魚竿,一幅悠然自得的模樣。
林師兄等兩人談話的間隙,笑道:“張師弟是從外門遷入的,你說的那些他是知道的”
裕師兄恍然道:“原來是世家出身”
張誌遠現在一聽‘世家’二字就覺羞赧,忙道:“世家不敢當,不過世代在外門辦差而已。”
“那也比我強”,裕師兄笑道:“我是乞兒出身,名字還是師尊取的,爹娘都不知道是誰”
張誌遠見他說得坦蕩,心生好感。
交談一陣,又有人來。
來者一男一女,男子三十許,一身湖青色道袍,身量不高,神色冷峻,眉宇間有些鬱結之氣。
女子十六七歲,一身月白色襦裙,圓圓的臉,梳著花冠,雙耳垂著兩片柳葉狀的玉飾,笑著兩個可愛的酒窩,望之嬌憨可親。
林師兄介紹男子名叫王元清,女子名叫薛寶兒,修為都是胎息後期。
眾人見禮落座,聽說張誌遠是新入門的弟子,都問了幾個問題。
王元清聽說張家沒甚跟腳,就沒了興趣,也拿出個魚竿,釣起魚來。
薛寶兒倒是說個不停,打聽外門的事,聽完又是一臉向往,張誌遠這才知道,此女竟是乙院弟子,從記事起就沒出過福地,對外界一無所知。
難怪如此年紀就是胎息圓滿,人比人真是氣死人。
此後半個時辰,陸陸續續有人抵達,林師兄都是熱情迎接。
不多時,亭內就坐了十幾位胎息修士。
林師兄起身笑道:“諸位同門,今日辦這個法會一是為了歡迎張誌遠、張師弟入門,二是為了查遺補缺,需知修行最忌閉門造車……”
張誌遠精神一震,法會他可是第一次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