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章 教習童子院
字數:4186 加入書籤
張誌遠把身家盤點了一遍。
婚事黃了,下聘之物盡數發賣應該能回不少血。
估摸著,一百靈石總是有的。
賣掉靈萃得了靈石二百,入供奉堂發了三個月俸祿,靈石三十。
張青山跟他交過底,族中曆年積攢的靈物還有不少,靈米和低階靈草,凡人用的靈丹等,盡數發賣也有幾十枚靈石。
剩下隻有幾件二階法器了。
張家的底蘊太淺,六百年就出過三位煉氣士,還有兩個雜氣,修士也斷過代,就算有些積累也早被消耗完了。
全部加起來,能有四百靈石?
法器不能賣,那是安身立命的本錢。
思來想去,都拿不定主意。
翌日。
張誌遠給林家捎去口信,訂了一塊【家族令】。
三百靈石,咬咬牙也能擠出來,這東西總是要買的,晚買不如早買,一直拖著心裏就始終記掛著。
回到洞府,有一張傳訊符漂浮。
他眉頭一皺,又有什麽事兒?
捏住傳訊符貼在額頭,一道神念傳入識海。
原來是童子院傳訊,這個月的通識課輪到他來教授了。
搖了搖頭,步入靜室調息。
不多久,靈泉上的淼淼靈霧受到無形的牽引,向中央的石台匯集而去。
張誌遠周身亮起微微的靈光,隨著他的呼吸而微微的膨脹與收縮,體內的靈力奔流不休,氣海的靈力漩渦凝實渾厚,絳宮的靈力漩渦也即將充溢。
待絳宮圓滿,就是衝擊泥丸神府的時候。
最後一處【天橋】已經打通,後期境界近在咫尺。
張誌遠估計最多三個月就能圓滿,如果不計後果的服用丹藥,還能提前。
不過那次法會之後,他已經意識到,胎息階段最好還是不要借助丹藥,這樣基礎能更紮實一些,待引靈萃入體的時候,靈力更雄厚純粹,能些許增加【道種】凝結的概率。
修煉兩個時辰,收功時已經過了午時。
服用一枚【辟穀丹】,沐浴洗去身體排除來雜質,張誌遠出了洞府,按傳訊符給的指引,前往【藏經殿】。
一棟三層的小樓,每一層都有大威力的禁製,一樓的四個書架上放滿了各類書籍。
這個世界的知識是高度壟斷的。
這麽多書,也不能說看就看,是要付功勳點的。
張誌遠向藏經樓的守備修士出示了令牌信物,被允許查閱通識類的一些藏書。
他這是‘備課’來了。
最外麵的一個書架散去防護光暈,他盤膝坐在近前,抽出一本泛黃的線裝書,認真的看了起來。
這本是講人體經絡,運功周天,靈力搬運,氣海開辟的。算是踏入修行的入門第一課,他以前也是學過的,不過沒有這本書講的全麵。
此書很是玄妙,把人體各部分的隱秘講的極為透徹。
何謂氣海、何謂經絡乃至五髒與五行的對應關係……讓他有茅塞頓開之感。
外門的通識課真是無法相比。
連這些基礎的東西,都要分個三六九等。
張誌遠已經開辟神府,神識一掃,一頁的內容就映入識海。
一本厚厚的【通識要義·釋卷一】不到兩刻鍾就已經看完。
閉目回憶,記住了十之三四,再溫習一遍,就記憶了七七八八,三次通讀,就將這本書全部背下。
回去默寫下來,可以做家中底蘊。
抽出第二本書來細讀。
這一本是說修行常識的,價值不如上一本,但他還是默記下來。
一本一本的看下去,收獲頗豐。
不知不覺就到了酉時。
書已經看完,戀戀不舍看了一眼滿當當的書架,他離開藏經閣回到洞府,先把記憶的書籍默寫下來。
【通識要義·釋卷】四卷,【靈物辨識】三卷,【修真常理】一卷,【六藝淺說】兩卷,【皇明紀要】一卷……一直忙到醜時。
看著一本本嶄新的還散發這墨香的書籍,他有些得意,這樣的機會可不多,每一次都要珍惜。
收起辛勤勞動換來的成果,自去打坐修煉。
第二天。
童子院朗朗的誦經之聲隨著和煦微風飄出很遠,一個青年修士遙遙飛至,在院內降下法器。
“可是張師弟?”
“正是張某”
一個文士模樣的中年修士早就等在這裏了,兩人客氣的寒暄,一起去見了童子院的教諭。
教諭是個很年老的煉氣士,白發蒼蒼,兩眼渾濁,枯瘦的皮膚上長滿了老年斑。
他不鹹不淡囑咐張誌遠幾句,就擺了擺手,示意兩人退下。
中年修士姓阮,張誌遠客氣的稱他阮師兄。
阮可是山越大姓,旁敲側擊的問了,果然是個山越人。
他立馬起了防備。
阮師兄介紹童子院種種,像是沒察覺他的態度變化,很是熱情。
童子院有仙苗二十一人,進度最快的也不過【感氣】階段,距離開辟氣海步入胎息還有一段距離。
通識、常識、經義、入定四門課,張誌遠負責的是通識課。
通識課是建立對修行的初步認識,側重的是修士的肉身。
常識課是建立對修行界的初步認識,側重的是靈物靈機。
經義課講授的是道家經典,側重的是通讀釋義。
需知道法經文都是微言大義的,不會釋義,就算有神功妙法擺在麵前也是讀不懂。
入定是是每個修士必備的基本功,要做到快速入定、隨時隨地都能入定,側重的是心境的磨練。
阮師兄領著張誌遠步入草堂,裏麵一片空曠,朗朗的誦經之聲嘎然而止,一雙雙好奇的眼睛聚焦過來。
二十一個蒲團上盤坐著二十一個少年,彼此分的很開,人人麵前都燃著一個小小的香爐,沁人心脾的冷香讓人的頭腦為之一清。
阮師兄介紹了張誌遠,就讓到一邊。
張誌遠盤坐,迎著一雙雙期盼的眼睛,淡聲講道:“通識之論,首重自身,尤重自悟,隻因千人千麵,前人或師長的經驗可以借鑒,卻不必照搬。爾等須牢記修行是個人的事,就好像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
“……”
阮師兄含笑聽了一陣,就悄悄退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