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常山趙子龍,勝果【求訂閱】

字數:771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月光皎潔。
    曹操沒跟在袁術身後追擊,而是來到了太壽附近的渠水壩口。
    漢時的水利工程已經很完善,以分水堤、飛沙堰、人字堤等方式,堤溢洪道,建成壩口,積砂石鑄壩。
    又以攔江索為絞盤,升降閘口,用來泄洪或積水,控製淤泥,排解旱澇。
    冬季非汛期,水勢不旺。
    但壩口一直是關閉的,積水已滿。從壩口上沿,緩緩流出。
    當曹操過來以後,命人控製壩口,升起攔江索,奔湧的大水,雷轟般傾瀉而去。
    下遊不遠,還有兩座堤口。
    三座堤壩相合,共同成為攔江壩。
    曹操接連讓人放開上遊的兩座壩口。
    第三座壩口,短時間內遭到過大的水量衝擊,無處排放,便溢到堤岸上,往不遠處的太壽湧去。
    “這水壩水力不豐。
    怕是難對下遊的太壽,造成太大損害。”張邈說。
    “不用造成多大損壞,不然周邊的田地也跟著毀了。
    現在的水量正好,袁術已成驚弓之鳥,見到大水衝城,立即就會跑。”曹操道。
    張邈這幾天,全程跟隨觀戰,情緒頗為亢奮。
    曹軍一路趕著袁術,單是逐殺降卒,獲取的甲胄,都有兩三千件。
    袁術此前控製著富甲天下的南陽郡,以及豫州,揚州大半區域。
    他麾下部眾,多是精甲,而非半身甲。
    僅是這批甲胄的拾取,就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曹操盯著袁術,趕羊似的攻勢,張邈已有些看明白了。
    袁術積攢的家底,都在這一仗被曹操榨取出來,掠奪成為自己的。
    袁術一開始,隻是部分兵馬落敗。
    但他敗亡以後,不斷的號令麾下各路人馬來援,潰敗之勢持續擴大。
    曹操收獲的好處便跟著增長。
    追擊袁術,也是在給天下人看。
    曹操掘開壩口,升起攔江索是明月初升。
    而袁術等人發現異常,登上城頭,看見的就是城外水勢洶湧。一條白線以駭人的聲勢,壓過來。
    城外有樹木,眼看著被大水席卷傾倒。
    袁術立即想到是曹操讓人決了水壩。
    簡直沒人性。
    不管水大水小,太壽肯定是保不住了。
    袁術上馬就走。
    他麾下新聚集來援的兵馬跟上來,僅有的糧備,物資也沒來得及全部攜帶。
    轟——
    大水衝潰太壽的城門,城內水勢漫漲。
    還好不是汛期,直接威脅不大,最終水位上升到半人高,便放緩了。
    天亮時分又重新退去。
    曹操入城時,滿城的泥濘。
    張邈跟在一邊,喜笑顏開。
    這一戰都沒用兵馬交手,又撿一批物資。
    袁軍的士兵連日來披甲趕路,本以為能在太壽休息一晚,解甲入睡。
    半夜水勢來襲,連甲胄也沒來的及穿全,就跟袁術跑了。
    而甲胄是金屬,被大水泡了半晚,一件沒丟。
    張遼帶人來收繳物資,亦是滿心喜悅。
    袁術這次跑,直跑到寧陵,依然沒停,繼續南下。
    長安。
    袁隗很快得到消息,知道袁術一路退出了豫州。
    袁術的潰敗速度,比他預料的要快太多了。
    袁隗本來還有一宗布置,想說動徐州陶謙,派精銳斜向往西北穿插,急撲譙縣,奇襲曹氏滿門。
    如果能成功,曹家人的生死,盡入陶謙之手,對曹操必定影響極大。
    袁術再趁勢用兵,很大概率能勝過曹操,控製兗州。
    但袁隗沒想到袁術被曹操追襲,已沒有了再戰之力。
    袁術的勢力,最初的引蛇出洞等戰略布置,並不弱。可惜遇到了強大的過分的曹操。
    袁隗的安排,眼看著用不上了。
    太傅府,天還未亮。
    袁隗命人點上燈盞,取出一張各州郡的地圖,盯著兗州,又順著曹操追逐袁術的路線查看。
    曹操此戰勝袁術,袁術丟豫州,已成定局。
    關鍵是曹操能不能吃下豫州。
    袁隗的判斷是不可能,曹操在兗州都形勢不穩,想吃豫州會被撐死。
    曹操既沒有那麽多兵馬,占據豫州。也沒有能安撫兗州內患,自己得位不正的方法。
    不過即便判斷是曹操難掌豫州,袁隗還是忍不住擔憂。
    從洛陽開始,曹操的竄起速度,行事手段,處處高於常人。
    袁隗已有些摸不準曹操會怎麽做。
    如果真被曹操坐穩了兗州,再得豫州,天下怕都無人能抵其鋒。
    ……
    “子龍打到哪了?”
    豫州以南,行軍大帳內,曹操在觀看行軍圖。
    此前趙雲和他分開後,率虎豹騎北上,先潰黑山賊首領張燕,後統兵繼續往北奔襲。
    孫子兵法中,有一種戰術叫食於敵。
    就是隻帶少量輜重,沿途的補給,全靠搶敵人的東西。
    有個算法,是搶敵人的糧食一鬥,大致等於節約了自己攜帶糧食的二十倍。
    這方麵做的最好的是武帝一朝的冠軍侯。
    他千裏奔襲,幾乎不帶輜重,全靠搶匈奴各部來補充,轉戰千裏不疲。一路把匈奴人打到散夥。
    眾所周知,漢末天下崩亂。
    但亂歸亂,任何一路諸侯,都有力氣狂抽周邊所有部族。
    不論是孫權,劉備,還是曹操,都拿外族刷經驗,屢戰屢勝。
    諸侯當中,連先期敗在袁紹手下的公孫瓚,打外族都沒輸過。
    不論是北部遊牧民族,還是南夷,常被漢人暴打,有個叫孟獲的被抓了七回!
    漢時不管自己多亂,外戰打誰都贏。
    袁術聯係南匈奴於夫羅,一起衝擊兗州。
    這個消息曹操早在卞媚安排人去並州,接回那些匠人的時候,就通過一些跡象,有所判斷。
    趙雲打完黑山賊,逆向奔襲,先下手為強,直奔於夫羅老家,並州北部的南匈奴各部。
    曹操打袁術的時候,於夫羅駭然接到消息,有一支漢軍奇襲南匈奴,各部損失慘重。
    於夫羅哪還顧得上衝擊兗州,聞訊回援。
    而他在北上的半路,被本來是盟友的黑山軍,出兵背刺。
    趙雲逼降黑山軍首領張燕,令其攻擊於夫羅部,相當於納投名狀。
    此後黑山軍在並州,多了南匈奴為對手,必然要進一步依附兗州。
    黑山賊打於夫羅時,常山趙子龍也從並州回頭,與其兩相夾擊。
    於夫羅接連被襲,所部大潰,遂被趙雲一路追擊,又第二次追回南匈奴。
    匈奴有數位部族首領被趙雲擒殺,又遵曹操命令,在並州以北進入漢土的區域,起了座京觀,人頭森然,駭人聽聞。
    而後趙雲才從北側並州東南角,折返回兗州。
    這已是三月初的事情。
    此時之前在長垣縣留守的袁術麾下劉詳部,已成孤軍,進退不得,被困在縣內。
    曹軍留在長垣,圍困劉詳部的是夏侯惇,夏侯淵兄弟,還有曹仁。
    軍師是賈詡。
    劉詳率軍數次突圍,都被擊潰,到彈盡糧絕,與長垣令季鈞,出來納降。
    賈詡詢問曹操後,下令斬殺降卒中袁氏培養多年的死忠嫡係。
    劉詳被押到城外,當眾砍頭。
    血水染河。
    袁術被曹軍擊潰,一口氣跑到揚州九江,已完全讓出了豫州。
    此戰對袁術造成的心理陰影之大,令其再不敢北上參與爭霸。
    整個追擊過程,曹操其實有殺袁術的機會。
    但他沒動手,因為袁術後續會稱帝!
    諸侯中第一個稱帝的,就是袁術。
    有了他稱帝的過程,很多事都會變得不同。
    曹操在嚐試一條更難走的路,需要袁術來當這個先稱帝的人。
    這一戰雖沒有後世所知的官渡,赤壁那麽有名,卻也是曹操戎馬一生的得意之作。
    以弱勢兵力,沿途追擊袁術所部,是為長垣八百裏追擊戰。
    經此役,袁術實力大幅衰減。
    戰爭結果傳開,各地沸沸揚揚。
    更主要的是從這裏開始,曹操的地盤,權力,將和曆史發生很大的偏移。
    他準備占兗州以南的豫州。
    當然,前提是先解決兗州牧得位不正,不占大義的問題。
    三月初的清晨。
    曹操在營帳裏取出地圖,盯著大漢的山河國境,各州郡的分布。
    張邈,張遼等人也在。
    全軍都洋溢著大勝後的喜悅。
    “我們擊潰數倍之敵,一路追逐,自身戰損不高於三取其一。”
    曹操打勝仗,張邈也跟著高興,思慮道:
    “孟德,你無帝命詔書而任兗州牧的事,一日不解決,一日隱患仍在,你打算怎麽做?”
    詔命任兗州牧,占據大義名分,並非沒有解決的辦法。
    “有些人居高位久了,看不清形勢。”曹操說。
    “你說袁氏。”張邈猜測。
    “袁家四世三公,數代把持朝政,自詡可聚天下士族聲望。”
    曹操道:“但皇權都有更替,何況一家門楣的興衰?”
    袁氏在天下士族中,確實聲望最盛。
    但並非沒有人能與之比較。
    就像皇權,稍有動蕩,多少人來爭?
    士族當中,有楊氏,潁川陳氏,荀氏,王氏,馬氏等多家士族,都有讓自家更進一步的打算。
    曹操從洛陽,長安抽身離開。但王允一直在朝中。
    而王允在袁隗被囚禁期間,表麵依附董卓,身居高位,是現在群臣當中,權柄最大的一個。
    後來除掉董卓,也是王允和曹操聯合,其聲望倍增。
    此後王允聯同呂布,掌控禁軍,權柄愈盛。
    袁隗出來以後,想重新執掌朝政,號令群臣,影響皇帝,就不可避免的和王允這一係的人,產生利益衝突。
    眼下的長安,亦是潛流暗湧。
    兩方各有權柄,明爭暗鬥。
    王允和袁隗的私人交情,在這種權柄麵前,不值一提。
    對手的對手就是朋友。對付士族,無非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何況曹操和王允,此前的關係始終不錯。
    袁隗仍執掌尚書台,能一定程度的影響皇帝。
    但他畢竟被囚禁了一年,有些權力已落入王允手裏,再拿不回來了。
    小皇帝這一年來,也更依賴時常見麵的王允。
    兗州牧的名分,曹操未必弄不來。
    如果可以,他麵對的最大問題,將迎刃而解。
    不過曹操要的,可能不隻是一個兗州牧。
    ps: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