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提醒朕,今晚去承香殿
字數:9252 加入書籤
尚藥局,坐診廳。
費十三正趴在桌子上打瞌睡,旁邊傳來一道低低的喊聲。
“費禦醫?費禦醫?”
費十三揉著眼睛坐直身子,原來是一名文吏在喊他。
“什麽事?”
那文吏道:“尚食局來了一位執事,送來了十幾隻雞,說是您的吩咐,讓您過去一趟。”
費十三精神一陣,興奮的道:“不錯,是我的吩咐,走,快帶我去瞧瞧。”
尚藥局外的一個小院子處,站著五名宮人,其中四名宮人各提著一個籠子,每隻籠子裏有兩隻雞,全都是黑色的烏雞。
為首的宮人見費十三過來了,便道:“費禦醫,這是您要的黑烏雞,一共十六隻,您請查看。”
費十三咽了口唾沫,笑道:“不錯,是十六隻,有這些雞就夠我師傅研究一陣了。都跟我來吧。”
尚藥局西北麵,有兩排精舍,全都是宮中禦醫們住宿的地方。
費十三帶著宮人們來到自己的屋子,讓她們把雞都留下,隨即便打發她們走了。
待她們離開,費十三嘿嘿一笑,燒了熱水,取了一隻烏雞殺死,用一張荷葉一裹,塗上泥巴,埋在後院土地,然後堆砌石頭,在上麵烤了一個火堆。
火足足燒了一個多時辰,破開土,一隻“炮烏雞”便做好了。
這種炮雞,是根據周朝“八珍”之一的“炮豚”改進而來,江南也稱為叫花雞。
將泥土敲開,雞毛隨泥土脫去,打開荷葉,霎時間,肉香撲鼻,一口咬下去,入口酥爛肥嫩,齒頰留香。
費十三最愛吃雞,這烏雞又是雞中極品,頓時大快朵頤,差點連舌頭都吃下去了。
正當他吃的歡快時,一隻手拍在他後背上。
“好啊,又躲在這裏偷雞吃!”
費十三大吃一驚,轉頭看去,原來是師兄孟十一。
“師兄,你嚇死我了!誰偷雞吃了,這是尚食局送過來的。”
孟十一哼道:“你以為我不知道嗎?你打著師父名號,說研究這烏雞,可以找到治療陛下頭疾的方法,膽子可不小啊!”
費十三趕忙遞過一個雞腿,陪笑道:“師兄,我分你八隻雞,你別告訴師父行不行?”
孟十一道:“我才不和你同流合汙。不過你放心,我不會告訴師父。”
費十三大喜:“多謝師兄。”
孟十一道:“不用謝我,反正這也是你最後一次騙雞吃了。”
費十三吃驚道:“最後一次,為什麽?”
“因為師父要離開長安了。”
“你怎麽知道?”費十三更加驚訝。
孟十一道:“上個月,大師兄送來一封信,說河東地區出現一種怪病,大師兄也束手無策,師父收到信後,最近便經常去給陛下診脈,這是為什麽?”
費十三怔怔道:“師父是想確認陛下的頭疾已經穩定,自己才好放心離開。”
“不錯。”
“可師父如今掛著禦醫的職,陛下會讓師父離開嗎?”
孟十一道:“陛下一向對師父非常尊重,應該會同意吧,唉,其實我也想離開皇宮了。”
費十三愣道:“為何?”
孟十一在一塊石頭上坐下,說道:“我剛才去給鄭才人例診,發現她手腕上,有一些奇怪的刀傷。”
費十三道:“什麽奇怪的刀傷?”
孟十一朝他招了招手,待他靠近後,低聲道:“我懷疑是她自己弄的。”
費十三變色道:“自殘?”
孟十一低歎道:“那鄭才人的容貌你也見過,這般絕色的女子,卻做出自傷行為,你說這是為什麽?”
費十三變色道:“師兄,那可是聖人的女人,你可別做傻事啊!”
孟十一沒好氣道:“我隻是覺得可惜罷了,也隻有皇宮這種地方,才會出現這樣的事。”
費十一哼道:“那也不一定,長安城中那些權貴家中,這樣的事多得很。聖人隻有六個嬪妃,可有的官員卻有十幾房妾室!”
孟十一怔了怔,歎道:“是啊,我等雖能替人治病,卻治不了人心之貪念。”
費十三笑道:“你就別多愁善感了,來,吃一隻雞,心情就好了!”
……
王伏勝回到甘露殿時,李治正在接受孫思邈的例診。
孫思邈診完之後,撚須笑道:“陛下的頭疾已越來越穩定,隻要不出意外,以後該不會反複。”
李治欣然道:“這都多虧了孫公,這些年來,辛苦孫公了。”
孫思邈站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有一事相求。”
李治道:“請講。”
孫思邈道:“陛下既已無恙,老臣希望能離開長安,訪山走水,繼續鑽研醫道,編著醫書。”
李治感慨道:“朕也知道,將您一直留在皇宮,並非您的心願。朕可以答應您,隻是朕也希望您答應一件事。”
孫思邈忙道:“陛下請吩咐。”
李治道:“朕希望保留您的俸祿和爵位,希望您不要推辭。”
孫思邈微微一笑,道:“老臣多謝陛下恩典。”
李治親自將孫思邈送出了殿門。
對於這位治好了他頭疾的國士,他其實非常不舍。
然而他也明白,像孫思邈這樣立誌於鑽研醫道、造福萬世的奇人,將他一直困在長安,對大唐乃至後世,都是一種損失。
回到榻上後,李治依然有些悵然若失,道:“伏勝,陪朕弈一局吧。”
李治最近已經不和大臣們下棋了,能夠找尋的對手,也隻剩下宮中的內侍和嬪妃了。
王伏勝棋力和李治差距很大,所以李治下的很放鬆,一邊和他下著棋,一邊閑聊。
不知不覺中,話題被王伏勝引到了萊州,李治便問:“忠兒在萊州,最近可有什麽消息?”
王伏勝道:“回陛下,陳王殿下頗有善治之名,不僅萊州百姓傳頌,連那些百濟、耽羅的置民,也對新生活非常滿意。”
李治笑道:“伏勝,你不會故意說好話,哄朕開心吧?”
王伏勝道:“陛下不信的話,可以派一位黜陟使,去河南探訪一番。”
李治點點頭,感慨道:“看來當初升他母親妃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想到此處,忽然道:“伏勝,朕有多久沒去承香殿了?”
王伏勝輕輕道:“快一個月了。”
李治點點頭,道:“今晚朕去承香殿,記得提醒朕。”
王伏勝答應一聲。
申時過後,李治便把這件事給忘了。
武媚娘命人將太平公主今日剛寫的一副書帖送過來,李治看完後,龍顏大悅,邁著大步,便朝著立政殿而去。
王伏勝隻好提醒道:“陛下,您說今晚要去承香殿。”
李治一拍額頭,道:“差點忘了,好吧,去承香殿。”
時間很快來到深夜,李治與劉充嬡安寢之後,王伏勝退出寢殿,邁步來到偏殿一間屋子。
屋內桌上又擺上了劍南燒春,還有熊掌、羊舌幾樣下酒小菜。
隻要李治歇在承香殿,雨珠便會在王伏勝的屋子裏擺上酒菜。
王伏勝平時都隻小酌兩杯,今日心中不痛快,便多飲了幾杯。
當雨珠端著茶進來時,見王伏勝已經有幾分醉態。
雨珠驚奇的望著王伏勝,在她印象中,王伏勝一向極為自律,這還是第一次見他喝醉酒。
“寺人,您今日怎麽了?”
王伏勝瞥了她一眼,招了招手,笑道:“雨珠來了,過來陪我喝酒。”
雨珠來到王伏勝旁邊坐下,想伺候他喝一杯茶,醒醒酒,王伏勝卻推開了茶,笑道:“我今日不想喝茶,隻想喝酒。”
雨珠無奈,隻好陪著他喝酒。
不一會,王伏勝滿臉都紅了,醉醺醺的道:“雨珠,你覺不覺得我很可悲?”
雨珠吃了一驚,道:“寺人何出此言?”
王伏勝抬頭望著天花板,道:“以前,我以為一個人隻要憑著努力,就能夠對抗上天給予的不公,然而我現在明白了,很多東西永遠改變不了!哈哈!”笑聲中充滿淒涼。
雨珠柔聲道:“寺人心中有什麽不痛快,能說給雨珠聽聽嗎?”
王伏勝看了她一眼,緩緩道:“你知道的,我很小就進宮了,成為閹人,不再是一個真正的男人了。”
“當時我便咬緊牙關,告訴自己,一個人可以身殘,卻不能誌殘,憑著自己努力,我可以克服身體殘缺,成為一個真正的健兒!”
“在雨珠心中,寺人就是大健兒!”
王伏勝搖了搖頭,哂笑道:“不,我不是,無論我怎樣努力,在陛下眼中,我始終都是個閹人!”
雨珠忙道:“寺人何出此言,陛下對您信任有加啊!”
王伏勝道:“不錯,陛下確實對我信任有加,這皇宮之中,陛下最相信的可能就是我了,可那又如何?陛下依然不會對我委以重任。”
雨珠忙道:“不是這樣的,陛下不是任命您為內侍監嗎?連皇後殿下,都對您尊敬有加!”
王伏勝又喝了一杯酒,道:“你不懂,我說的委以重任,不是指的這個。”
“那是什麽?”
王伏勝似乎已經完全醉了,趴在桌子上,笑道:“你知道司宮台和內領府嗎?”
雨珠道:“知道啊,司宮台不就是您掌管的嗎?”
王伏勝笑道:“不錯,是我掌管。正因為是我掌管,陛下對司宮台一直加以限製。”
“王及善以前不過是個中郎將,如今掌管內領府後,卻深得陛下信任。內領衛和司宮台是一樣的機構,一樣的職能,卻可以參與各大戰事。陛下甚至還專門設置一個官職,讓長孫無忌都加了進去。”
“陛下為何如此重用王及善?因為陛下信任他嗎?不,因為他是一個男人,而我是一個閹人,陛下防著我,怕閹人幹政,怕我禍害朝廷,哈哈,到頭來,我這一輩子的努力,也不過是個笑話!”
雨珠大驚失色,王及善這些話若是被人聽到,告訴皇帝,後果不堪設想。
她趕忙走到門口,推開門,朝外麵望了一圈,確認並無人偷聽,這才關緊門窗,來到王伏勝身邊,將一杯茶倒入酒杯中。
“寺人,再飲一杯吧。”
王伏勝不疑有他,將茶當做酒喝了,嘴巴依然不停,道:“其實不怪陛下,我也知道,曆朝曆代,有很多閹人幹預朝政,禍國殃民。”
“最可恨的就是漢朝的十常侍,這幫狗鼠輩,隻顧貪一時之權,葬送自己不提,在青史留下惡名,害得我們閹人再不能翻身……”
“寺人,再飲一杯。”
雨珠又給他灌了杯茶,王伏勝喝完之後,便不再開口了,低聲呢喃著什麽。
雨珠服侍他在床上睡下,又幫他脫了襪履,幫他蓋上絲衾,望著陷入昏睡的王伏勝,歎道:“寺人,我們娘子說了,人要學會看著自己擁有的東西,不能總追著無法獲得的東西,希望您早點想開吧。”
言罷,收拾好屋子出去了。
次日,卯時三刻,天還未亮,王伏勝便從床上驚醒過來,剛坐起身,便覺頭暈目眩。
他用力揉了揉腦袋,感覺腦袋像斷片了一樣,根本不記得昨晚發生了些什麽事,隻隱約有點印象,雨珠似乎來過。
他換上衣服,起身出了屋子。
晨曦未升,整個承香殿依然一片昏暗,已有很多早起的內侍和宮人,在院子裏忙來忙去。
王伏勝拉住一名內侍,問:“雨司寢呢?”
那內侍躬身道:“回大監,雨司寢正在西二殿泡漱茶。”
皇帝嬪妃們起床後,都要飲用漱茶洗口,漱茶比一般的茶還要複雜,裏麵加入各種各樣的藥粉。
雨珠的官職是尚宮局司寢,負責的就是皇帝妃子起來後的洗漱和穿衣。
所以承香殿的漱茶水,她都是親自準備的。
王伏勝來到西二殿,隻見雨珠正拿著一柄精致的小秤,將幾種藥粉稱量後,倒入一排已經準備好的茶水中。
“寺人,您起來了。”雨珠瞧見他後,微笑著打招呼。
王伏勝道:“雨珠,你出來一下,我有話問你。”
雨珠將小秤交給一名宮人,跟著王伏勝出了殿,來到一座無人的假山附近。
“雨珠,昨天晚上你來找過我嗎?”他問。
雨珠笑道:“我給您送過茶呀,您忘了嗎?”
王伏勝皺眉道:“那後來呢,我怎麽記不得昨晚發生了什麽?”
雨珠笑道:“您喝醉酒了啊,自然記不得了。”
王伏勝心中一驚,猛地想了起來,他因為司宮台的事心情抑鬱,所以多喝了幾杯。
“我喝醉後,可說了什麽話沒有?”王伏勝一臉忐忑。
雨珠道:“沒有啊,您什麽也沒說,光顧著喝酒,不一會就喝醉了。”
王伏勝盯著她看了一會,輕輕道:“是這樣,那你忙吧。”
不多時,李治起來了,在承香殿用早膳時,一名內侍來到王伏勝身邊,低聲道:“大監,吳王請求入宮,向劉充嬡請安。”
王伏勝點點頭,來到李治身邊,將吳王請求入宮的事說了。
李治聽完後,詫異的道:“充嬡,吳王經常入宮向你請安嗎?”
劉充嬡笑道:“那孩子很孝順,他與忠兒關係好,就經常代替忠兒,入宮來看我。”
李治點點頭,道:“那孩子在宮中吃過苦,比一般的孩子更懂事一些。”朝王伏勝道:“讓吳王進宮吧。”
因為李吉要來,李治在承香殿多待了一會。
半個時辰後,李吉過來請安,李治問起雍州府最近是否有什麽大案。
李吉道:“回九叔,年初的時候,萬年縣發生兩樁大案,其中一件還是碎屍案,侄兒查了幾日,沒有頭緒,就轉交給大理寺處理,兩日後,狄寺卿就查清楚了。”
李治問道:“凶手是什麽人,為何碎屍?”
李吉道:“是一位住在死者隔壁的裁縫,是個很普通的老實人,看起來不像殺人犯,侄兒才忽略了他。”
“後來才知道,是因死者每天夜裏打鼓唱歌,吵得那裁縫睡不著覺,那裁縫忍了一年,某天夜裏,翻牆過去,用裁布的大剪刀,把死者分了屍,用布裹住,送到一座寺廟,擺放在香案下,過了六天,才被人發現。”
李治聽完後,感歎道:“老實人逼急了,往往可能會做一些普通人做不出的狠事,所以不能得罪老實人。”
李吉道:“九叔說的是。”
李治很快離開了承香殿,回甘露殿處理政務去了。
李吉陪著劉充嬡說了陣閑話,便也準備告退。
行在走廊上時,一名宮人喊住了他,說鄭才人請他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