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額外條件

字數:5076   加入書籤

A+A-


    如今謝昭站出來。
    且不說他這一次一口氣拿了十萬元,那就算是真的接手了一廠,後續矛盾絕對不會少。
    畢竟,一廠是誰弄破產的?
    是他。
    他可是一廠的仇人。
    就算他發了工資,成為一廠的廠長,可裏頭的人,哪個不是在廠子裏帶了很多年的老員工?
    想要他們心甘情願聽謝昭的話。
    無異於癡人說夢。
    狗都還認主人呢!
    更何況是人?
    眾人彼此互相看了一眼,心裏頭都存了這個想法。
    肖雙江喝了一口茶,看著謝昭,道:“說吧,什麽條件?要是需要人幫著你管廠子,商業部的人倒是可以幫你一把。”
    謝昭挑眉。
    幫他管廠子?
    不。
    恰恰相反。
    謝昭清了清嗓子,道:“我的條件很簡單,這十萬,我一次付清,將一廠接管下來,而作為交換,我需要這個廠子,完完全全姓謝。”
    眾人一愣。
    肖雙江也頓了一下。
    “什麽?!”
    “慈善和做生意不能混為一談,我可以捐錢,給江城百姓,可要是我做慈善來接管工廠,那麽我不會答應的。”
    謝昭擲地有聲,“況且原本明年江城就要裁減製衣廠,就算不將一廠出售,我想明年它也不會存在了,對嗎?李部長?”
    李部長愕然。
    有種被說中心事的感覺。
    實際上,謝昭給這十萬塊,肖雙江原本打定的主意是讓謝昭成為下一個趙利軍,繼續為自己輸送錢財的。
    況且,謝昭更有本事,更有能力。
    他何樂而不為?
    然而。
    謝昭這一條件提出來,堪稱是直接撕破臉,也算是徹底斷絕了自己在製衣廠這塊的財路。
    肖雙江抿著嘴唇,眼眸深深,盯著謝昭,聲音沙啞道:“謝同誌,你想清楚了?”
    “你要是當一廠廠長,掛個名頭,也算是吃公家飯的公職人員了,以後遇著什麽事兒,在江城,我能幫你一把,隻要你聽話。”
    “你要是將一廠從體製內分割出去,成為你自己的廠子,那以後的事兒,誰也沒法兒保證啊。”
    肖雙江豎起五根手指。
    “五五分。”
    他道:“如何?”
    五五分。
    也就意味著,他啥也不幹,就占據一半的股份,到時候年末分紅,他就能淨拿一半的利潤。
    謝昭怎麽會不知道?
    上輩子,他剛到杭城,企業不大,還算是自由。
    可是後來,慢慢的生意做大做強,他的收入達到一個極其可觀的數字後,就有一些人強勢入股。
    以至於慢慢的,自己的公司明麵上瞧著還是自己的,可實際上,他早就沒了話語權。
    因此,這一世,哪怕這條路再難,他也要自己的東西,完完全全屬於自己。
    視線逼迫。
    所有人都盯著他,銳利強勢。
    然而在這樣的高壓氛圍下,謝昭卻仍舊笑了笑,搖了搖頭。
    “不用了,謝謝肖書記的勸告,我想再難,我也想自己試一試。”
    謝昭盯著肖雙江,見他臉色黑青,又再次笑著補了一句。
    “當然,就算退出了體製內,我也會記住一廠曾經國企的身份,若是以後生意做大做強,我會記得這份恩情,每年會拿出一部分分紅,作為謝禮。”
    打個巴掌,給個甜棗。
    隻要公司自己是百分之百的話語權,一點錢而已,權當打通關係。
    他拎得清,也舍得。
    果然。
    這話一說完,肖雙江臉色瞬間好看了不少。
    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要真說從謝昭的手裏搶分紅,萬一惹惱了他,他不幹。
    那這事兒就麻煩了。
    外頭那麽多人逼著自己,再加上明年京都那邊有領導過來視察,事關他能不能安全退位。
    權衡再三。
    肖雙江覺得,這是最好的解決法子了。
    起碼。
    隻要自己在位一年,謝昭就得每年吐些錢出來。
    足夠了。
    “好,這件事,就這麽商量定了。”
    肖雙江說完,擺擺手,通訊員再次繞過謝昭,跑去喊人過來擬定合同。
    謝昭也暗暗鬆了口氣,垂在身側的拳頭握緊,胸腔裏原本急速跳動的心髒,也慢慢平緩下來。
    很好。
    第一步,他做到了。
    瞧。
    困難有,可解決的法子也會有的。
    他堅信。
    …………
    事情全部解決完,已經到年尾了。
    謝昭拿了十萬元錢,第一步就是先發工資,這一筆開銷就去掉了三萬元。
    剩下錢填給了紡織廠。
    而這一步,肖雙江打了招呼,一切都給予了最大優惠。
    臘月二十七。
    謝昭起了個大早,直奔汽車站。
    再過一天,汽車業要停運了。
    他趕上末班車,和擠擠攘攘人群一起回了湖東縣。
    一落地,好像空氣都變得熟悉親切了起來。
    不大的縣城,剛出車站就遇見不少熟麵孔。
    賣報的小孩兒又竄高了一個腦袋。
    擺麵攤的夫妻又懷孕了,挺著肚子,見著謝昭,笑眯眯招呼他過來吃麵。
    謝昭一一打了招呼。
    他先去服裝鋪子看了一眼。
    這一間小小的女裝店,算是他第一家意義上的專賣店。
    人流如織。
    李三刀等人在鋪子裏幫忙。
    年關購置新衣裳的人極多,店鋪裏人手不夠,石水村的一些婦女們自發過來幫著幹活兒。
    做白工?
    不可能的。
    她們心裏相信,也願意幹這事兒。
    李三刀就像是大總管,每個月底都會結賬,這段時間從來沒有出現過例外。
    謝昭看了一會兒,沒進去打擾,轉身找了個飯館,要了一碗麵拌餛飩,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吃完麵,已經下午三點了,謝昭又去百貨商店買了點東西,這才去衣裳鋪子找到了李三刀。
    見著謝昭回來,李三刀高興得不行。
    他牽了驢車出來,將謝昭的行李箱放上去,又給他拿了一張小板凳,叫他坐著,而後這才趕著驢車回石水村去。
    “謝家二小子,你是不知道,現在可多虧了你,咱們石水村的日子,好過得不得了,多少村都羨慕啊!”
    李三刀駕著驢車,邊走邊和謝昭說最近村子裏的變化。
    因為謝昭的製衣廠辦得紅火,村子裏頭的就業問題全都解決了。
    勞力漢,就去製衣廠裏頭當搬運工,而那些年輕,有腦子,夠靈活的,就條件出來,教一教,學習采購,算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