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魚在水裏,你在坑裏

字數:8236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魚餌數據已回傳至窩點】
    【魚餌目前高度9800】
    【目前位於23號區域待命】
    陳晨:“收到,窩點情況?”
    【窩點數據正常】
    【遙感正常】
    【已做好數據中繼準備】
    陳晨:“收到,按計劃0113實施。”
    【窩點明白,權限下放至智能控製。】
    【目標位置已裝訂】
    【任務內容已裝訂】
    【窩點脫離控製……】
    張明瑞眼看著陳晨手拿對講機一通操作,眉頭皺的厲害,臉上全都是問號。
    模型上天這事兒雖然很難理解。
    但已經翻篇了。
    不翻能有什麽辦法呢?
    總不至於讓剛飛起來的飛機又降下來吧?
    況且。
    張明瑞現在也很好奇這架模型的真正實力。
    此刻讓他感到困惑的是陳晨這一通操作。
    “老陳,我不太明白。”
    陳晨收起對講機,雙手插兜兜:“關於飛行任務是吧?不著急,我慢慢給你講解。”
    “不,關於你這個任務代號……”
    剛才陳晨在頻道中的交流還曆曆在耳。
    那些代號聽著就不像是飛行計劃。
    “你這都快成一團麻了,又是魚餌魚窩的,咋這麽亂。”
    陳晨打了個哈欠:“魚餌是飛機,魚窩是地麵控製站,這麽整不顯得專業嗎?”
    “是,專業是專業了,但是哪兒哪兒都不搭噶啊。”
    搞飛行試驗用代號不稀奇。
    稀奇的是用水裏的東西做代號。
    人家大多是飛鷹天山之類的,伱突然來個魚餌魚窩……
    知道的你擱這做試驗呢,不知道的以為又有新漁船下水了呢。
    衛筱看著張明瑞的疑惑,心中有一絲滿足感,挺身而出:“這是我定的名,怎麽樣?神秘吧?”
    “神秘……吧……”張明瑞不置可否,又想到整個試飛計劃的代號,疑惑更深了。“窩有了,魚餌有了,魚在哪裏?”
    “魚當然是在水裏了。”
    陳晨加入了群聊,並且帶領一眾管理人員前往地麵控製室。
    一邊走一邊解釋。
    “b22采用了全自主控製技術。”
    “能夠完全實現停機位出動。”
    “自主起飛、自主飛行、自主識別與定位、自主投放。”
    “這次試飛我們的主要科目有五個。”
    “起飛、巡航、目標識別、抵進投放和返航。”
    “因為是首飛測試,地麵控製站今天會介入多次進行校正。”
    “但在理論上,試飛成功之後。”
    “b22完成這一係列操作,隻需要一個按鍵。”
    張明銳聽的有些恍惚。
    這些話有點熟悉。
    當初陳晨在航展上業介紹過類似的功能。
    大差不差。
    那個時候張明瑞完全沒有仔細聽,覺得陳晨是在畫餅。
    可現在……
    這張餅好像有點形狀了。
    所謂的傻瓜式操作,實際上是飛控技術的提升。
    之前晨盾在這方麵的造詣已經很高了。
    無論是雙尾蠍還是sfnb01,操作都十分簡單。
    到後期,這兩架飛機甚至都不需要專職操作員。
    隨便抓兩個人來進行一個周的培訓,就可以完全勝任無人機操作員的任務。
    也正是這個原因。
    這兩架飛機列裝之後,受到了一線部隊的追捧。
    人人都是飛行員,人人都是神槍手。
    變相的降低了成本。
    而現在,晨盾又將這方麵做到了極致。
    全鏈路都交由智能係統控製,意味著一架飛機隻需要一個操作手,甚至0.5個。
    而且對於操作手的要求變得無限低。
    陳晨笑著說道:“以前順風找無人機飛手是本科起步,現在我覺得標準可以適當放鬆到大專了。”
    “厲害。”
    張明瑞由衷的佩服。
    此時他想起了前幾個月科工委頻繁召開的會議。
    那些會議的議題大差不離,總結下來就是“民用技術對於軍用的反哺。”
    當時開會時,張明瑞隻能從字麵上理解。
    但此刻。
    那些會議的精神終於完成了閉環。
    民營企業的第一要務是盈利,盈利就意味著降本。
    拿順風舉例,他們想要大規模的推廣無人化戰略,就必須考慮操作手為代表的人力成本。
    一般企業都是從壓榨員工上做到這一點。
    但晨盾和順風不一樣,他們選擇用科技來降低人力成本。
    將飛控做到極致。
    人力成本絕對會降下來。
    這種操作對於軍用帶來的後續影響也很明顯。
    後續部隊同樣也不需要專職的無人機飛行員存在。
    因為雙尾蠍的服役,部隊已經在改革試點了。
    原先無人機操作員都是真機飛行員出身,後來逐漸放寬到具備一定技術條件的士兵。
    今天,標準或許可以再次降低。
    就在這時,衛筱悄默默的來到了張明瑞的身邊,惡魔低語。
    “張副主任,你知道傻瓜式操作意味著什麽嗎?”
    “意味著傻瓜可以操作飛機?”張明瑞隻是開玩笑。
    可衛筱當真了:“對頭,你想哈,這飛機要是給部隊拿去了,你們連操作手都不用準備了,咱們征兵標準多嚴啊,肯定都比傻瓜強吧?”
    “話是這麽說……誒,衛總你今天有點怪。”
    張明瑞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感覺。
    “哪裏怪了?”衛筱立刻人畜無害。
    “不知道,總感覺不對勁”
    陳晨坐在凳子上,把身體往後一仰,事不關己的看衛筱表演。
    魚在水裏。
    但張明瑞已經在坑裏了。
    今天的衛筱,完全是銷售代表的存在。
    雖然軍方不給力,隻派出了一個張明瑞,但他好歹是個副主任。
    前兩次刷油漆,他也是罪魁禍首。
    簡配是簡配了一點,但能湊活用。
    張明瑞當然不知道這一點,還擱那看著地麵站的屏幕666呢。
    “老陳,行啊!我看這飛行高度都快一萬三了。”
    陳晨轉頭在人群中尋找曹子華:“曹總指揮,把飛行包線給張主任拿過來看看。”
    曹子華立刻拿過來幾張圖張。
    每一張圖都是一張類似坐標係的幾何圖形。
    也都有各自的分類。
    平飛速度包線、速度過載包線、高度溫度包線……
    這種圖例能夠更直觀的體會飛機性能。
    就拿平飛速度包線來說,橫軸是速度,縱軸是高度。
    理論上飛機包線的範圍越大,飛機的性能越強悍。
    此刻張明瑞手中拿著的包線,直觀上更像是一個巨大的扇形。
    “你別唬我老曹,我懂飛機。”張明瑞睜大了眼睛。
    曹子華點頭:“嗯呐,知道你懂飛機才拿包線給你看。”
    “不是,你這個包線,看著像是f22的數據。”
    張明瑞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因為手裏這張圖太誇張了。
    整個曲線包下來,性能紙筆f22小那麽一丟丟。
    “你跟我說這是五代機的包線我都信,你跟我說是無人機的?”
    轉過頭他看向陳晨。
    “老陳,戰略忽悠那個事兒已經翻篇了。”
    “再說了,戰忽讓你忽外人。”
    “你把我也當外人了?”
    陳晨微微一笑:“我就知道你不信,魚窩,報告一下飛機目前狀態。”
    【明白!】
    【魚餌當前高度14500】
    【當前速度900k/h】
    陳晨又補充道:“魚餌目前的速度和高度接近實用極限,但還沒有到達理論極限。”
    “除了這兩項直觀的數據之外,其他數據如下。”
    “最大起飛質量是22噸。”
    “最大航程:7000k。”
    “最大航時:10h”
    “業載:6t”
    “……”
    張明瑞聽完有些沉默,再次翻看幾張包線圖。
    按這個數據來推算,人家這幾張包線畫的還真是一點都不虛。
    甚至還要有點保守了。
    可……
    這數據也太炸裂了吧?
    比之前的雙尾蠍提升不是一星半點。
    是全麵能超越。
    這還隻是和他們自家的飛機作比較。
    這要是跟其他人的飛機作比較的話……
    遙遙領先!
    最邪門的是,張明瑞總覺得這些數字那麽耳熟了。
    他使勁的揉太陽穴。
    終於。
    一些死去的回憶開始攻擊他。
    “霧草!不對勁兒!”
    “太不對了!”
    “這些數字是不是和航展上的一模一樣?”
    他想起來了。
    當初航展。
    陳晨信誓旦旦的在台上吹逼,說出了以上這些數字。
    當時除了外行之外,所有人付之一笑。
    根本都沒當回事。
    可現在,這些數字再一次出現在他的眼前。
    而且是以包線的形式。
    那麽的生動,那麽的形象。
    陳晨點點頭:“對,幾乎大差不差,有些地方比航展上還有一丟丟的提升。”
    “不是!航展是航展,試飛是試飛,兩碼事兒啊!”
    張明瑞一口一個臥槽。
    這叫什麽事兒。
    就說不對勁嗎!
    自從飛機飛起來之後,周圍餅香四溢。
    張明瑞還擱那嘀咕呢。
    陳晨把牛皮具象化,頂多是搞個殼子出來,參數他總不能複刻吧?
    可現在他全明白了。
    陳晨擱這全須全影的烙餅呢。
    “張副主任,怎麽樣?b22參數很炸裂吧?”衛筱又鬼頭鬼腦的探了出來,惡魔低語。
    “炸麻了都,你們是開掛了還是怎麽著?”
    “咱先不說那些,你就說在這個參數之上,b22能承擔的任務是不是多了很多?”
    張明瑞喉結微微震動,不可思議地點頭。
    “那可不,速度和業載指數級提升,拉的多,飛得快,對你們運輸行業來說簡直就是飛升。”
    衛筱微微一笑:“你格局打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