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無雙20,有問題嗎?

字數:8252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我格局還行啊,學習強國滿分選手。”
    “我是說你想象力有點匱乏,這可是我們順風的第一代大型旗艦高速運載平台,平台你懂嗎。”衛筱就差挑明了說了。
    張明瑞聽完之後逐漸有點開悟:“平台……話要是這麽說……”
    現在但凡是個工業產品。
    尤其是武器裝備,都在朝著平台化的方向發展。
    就像陸軍。
    搞出一套底盤,能衍生出坦克、自行火炮、步兵車等多種裝備。
    前提是作為平台化靈魂的基礎構架要夠優秀。
    按照目前張明瑞掌握的紙麵數據,b22確實有點東西。
    別的暫且放一邊。
    6噸的業載,隔壁的西飛快要饞哭了。
    6爺的載重,也才堪堪9噸。
    能裝,是飛機的第一要務。
    按照紙麵數據推算,b22至少能裝4枚長劍或者鷹擊12,亦或者同類型的重型的導彈。
    這可是轟炸機的底子。
    等於是把六邊形戰士j16超級加倍,變成炸彈卡車plus版本。
    同樣的,高業載能力能夠加大改型的想象力。
    如果把業載代入成光電傳感設備。
    飛機搖身一變,可以成為無人偵查機。
    這方麵晨盾早就有sfnb01沉澱下來的技術,可以無縫轉接。
    最次,就按照最基本的運輸機功能去搞,也不虧。
    想到這兒。
    軍民融合會議的閉環在張明瑞腦海中再一次具象化。
    民企立項,利益為上。
    所以一個項目,盡可能的擔負更多的用途。
    這一點是軍用項目無法企及的。
    他們立項,專業細分做到了極致。
    單就飛機而言,一次性分出殲轟偵強多個機型。
    甚至在細分類目上還會衍生出很多機型。
    正確與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更加具體的戰術需要要求更加具體的機型。
    但時代在進步,技術在發展。
    在新的技術條件之下,原有的機型分類不一定強者恒強。
    就像曾經紅極一時的殲轟機,現在漸漸的淡出了大家的視野,取而代之的是綜合性機型。
    現在擺在眼前的這架飛機,也許就是無人機綜合機型的先河。
    衛筱看到了張明瑞眼神裏的光,突然問到:“張副主任,饞嗎?”
    “不饞,剛吃過早飯。”
    “我是問你,飛機,饞不饞。”
    張明瑞回過了神來,滿懷猶疑的打量衛筱:“我總感覺你想從我這裏拿點什麽……”
    陳晨看著這倆互相猜謎語,心裏有些納悶兒。
    今天的張明瑞也是一反常態,有些不對勁。
    照以往。
    看見飛機的那一刻,他就嗷嗷拿著油漆桶上去了。
    可今天。
    洋娃娃來來回回暗示好幾次,張明瑞都沒有透露想要的意思。
    怎麽說?
    油漆桶被人收走了?
    不過,時間還早,飛機剛剛起飛,衛筱有的是時間推銷,反正飛機的全部性能還沒有展現出來。
    放下心後,陳晨的目光來到了控製麵板上。
    “巡航的狀態怎麽樣?”
    曹子華緊盯著反傳回來的參數:“一切正常。是不是強製加速,試一試極限速度?”
    陳晨看看航跡圖,再看看自己的手表:“還有一半的航程,差不多,推到極速吧。”
    隨著地麵控製站的指令輸入。
    b22推進到了0.8馬赫的速度。
    這是飛機紙麵數據的極限,可陳晨總覺得這不是發動機的極限。
    在確保飛機保持正常狀態的情況下,陳晨和曹子華的膽兒都很大,接二連三的增加指令。
    張明瑞看的心驚肉跳。
    “差不多了,不帶你們這樣的,第一次試飛就往死裏幹。”
    陳晨的表情認真了一下些:“這次試飛其實有兩個任務,第一是b22的測試,第二是最新款發動機的上機測試。”
    “你知道的。”
    “我們民營企業經費有限,總想著一次性解決問題。”
    張明瑞突然抓到了重點:“你等會,新發動機?”
    “嗯啊,b22搭載了一款渦扇發動機。”
    張明瑞突然有些恍惚。
    剛才被衛筱的惡魔低語弄的分神,差點忘記了。
    可說呢!
    業載提升,速度提升……
    意味著這架飛機的動力上了一個台階。
    這可是晨盾的短板。
    無論是sfnb01還是雙尾蠍,動力模組都比較平庸,甚至比較落後。
    當時論證雙尾蠍的時候,有航發係統的人說過,一旦給晨盾一台好點的發動機,他們能把天捅破了。
    其實放開了講。
    動力不僅僅是晨盾的瓶頸,也是空軍的瓶頸。
    渦扇發動機這玩意兒國內剛剛突破,緊著幾個大型項目在用。
    晨盾能搞到渦扇,那一定是經曆了千辛萬苦。
    “渦扇?牛逼了我的陳總。”張明瑞一驚一乍。“你擱哪兒買到的?這玩意不是管製很嚴格嗎?”
    “瘋了,你當是買韭菜啊,拿錢別人就給你賣。”
    張明瑞有些不明白:“那你說渦扇,擱哪兒來的?”
    “國產啊?”
    “你是把我當純傻子是吧?”張明瑞根本不信。“我們好幾個項目都排著隊呢,你能搞到國產?”
    “真國產,s-20。”陳晨一本正經。
    聽到這話。
    張明瑞可以確定陳晨是在逗他玩了。
    s-20還沒官宣。
    他掌握的最新情況是有兩架飛機已經換裝,還在測試。
    怎麽可能出現在晨盾的飛機上?
    退一萬步講。
    s-20是大涵道比發動機,適用於大型運輸機。
    b22雖然大,但和運20比,完全是卡拉米。
    怎麽可能用s-20?
    如此,張明瑞冷冷一笑:“你都逗傻子呢,我信你是秦始皇都不行你有渦扇20。”
    “誰跟你說渦扇20了?”
    “你這人怎麽還翻小腸呢?剛才直眉瞪眼紅口白牙的說s-20。”
    “對啊,無雙20,我們晨盾自研的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有問題?”
    “……”
    陳晨的反問給張明瑞整不會了。
    你別說。
    還真別說。
    起名字方麵。
    你們這一夥兒是有點奇怪的腦回路的!
    s-20,全世界都知道是渦扇20.
    你來一個無雙20。
    還有……
    人家叫b2,你叫b22。
    人家叫威龍,你叫蒼龍。
    摁蹭是吧?
    “你就不怕航工告你嗎?”
    陳晨不解:“航工為什麽要告我媽,我媽退休在家,招誰惹誰了?”
    “我跟你說正經的呢!”張明瑞無語極了。“你把人家代號占了,人家不告你?”
    “有一說一,我們無雙20的量產一定比s20快,到時候誰告誰不一定呢。”
    “和你聊天真的很累,別扯別的,你把這個發動機參數給我看下。”
    話音未落。
    曹子華已經出現在了張明瑞身邊,手拿著參數報告。
    鬼使神差的舉動給張明瑞嚇了一跳,他總感覺今天發生的一切,好像都有奇怪的預謀。
    接過參數報告。
    一行行數字映入眼簾。
    張明瑞的眼睛越睜越大。
    “不是……這個推重比!”
    “還有這推力……”
    “這數字……”
    “我看著眼熟啊!”
    陳晨嘴角眼角下拉,有些埋怨。
    眼熟是應該的。
    這些數字出現在公共視野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當初陳晨就在航展上做過預熱。
    而且後續將這些數字掛在晨盾的官網上,天天吹。
    “我發現你是記性真不好啊,這些參數我在航展上嗷嗷的喊,你是一點都沒記住。”
    “誰特麽記吹牛的內容啊!?”
    是!
    這些數字陳晨是說過,但當時的語境就是吹逼啊。
    這就好比他嚷嚷中雙色球之後的幻想一樣。
    誰在乎啊?
    甚至……
    陳晨中雙色球的概率,都比掏出一款航發來的高。
    再者。
    張明瑞看這些數字眼熟,還不僅僅是航展上見過那麽簡單。
    “你等會兒昂!”
    “我理理!”
    “不隻是航展,我總覺得還在哪裏見過這種參數。”
    突然。
    張明瑞狠狠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
    所有人都能聽出來疼的那種。
    “嘶!f119!?”
    “是吧!?”
    “你這玩意兒和f119一個水平?”
    不等陳晨回答,張明瑞心裏已經有了明確的答案。
    沒錯。
    絕對特麽的沒錯。
    這玩意兒體積比f119小一點,其他性能相差無幾。
    “我霧草了簡直,我做夢都不敢想,你能弄出f119。”
    陳晨一副基操勿六的樣子:“都已經做夢了,大膽點,我們是瞄著f135去的,目前還有一點點的材料瓶頸,假如高分子材料方麵有突破,無雙20的改型性能應該能直逼f135的量產型。”
    “也就是說,你們現在已經掌握了高端航發的自研?”
    “我在航展上早就宣布了,隻能怪你沒有認真聽。”
    陳晨點點頭,逼味漸漸地濃烈起來。
    其實在航展進行的那個時間點,這個項目的研發已經是手拿把掐了。
    他也在航展上宣布了相關的消息。
    隻不過沒有人信罷了。
    就在這時。
    地麵控製站的操作員大聲匯報。
    “極限速度測試完成!”
    “數據全部回傳!”
    “初步分析各部分一切正常!”
    陳晨點點頭:“幹得好。老曹,把數據立刻傳給謝超文,讓他們那邊開工,飛機落地之前我要看到具體的分析報告。”
    “好嘞!”
    “魚窩,繼續進行下一科目測試。”
    操作員:“魚窩明白,目前位置254,高度13500,預計五分鍾後會進入f國防空識別區……”
    張明瑞還處在無雙20的震蕩當中。
    可聽到這句話,大腦像是被批了一盆涼水。
    突然清醒了。
    “不是……你咋還飛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