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先坑個三萬水師
字數:3951 加入書籤
陳登看向劉表,劉表眼神頓時變得清澈愚蠢。
“這個......微臣不知。”
劉表有些尷尬地撓了撓頭,他雖然曾是荊州牧,但對於水師的具體情況,卻並不了解。
陳登見狀,心中暗自歎息,這劉表,果然是個草包,連自己治下的水師情況都不清楚。
劉協皺了皺眉,對劉表的不滿又多了幾分。
“你......哎!朕怎麽說你好......那都是誰來管理水師的?”
劉表一臉茫然,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劉協無奈地歎了口氣,看向陳登:“元龍,你可知荊州水師的情況?”
陳登一掃隨意,正色道:“微臣昨夜清點了荊州水師的船隻、人員、裝備等,已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目前,荊州水師共有戰船三百餘艘,士兵萬餘人,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戰鬥力頗強。”
劉協一拍大腿:“好啊!清點可得仔細?有無破損的船隻,或者老舊的裝備需要更換?”
陳登點頭:“微臣已經仔細清點過,確有部分船隻和裝備需要維修和更換。微臣已經命人著手準備,確保荊州水師的戰鬥力不受影響。”
劉表隻覺肉疼,這可都是錢啊!劉表在心裏暗暗叫苦,但表麵上卻不敢有任何異議,隻能陪著笑臉點頭稱是。
又見劉備豪邁大手一揮:“元龍你先點三萬的精兵強將,七日之後隨朕親征,朕要親自去看看這荊州水師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劉協此言一出,大殿內眾人皆是一驚。
親征?天子要親自出征?這可真是出乎意料啊!
劉表眼見三萬的金疙瘩就這麽被劉協輕描淡寫地要走了,心裏那叫一個肉疼啊,大著膽問:“陛下可是要去江東?”
劉協瞥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說道:“朕去哪,需要向你報備嗎?”
劉表嚇得一縮脖子,連忙擺手:“不不不,微臣不敢,微臣隻是隨口一問。”
劉協冷哼一聲,不再理會他,而是看向陳登:“元龍,你即刻去準備,七日之後,隨朕親征,不得有誤。”
陳登領命而去,劉表又是暗自慶幸又驚濤駭浪,慶幸的是還好自己及時投降,不然現在說不定已經成了天子的刀下亡魂。駭得是三萬水師起征前去江東與孫權一戰,勝算幾何?
劉表心中忐忑,隻能硬著頭皮問道:“陛下,此去江東,勝算幾何?”
“勝算幾何?朕從未考慮過失敗。孫權小兒,不過跳梁小醜,豈能與朕相提並論?”
劉表心中更是驚駭,孫權!那是孫權啊!年紀與眼下的劉協相仿,卻已割據江東,一方霸主,怎會是跳梁小醜?這天子,心氣兒也未免太高了些吧?
但劉協接下來的話,卻讓劉表更加震驚。
“朕此次親征,不僅要擊敗孫權,更要一舉統一江東,將江東六郡八十一縣,盡皆納入朕的版圖!”
劉表兩眼一黑,救命似地看向劉備和諸葛幾人,天子不知天高地厚,那謀士和武將們總該知道些輕重緩急吧?然而,他失望了。
劉備和諸葛亮等人皆是麵色平靜,卻並無勸阻之意,似乎對劉協的決定並不感到意外。
劉表心中暗自嘀咕,難道這些人都被這天子的狂妄給洗腦了?
他張了張嘴,想要再勸,卻聽劉協已經繼續說道:“朕知道,此去江東,路途遙遠,且孫權小兒也並非易於之輩。但朕既已決定親征,便有信心擊敗他!”
劉表無奈,隻能閉上嘴,心中暗自祈禱,希望這天子不要真的把荊州給賠進去了。阿彌陀佛啊老天保佑啊可千萬別死啊!
讓他失望的是,劉協似乎並沒有要收手的意思,反而越說越起勁。
“朕此次親征,不僅要帶上荊州水師,還要帶上朕新組建的水師,讓那孫權小兒見識見識朕的厲害!”
劉表一聽,差點沒暈過去。
新組建的水師?這是什麽時候的事?自己怎麽一點都不知道?
氣血頓時湧上腦袋,隻聽身側的陳登尖叫:“暈了!劉表小子暈了!”
一番驚慌,眾人連忙上前,將劉表扶到一旁坐下,又命人取來冷水,潑在他的臉上。
劉表悠悠轉醒,隻覺頭痛欲裂,眼前發黑。
他掙紮著坐起身,看向劉協,眼中滿是驚恐和不安。
“陛下,微臣......微臣身體不適,恐不能陪陛下親征了。”
劉協撇了撇嘴:“身體不適?我看你是被嚇破膽了吧!哼,朕就知道,你這等草包,根本不堪大用!”
劉表臉色蒼白,羞愧難當,隻能低下頭,不敢再言語。
劉協也不再理會他,而是看向陳登和劉備等人。
“你們幾個,隨朕親征,不得有誤!朕要親自去看看,那孫權小兒,到底有何等手段!”
劉表躲在府內一連三日未出府門,生怕哪日劉協心血來潮,真讓自己隨軍出征。
三日之後,劉表終於忍不住,悄悄命人打聽劉協這幾日的動向。
得知劉協這幾日一直在宮中與荀彧、諸葛亮等人商議政事,並未提及親征之事,劉表這才稍稍安心。
又過了兩日,劉表再次打聽,得知劉協已經下令,讓陳登著手準備打造全新的馬車和修建馳道,並且已經開始著手組織人手對荊州的水產資源進行盤點和統計,同時還在考慮引進高產作物的事情。
劉表這才徹底放下心來,看來,那天子隻是一時興起,說說而已,並未真的打算親征。
反倒是蔡瑁找上了門,開門見山道:“姐夫,如今朝廷勢大,天子又有雄心壯誌,我們蔡家,是不是也該表表態,站站隊了?”
劉表一愣,看向蔡瑁,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蔡瑁是自己的小舅子,又是荊州水師的大將,他的話,自己不能不聽。但是,一旦站隊,那就意味著要押上整個荊州的命運,他還想過個安穩日子呢。
蔡瑁見劉表猶豫,又說道:“姐夫,你可別忘了,我們蔡家,在荊州也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如今朝廷勢大,我們若是能投誠,那日後在朝中的地位,可就不一般了。再者說,那天子雖然年輕,但卻是個有手段、有魄力的人,我們若是能得到他的賞識,那日後的前途,可就不可限量了。”
“這江東之行,咱們也要去,不僅要去,還得立下戰功,怎麽也不能讓劉備那幫人給比了下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