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6章 錢糧問題

字數:4785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聽聞嶽鎮邦是嶽飛的後人,朱慈炯頓時肅然起敬。
    他盯著嶽鎮邦的臉看了一會,雙手抱拳道:“不愧是嶽武穆的後人,生的一副英雄模樣。”
    嶽鎮邦知道朱慈炯敬的不是他,而是他的祖宗。
    於是他再次施禮:“殿下過譽了,末將隻是一個普通人。”
    “哈哈哈!”朱慈炯放聲大笑:“你現在身居何職?”
    “末將在永泰堡任守備一職。”
    朱慈炯眨了眨眼睛:“正五品的千總...官職確實不高,有沒有興趣來我帳下聽令?”
    周圍的人立刻向嶽鎮邦投去羨慕的目光。
    當年的靖難之役結束後,朱棣身邊不少親兵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麵的大將。
    最後封官加爵,光宗耀祖。
    朱慈炯若是能繼承皇位,他身邊的親兵肯定也有同樣的待遇。
    即便沒有繼承皇位,朝廷和大明皇帝崇禎也不會虧待他們。
    他們很難不羨慕。
    就在眾人以為嶽鎮邦會欣然同意時,嶽鎮邦卻拱手施禮道:“多謝殿下美意,末將入關後未立尺寸之功,無顏待在殿下身邊。”
    “哦?”朱慈炯對嶽鎮邦有些刮目相看:“看來你想憑自己的本事立功。”
    “末將是軍人,當在戰場上殺敵報國。”
    朱慈炯拍手:“好,我等著你立功的好消息。”
    此時一行人已經來到了城門外。
    當地文官武將以及降兵們跪在道路兩旁歡迎。
    簡單寒暄後,朱慈炯率兵進入城中。
    在與城中錦衣衛碰頭後,他帶人來到縣衙大堂。
    他坐在知縣的座位上,問堂下的知縣:“城中府庫還有多少錢糧?”
    故城知縣像是犯了大錯一樣低著頭回答:“回...回殿下的話,城中府庫既沒有錢,也沒有糧食,可以說是空空如也。”
    早已知道情況的朱慈炯故作大怒:“空空如也?錢糧呢?難不成都被你們貪汙了?”
    故城知縣被嚇得立刻跪倒在地:“殿下冤枉,臣並沒有貪墨府庫的錢糧。”
    “那錢糧去哪兒了?總不能自己跑了吧?”
    故城知縣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沉聲回答:“為了支援平遼大軍進入朝鮮作戰,朝廷數次征調故城府庫的錢糧。幾經征調後,府庫錢糧所剩無幾。”
    “前些天叛軍攻入城中後將府庫中本就不多的錢糧洗劫一空,所以臣才說府庫空空如也。”
    第(1/3)頁
    第(2/3)頁
    “哦!”朱慈炯故意擺出一副誇張的表情:“原來是這樣。”
    “確實如此,殿下恕罪。”
    朱慈炯朝著外麵悄悄使了個眼色,一名親兵走進來大聲說道:“殿下,此次南下平叛走的匆忙,軍中攜帶糧草不多。如果不能在故城補充口糧,我軍隻能暫時返回吳橋。”
    朱慈炯猛地一拍桌子:“廢物,一群廢物!還說自己是邊軍精銳呢,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的道理竟然都不懂!朝廷若是知道此事,我的臉往哪兒擱?”
    門口的親兵立刻下跪:“殿下恕罪,末將本以為能在故城補充糧草。”
    朱慈炯憤怒的擺了擺手:“住口!來人,將他拉出城斬首示眾。”
    其他親兵見狀紛紛求情。
    故城的官員一邊求情,一邊互相使眼色進行交流溝通。
    他們知道朱慈炯在演戲。
    目的是讓他們主動給大軍提供糧草。
    可府庫沒錢沒糧,若想給大軍提供糧草隻能向城中百姓募捐。
    這是一個受累不討好的活。
    可要是不給朱慈炯提供糧草。
    把朱慈炯逼急了的後果也會很嚴重。
    一番糾結後,故城知縣躬身施禮:“殿下,臣這就號召當地百姓捐錢捐糧,供大軍使用。”
    朱慈炯故作為難:“這不太好吧?陛下說過此番南下不能擾民。”
    “殿下放心,這都是自願的,臣不會向下攤派。”
    “既然如此,那就去辦吧。不用太多,給大軍準備三天的口糧就行。”
    “是,臣這就去辦。”故城知縣屁顛屁顛的離開。
    當地官員的效率很高,百姓們也很“配合”。
    不到一天時間就籌集到了足夠的軍糧。
    朱慈炯帶著糧草離開故城,前往陵縣繼續籌糧。
    此後十幾天,他用這種辦法在各縣籌集了大量糧草。
    除此之外。
    他的先頭部隊在濟南北麵和朱國弼的小股騎兵遭遇並交戰。
    經過試探得出結論:朱國弼的騎兵不堪一擊,步兵戰力不詳。
    九月初一。
    在禹城籌集糧草的朱慈炯得到一個好消息:李定國和李憲忠率領數百親兵抵達禹城城東二十裏,隨行的還有建奴降將博洛,蘇克薩哈。
    第(2/3)頁
    第(3/3)頁
    朱慈炯非常高興。
    李定國和李憲忠能打勝仗。
    博洛和蘇克薩哈能被黑鍋。
    他們同時來了,朱慈炯的煩惱也就沒了。
    為此。
    朱慈炯決定親自出城迎接。
    李定國和李憲忠很激動,在距離朱慈炯還有一段距離時便翻身下馬,走著來到他身前施禮:“末將參見殿下。”
    朱慈炯也翻身下馬將二人攙扶起來:“兩位將軍快快請起。”
    簡單寒暄後,李定國率先問道:“殿下,叛軍主力何在?”
    “正在圍攻濟南府,一時半刻應該拿不下濟南。”
    “叛軍有多少兵馬?”
    “約有七萬左右,其中騎兵不到一萬,步兵六萬。”
    “殿下有多少兵馬?”
    “三千蒙古騎兵,五千陝西邊軍騎兵,一共八千!”
    李定國和李憲忠互相對視一眼,都沒說話。
    他們從朝鮮乘坐海船抵達的山東。
    隨行的隻有不到一千親兵,其餘兵馬都原路返回京師,然後再南下平叛。
    (戰馬也會暈船,尤其是蒙古馬。登陸後需要時間恢複,否則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力。另外相較於陸地長途跋涉,海船運兵的風險非常高。這也是萬曆抗倭援朝時期,沒有用海船運輸騎兵登陸作戰的原因之一。)
    九千對七萬,優勢並不在他們這裏。
    片刻後,李定國繼續問道:“殿下接下來想怎麽打?是主動進攻解濟南府之圍,還是擺出防守姿態,等平遼大軍主力南下?”
    朱慈炯苦笑一聲:“都不是。”
    “殿下的意思是?”
    “先把拖欠的軍餉解決了!”
    
    第(3/3)頁
    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非法請求-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