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正統大戰,西遊作者!
字數:7179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羅馬詛咒碎片。”
“雕花寶石。”
“古羅馬硬幣。”
“羅馬金屬盤。”
“羅馬鎏金銀盤。”
“……”
在天津港口船隻上。
大量來自羅馬帝國的古物被找到,錦衣衛甚至貼心加上了標注,大大減少了鑒定的難度。
那個破碎的詛咒,可以追溯到一千二百年前,被卷起來扔進了羅馬十二主神之一,智慧、戰爭、月亮和記憶女神蘇利斯·密涅瓦的居住之所——聖泉。
詛咒碎片大部分來自那些遭遇不平等,請求罪過得到諒解及渴望複仇的人們。
而那璀璨奪目的三十四顆雕花寶石,是羅馬帝國時期,古羅馬人最喜愛的寶石,沒有之一。
依然是那句話,最珍貴的古董,不是因為時間流逝才變得珍貴,而是在原本的時間裏,就已經很珍貴,時間,隻是讓它變得更加珍貴。
這三十四顆雕花寶石,是當初羅馬帝國皇室中人佩戴,和作為安產的護身符、以及驅病除魔的驅邪神器。
如果說雕花寶石是個頂個的珍品,那古羅馬的硬幣,則是量變引起質變,錦衣衛在歐羅巴大陸上搜集到了一萬兩千多枚一千多年前的古羅馬硬幣,用個大壇子裝了起來。
羅馬金屬盤,是古羅馬人獻給女神的眾多“供品”之一。
盤上雕刻DSM或者“Deae Sulis Minerva”,以此表明自己想要虔誠地追隨女神,願意將一輩子都奉獻給蘇利斯·密涅瓦。
至於羅馬鎏金銀盤,這是一件見證了東西方交流融合的文物。
銀盤內滿飾浮雕花紋,充滿了異域風情,分三圈置列。
外圈飾相互鉤聯的葡萄卷草紋,其間棲有蜥蜴、蜜蜂、昆蟲等小動物。
中間一圈浮雕古希臘奧林匹斯十二神頭像,每個頭像左側各有一隻動物。
最引人注目的,也是這隻銀盤的主題花紋,是盤中央高浮雕的倚豹、手執權杖的青年男性。
而銀盤中心所雕的這名美男,便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狄奧尼索斯。
是羅馬帝國為了絲綢之路專門打造的紀念寶物。
樁樁件件。
高拱、胡宗憲、李春芳從中看到了羅馬帝國時期的藝術和工藝水平,以及濃鬱的文化、信仰。
在一千多年前,東西兩麵有著兩個“大秦帝國”,承繼秦製的大漢帝國,和有著多種相同,強大國力、政治製度、地輿、物產、飲食、文化、等的羅馬帝國。
大漢帝國解決了匈奴,羅馬帝國也解決了安息帝國,不過,大漢帝國亡於了一千三百年前,而羅馬帝國一直活到了一百年前,才被神聖羅馬帝國徹底取代。
在羅馬帝國隕落時,整個歐羅巴大陸的國度,都號稱是羅馬正統,為之爭論不休,哪怕神聖羅馬帝國繼承了羅馬帝國的名字和強大,卻無法得到真正的正統承認。
也就是中原始終維持著強大,即使遭遇了異族入侵,還能反過來以文化同化了異族人,本朝太祖高皇帝更是以無上之資,趕在元廷毀滅華夏衣裳前,將中原救了回來,不然,一旦斷代斷年,東亞這塊地方的小國,都敢站出來高喊自己才是華夏正統。
高拱、胡宗憲以史為鑒,心有戚戚,幽聲一歎。
而李春芳打量著這些東西,左瞧瞧右看看,時不時還拿起來瞅一瞅,眼中閃爍著奇異的光。
這麽多羅馬古物,估計比神聖羅馬帝國的珍藏還要多,畢竟,這是錦衣衛搜刮了大半個歐羅巴大陸財富的結果。
這要是把這些放到歐羅巴大陸某個國家中,恐怕該國王室能立刻宣告世界自己是羅馬帝國正統,獨一無二。
羅馬正統旗號,歐羅巴人是很認的,或許對大明朝的全球戰略有不小的幫助,李春芳將內心想法告訴了胡宗憲。
胡宗憲一愣,回過神,望著李春芳的眼神非常複雜,道:“子實,你的意思是,想在歐羅巴大陸上炮製個羅馬正統繼承國出來?”
聖上親自製定的“鬱金香計劃”,瞞得過內閣其他人,卻瞞不過他這個要製定全球戰略的總設計師。
在他向錦衣衛詢問歐羅巴大陸具體情況時,錦衣衛代都指揮使朱七很是痛快的,就將錦衣衛在西方的計劃、布局、設計統統告訴了他,這當然是經過聖上授意的。
所以,他對西方的了解,超過高、李兩位閣老,現在的歐羅巴大陸,在錦衣衛的插足下,可以說是一片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景象。
錦衣衛用不少東西混血、異族麵孔、瞳孔的東方人做密使,通過種種手段,成為了西方諸國貴族、教士,再通過手段,不斷提升貴族爵位、教會地位。
原是海上霸主之一的葡萄牙,金花公爵、紅衣主教達永,小阿方索公爵正積極聯絡的政、教人士,該國內“認為葡萄牙該交給他國治理”的人,竟一躍成為了西方七類人之一。
但這類人本身就在內訌,達永、小阿方索雖然在極力宣揚古老東方文明的偉大,但葡萄牙國王塞巴斯蒂昂一世祖母卡塔琳娜,也在極力宣揚著鄰國、同為海上霸主西班牙的強大。
要不是葡萄牙、西班牙多年積怨,達永、小阿方索的行動,說不定就為西班牙做了嫁衣。
一類人,兩派勢力正在僵持階段,達永、小阿方索顯然有些劣勢,但兩人在等,等鬱金花綻放。
西班牙的無敵艦隊就守在葡萄牙外海位置,隨時能夠策應,卡塔琳娜以為大局將定,勝券在握,也不急著對達永、小阿方索趕盡殺絕。
總之,葡萄牙的局勢很有意思。
而更有意思的是,由錦衣衛都指揮使陸炳、陳家大族老陳平炮製的“英法孤兒”,也正式在英吉利國中登陸。
英法孤兒的身份沒有得到絲毫懷疑,於是乎,在英吉利的大不列顛島外的反骨仔地“愛爾蘭島”,掀起了浩浩蕩蕩的鬥爭。
愛爾蘭島人不在乎什麽正統與否,隻想給大不列顛島人添添堵,在錦衣衛的暗中支持下,東方陳家先祖陳澤,西方法蘭西公主、英吉利王妃瑪格麗特的四世孫,東方名陳為明,西方名凱撒,拉了支十萬愛爾蘭軍,要打上大不列顛島,英吉利軍隊正在嚴陣以待。
英法戰爭剛結束一百年,兩國上層雖然有著頻繁密切的往來,但彼此間也看不慣,又何況是下層平民。
麵對英吉利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派遣使者的詰問,指摘法蘭西公主,乃至於一國女子的不忠行徑,當代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二世直接驅逐了英吉利使者。
法蘭西王國上下,仿佛趴在牆頭,在等著看鄰居家英吉利的兒子,偷偷摸摸給“公主之後”一些幫助,給英吉利添堵,算法蘭西一筆。
再就是神聖羅馬帝國了,為教會操縱的帝國,教皇的意誌高於一切,當代教皇的身體狀況和過往隱秘為錦衣衛密使掌握,正瘋狂在其帝國內的波西米亞王國、西裏西亞公國、上薩克森公國、下薩克森公國、瑞士邦聯等國占據高位中。
歐羅巴大陸都這樣了,李春芳竟然還想方設法去攪和攪和。
李春芳重重地點頭,道:“西方這麽多國家都有樂子……嗯,事情做,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不能就這樣閑著。”
脫口而出的“樂子”二字,毫不掩飾地揭露了李春芳的真實想法,但這時卻沒有人在意這個細節。
聞弦知雅意,胡宗憲頓時了解了李春芳的想法,道:“子實的意思是,利用這些羅馬正統古物,來挑起神聖羅馬帝國、法蘭西王國之間的戰爭?”
“西方沒有國家能拒絕羅馬正統的誘惑。”
李春芳在心底默默補了一句“就像東方沒有國家能拒絕大漢正統的誘惑一樣”,繼續道:“盡管我不知道錦衣衛在歐羅巴大陸上在做什麽,但我相信錦衣衛有能力、有條件將這些羅馬正統文物送到法蘭西王國國王弗朗索瓦二世的手上……”
李春芳望著胡宗憲,語氣十分確信,眼神十分堅定,內閣的這位次相,與錦衣衛存在著不為人知的“勾兌”,連元輔都不知道。
胡宗憲的沉默,令高拱顯得有些繃不住了,都是聰明人,哪能聽不出話中的深意,這種沉默,就代表著默認。
身為當朝元輔,所知道的事情,卻不如次相知道的事情多,前元輔張居正,和現元輔高拱,或者說從嚴嵩內閣過來的人,都對絕對權力有著某種執念,胡宗憲的默認,讓高拱有種被架空的感覺,臉色瞬間沉了下來。
可是,沒有人在乎。
胡宗憲,無私無畏,連喜好都很少,難以奈何,李春芳,甘草閣老,喜好寫書,但沒人知道在寫什麽,連批判的機會都沒有。
高拱是喜是怒,胡宗憲、李春芳完全無視,確定了心中想法的李春芳,與胡宗憲繼續交談道:“有了這些羅馬正統文物,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二世就會宣告法蘭西是羅馬正統,沒有之一。
而以羅馬正統進行自我標榜的神聖羅馬帝國,包括教廷,都決然無法忍受立身之本受到侵犯,畢竟,那麽多王國、公國、聯邦就是因為羅馬正統旗號才聚集在一起,如果遭到否定,很可能會頃刻間分崩離析。”
神聖羅馬帝國,多少還要點,在羅馬帝國前麵,添上了個神聖二字加以區分,可教廷不一樣,無論是在羅馬帝國時期,還是在這神聖羅馬帝國時期,就隻有一個名字,羅馬教廷。
羅馬正統,在神聖羅馬帝國代表著權力、信仰。
有人要否定他們,不死磕才怪。
“子實,你這……”胡宗憲望著李春芳的眼神更怪異了,甚至有些無語。
這李春芳炮製法蘭西王國為羅馬正統,顯然是有考慮的,法蘭西王國、神聖羅馬帝國是鄰國,要是開戰,能最大程度擴大戰爭程度,兩國投入兵力、維持後勤輜重,全都很方便。
或許李春芳不懂戰爭,但一定很懂拱火,如果這人的心切開,胡宗憲有八成把握是黑的。
在未知的立場上,李春芳在歐羅巴大陸上設計了個最為激烈的戰爭計劃,而執行者,隻能是錦衣衛。
胡宗憲與錦衣衛雖有來往,但也無法替錦衣衛答應實施“正統爭奪戰”計劃,普天之下,也唯有聖上能決斷和答應。
胡宗憲提議道:“去覲見吧?”
“走。”說幹就幹,李春芳轉身就往閣外走去。
全然沒有注意到身後內閣首輔大臣高拱的臉色,已經漆黑如墨。
有心不跟著,但高拱擔心這樣知道的事情會更少,終於,在胡宗憲、李春芳身影快要消失時,咬了咬牙跟了上去。
……
玉熙宮。
高、胡、李入殿覲見時,難得見到聖上沒有在精舍靜修,而在禦案後坐著,似是在品讀什麽。
在李春芳進入大殿時,聖上還特意抬起頭,看了眼李春芳,眼神也很怪異。
但這份怪異,和胡宗憲眼中的怪異又有所不同,給李春芳的感覺,是整個人被看透了一般。
“李春芳。”
“臣在。”聖音呼喚,李春芳當即躬身,應聲道。
“聽說你府上來了位大才?”
李春芳心中一突,硬著頭皮道:“不知聖上說的是……”
“姓吳。”
“回聖上,確有此人,姓吳,名承恩,是臣四十多年的老友,是有幾分才能,但稱不得聖上口中的大才。”
“哪方麵的才能?”
“……常寫作,雖非妙筆,但熟筆也開了幾分花。”
“就和那羅貫中一樣?”
聖音一出。
李春芳頓時跪倒,汗如雨下。
羅貫中所寫的《三國演義》,在大明朝雖未禁止,但其中一些隱喻,有諷刺太祖高皇帝之嫌,為曆代先皇所不準朝堂談論。
此刻,聖上將他和吳承恩喻作羅貫中,難道是知道了他們倆在寫的誌怪書了?
“玩笑而已,不必驚慌。”
朱厚熜望向在旁伺候的黃錦,笑道:“黃錦,扶一下閣老。”
“多謝聖上。”
在黃錦攙扶下,李春芳勉強站了起來,用衣袖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打定主意,回去就改。
什麽“弼馬溫”“車遲國”“獅駝國”“傲來國”“女兒國”“祭賽國”等內容都要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