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李白入長安,此月非彼月
字數:7266 加入書籤
揚州山道草廬之中,一日,李太白正在廬裏,會見他的一位老友,此老友姓‘吳’,名‘筠’,表字‘貞節’,乃他亦師亦友之人,亦是一位修行中人。
吳修士喝著茶湯,問道:“太白,那夢中仙緣之事,可有虛假,此事不可胡言,卻要真切。”
李太白笑道:“吳貞節,此事怎能有假?”
吳修士說道:“你且細細再與我說道一二,不可弄虛作假,與我說些真切的。”
李太白遂備陳前事,將夢中與薑緣一眾所見之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吳修士聞聽,皺緊眉頭,說道:“元神出竅,我自曾聽說,許多書中都曾記載,真靈者即為元神,此元神居泥丸之宮,潛藏腦後,非有真修行者,不可見得。”
李太白說道:“此與陰神,陽神之說,有何不同之處?”
吳修士說道:“那神仙曾與你言說,乃異名之別,其言道盡真理,所言者,相同也,不須在意,但元神藏泥丸宮之說,多見於古書,先秦,漢時常見。”
李太白聞聽,心中恍然,說道:“但多人聞聽我之仙緣,言說乃大夢一場也,貞節你以為如何?”
吳修士沉吟少許,說道:“你此等,乃真仙緣也。”
李太白大喜過望,說道:“貞節何以見得?”
吳筠答道:“若非仙緣,你如何知得元神出竅,更知元神出竅乃何等之感?此定是神仙相告你方才知得。”
李太白笑道:“世人多言我李白胡言亂語,但貞節你卻知我,其果真為仙緣。”
吳筠說道:“你有仙緣,我引你為友,自當喜說,但你千不該萬不該回絕於神仙,當立即隨其修行才是,若能隨神仙修行,再不濟你也是個仙真,怎能因兒女情長而棄了仙緣。”
李太白搖頭說道:“貞節,但若我果真拋妻而去,我可還是李太白,可還能教你高看一眼?”
吳筠說道:“若你太白拋妻,自當嫌惡於你,但你能得仙緣,較之這等,我的嫌惡又有何用?左右我不過一凡夫,百載後也就一捧黃土,但你若為仙真,當長生不死。”
李太白笑道:“無須著急,我仙緣不曾丟得,神仙留言於我,待安置妥當,自當修行而去。”
吳筠歎息說道:“但那神仙與你言說,待你安置妥當,摘得月亮,方才渡你修行,可這月亮,如何摘得?我等乃是凡夫,有甚法力去摘月?”
李太白笑道:“神仙定不會刁難我,故其言摘月,定然有竅門在其中,待時機到達,我定是知得。”
吳筠說道:“太白所言甚是有理,但若太白成仙,那時我若尚未修行有成,大限將至,太白可能渡我一二?”
李太白笑著說道:“若真有那日,我定是相渡於你,保你不死。”
吳筠笑著點頭。
二人在草廬之中笑著談說。
待是談說許久,忽是外邊喧囂不已,二人起身去外邊查看,便是見著有天使攜皇帝旨意而來。
李太白急是現身相迎,以拜天使。
但天使不曾多言,隻頒布旨意,使李太白往長安城皇宮而去,陛下請其為官。
李太白聞言,心下驚駭,問道:“天使,但陛下果真使我為官?”
天使笑著點頭,說道:“李先生,不曾有假,陛下果真請先生入宮做官,常聞時來運轉之說,今先生便是時來運轉,陛下親請為官,此乃莫大恩榮。”
李太白不解問道:“陛下怎個忽是請我為官?”
天使說道:“陛下見你果真有才華,故而請你,且莫要多言,收拾收拾,隨我入朝為官。”
李太白心中一發困惑,再是問道:“陛下請我做何官?”
天使說道:“但不低於三品,李先生可安心隨我前往,若是能討得陛下歡喜,說不得李先生可做一品官亦說不準。”
李太白實在不明白,為何皇帝會請他做官,須知他從前便是教皇帝趕出長安來的,依照那皇帝的性子,不應該請他做官才是。
但他朝吳筠張望而去。
吳筠朝他一笑。
李太白疑惑了片刻,便是明白,皇帝非是要請他做官,而是想要他的仙緣,是聞聽了他有仙緣,故而請他入朝為官,想要謀劃一二仙緣。
李太白在得知後,仍是有些心動,若他此間以仙緣之名入朝為官,他敢肯定,以那皇帝的性子,知他有仙緣,定會與他大權,那時他就能實現心中抱負。
可他曾應答神仙,不再為官,若是如今選擇為官,豈非失信。
李太白沉吟少許,還是決定不再為官,他拜禮說道:“煩請天使回稟陛下,言說李白無意為官,一心歸隱,多謝陛下聖意。”
天使聞聽,有些著急,說道:“李先生,我不過一傳旨之人,但先生若是要拒絕,請先生親去長安城中,與陛下親言,我果真做不得主。”
李太白笑道:“我一心歸隱,不欲遠行。”
天使跪倒在地,懇求李白親往長安城,與皇帝親言,不然他請不到李白,教皇帝知得,定會責罰他。
李太白見天使這般懇求,於心不忍,沉吟許久,隻得應答下來,答應與天使同行,去往長安之中,親見皇帝,言說拒絕之意。
天使聞聽,叩首不計其數,感念李白恩情。
李太白笑道:“無須多禮,你且在附近等候,待我收整齊全,便與你一道去長安拜見陛下。”
天使應答,而後離去。
吳筠有些著急,說道:“太白,你卻不該去長安。”
李太白笑道:“貞節,我自是知得,不該去長安,但若我不去,那天使性命不保,為其性命,我亦該去一趟長安。再者言說,縱我不去,依照陛下的性子,恐下次來的,便是兵馬。”
吳筠歎道:“你過於慈悲,隻消你隱姓埋名,往深山一躲,誰也奈何不了你。”
李太白說道:“若我躲得,便不是我李太白。”
吳筠說道:“你性子太傲,此非善事,但你去長安城,有何打算?”
李白搖頭說道:“走一步看一步,但我不再為官,我曾應答神仙,便不會失信,待我婉拒陛下,便帶我妻宗氏雲遊天下。”
吳筠說道:“但恐那位陛下不會這般輕易饒你而去。”
李白說道:“長安城困不住我李太白。”
吳筠未對此有何表示,沉吟少許,歎道:“卻不知那位陛下,為何如此,其年少繼位時,何等英明神武?撥亂反正,一場政變,將武周廢棄,重立李唐,開辟盛世,百姓夜不閉戶,路不拾遺,其功德遠超秦漢,便是太宗亦難以與之媲美,天下隱有大同之相,然年邁以來,陛下越發昏聵,那楊貴妃之事,暫且不提,但追求長生,不顧朝堂,不顧百姓,乃十足十的昏君之相。”
李白沉吟少許,說道:“貞節,可憶昔年漢孝武帝徹?其年少亦是胸懷大誌,年邁一如我等這位陛下。”
吳筠搖頭說道:“若陛下再是這般,恐大唐氣數將盡。”
李白不言。
二人入得草廬之中,又是談說一陣,遂是分別。
李白在收整一番後,便與天使,連同妻子宗氏,一同前往長安城。
……
不覺光陰迅速,一二月餘而去。
李白一行不緊不慢,終是趕至長安城中。
他方才抵達長安城,尚未曾歇息,李隆基聞聽李白到達,急忙請其入宮。
李白得聞,不敢有違,隨宮人入了皇宮之中,在一殿之中,麵見李隆基。
李白拜得大禮,參見李隆基。
李隆基急不可耐,俯身而下,將李白扶起,說道:“愛卿,但有何求,可與朕明言,隻消你將仙緣與朕,這官位,任你挑選。”
李白拜禮說道:“陛下,草民此來,非為官位而來,乃為與陛下明言,無意為官,請陛下另擇高明。再者,仙緣不可讓。”
李隆基急聲道:“你怎會不願為官?”
李白說道:“陛下,草民自知性子不適入官場,故無心為官,隻願隱居一方。”
李隆基說道:“罷,罷,罷。朕不強迫你為官,但你那仙緣,必須交由朕,此乃旨意。”
李白聞聽,拜禮說道:“陛下,我做不得主,此仙緣在身中,我如何能交與陛下?”
李隆基說道:“你且與朕細細說道仙緣,朕便不信,這仙緣給予不得朕,朕乃真命天子,仙緣如何不可得?”
李白無奈,隻得與李隆基言說仙緣之事。
但聽李白說得因妻宗氏而棄仙緣時,李隆基不由破口大罵,言說李白愚蠢,但又聞聽李白說道,待他要修行時,可摘月而入修行,李隆基沉吟少許,心中認為,李白定是大夢一場罷。
凡夫怎能摘月?摘月修行乃是何故?
無稽之談!
定是虛幻,乃是大夢一場。
李隆基在確定此乃大夢一場後,歎息一聲,擺手使李白離去,若非李白極具聲望,他有將之斃命以解心中煩悶之意。
李白在得了皇帝授意後,便是起身離去,在長安城歇息一二日後,與妻宗氏離去,遊曆天下。
……
話表揚州南處,真人一眾遊曆至一城中,在驛館之中歇息。
但其一眾在驛館裏聞聽李白得仙緣之傳聞,不由得感到好笑,不曾想此事傳得這般迅速。
孫悟空說道:“此事這般快傳遍天下,定是太白金星那老兒親自傳出,不然定不能這般快傳出。”
豬八戒拍著肚皮,笑道:“那金星竟有這般一麵,待來日他歸位時,老豬定要扯住他,好生說道一二此事,看他會是這般神態。”
孫悟空笑道:“將那太白金星惹急眼了,有你這呆子好受的。”
豬八戒說道:“但太白金星怎有本事,能與老豬相鬥?”
青牛冷不丁開口,說道:“太白金星,昔年列星宿之位時,其位西,屬金,主殺伐,你道其有無本事?太白金星十分和善,但這豬八戒若是與其相鬥,不消三合,你這豬頭定然落地。”
豬八戒有些不忿,說道:“你這青牛怪兒,莫要唬我老豬,縱然太白金星有萬般本事,不能三合將我打殺。”
青牛笑道:“但其歸位時,你與之比鬥一番,便是知得。”
豬八戒正要應答。
孫悟空偷笑道:“你這呆子,卻莫要胡言,若太白金星非有本事,其怎能為玉皇大天尊麾下能臣?”
豬八戒見著孫悟空尚且這般言說,一時不敢再胡言,唯恐誇下海口,覆水難收。
薑緣笑道:“莫要多言,太白即有此言,我等管束不得,聽之任之罷。”
豬八戒說道:“老爺,如這般所說,我等卻無須理睬?”
薑緣笑道:“不然要怎地來算?”
豬八戒點頭說道:“老爺所言有理,無須去算,道在腳下,若是太白不得其要領,便隻得任其在苦海中沉淪,此無有辦法。”
孫悟空笑道:“不知那金星能否知得大師兄所言摘月之說。”
一眾談說之間。
呂岩有些不解,問道:“老師,但我愚笨,不知老師所言摘月乃是何等之意?”
薑緣笑道:“悟空,呂岩有些不解,你且與他言說,解他困惑。”
孫悟空問道:“呂岩,你有何不解,但與老孫言說。”
呂岩搖頭說道:“但我不解,凡人如何摘月?”
孫悟空微微一笑,答道:“呂岩,此月非彼月也。”
呂岩起身一拜,說道:“我果真不知,但請大聖告知,以解我之困惑。”
孫悟空笑道:“你著相矣,大師兄所言摘月,並非真要其摘月,此乃出世之意,但其何時明得大師兄之意,何時出世,便是自渡,可得修行之機。出世之法,有許多,全看其心罷。”
呂岩沉吟少許,拜道:“不曾想是這等,果真是我著相,將目光放於摘月二字,而忘乎其本意,本末倒置,十分糊塗。”
孫悟空說道:“但你修行不久,能教得一言而心明,此悟性十分了得,無須妄自菲薄,你好生修行,以你天資,來日定能功成。”
呂岩朝孫悟空再拜,感念其解惑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