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杞人憂天
字數:4786 加入書籤
魯桓公是一位務實的國君,他看得很清楚,這年頭,禮法已經不能當飯吃了。
任何一個諸侯國想要強盛起來,或者說想要在這個世上活下去,靠的是實力。
實力的基礎,那便是土地和人口!
你看南邊的楚國,幾乎年年都在擴張領土。
還有秦國,已經將周天子分給他們的歧、豐、鎬一帶土地從西戎那裏奪了回來。
還有鄭國,本來隻是一個寄居於中原的小國,現在實力強大得不得了。
但能夠理解魯桓公的人並不多,除了國內那些個公卿大夫們外,甚至還有國外關心魯國的人,也為魯桓公這次將郜鼎入太廟擔心起來,比如杞國國君。
杞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國家,而且壽命挺長的。因為杞國自夏代開始便存在了,是正宗的華夏諸侯,國姓為姒,大禹的直係後裔。
但到周武王滅商時,杞國便不知到哪裏去了。
周武王找啊找,終於找到了一個大禹的直係後裔杞東樓公,按照二王三恪禮製,周武王封他為杞國國君,公爵。
前麵講過,二王三恪,是指周武王分封諸侯,除了分封姬姓子弟和滅商功臣為諸侯外,還分封黃帝後裔於祝國、堯帝後裔於薊國、舜帝後裔於陳國,分封夏朝後裔於杞國,商朝後裔於殷國,稱為二王三恪。
分封這個二王三恪的主要精神是興滅國,繼絕世,發揚古代先王之盛德。
所以這些諸侯名義上不是大周王朝的臣子,而是大周王朝的貴賓。大周天子對這些諸侯以貴賓相待,以示對古代先王之德的尊敬。
講白了,就是盡管你們祖先建立的王朝被滅了,不能稱王了。但我們大周王朝還是要尊重你們的,因為你們的血統非常尊貴,是古老的貴族。
身份雖然變了,但貴族血統這個東西沒變,不能把你們當庶民屁民。
我們大周王朝,當然是最講道德禮儀的,所以我們對你們先王後裔以禮相待。
這不,讓你們都當諸侯,而且是級別最高的諸侯,公爵。
也就是說,一開始,杞國和殷國、陳國、薊國、祝國一樣,因為屬於二王三恪諸侯,所以級別都是公爵。
雖然級別很高,但實力是不給你們壯大的,所以一開始這些公爵們的地盤都很小,所擁有的人口也都很少。
尤其是被大周王朝所滅的商王朝後裔諸侯殷國,其大量商民被大周王朝遷去其他地方,這令殷國非常不滿。
於是,殷國造反了。
當然,造反最終是失敗了,周天子一怒之下便不再讓殷國存在了。
但又要顧著二王三恪的禮法麵子,於是就封了一個宋國。
我們大周王朝對你們這些先王後裔那麽客氣,你們居然還要造反?那得好好治治。
治的手段是兩個,一是在二王三恪這五個諸侯國的周圍,密密麻麻新封一些姬姓諸侯,全麵監視。
二是降個級別吧。於是陳國、杞國等便被降為侯爵。
杞國一開始封於杞地,即今天河南杞縣。當時級別很高但實力很弱,被中原姬姓諸侯看得死死的,根本無法發展起來,於是便遷往山東。
誰知到了山東後,杞國又莫名其妙卷入東夷叛亂。雖然沒被大周王朝滅了國,但卻再次被降了級,成了伯爵。
而且,杞國還被魯國等諸侯給死死看住,一動也不許動。
反正這個杞國挺可憐的,到哪裏,哪裏都不待見,貌似總是受到欺淩,單單是遷國遷都便無數回。
如此折騰,導致一個叫張三的杞國人受不了了。
天要塌下來了麽?
張三每天憂心衝衝,終於有一天,這種擔憂達到了**。
那天他走在曠野,抬頭看看老天,突然覺得天極有可能塌下來,那自己肯定要被砸成肉餅了。
張三大驚失色,忙跑回到家裏,關上門。
剛鬆了口氣,突然又想起萬一天真的塌下來,那豈不是把自己的房子砸塌了,然後自己連同被砸扁了?
不行,得找一個確保安全的地方。
張三突然想起以前自己在山上放牛時,有一個山洞,快去那裏吧。
張三趕緊逃離家門,跑到山上,一頭鑽進山洞。
張三在山洞躲了半柱香的工夫,突然又頭大起來。
因為他想了想,萬一這天塌下來,那肯定要將山洞給堵死,那自己不是要被悶死或者餓死?
張三終於瘋了,逢人便叫嚷著“天要塌下來,我們怎麽辦”之類的話,這便是杞人憂天的典故。
當然,這個典故有很多版本,比如張三不但擔憂天要塌下來,他還擔心地要陷下去。
最後,有人開導他天是聚氣而成,不可能塌,地是堆土而成,也不可能陷,叫他別擔憂。
於是,他的精神病症也好了。
那是傳說故事,但這個時候的杞國,卻真的讓有一人很擔心。
不過,他不擔心天會塌地會陷,他擔心的是魯國。
因為這位年輕的魯侯,居然將宋國人賄賂的郜鼎,放到了魯國的祖廟。
這個杞國人正是杞國國君杞武公。
杞武公認為,自己的杞國本來是尊貴的公爵大國,結果就是因為那些個不講禮的諸侯時不時欺負一下杞國。
杞國不但沒處伸冤,反而被迫四處流浪,混到這個時候連級別也都降了兩級,成了伯爵。
如果讓這種不講禮的風氣在春秋江湖流行開來,那極有可能杞國真要滅亡了。
其他的諸侯,杞武公覺得是孺子不可教了。
但你魯國是什麽諸侯?那是周公旦所建的國家,是全天下諸侯禮儀之首啊,連你魯國都開始不講禮了,那真要完蛋了。
杞武公越想越覺得自己有責任應該要好好對那位小夥子魯侯講講道理,讓他不要走邪道,回到重教遵禮的正道上來。
於是,公元前710年7月某一天,杞武公不顧自己年已花甲的高齡,也不顧酷暑,急匆匆趕到魯國,朝見魯桓公。
魯桓公一開始很高興,心想自己剛親政,便有諸侯國君來朝見。
但沒想到,杞武公一見到魯桓公便責備道:
“魯侯這樣做不對啊,郜鼎怎麽可以放到魯國太廟啊?那可是宋國人的賄賂之物。
寡人遠在杞國聽說此事,非常著急,今天特地趕來勸魯侯,別做這種違禮亂法的事,貴國先君周公怕是很不高興呢。”
啊?你小小杞國算什麽東西,居然跑到魯國來對寡人大放厥詞?!
魯桓公本就年輕氣盛,當時便來氣了。
但不管如何,見邾武公一副老態龍鍾的樣子,忍了忍沒發作,但內心上已經不再鳥那老頭了。
邾武公見魯桓公不鳥自己,搖了搖頭,長歎數聲,隻好轉身就走。
他一邊走在魯國都城曲阜大街上,一邊對著魯國人說魯侯非禮,你們魯國上下怎麽不好好勸諫國君呢?
魯桓公終於火大了!
邾武公回到杞國後不久,公元前710年9月,魯桓公下令討伐杞國。
出兵的理由非常幹脆:你杞國佬對大周王朝宗邦諸侯魯國大不敬!
杞國哪裏敢抵抗?
魯軍長驅直入杞國,杞國被揍了個北鬥轉南遍體鱗傷。
當然,魯桓公不敢滅了杞國,畢竟這個杞國可以說是大禹後裔之國,自己執政的魯國再怎麽樣,也不能滅了一個身份上是屬於二王三恪的諸侯。
教訓了一把杞國,搶了一把後,魯軍撤退回國。
想想也好笑,魯國人將人家賄賂的郜鼎放到魯國自己的太廟,關你杞國什麽事?
你杞武公居然為這事大老遠跑到魯國去責備魯國國君,結果討了一頓打來。
這應該算是真正的杞人憂天故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