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文氣入識海

字數:5442   加入書籤

A+A-


    “那總得有個時間限製吧爹?!”
    曾安民對著父親的背影大聲問道。
    修儒道,這與曾安民計劃本就不衝突,他並不抗拒。
    但你不給銀子……那修煉還有什麽樂趣可言?!
    老爹身子輕輕頓了頓,沉吟片刻之後,便給了曾安民這個答案。
    “等你開辟紫府,便可回來。”
    彼時建宏帝還在兩江郡中,勘龍圖丟失一案還未抓到幕後指使。
    曾仕林並不希望自己兒子被卷進來。
    好的,那我今晚就能回來了……
    當然這話曾安民肯定是不會說出來。
    就是說,也得等他徹底搞清楚勘龍圖背後的秘密才能說。
    “那我盡量快點。”曾安民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
    老爹沒有停留,隻是臉上浮現出一絲淡淡的戲謔。
    快?
    能有多快?
    他曾仕從十六歲修習儒道,開辟紫府也花了三年之久。
    而這,便已是天縱其才。
    ……
    “少爺,走吧,馬車就在府外。”
    一道憨憨的聲音響了起來。
    曾安民看見一頭棕熊……一頭長的很像棕熊的男人走了進來。
    齊大春。
    齊伯的兒子。
    此人身高九尺,虎背熊腰,走起路來就像一尊巨大的門板。
    就是那雙眼睛看著……太過睿智了些。
    …………
    水督書院。
    坐落於兩江郡城南之外。
    背靠峰山,依臨綠水。
    山清水秀,好一處世外桃園。
    當曾安民看到水督書院周圍的環境之時,心靈也被這自然秀麗的美景淨化。
    此時已經入秋,山中清涼,滿山紅楓之色。
    曾安民前世生活在工業遍地的現代城市,很少能見到如此壯觀的自然風景,他一時間有些感慨:
    “停車做……咳咳,霜葉紅於二月花。好山,好景。”
    “嘿嘿,是挺好看的。”
    齊大春憨憨笑音響起。
    曾安民扭頭看去。
    此時的大春身上背著兩個人的被褥,日常用品,兩個大箱子,還有四五個包袱……
    哪怕他已經是入了品級的體修,也不免有些氣喘籲籲。
    “大春,你撿這麽多石子作甚?”
    曾安民注視著大春的手。
    哪怕已經背這麽多東西,他手裏還撿不少奇形怪狀的石塊。
    大春的舌頭舔了舔厚厚的嘴唇:
    “打小每次出門都想撿些東西回去,習慣了。”
    曾安民嘴角抽搐:“路不拾遺是吧?”
    “啊?”
    大春滿臉茫然:
    “什麽……濕姨?”
    “路上不撿點東西就會心有遺憾。”
    曾安民給大春解釋。
    ………
    水督書院的一處小院之中。
    一名老者正在垂釣,他手中一根黃竹魚杆,麵容悠然自得。
    老者鶴發童顏,有些偏瘦,最惹眼的便是他臉上那充斥的智慧的眼睛。
    仿佛隻與他對視一眼,便能感受到儒學奧妙。
    正是水督書院的院長,秦守誠。
    “院長,曾總督的獨子已經入學。”管家老者恭敬稟報。
    “嗯。”
    秦守誠漫不經心的點點頭。
    “您不去瞧瞧嗎?”管家猶豫了一下,問道。
    畢竟是總督的兒子,不說學識,哪怕隻是身份,也得表示一下尊重。
    秦守誠瞥了他一眼,嗤笑道:
    “身為大儒之子,一十六年都未傳出什麽才名,你覺得會是我儒道之才?”
    “勿要多說,不見,不見。”
    傳出去,外人豈不恥笑我秦守誠附炎趨勢?
    ……
    水督書院辦新學。
    但此次招收的學子並不多。
    包括曾安民在內,新來的學子隻有十幾位。
    不是所有儒道學子都有資格來水督書院的,要有人引薦。
    來水督書院的學子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卷。
    開學第一課,沒有任何人在課堂之上走神,皆是全神貫注的聽著教習先生的授課。
    “儒道一途,重在積累,用心感悟書中意境,開竅者,隻須一載便能悟得文氣。”
    “悟得一縷文氣,方至儒道第一境,稱修身境。”
    “文氣之本,乃人體之精氣,故此年滿十六,精氣充盈方可修行,否則輕則減壽,重則早夭。”
    教習先生四十歲許。
    一襲儒衫,麵容肅穆,目光淡然。
    見他伸手輕輕一揮。
    一點淡淡的乳白色光暈自他指間閃爍。
    “啊……”
    所有學子,包括曾安民在內,齊齊震驚的看著那白色的光暈。
    這種超自然的現象,任誰第一見了都會驚訝。
    教習先生對此已經見怪不怪,他從桌下拿出一個黑色的罐子,將其輕輕打開。
    “嗡!!!”
    一團肉眼可見的黑氣瞬間衝出。
    “此氣為邪祟之氣,常人若被其纏身,頭暈目眩如重石壓身。”
    教習先生不慌不忙,向眾人講解。
    黑氣方一出現,於學堂的房梁之上繞了幾圈,隨後便急不可耐的朝著某位學子襲去。
    “呀!”那位學子見此,嚇的臉色蒼白。
    “哼!”教習臉色一冷,屈指一彈,彈出手中光暈。
    乳白之芒眨眼便至。
    “嗞~”令人牙酸的聲音響起。
    不過片刻,黑氣消散於無形之間。
    “然,我輩儒修,隻需盈盈半點文氣所指,便能使其瓦解消散。”
    教習先生麵容含笑,轉頭朝學子們看去。
    果然,十幾個學子麵紅耳赤,眼珠發綠。
    恨不得拚命讀書,將這儒道文氣當場學會!
    曾安民自然也在其中。
    “儒之一道曆史悠久,先輩曆代探索,總結出三本最容易悟得文氣之籍,便在汝等桌上……”
    “嘩……”
    不等先生將話說完,學堂之間便響起了急不可耐的翻書聲。
    入學的第一課,便是讓學子們提起學習的勁頭,這一點整個書院唯獨他做的最好。
    為此,他廢盡萬苦,方搜得些邪祟之氣……
    大聖朝儒道昌盛,鬼物邪祟幾乎難以尋到。
    曾安民與其餘學子一樣,目光朝書桌之上探索。
    分別為《太學》《易子》《儒經》
    隨手拿起一本《太學》翻開。
    書裏的內容拮據敖牙,不過好在曾安民有前身打的底子,所以勉強能看得懂。
    正當他準備將書本放下之時。
    目光卻忽然一凝。
    那書中內容,深深印在腦海之中,揮之不去!
    與此同時,他頓覺一股暖流自腦中生成,直奔識海空間……
    文氣!
    曾安民目光之中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