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輕鬆拿捏商會成員的心思

字數:4170   加入書籤

A+A-


    魏武簡單的一句話,卻讓包間瞬間變得落針可聞。
    商會的這些成員全都被這句話給弄懵了,半天都沒想明白魏武是什麽意思。
    首先是錢的問題,如果這次招標朝廷不拿錢出來,那這次招標的意義是什麽?
    雖然二等爵位確實很誘人,但商人最大的目標就是賺錢。
    現在這個項目不僅不能賺錢,反而還要瘋狂往裏麵賠錢,誰會去競標呢?
    最關鍵的是,明明是個不賺錢的事情,魏武卻還直言要拿下這次招標。
    而且還是以四海商會的名義,那豈不是說,他們這些人全都要往裏麵投錢?
    所以在魏武說完之後,在場所有人全都沉默了下來。
    其實這也是人之常情,這種事換做任何人都會和他們一樣。
    畢竟,在他們看來這件事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還要把自己的身家都搭進去。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魏武心裏也明白他們是怎麽想的。
    但魏武並沒有因此而生氣,這種事換位思考他也不會願意。
    其實魏武明明可以先說這些錢全部他自己出,不需要商會成員出錢。
    但他就是故意把這句話先壓了一會。
    這麽做不是為了考驗誰,魏武心中非常清楚,人心根本經不起考驗。
    而且眼前這些人他加起來也隻見過兩麵,連感情都談不上多深,更別說錢了。
    信任是需要時間去建立的,現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保持內部穩定。
    之所以故意造成這個局麵,主要是為了給這些商會成員一個反差的效果。
    因為這次招標的二級爵位,魏武心中已經決定好了,讓青霞成為大明第一個封爵的女人。
    但這件事如果他一開始就直接說出來,這些商會成員明麵上不說,心中難免會多想。
    正因如此,魏武才說出一個讓他們更不好想的事情,先讓他們著著急。
    等到時機差不多了在把實際情況說出來,這樣,他們心裏就會非常好接受。
    這就是華夏語言的魅力所在,說話的方式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
    就比如一邊是美女、金錢和地位,另一邊是自己的信仰。
    一個人在這中間猶豫了一會,最終選擇了信仰。
    低情商:他在誘惑麵前猶豫了。
    高情商:雖然誘惑巨大,但他依舊克服了誘惑,堅定了信仰。
    見所有人沉默不語,魏武知道時機已經到了,可以開始說後麵的話。
    “各位,你們無需擔心,這次以四海商會的名義拿下競標,不需要你們出一文錢。”
    這話一出,商會的所有成員立刻就抬起頭來看向魏武,心中也稍稍鬆了一口氣。
    然後就聽到魏武繼續說道:
    “其實,這次招標我之所以要用四海商會的名義,主要目的也是為了給商會打響名氣。”
    “將這個項目拿下來,到時候想必整個大明朝所有的商人都會知道四海商會的名聲。”
    眾人一聽,立刻就點頭讚同,畢竟是朝廷拿出來的項目,而且是這麽大的項目。
    商人的消息是最靈通的,一旦中標的消息出現,必定會以極快的速度傳遍全國。
    將來和其他商人或是商會做生意,頂著四海商會的名頭,別人多少會顧忌一些,不會亂來。
    這種有利無害的事情,他們自然不會有什麽意見,但就在這時魏武再次開口。
    “這次競標修路項目的錢我一個人出,不過相應的,競標人的名字我會寫上青霞的。”
    “到時候這項目完成之後,朝廷賜封爵位,我也會讓青霞去受封,大家還有問題嗎?”
    眾人一聽立刻就點頭表示讚同,反正又不用他們出一分錢。
    而且他們還能從其中賺到不少錢,同時還能打響四海商會的招牌,大家都能受益。
    所以在魏武說完之後,眾人立刻就給出了回應。
    首先開口的就是那個虎背熊腰的熊老板。
    “錢是侯爺掏的,這件事本來就該侯爺說了算,誰敢有意見,就別怪我熊華林翻臉。”
    熊華林剛說完,立刻就有人反應過來,站出來開口附和道:
    “就是就是,這次的招標咱們一分錢不出,好處卻不少,做人要有良心懂恩情才行啊!”
    緊接著,吳老板、張老板等人也都紛紛開口附和。
    等到這些商人將話都說的差不多了,魏武這才緩緩開口說道:
    “這次叫你們過來開會,除了招標的事情和水泥加產的事情之外,還有一件事。”
    “水泥的製作成本大家都知道,我也不要求你們成本價給我,但要比對外便宜。”
    “雖然單價比賣給別人低一些,但總體算下來也不虧,畢竟薄利多銷一樣賺錢。”
    “而且大家同屬四海商會,隻有內部成員互相扶持,才能讓商會發展的更好。”
    對於魏武的這個要求,商會成員倒是沒什麽意見。
    事實正如魏武所說的一樣,大家都是一個商會的,互相扶持是必然的。
    雖然水泥的單價要被壓低,但總量上來說他們肯定是賺的。
    最關鍵的是,魏武可是四海商會的靠山,沒有他,這些人甚至都賺不到這個錢。
    而魏武這邊,他也看得出來,這些商會成員是真心實意的讚同他的說法。
    既然如此,該給他們的甜頭也是時候該拿出來了。
    於是,魏武環顧了一圈之後又繼續開口說道:
    “其實以四海商會的名義競標,除了打響名氣之外,我還有第二個目的,分包!”
    “朝廷規定,招標項目不允許分包給別人,但是以商會的名義競標就不存在這個問題。”
    “隻要是商會的人就可以參與這個項目,也就是說,你們也可以參與進來。”
    魏武說完之後看了一下他們的表情,發現他們都不是很感興趣的樣子。
    對此,魏武也不在意,這些人現在沒興趣,主要還是不知道其中的好處。
    所以在這之後,魏武又專門將道路修建完成之後的好處給他們普及了一下。
    比如在中途建立驛站,開設服務區,還有長達五十年時間收取過路費的權利。
    在座的商人們從沒接觸過這種賺錢模式,不過該有的商業嗅覺他們還是有的。
    他們能感覺到這樣的方式確實有賺錢的可能,但是卻不符合當下的這種環境。
    所以,在聽完了魏武的解釋之後,他們心中更多的是好奇而不是利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