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杜絕逃繳過路費的方法

字數:4117   加入書籤

A+A-


    所以在魏武說完沒多久,立刻就有人忍不住站起身來了。
    有趣的是,這個站起身來的人正是熊華林。
    之前加入四海商會的那些商人裏,就屬熊華林開辦的水泥工坊最多。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做生意是相當有魄力的,至少比其他人要有魄力。
    所以他會第一個站起來一點也不奇怪。
    “爵爺,能請您為我等解惑,為什麽起步兩百裏,增加距離以六十裏為單位嗎?”
    聽到熊華林的詢問,魏武倒是多看了他幾眼,然後才開口解釋道:
    “按照我的規劃,水泥路每隔六十裏路就需要設立一個驛站,給趕路者提供食宿服務。”
    “兩百裏路除了收費站之外,中間能夠設立三個驛站,這也是你們賺錢的主要渠道之一。”
    魏武說到這裏就停下,給了一點時間讓這些人消化自己說的話。
    然後過了一會才繼續說道:
    “普通人在正常情況下,刨除休息、吃飯和睡覺,步行一天也隻能走四十多裏路。”
    “行商者的馬車和牛車雖然要快一點,但他們帶著大批貨物,實際也快不了多少。”
    “所有六十裏路設立一個驛站是最合理的,你們除了提供食宿之外,也可以提供別的。”
    “比如路途太長人會疲勞,給他們提供一些能夠放鬆,還有男人都喜歡的服務項目。”
    魏武話音剛落,這群人中立刻就有幾人的雙眼亮了起來。
    其中就包括之前被調侃老喜歡往秦淮河跑的張老板張厚賈。
    其實不少商人都和張厚賈一樣,喜歡在花叢之中流連,在青樓裏揮霍消費。
    在加入四海商會之前,張厚賈就是專門在各地之間來往走貨的商人。
    隻不過是加入了商會,才將重心放在的水泥工坊上麵,但走貨生意也沒放棄。
    所以走貨的過程中有多無聊,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好幾次他在路上憋的苦悶無比,卻偏偏沒有任何辦法,隻能自己默默忍著。
    但如果像魏武說的,在驛站裏提供類似青樓一樣的服務,絕對有的賺。
    他們這些走貨的行商不缺錢,能在城裏的青樓花十兩,就不介意在驛站花十五兩。
    這一刻,他甚至希望能快點拿下分包,最好是拿下其中的一條或幾條線。
    這樣以後走貨就舒服了,然而就在張厚賈心中暢想之時。
    在他身旁長得像彌勒佛的吳憲禮吳老板卻突然開口插了一句嘴。
    “侯爺,如您所說,承包水泥路確實是個很有前景的生意,可其中的問題也不少。”
    “比如,那些走貨的商人不從收費站進入,而是從其他位置繞開收費站,悄悄上水泥路。”
    “然後快到目的地的時候,再從旁邊繞道,這樣他們就不需要向我們繳納過路費了啊!”
    “兩百裏路程太長,我們沒辦法時刻監管,總不能沿路把兩邊都攔著吧!”
    能想到這點,足以證明吳憲禮確實是真的用心在聽,並且有承包的想法。
    所以,在吳憲禮說完之後,魏武也說出了解決的辦法。
    “老吳說的確實是個問題,想要徹底杜絕不是沒有辦法,比如沿途設立圍欄。”
    “或者修路選址的時候,挑選臨山近水的位置,別人就繞不開,但這麽做會拉高成本。”
    “所以,最好的選擇是用相對簡單卻有效,並且不需要提高成本的辦法。”
    說到這裏魏武拿起茶杯輕抿了一口,然後才豎起一根手指說道:
    “首先,商人們進入水泥路的時候,收費站根據人數和馬車數量給他們發放相關憑證。”
    “隻有手中持有憑證,並且審核無誤才能進入驛站休息,享受驛站的便利和服務。”
    “若是有人拿不出憑證,那就將人和貨物全部攔下來,帶到最近的府衙,由官府來處理。”
    聽到魏武給出的辦法,商會成員們也覺得這個主意確實可行。
    畢竟兩個驛站之間可是有六十裏距離,一天趕路下來人困馬乏的肯定要休息。
    但是沒有收費站給出的憑證,就沒辦法進入驛站,那你就別想解決食宿問題。
    不過這個時候,經常行商走貨的張厚賈也卻開口問了一句。
    “侯爺,那如果他們不進入驛站,就在水泥路,甚至是路邊休息又該怎麽做呢?”
    張厚賈行商走貨的經驗豐富,他最清楚,走貨的商人都會攜帶不少幹糧。
    萬一在路上遇到麻煩不能繼續前行,好歹也能填飽肚子。
    如果進入水泥路的那些商人自帶幹糧,那麽就算撐幾晚不進入驛站也沒事。
    關於這點其實不用張厚賈說,魏武早就考慮過了。
    所以在張厚賈說完之後,他又豎起了第二根手指開口說道:
    “那就在商人們拿到憑證的時候就告訴他們,為了保證道路暢通,水泥路隻用於通行。”
    “任何人都不允許在路上停車過夜,想要過夜休息就到驛站去,我們會隨時派人沿路檢查。”
    “一旦發現路上過夜阻礙交通,不僅會將他們驅趕,而且還要繳納一定程度的罰款。”
    “你們要記住一點,咱們雖然負責道路護養和收取過路費,但這路歸根結底是朝廷的。”
    “一旦查到誰敢偷奸耍滑,為了不交過路費而繞路進入水泥路,直接交給朝廷處理。”
    眾人一聽立刻就點頭,如今才開國十幾年,大明朝廷的威懾力毋庸置疑。
    他們這些做買賣的商人,可不敢跟朝廷作對。
    就在這個時候,魏武又豎起了第三根手指。
    “最後,你們在修建水泥路的時候,可以先看看周圍的環境如何,有沒有阻礙。”
    “如果是樹林或是小河那種馬車無法通行的路段,就正常修路,但如果是平地路段。”
    “那就將兩邊的邊緣位置修高一些,變成像門檻一樣的路檻,這樣馬車就進不去了。”
    “還是那句話,路是朝廷的,誰要是敢破壞路檻,一旦發現,不僅要賠償還要被朝廷判罰。”
    雖然這些辦法不能完全杜絕逃避過路費的問題,但也差不多足夠了。
    畢竟任何時候都會有人以身試法,這種事是沒辦法避免的。
    所以魏武說完之後,商會成員們全都點頭表示認可,然後再次看向魏武。
    雖然他們沒說話,魏武卻也明白這些人心裏在想什麽。
    商人嘛!最關心的當然是盈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