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社會的共鳴之痛
字數:3389 加入書籤
蘇隊聞言,眉頭輕輕蹙起,聲音沉穩而富有威嚴地響起:“你沒有和他闡明法律層麵的利害關係嗎?”
這名警察神色篤定,毫不猶豫地回答道:“是的,蘇隊。張勝宇明確表示,他不願意追求對方的法律責任。”
話音未落,蘇隊的目光轉向了那名青年,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聽到了嗎?”人家雖然身體上有所缺陷,但這絕不是你可以肆意欺淩的借口。”
“心胸放寬廣些,人生在世,誰都不容易,尤其是像他們這樣的弱勢群體,更應得到我們的理解和尊重。”
青年急匆匆地點著頭,像是小雞啄米一般,連聲說道:“明白了,我都明白了。”
隨後,蘇隊引領著這名青年走進了臨時問詢室。
青年神色肅穆,向張勝宇致以誠摯的歉意。
在警察的耐心調解之下,他最終通過轉賬方式,向張勝宇支付了五千元作為這次風波的補償。
塵埃落定,張勝宇也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回自己的電動自行車,然後急匆匆趕回家中,以免湛瑩瑩找不到他而心生焦慮。
而在派出所內,處理這起事件的幾位警察都是麵色凝重,仿佛心中都有著難以言說的思緒。
隨後,蘇隊引領著眾人進行了一場案情複盤。
這已經成為他們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就連蘇隊本人,也習慣於將親身經曆的每一樁案件細細記錄於他的那本泛黃筆記本中。
這不僅是對過往歲月的珍藏,更是對辦案智慧與經驗的深刻提煉。
“這種人,真是可惡至極!明知道對方是聽障人士,還刻意刁難,良心被狗吃了嗎?”年輕警察的語氣中充滿了憤慨與不解,仿佛是對人性陰暗麵的一次無聲質問。
蘇隊輕輕搖了搖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們不過是仗著長久以來的囂張氣焰,肆意妄為罷了。”
“即便今天張勝宇不是聽障人士,恐怕也難逃他們這種人的惡意糾纏。”
“這個世界上,總有些人以欺淩弱小為樂,卻忘了,天道輪回,報應不爽!”
“那份源自於身份的傲慢,已經悄然在他們這種人心中築起高牆,讓他不自覺淩駕於穿梭街巷的外賣騎手之上。”
“於是,騎手的任何微小不順從,都會像石子投入了他情緒的湖麵,激起層層波瀾,讓他們怒火中燒。”
“理智也會在情緒中崩塌,讓他們做出一些超乎常理的事情。”
“這,已超越了個人性情的範疇,是深深根植於社會的痼疾。”蘇隊輕輕搖頭,語氣中滿是對現狀的無奈與洞悉,他的眼神仿佛穿透了表象,直抵問題的核心。
“誠然,這是整個社會的共鳴之痛,在這個時代,弱勢群體如同風中殘燭,無論是耳畔靜默的聽障人士,還是身體受限的其他殘障人士,他們的就業和生存環境極具艱辛。”
“這不僅僅是某個人的不幸,而是時代鏡像下,每一個角落都可能映射出的悲涼。”
“即便僥幸踏入職場,也難以逃脫那份隱形的壓迫和不公,那是深深根植於社會的頑疾,非你我之力所能輕易撼動。”一名資深的老警察接過話茬,語氣中帶著幾分滄桑與無奈。
蘇隊輕輕歎了口氣,眼神在眾人臉上緩緩掠過,仿佛是在無聲地安慰:“算了,各位,還是回歸到手頭的工作吧。這世間的諸多無奈,並非我們一己之力就能改變,終究還需要依賴於更為宏觀的政策導向與時代的變遷。”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張勝宇匆匆跨上他的電動自行車,心急如焚地駛向家的方向,一回到家,便迫不及待地推開了門。
湛瑩瑩正埋首於繁多的原料之間,細心籌措著晚上出攤的一切事宜,廚房裏偶爾傳來輕微的響動,與窗外即將沉寂的日光交織成一曲生活的序曲。
“誒,今天怎麽這麽早?”她剛從廚房的忙碌裏抽身,迎麵便撞見了張勝宇推開房門的身影,語氣中不自覺地帶上了幾分驚訝。
話音未落,她的目光不經意間捕捉到了張勝宇臉頰邊一抹不自然的腫脹,心中頓時一緊,連忙放下手中的活,上前關切地查看。
“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她用手語輕柔而急切地詢問,那雙眸子裏,滿是對他無盡的憂慮與憐惜,仿佛要將所有關懷都凝聚在這無聲的語言之中。
張勝宇輕輕搖了搖頭,溫柔地伸出手,拍了拍她略顯緊張的手背,以這無聲的動作安撫著她,示意她不必過分憂慮。
隨後,他以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比畫起手語,每一個動作都蘊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沉穩與寧靜:“別擔心,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我的手機也不小心摔壞了。”
“怕你擔心,特地回來告訴你一聲,我現在就去買一部新手機,肯定不會影響到咱們晚上出攤的時間。”張勝宇的手語流暢而清晰,仿佛在無聲的世界裏編織著溫情的篇章。
湛瑩瑩的目光落在他略顯腫脹的側臉上,擔憂之色溢於言表,她的手語帶著幾分急切:“真的沒事嗎?”
張勝宇輕輕搖頭,手語如同春風拂過,溫暖而迅速:“真的沒事,你放心,我現在就去先買手機,一會兒就回來!”
夜幕低垂,五彩斑斕的霓虹燈如細密的織錦,溫柔地包裹著這座不夜城,將喧囂與繁華編織成人們心靈暫的慰藉的夢幻篇章。
張勝宇與湛瑩瑩並肩,緩緩推著滿載希望的攤車,進入了那熱鬧非凡、人聲如潮的夜市深處。
這裏,是城市的心跳,是煙火氣的集大成者。
在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他們的小攤仿佛是一泊靜謐的港灣,於喧囂中獨守一份寧靜。
沒有吆喝,沒有喧囂,隻有一塊特製的、無聲卻富有深意的招牌,靜靜地訴說著他們的故事,吸引著過往行人的目光,好奇而又溫柔。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理解這份靜默的美好。
忽地,一陣不和諧的聲音刺破了這份寧靜:“殘疾人還出來擺攤,這不是自找麻煩嗎?回家去吧,這是煞風景,連吃個簡單的蛋仔都要這麽費勁!”這樣的言語,帶著幾分刻薄,幾分不解,飄散在夜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