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醫藥公司

字數:6411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對了外公,這件事的運作,最好快一點、激進一點,盡早形成一定的規模聲量,眼下國內國外的局勢都不太穩,按部就班來弄,變數會太多。”
    林默提醒了一下,張紹先也從善如流的點頭答應了,說實話,林默一通分析,他心中還是起了緊迫感的,他也不願,看到中醫迎來什麽不好的結局。
    林默想了想,皺眉道:“如果這樣的話,便比較高調矚目了,這東西來源有點問題,別人查問打聽怕是會搞出麻煩!
    外公,這樣吧!你那邊配合演下戲,咱們另選一地,你給當地警局之類的坐下診,我讓他們再以從文物販手中收繳所得,再轉贈給您的由頭,將其來曆出處安排妥。”
    張紹先點頭,也沒有過多追問打聽,東西肯定與情報處有關,而在明麵上,他也不想讓人知道他與這邊有過多牽扯。
    談了些細節問題,二人聊到張家摻了一腳的醫藥公司上,雖然沒啥正經業務,也未曾投產,但研發團隊已就位多時,而且在林默提醒建議下,已有不少成果。
    “那種藥品,實際發揮作用的成分,已經搞明白有一段時間了,這幾天還跟我說,按你的要求,合成出的新物質,也搞出了數種。
    而且,從實驗室的一些實驗結果來看,其中一種,其藥效相較之前的,好上很多,我想問下,你們準備何時生產並讓這些藥麵世?早一天,應該能挽救更多人吧?”
    迎著張紹先有些期盼的目光,林默沉吟片刻後,還是搖了頭,並迅速開口解釋了原因。
    “外公,待而不發,不僅是出於利益方麵的考慮,其實也是在為患者負責,一種新藥的使用,非特殊緊急情況,是不能冒進的。
    這事需要一步一步來,用藥的注意事項,所針對的病症及不同個體劑量等等,以及藥品工業生產中的各種問題,都需一點點測驗,發現問題並進行解決,急不得。
    而且,國內是什麽情況?您也清楚不過,我們宣稱自己搞出一種新藥,還是效果極為顯著的,能相信的人有多少?所以,這件事急不來的,隻能等到合適時機再說。”
    張紹先聽完,微微簇眉,開口問道:“確如你所說,施醫用藥要謹慎為之,但你之前又說,行事要激進迅速…嗯…”
    林默聞言,解釋道:“我所說需激進的地方,是指推動這個行業發展追趕的部分,並不包含施醫用醫這些。
    當然了,所有事情,其實穩紮穩打才是最合理的,所以,雖然說是要激進一些,但度上要把握好,某些方麵,可能還需適當壓一壓。
    像是檢驗藥效這些,可以參考一下西方的流程與方法這些,再結合自身情況,弄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這是很耗時耗力,但卻又極為關鍵的。”
    籠統的說了下,但想想,林默又細細為其解釋一番,順道將後世的一些方式方法,也提供出來做參考。
    “我所知的,大致便是這些,咱們再談談醫藥公司這邊,我感覺不能單指望這一種藥物,咱們還是需要開展一些其他業務,將其給運作起來。
    也不是多高端的東西,先生產發售一些普通的產品,像醫用棉、醫用紗布、醫用繃帶,還有醫用的酒精等消毒用品等等。
    這些東西,沒有太高的門檻,但又屬最常用耗材,不缺市場,雖然單體利潤遠不及特效藥,但收益持續穩定,且一旦未來局勢變化發生戰場,這也是消耗最大的。”
    對於這些,張紹先並無異議,他是開醫館的,自然知道名貴藥材利潤高,但店內生意,依舊以基礎藥材為主,一個道理。
    “…對了…”林默想起一事,開口道:“之前,我曾接觸過一種,西醫的新式的治醫方式,通過靜脈輸液的方式給藥。
    我了解研究過一下,發現此技術已經基本成熟,我認為公司可以著重跟進一下,這東西潛力很大,尤其是在戰爭時期,其一些優勢極其顯著。
    另外,輸液所用的基礎藥水,是葡萄糖水及生理鹽水,可單輸,也可混合藥物輸送入體內,其生產門檻同樣不算高,是我們可以批量生產的。”
    “…行,我會安排…”張紹先點頭,他西醫同樣有所了解,這個同樣有所耳聞,細細想想,林默的判斷也並非沒有依據。
    第(1/3)頁
    第(2/3)頁
    “還有啊!外公,公司也可依據中藥方,進行成藥生產,除去傳統的丸劑膏等,也可學西醫,弄成顆粒或膠囊之類形式。
    用工廠的方式生產,直接將藥方變成中藥成藥,患者直接向藥店醫院等購買,便可直接服用,我感覺應該很有搞頭。”
    張紹先微微皺了下眉,開口回道:“這怕是會很影響藥效,中醫藥方並非一成不變,需根據患者情況調整藥方,這…”
    張紹先對此有些顧慮,但林默卻搖頭,道:“外公,通用藥方及通用成藥,這是未來必然的趨勢,這是成本等等各方麵的現實限製。
    單說看人開方,能做到這標準的醫生有多少,培養需要多好的天賦、多長的周期,大量培養這樣的醫生根本不現實。
    培養中醫學生時,一些沒多少天賦之類,但又有一定基礎的,胡亂開方抓藥可能會出事,但開標方標藥卻沒什麽問題。不白浪費他們的人生,讓他們能借此討生活,同時也能讓中醫藥更廣泛鋪開,擴大影響並惠及更多人。
    而且成藥質量其實更可控,盯好公司工廠即可,但開方抓藥呢?一些無良醫生用劣藥,甚至好醫生辨別藥物好壞,都是需要花費學習時間精力等各種成本,其中的醫生藥販等各環節的監管,更難且更耗費巨大。
    各環節成本花銷,最終都是需要患者承擔的,而且成藥與開方也並不衝突,小病小患,成方成藥即可醫治,效果可能略有出入,但也足以。
    而那些疑難雜症,或有資財想得到更好治療之人,那時候再專門開方醫治即可,二者間,可能有重合處,但衝突並不大。”
    張紹先也陷入沉思,其實眼下成藥應用也很廣泛了,他對此也並不是多排斥,隻是從自身出發,認為開方治療效果更佳,能不敗壞名聲這些。
    但聽完林默所言,成藥的出現流行,也並非不無道理,同林默細細討論一番,又得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議後,最終也同意下此事。
    醫藥公司的經營上,林默雜七雜八的還提出不少意見,不過都是一些很基礎的,主要是張家這邊,對現代企業經營經營並無太多的了解,而且西醫的醫生及醫藥工業,那也是二碼事兒。
    “外公,您這邊,有沒有什麽懂醫又懂經營的人?要側重經營,有這方麵頭腦,我想跟您討上這樣一個人!”
    “你是想讓他接手公司?還是有其他安排!”張紹先皺起眉,有些警惕的看向林默。
    林默聞言,解釋道:“公司內,一切剛起步,缺技術、缺人才,但資金不缺,且經營上,有林家、有情報處,未來您這邊也能幫上。
    所以在公司內,還是要以研究為主,也希望由這方麵的人主導,宣傳營銷等經營方麵的工作雖必不缺,但無需物色專門的人負責。”
    林默沒明說,隻是提了公司的經營重心,不過意思也很明顯,這是他這邊需要,這也讓張紹先眉頭皺得更深。
    林默見狀,繼續道:“我這邊,需要這樣一個人,去執行某一項任務,最好還是有點親緣關係的人,必須能被完全信任。
    我拍著胸脯說,這事沒半點危險啥的,您肯定不會信,不過我向您保證,肯定會盡力將各方麵的事安排妥,當然,也會征求意見,不會強迫於人,可以的話,您給個合適人選即可。”
    張紹先糾結了好一陣,才給出一人,林默二舅的小舅子,隻比林默大個幾歲,未婚,屬於中國傳統家庭裏的問題後輩。
    林默二舅的丈人家裏,也是醫藥行當的人,不過經營的是藥材,傳統中藥材,不是生產加工,隻是收購並運輸發賣。
    規模的話,算中下吧!生意也不算穩定,所以林默二舅媽嫁過來後,娘家便將年紀不大的小舅子送過來,想讓他學門手藝。
    當然了,這也跟他肯定繼承不了家中生意,畢竟與兄長這些年紀差距大,而且張家在醫術傳承及行業名望也不差,學習出來,那便是有真能耐傍身,不見得比繼承家業的兄長差。
    不過,這隻是其認為的,它的性子這些並不是太適合這職業,雖然表現很聰慧,但也正如此,送來前便受了原生家庭很大影響。
    林默自然知道對方,全名鄔禹哲,兩人還是校友,小中高都曾在同一學校就讀過,其成績也不差。
    第(2/3)頁
    第(3/3)頁
    隻不過兩人差了幾級,而且張紹先是以讓他能以此為生為標準對他進行培養,要求挺嚴,所以不論在學校,還是林默跟張紹先學點基礎的中醫知識時,二人都沒有過什麽交集。
    交集最多的,還是張紹先教授督促林默練武強身時,一起被訓練過。不過練武嘛!練時肯定不可能交頭接耳,練後累成死狗,也沒那心思交流。
    所以二人雖然認識,但並不是很熟,準確說,是沒建立起多少的友誼,不過林默還記得,他曾向自己問過不少商行經營上的事兒。
    不過,林默當時對此也知之不深,所以幾次後,便沒再找他,也不知是得不到而對此耿耿於懷,還是真受了家世影響,他對此好似格外鍾意,這在張紹先後續講述中也有所體現。
    後續的話,好像是在林默姨父蔣墨塵那裏,聽說了不少國外的情況,所以這家夥糾纏著,想要去國外改修西醫。
    去前,承諾聲多高,胸脯拍得有多響,去後便有多拉胯,隻考進了一個不是太好的學校,也沒好好學,最後勉強畢業。
    不過生活倒是多姿多彩,據說四處亂躥,做了些小生意,具體掙了多少不清楚,但確實是帶著錢回來的。
    兩年前回來後,鄔老爺子想讓他找個醫院上班,不聽,讓娶親,同樣也不應,成了鄔家眾人眼中大刺頭。
    根本管不住,其原本打算在國內弄點生意,但受不住家裏念叨,幹脆直接跑南洋去了,據說是在搞些藥品生意。
    醫術有幾分能耐?張紹先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沒多少,不過他也不否認其在經營上有不俗能耐。
    醫藥公司搞起來後,他甚至一度動過,將人找回,讓他接手負責經營,但又擔心他跟鄔家又鬧騰起來,才熄了這想法。
    “若說最合適的人選,那便是他了,且以他那不安分的性子,跟他說了這事兒,大概率會同意此事。
    我希望你能遵守之前的承諾,另外,便是希望幫忙勸勸,讓他能先結了親,留下一兒半女啥的,到時再離開。”
    林默點頭,勸是會勸,是否會聽話?他便不保證了,結不結,他都能接受,結了,那會有個羈絆,不結,也能放開手腳、沒有顧慮的去做事,至於失去控製?反製手段多的是。
    至於答應否,林默並不擔心,難道放不下那點生意?他能賺到錢不假,但孤身一人在外,能做的終歸有限。
    不然他回來幹嘛!林默不信,他在留學時,沒打下啥基礎,回來隻說明,那邊沒他舞台,也說明,他不會滿足於現狀。
    不過謹慎起見,林默還是了解了一些細節問題,基本確定這點,也同張紹先商妥,盡快聯係上,讓其回來一趟,親自商談。
    幾件正事都聊妥,林默也沒拍拍屁股回去,一方麵,好歹多陪上一陪,平常都沒時間見。
    另一方麵,他也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事兒,或是需要,通過張家渠道采買一些藥品,或是其他一些雜事兒,需要張家這邊搭把手。
    不過多數時間,還是陪同張紹先,在南京這邊四處走走逛逛,不過也並非閑逛,主要是回訪複查了之前那些病患的狀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