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通訊設備

字數:7001   加入書籤

A+A-


    第(1/3)頁
    >   睡了個舒舒服服的覺,早上按時起床後,林默感覺整個人神清氣爽,身體也感覺輕快許多。
    林默知道這並非錯覺,自穿越後,他對自己身體情況的感知,是比較敏銳的,像之前的不適,便是身體反饋給他的信號,現在也是一樣。
    而且,有這種感覺的也不僅是他,剛下樓在院場上活動,準備今日早操時,不少人都湊過來,向他反饋身體上的變化。
    當然了,不知是他的身體狀況異於常人,還是其他什麽原因,其他人感受到的,並沒有如他這般效果顯著。
    操練結束,林默安排好隊裏工作後,先去了何長文那邊一趟,不過他昨天並沒有太多進展,後麵這幾日,也隻能被動等著,看目標是否會有所動作。
    聽說姚建閣那邊也一切如常,林默也沒興趣走一趟,想想,去了史寶存那裏,可惜他同樣沒什麽進展,包括匡文漢、俞承傑二人,最近也沒什麽收獲。
    倒是史寶存這裏,林默又帶走了匡大成曾看過的一批書報,之前帶回去的那些,他都晚上抽時間翻閱過,可惜並沒有什麽發現。
    離開後,林默跑去處理了一些其他雜事,像是之前被他找來寫書那名學生,還有外圍那邊,也去看了下,他們一些工作的開展情況,順道幫他們解決了一些問題。
    然後去了一趟洪公祠本部,事情有兩樣,江對麵寺院的調查跟進工作,以及北邊對盜墓團夥的調查進展。
    可惜收獲都不多,前者是暫無進展,後者,則因盜墓團夥主要活動在縣鎮鄉野,遣去調查的人,還未來得及傳回情報。
    結果,林默心裏也大致有數,沒進展,匯報了下工作,便去了檔案那邊,現場調閱了一些機要檔案資料這些。
    林默的密級是比較高的,現場調閱,多數資料他都有權查看,當然了,他也不會無事隨意調取機密翻看。
    他調的,主要是近期日諜機關的一些動作之類,一方麵,他手頭有不少反諜工作,另一方麵,防範警惕對方在背後搞出什麽事端。
    資料有一些,處裏所收集的訊息也有不少,但對日情報工作,終究還是比較薄弱,對方最近動作確實多了不少,但更深入的情報,幾乎沒有。
    不過,來本部一趟,也並非一無所獲,碰見了魏主任,其表示,請他幫忙弄的通訊設備,已經初步搞出一套,可以帶回實地測試。
    不過魏主任在這邊有事處理,所以準備離開的林默,又回到檔案室,繼續調閱一些資料,等對方處理妥,再一起去看看。
    中午時分,林默才隨同處理完工作的魏大名一同離開,來到工廠這邊,正好趕上午飯,幾人先一起吃了一頓。
    魏大名之前弄出那部微型電台後,情報處便為其籌備了一個無線電工廠,當然,稱作坊更合適。
    場地有限、設備有限,人手這些也有限,生產加工能力有限,也沒有什麽組織管理,什麽流水線分工啥的,那更別想了。
    之前資金缺乏,也隻能是湊合著來,但現在資金充裕了,還有組織管理相對完善的修械所做參考,老廠自然怎麽看怎麽不順眼。
    所以新廠便搞起來了,沒在老地方,設在了雨花台這邊,與修械所盤下的老工廠相距不遠,主要是為蹭修械所那邊的電。
    因為修械所的廠子,既要搞研究,又要搞少量生產測試這些,某些地方對電力要求不低,所以除發電機組沿用,輸配電這些設備,基本都做了升級。
    無線電廠,也需要穩定可靠的電力供應,不然一些精密零件,別說搞出來,就是測試檢驗都可能因此出狀況。
    當然,還不止蹭電,像一些精密加工,可是修械所這邊必備的東西,還有一些材料的加工,某些簡單機械的訂製,一些設備的調試維修等等。
    這些東西,他們的要求未必有多高,但讓他們一幫研究電子器械的自己搞,也很麻煩,國內也鮮少有適合的供應商。
    像弄個金屬骨架、塑料外殼之類的,自己整,麻煩又費時,但修械所這邊,卻是靠這些吃飯的,設備材料更加齊全,最多專門為他們弄點模具之類即可。
    還有像安保之類,雖然無線電工廠,安保級別肯定也很高,但跟不差武器的軍工廠比,肯定是沒得比的,所以搬到附近,也幾乎不用多擔心安全問題。
    當然了,蹭也是相互的,像機電這些,無線電工廠這邊,那也是極專業的,雙方之間,目前還有不少合作推進的項目,所以雙方屬於是郎情妾意!
    第(1/3)頁
    第(2/3)頁
    話歸正題,無線電工廠的廠房都是新建的,距水不遠,用了老宅子的地基,建了磚平房,不過因趕工期這些,隻建一層,不過層高倒是不低,而且用的斜頂,有需要,可在內部改成二層。
    而且,從這廠子的建設規模來看,電訊室這邊,明顯還有些其他的心思,地方很大,光用上的廠房都不足一半。
    周邊還有不少空地被整理了出來,看著像是停車場、警戒圈之類啥的,實則也可以是擴建場地。
    事實也確實如此,飯桌上,魏大名便提及,他們想要上馬生產電話機、收音機這些。
    這對他們來說,並不難,甚至都不用占用那些專業技術人員過多功夫,搭建起產線,招收些識文斷字的工人,稍加培養便能投產。
    當然,搞的也屬於來料加工,現在最多自產外殼跟一些簡單的零件,其他的全靠進口後組裝。
    這也是他們想上馬的原因,他們想利用這些普通產品更廣闊的銷路,所帶來的訂單及利潤,培養相關產業,將來能盡可能多的自產無線電設備所需零部件。
    說實話,連弄個外殼,都要請人專門開模來弄,更別說,設備中更關鍵的那些零部件了,有一樣是一樣,幾乎都要從國外采買。
    最主要的,費勁巴拉,有時還買不到,或數量極有限,有時還要咬牙接受延誤乃至次品劣貨,就這還要腆著臉,求爺爺告奶奶才能弄來。
    以前,要錢沒錢的,也隻能無奈接受,現在錢有了,還有修械所這模板,這氣啊!他們也有點不願意受了。
    林默想了下,軍政單位、公職人員,對此需求不小,憑一些關係門路,他們應該可以吃下一部分份額,民間應該也有一定市場,支撐起這門生意,應該不成問題。
    當然了,國內基礎薄弱,需求也不算多,支撐起整個產業怕是不大容易,但能解決部分供應也好。
    這也能為人才提供更多發揮、成長的空間,到時應該還能反饋主業,推動軍用無線電發展。
    而且,這生意做成,便有了相對穩定且較多的訂單,某些無法自產的零件進口也將增加,這代表更多利益,也是更足的談判籌碼,外購工作難度估計會降。
    甚至一些敏感的東西也未必不能談,就像修械所一般,隻有能為別人帶去更大利益,別人才會為你冒險!
    上心幫他把事辦成,林默也不介意為人出謀劃策一番,具體經營他沒多插嘴,但說了上述好處,還介紹提供了一些采買、發售的關係渠道之類。
    用完飯,心滿意足的魏主任,便將林默帶到了最裏麵的一間廠房內,這裏,是搞相關研究測試之類的地方。
    建築與周圍廠房一樣,隻不過內部擺上了辦公桌,相互間都沒有弄啥隔牆之類,隻是簡單的大致劃分出幾個辦公區域。
    桌上地上,堆放著大量紙張、零件、工具等物品,隻不過是,有的規整、有的雜亂,全依各人性情喜好。
    雖然有點草台班子的感覺,但沒辦法,電訊室這邊,有能耐從事無線電通訊設備研究的人,實在太有限了。
    這劃分出的幾個辦公區,都是據項目而分,至於辦公的人,十個裏麵,估計有七八個,都是其他辦公區上的熟麵孔。
    當然,林默是根據桌麵整潔雜亂情況這些,大致推測的,現在並沒有人,這些難得的專業人士,工作可不單單是搞研究。
    魏大名沒多為他介紹,將其帶到廠房一側,專門放置物品這些的長桌上,掀開一側幾塊布,底下是一個個皮箱。
    打開,裏麵是歸整好,大大小小的一台台設備,大的箱即設備,小的用東西分隔緩衝,已隨時可以搬走運走。
    大設備是總台,固定安裝自然最好,但也可裝在車輛等載具上,為此還配上了好幾個大電瓶,以及用小型汽油機改裝的發電機,具體可以自行選擇。
    設備的覆蓋範圍並不遠,以目前接收端技術,頂天二三十公裏還能接入,他們的設備,就收距離更近了。
    當然,如果在固定地方,能接入穩定充足的電力,可以改換更大功率的發送端,以此擴大發送的範圍。
    但沒這個必要,以他們的需求而言,這距離已非常夠用,甚至很多時候,可能需適當調低設備的功率,以控製能耗及不被無幹設備接收。
    第(2/3)頁
    第(3/3)頁
    這是步話設備,哪怕盡量使用暗語方言這些進行保密通訊,但被人無意接收到都可能發現異常,更別說遭刻意反製,所以控製傳播距離,也是一種保密舉措。
    發送端,除去總台,還有一種小的,普通手提包大小,也是偽裝成手提包、手提箱樣式,通訊距離比前者稍小一些。
    其實他就是前者的簡化版,削減了儲能發電等部分,隻能外接電源電池或發電設備這些使用,自有電池,開機估計半小時都撐不住。
    續航著實堪憂,但他本身便是以便攜為前提開發的,方便攜帶、轉移、以及應急使用等等,在他們手上,有其應用場景。
    至於接收端設備,上述兩種都是可接可發的,餘下的,一種是主體設備磚頭大小的一型,不過隻能拍發嘀嘀嘀的電信號。
    當然,其型號也有數款,一款長續航的,電池、發送接收器件等等部件,被集成在了一個磚頭大的主體內。
    一款標準型,半塊磚頭大小,裏麵隻有一個很小的電池,堅持不了多大一會兒,所以需要外接電池等電源,其實就是將前一款的電池部分獨立出來,方便隨身隱藏。
    還有一款便攜型,主體被分為了三部分,電池,及兩件半塊磚頭大小的部件,但其要窄上很多,厚度隻有磚塊的一半多點,隨身隱藏方便。
    這兩個部件內,分別集成了設備的接收及發送部分,必要時可隻攜帶接收部分,電池也可選擇大小形狀這些,方便攜帶隱藏。
    這一型的通訊距離,接收主要是看發送設備,發送的遠,他們能接受的也遠,這部分,你可將其當成收音機來看。
    至於它自身發送的電訊號,距離很短,理論上是數公裏,但受到建築等障礙物影響,有效的可靠發送距離也就一公裏左右。
    主要是為控製設備大小,發送訊號很耗能,這還隻是需要時短暫開啟,還是簡單發送一點電訊號反饋,像是表明已接聽到訊息啥的。
    這一型設備最大的問題,便是電池能量密度低,需要盡可能的控製消耗,不然續航時間過短,其實用性將大大降低。
    除去主體,還有配件,主要有三種,天線、聽筒、電鍵,天線不用說,不配的話,通信的距離將大受影響。
    天線與主體基本都是分開的,而且被偽裝或隱藏在了各種日常用品上,像是藏在拐杖、雨傘上,或是一些盔帽頂端、衣服之中等等,隱藏的方法很多。
    聽筒也一樣,藏在衣領、厚帽子內,或是直接偽裝成耳罩之類,深秋、冬日、初春等寒暑天,衣物厚實,比較好藏,但夏日,尤其豔陽天氣,便不太好藏了。
    電鍵的話,設計出了一種簡易的,形製類似於夾子,握在手中輕壓即可,也有特殊的,可以隱藏進鞋內之類地方,可以在一些特殊場景下使用。
    還有一型接收設備,使用的是礦石收音機的原理,優點是不耗電便能接收訊號,而且沒了重量大的電池,又大量便用了塑料製作的外殼及一些部件,頗為輕便。
    但其體積難降下來,而且接收信號不穩定,通訊頻段少,反正也有不少不足之處,但也有其應用的場景。
    像是相較固定的監視攤位,走街串巷,有東西能將其藏下的販夫走卒,或是其他沒條件接入電源,但又需長時間開展工作的各類場景下,都可使用。
    這全套設備,都是基於跟蹤監視中的通信需求,所研究的特種設備,應用場景幾乎固定。
    有一定技術難度,但不多,像總台,不過是將廣播電台,簡化後搬到車上,在一定距離內發送出聲音訊號!
    後兩種,本質就是收音機,前者哪怕能發回信號,也就是簡單微弱的電訊號反饋,接到命令否?最多再簡單反饋一下目標行進方向,所去區域,若發送總台相距太遠,不清楚現場情況,直接就是抓瞎。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