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搞什麽五代半,直接上第六代戰鬥機
字數:7998 加入書籤
第(1/3)頁
> 很多人對於華國的技術發展,都有一個比較默契的看法。
那就是生產一代,儲備一代,研發一代。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那就是剛拿出來的產品都不是最先進的,最先進的東西永遠都在研發。
隻要是確定拿出來的時候,都已經不是最先進的了。
放到殲二零上麵,就是這樣。
殲二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提出來的,在我國未來隱身戰鬥機競爭中,蜀都611研究所提出來的激進的無尾三角翼鴨式布局、v型全動垂尾、dsi進氣口方案,直接擊敗了沈陽601研究所推出的保守三翼麵方案,進入實質性發展。
2011年1月11日中午12時5分進行首次升空飛行測試,13時08分成功著陸,曆時18分鍾。
之後,每一年都會推出一款新的改進型。
從網上流露出來的信息也能觀察到殲20在不斷完善,搭載的設備也越來越先進,幾乎都是當時最為先進的設備。
值得一說的是,殲20原本設計時,配套發動機采用的是‘峨眉’發動機,但是因為研發速度素遠遠落後於飛機,所以在原型機和預生產型上麵全部安裝的是大毛的a-31f發動機。
上個月放出來的飛機上麵,采用的便是這一款發動機。
此刻,上麵的領導把王東來請來,其目的是什麽,就很明顯了。
‘力士’號火箭發動機的優異表現,不止可以運用在航天火箭上麵,更可以用在戰鬥機上麵。
其次,便是n-s方程的證明,也可以在原本的基礎上,再度進行優化。
王東來在領導提到自己的時候,就已經想明白了這一切。
沒有猶豫,王東來當即就站了起來。
“領導,對殲20機型進行改進的話,我可以做到!”
王東來先是給出了一個確切的答複,讓幾位領導和在場的人都是點了點頭。
眾人並沒有懷疑王東來沒有這個能力的,所以並不覺得意外,反而是覺得理所當然。
然而,王東來卻並沒有停下。
下一句話,立即就讓眾人的神情一變。
“但是!”
“領導,我有一個想法,不知道該不該提。”
雖然王東來說的是一句疑問句,可是語氣卻是肯定句。
在場的人也都能聽得出來,頓時就來了興趣,不知道王東來會有什麽想法。
於是乎,眾人就把眼神放到了王東來身上。
幾位領導也沒有想到會有這樣的變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還是來自軍方的胡首長,率先表態說道:“王院士是科研人員,是我們的技術支持,有什麽想法完全可以提嘛!”
有了胡首長帶頭,其他的幾位領導也都紛紛點頭,表態同意。
王東來也沒有膽怯,組織了一下語言,就出聲說道:“領導,我認為隨著技術的發展,戰鬥機要根據技術的進步,而進行改進優化,這是十分有必要的。”
“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
“一點又一點的改進優化,到最後,就會呈現出巨大的效果。”
“但是,我覺得有時候我們也可以大膽一點。”
“比如說殲20這款戰鬥機,很明顯是我國的第五代戰機。”
“我有信心通過對於n-s方程的理解和應用,使得這一款戰鬥機變得更加優異,並且,還可以搭載上我研發的"力士"號發動機,以及對於象陣雷達進行升級。”
第(1/3)頁
第(2/3)頁
“相信,有了這些技術的應用,殲20的表現完全可以再上一個台階,甚至可以將其稱為五代半戰鬥機。”
“五代戰鬥機,放眼全球,也沒有多少國家擁有,能夠獨立設計生產的國家更是屈指可數。”
“按理來說,能夠做到這一點,我們應該滿足了。”
“但是,我覺得這遠遠不夠!”
“不管是五代戰鬥機,還是五代半戰鬥機,都是五代戰鬥機。”
“白頭鷹以及大毛會因為我們設計生產出第五代戰鬥機而覺得震驚,但是絕對不會因此而改變對於我們的態度,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也有第五代戰鬥機。”
“我們想要和平崛起,和其他國家地區互利共贏,但這隻是我們美好的想法。”
“西方人不會答應的,他們隻會感覺到隨著我們的崛起,他們的生活越來越難過了,原本可以躺著賺錢的日子一去不複返。”
“利益衝突,才是東西方對抗的本質,而不是理念的分歧。”
“所以,就必須要求我們擁有更為強大,更為先進的武器設備。”
“隻有我們拿出了他們遠遠跟不上的武器設備,才能徹底打消他們心裏的妄念,讓他們學會尊重我們。”
“所以,我堅定的認為,我們不應該把精力放到第五代戰鬥機上麵,而是應該去研發第六代戰鬥機。”
隨著王東來的講述,在場其他人的神情各有不同的變化。
有人不以為然,有人陷入深思,有人搖搖頭,根本不讚成王東來的想法。
因為王東來提到的不少內容,都是和軍方有關的,就引起了穿著軍裝的胡首長的興趣,便饒有興趣地問道:“王院士,我聽你的意思是不準備繼續研發五代戰鬥機,而是將精力投到第六代戰鬥機上麵,那麽你對於第六代戰鬥機有什麽了解?”
會議室裏,一片安靜。
胡首長的這個問題並不算多麽難,但是卻別有奧妙。
如果王東來答不出來的話,那麽就證明了王東來這番話根本就是在胡言亂語,沒有絲毫的價值。
但是如果王東來答出來的話,也能通過王東來回答問題的深度,來了解他的了解程度,以此來判斷王東來的底氣何在。
王東來自然也明白這一點,沒有絲毫的擔心。
輕輕地吸了一口氣之後,王東來才出聲說道:“要說第六代戰鬥機,我認為就要從第四代戰鬥機開始說起。”
“第四代戰鬥機因為導彈和雷達技術的提升,所以不再追求急速性能優勢,而是突出中低空、亞/跨聲速能量機動,追求高過載和大迎角特性,采用了大型脈衝多勒普雷達配合中距雷達製導空空導彈,加上全向攻擊紅外導彈,設計空戰場場景是先進行中距迎頭攔射,然後進行中低空近距格鬥,在空戰之中往往能夠以非常大的交換比碾壓三代機。”
“而第五代戰鬥機,則是在第四代戰鬥機的基礎上進一步在飛行性能上增加了隱身性能,由此在作戰能力上和上一代飛機產生了巨大差距,在對抗演習中創造了144:0的驚人戰績。”
“第四代戰鬥機和第五代戰鬥機看似隻是在隱身性能上有所差距,但是兩者的差距完全不以道理計。”
“就算是第四代戰鬥機靠小修小改局部、外覆吸波塗層、座艙蓋金屬鍍膜等方式,也無法和真正的五代機正麵對抗。”
“原因很簡單,技術上差就是差,靠著小手段是無法彌補真正技術上的差距。”
“四代機正麵雷達發射截麵積在3~10平米之間,地麵遠程對空警戒雷達可在400千米之外發現,三坐標對空引導雷達可在300千米外發現,戰鬥機機載雷達可在100千米外發現,如果雷達發射截麵積下降十倍,雷達發現距離縮小2/3,及時能量孔徑積提高十倍,也隻能增加一半的發現距離。”
“一台發射功率30千瓦、天線波束寬度2.2度、噪音係數3分貝、係統損耗9分貝、搜索範圍水平90度、垂直30度,搜索時間10秒的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在無電子幹擾條件下可發現147千米外0.008平米的目標,在電子幹擾條件下會縮小到約50千米,四代戰鬥機的戰鬥機機載雷達對0.001平米的雷達發射截麵隱身戰鬥機搜索距離隻有30~50千米,電子幹擾環境下縮小到5~20千米,即使隱身戰鬥機被四代戰鬥機飛行員目視發現,四代戰鬥機的機載雷達也無法鎖定隱身戰鬥機。”
“五代機擁有四代機探測距離外‘先敵發現、先敵鎖定、先敵開火、先敵脫離’的戰術優勢,可以使得戰場單向透明,呈現出一邊倒的態勢。”
“所以,根據五代機相比較於四代機的領先優勢,加上所呈現出的效果,第六代戰鬥機就必須擁有一項比較特殊,能夠壓倒性的性能特點,可以帶來裝備體係、部隊編製、戰術戰法的顛覆性變化。”
“我很清楚,要研發一款戰鬥機的費用是一個天價,少則幾百億,多則上千億,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優勢和輝煌的未來前景,就去強行研發的話,那就是巨大的浪費。”
“目前,我們已經研發出了殲20戰鬥機,已經是在當前情況下所取得巨大成功。”
“我也相信組織肯定也早就設立了六代機的研發計劃。”
“我更加相信,我們也一定會按時間完成這份計劃,甚至完成的更早,完成的更好。”
“這個時間,我大膽推測一下,可能是2024年,或者是更早!”
第(2/3)頁
第(3/3)頁
“這些,我都很清楚,但是我依然覺得我們可以縮短五代半戰機的研發時間,而將時間和資金投入到第六代戰機上麵。”
“對於第六代戰機,我認為六代機的設計理念應該瞄準的是未來戰場穿透性製空作戰和進入反介入和區域拒止的需求,就是追求大航程、高速、全向全頻隱身和載彈量,具備良好的穿透性製空能力,飛翼布局隱形性能好,減少機身不連續麵和獨立結構散射區,因此具備針對、s波段預警雷達更好的全向隱身能力。”
“當然了,一款戰鬥機的核心還是發動機,六代戰機必須要搭載一款更加強大的,具備矢量推力的發動機,實現高超速飛行,就必須要有良好的設計,好減少空氣阻力。”
“目前,現有戰鬥機的飛行高度隻有一萬多米,那麽六代機的飛行高度就必須達到兩萬米以上,因為兩萬米以上的高度空氣稀薄且阻力小。”
“在這個高度上的空氣根本不支持傳統渦扇發動機的運行,隻有變循環與超燃衝壓發動機才可以,采用變循環技術發動機可以減少差不多30左右的油耗,還能提高幾乎50%的推力。”
“當年的sr-71偵察機,就是在渦噴發動機的基礎上改成了變循環發動機,但是速度增加到3馬赫之後,渦輪噴氣發動機受限於超溫,往往已經無法工作了,隻有超燃衝壓發動機才能提供高超聲速飛行所需的動力。”
“衝壓發動機沒有活動組件,結構簡單重量較輕,最低啟動速度在2馬赫之上,所以,從技術層麵考慮,絕對是合格的。”
“如果隻是這些的話,還不能體現出六代機的強大。”
“五代機的隱身性能所帶來的好處,所有國家都能看得到,那麽各國對於新型戰鬥機的研發,勢必會在隱身性能上持續投入,那麽就會出現一個情況,就是同是五代機,大家都發現不了彼此。”
“這種情況是極有可能出現的,而針對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可以提升戰機信息化能力,當成主要性能。”
“大家都應該知道銀河科技開展的有無人機業務,無人機最初的時候,就是軍用,後麵才變成了民用。”
“在進行六代機研發的時候,我們也可以大膽一點,比如說讓具有一定圖象和視頻自主處理能力的無人機作為分布式係統的節點,作戰單元自主決策,再和六代機進行融合。”
“目前,以我國的通信技術,實現分布式作戰並不算難,我們可以在戰鬥機上裝載攜帶著炮彈的隱身無人機,無人機沒有高檔的相控陣雷達和航電,體型小、無駕駛艙、雷達發射截麵積比之戰鬥機小好幾個量級,在作戰的時候,無人機攜帶幾枚導彈提前彈出,占據有利發射位置,再由戰鬥機進行引導,實現a射b導,如此一來,一架戰鬥機就能擁有上百枚導彈的火力,甚至是更多。”
“與其說是六代機是戰鬥機,我更願意將其稱為物聯網構成的作戰平台,就像是海上航母一樣。”
“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軍事力量已經不是簡單的更粗的炮管,更重的炮彈,更大的飛機,在數值上的抗衡了。”
“理念的敏銳更新,加上持續不斷突破的技術,才具備了一個強大軍事能力國家的基本要求。”
“另外,六代機還應該具備具備顛覆性的雷達技術,在這方麵,有太赫茲雷達和微波光子雷達可以選擇,太赫茲雷達可以越過隱身塗層獲得塗層下麵的金屬圖像,不但可以發現隱身目標,還能發現水下目標以及偽裝目標。”
“而微波光子雷達極也是一款顛覆性技術的雷達技術,它具備探測距離遠,目標識別能力強,抗幹擾能力強,係統體積小,重量輕等特點。”
“據我所知,目前國內已經早就投入了這兩方麵技術的研究,並且,就在今年中電科集團就順利研製出首部全固態太赫茲成像雷達。並且,微波光子雷達,中科院電子學研究所好像也已經見到了成效,距離成功不遠了。”
“所以,雷達方麵的問題,就近乎是掃平了最大的障礙,後續隻需要處理好微型化和戰鬥機的適應性就行了。”
“……”
隨著王東來侃侃而談,會議室裏的眾多院士臉色都是齊齊一變,以及幾位領導。
王東來提出來的六代機設想,實在是給眾人開了眼界。
眾人也沒有想到六代機還可以這麽設計。
王東來的這番話,頓時就給了眾人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原來六代機還可以這麽設計。
除此之外,便是抑製不住的對於王東來的驚訝了。
王東來懂得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
從這番話來看,倒像是一個深耕戰鬥機設計研發幾十年的老前輩,根本不像是一個年輕人。
但是,又從六代機設計的種種先進和激進理念,也能明顯感覺出一種年輕人張狂自信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