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激進的方案,猶豫的領導
字數:7750 加入書籤
第(1/3)頁
> 任誰也沒有想到,好好的一場關於技術更新的會議,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當王東來說到雷達的時候,胡首長的臉色就變得無比認真起來,完全沒有了之前的輕鬆愜意。
甚至於,就連航天領域的領導也是如此。
作為世界大國之一,華國自然不可能沒有關於六代機的設想。
但是,這屬於絕密內容,根本不會泄露出來。
一旦出現泄露的話,那就是一場極大的事故。
王東來的經曆清晰可查,所以根本不可能和泄密扯上關係。
可也就是這樣,才讓人覺得震驚。
不懂這些東西的局外人,居然能夠對六代機有這麽深的了解。
胡首長也不知道該說是王東來天賦異稟,還是說他天資聰穎。
能夠成為軍方首長,胡首長的軍事能力自然是過硬的,理論知識也一點不差。
所以,在王東來提到六代機的一些設想的時候,他心裏很快地構建了一個大概的數據結構。
不得不承認,就算是以嚴格的軍方標準,對於王東來的方案也要給出一個極高的評價。
在明白這一點之後。
胡首長立即打斷了王東來的話,暫停了會議,給其他幾位領導打了一個眼神。
隨後,幾位領導便離開了會議室。
另一處更為安靜的會議室裏,胡首長率先出聲說道:“我認為今天的事情,需要進行單獨保密,我以委員的身份發起提議,請大家舉手表決。”
其他幾位領導聽到胡首長的這個話,先是一愣。
隨後,航天局副局長鄧濤說道:“胡首長,我能知道原因嗎?”
胡首長看了一眼其他人,才緩緩點頭,出聲說道:“好,我就給大家說一下,剛才王院士提到的六代機設想,並不是無的放矢,我以一個軍人的身份來對王院士提出的這份方案進行點評,我認為這份方案很有價值,很有可行性。”
“這個理由,不知道夠不夠?”
鄧濤輕輕地點了點頭,並沒有多麽意外。
隻是片刻功夫,鄧濤便有了決定,說道:“我讚同!”
很快,其他人也都點頭表示同意起來。
一場簡短的會議結束,通過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
當幾位領導回到原本的會議室之後,很快就有工作人員,拿出了保密協議。
胡首長認真地對著眾人如此說道:“同誌們,今天的會議內容有些敏感,需要諸位簽署一下這份保密協議。”
聽到胡首長的話,再看看自己麵前的保密協議,眾人不約而同地把視線投到了王東來身上。
眾人也都不是傻子,都是從高考這座獨木橋上,千軍萬馬殺出來的。
所以,自然是明白這份突然出現的保密協議,多半就是和王東來剛才說的那些話有關。
想到這一點,不少人的眼神都變得明亮起來。
六代機的設計,這個項目可是一個大項目。
要是能夠參與這個項目,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要擠破腦袋的好事。
沒有人拒絕簽署保密協議。
能夠出現在這裏的,不知道都接觸了多少國家機密,保密協議都不知道簽署了多少份,根本就不在乎這一份了。
等到眾人都簽完了保密協議之後,胡首長的臉上重新浮現出一絲笑意,對著王東來出聲說道:“王院士,不好意思,剛才打斷你了,不知道你對於六代機還有什麽設想或者是想法沒有。”
第(1/3)頁
第(2/3)頁
“現在,大家都簽署了保密協議,你所說的這些東西,我都會記錄下來,到時候會提交給上麵,讓上麵的領導進行決策。”
“所以這個時候,你完全可以大膽地說出你的想法。”
胡首長說這番話的時候,語氣雖然平靜,但是眼神之中卻流露出一絲期待之色。
很明顯,胡首長是想看看王東來是不是還有更好的東西,更為先進的技術。
王東來自然也聽出來了胡首長話語之中的意思。
飛快地在腦海裏組織了一下語言,便出聲說道:“首長,其實我之所以如此激進的推進六代機的研發,其實還有另外一個考慮。”
“大家都知道,我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那就是銀河科技的創始人,所以,我對於商業市場上的變化比較敏感。”
“我們現在最大的國外市場,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從我們加入世界市場之後,我們的技術和市場都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但是,這樣迅速的發展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
“我關注到一些數據,通過數據的分析,我敏銳地察覺到白頭鷹已經和我們產生了極大的貿易逆差。”
“根據這些數據,我判斷出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可能會和全球最強大的國家發生貿易爭端。”
“之前,我被列入白頭鷹經濟製裁名單便是一種預兆,後麵這種事情隻會越來越多。”
“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我才覺得我們更應該加緊研發六代機。”
“一年內定型,三年部署,趕在2020年之前,能夠正式列裝,這是我認為最合適的時間。”
聽到王東來說出這個時間安排,胡首長還沒有說話。
一旁聽著的一位院士頓時聽不下去了,當即就出聲反駁說道:“王院士,我認為你定下來的這個時間根本不現實,也不科學。”
“一年內定型,三年部署,這根本就是在開玩笑!”
“我們從殲20開始舉例,殲20的設計方案是在上個世紀提出的,但是到今年才正式出現在軍事展覽會上麵。”
“可就算是這樣,殲20依然還需要不斷地更新迭代,加載更為先進的武器技術。”
“這一點,我相信大家應該都能清楚。”
“剛才,王院士提到的六代機,一些設想確實很先進,但是先進的同時,也必然代表著技術上的困難。”
“之前,王院士也說過,一款戰鬥機的研發投入少則幾百億,多則上千億,這麽大規模的資金投入,是容不得出現差錯的。”
“一年內定型,在我看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隨著這位院士說完,其他的幾位院士也跟著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就連鄧濤也準備給王東來科普一下戰鬥機的研發工作。
但是,還不等鄧濤出聲,胡首長就率先說道:“王院士,我能問問,你為什麽會定下一年這個時間的?”
“換句話說,你覺得一年內可以完成定型的信心何來?”
王東來看了一眼之前出聲的院士,再看看鄧濤,最後才看向胡首長。
臉上的笑意半點不減,出聲說道:“那我就簡單說說,如果我說的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大家都能夠多多指教。”
“六代機戰鬥機能否實現的核心在於武器和發動機,發動機這方麵,我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一直都是我國航空的短板,這裏麵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是我們的基礎學科起步晚,基礎薄弱,專業人才少等等,這些就不必再提。”
“目前,我們所使用的我渦扇-10發動機根本無法滿足殲-20的超機動性和超聲速巡航需求,這一點,我雖然沒有見過,但是也能從各項數據上分析出。”
“第四代的渦扇-15大推力發動機標誌著我國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已經進入了世界航空發動機強國,但還算不上是最為先進的。”
“這一點,作為獨立研發出‘力士’號發動機的我,我覺得我是有這個資格和底氣說這個話的,我想諸位也都應該沒有什麽意見吧?”
王東來說著,目光環視眾人。
眾人沒有出聲反駁,紛紛默認下來。
第(2/3)頁
第(3/3)頁
“六代機的發動機,確實是一個難題,但那是對於別人而言,對於我來說,並非如此。”
“那麽接下來就是武器了,戰鬥機攜帶的武器,在很多人印象裏,隻有那些的炮彈,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
“而我卻有一個不同的意見,六代機是跨越一個時代的產品,是更為先進,更為科學的一款產品。”
“我認為在六代機上應該搭載激光武器,激光武器的殺傷原理就是燒蝕破壞飛機的結構和光電器件,飛機殼體一般都是熔點在1500c的鋁合金,破壞臨界值為1~10千瓦/平方厘米,100千瓦二氧化碳激光器5千米內的單個脈衝功率密度在100千瓦~10兆瓦/平方厘米之間。”
“假設機載激光器達到一立方米的體積和2噸重量輸出功率,就能達到100千瓦,一秒內就可以破壞5~10千米範圍內的飛機蒙皮。”
“另外,激光武器光學鏡頭可以向各個方向發射激光束,無需機動飛行也可以將敵機納入攻擊範圍,所以六代機不再需要近距離格鬥,航炮和紅外製導空空導彈可能會徹底消失!”
“不,是一定會消失,因為它們在激光武器麵前,毫無半點用處,隻是累贅。”
“我知道會有專家說激光武器的誤差問題,因為投射光學部件、光學鍍膜和抖動導致的精度差距,大概在200微弧度左右,五千米的話,誤差為100毫米,光斑直徑380-2760毫米,從10千米增加到20千米時光斑直徑擴大又導致功率密度下降,距離增加到20千米時,照射時間大約在3~5秒左右,如果目標進行機動的話,照射可能達到10-20秒,而100千瓦激光武器照射4秒就需要60秒的冷卻是按,這就要極大提高散熱要求,雲層、霧霾、沙塵暴會大幅度削減射程,所以機載激光武器的有效攻擊距離隻有10千米左右。”
“六代機依然要在機內彈倉之中攜帶中遠程的空空導彈,如果是在100-150千米的距離上發起攻擊的話,4馬赫速度的空空導彈隻需要100-160秒就能擊中目標,這種空空導彈,我相信咱們國家應該早就有了。”
“可是六代機的空戰探測距離會局限在5-20千米範圍內,假設僅供戰鬥機以2馬赫的飛行速度在20千米以3秒間隔發射4枚空空導彈,這需要9秒的時間。”
“第一枚導彈需要12秒命中目標,第四枚導彈5秒可命中目標,在這個時間段理論,戰鬥機向前飛行6千米,雙方距離達到10千米,受攻擊的六代機用機載激光武器攔截空空導彈,如果擊毀一枚導彈需要一秒的話,轉移目標需要3秒,即需要4秒,就可以攔截9秒內發射的4枚空空導彈。”
“進攻戰鬥機則需要6枚空空導彈才能突破防守戰鬥機的攔截,如果飛機和導彈保持同一航向,不需要轉移目標,就需要17枚導彈才能突破攔截,如果進攻戰鬥機接近到機載激光武器的照射範圍內,那麽雙方將比拚激光的殺傷能力和防護能力,搶先照射的一方有可能直接摧毀對方的光電跟蹤激光跟瞄發射設備,但如果照射時機過早,功率密度不足以在激光器過熱關機之前摧毀對方,那就有可能會被對方在激光器冷卻時趁機照射而贏得勝利。”
“總之,六代機要解決激光器功率和縮短冷卻時間與重量和尺寸的矛盾。”
“對於這一點,也有好幾種解決辦法,這裏,我就不再贅述了。”
“另外,我設想的六代機還會取消大型凸出式駕駛艙,取而代之的是有防激光塗層的半封閉或者是全封閉的駕駛艙,駕駛艙也放棄平麵顯示器,一切信息全靠ar頭盔和聯網的航電係統來提供,係統自動和其他戰機互通互聯,自動捕獲和識別敵我,飛行員甚至隻需要通過虛擬現實設備控製飛機。”
“當然了,想要做到這一點,難度確實很大。”
“可是,六代機是目前全球最為先進的戰鬥機,還存在於各個國家的圖紙上麵。”
“而眼下的科學技術發展速度發展有多快,諸位應該都能看得到,感受得到。”
“六代機的設計理念,必須要具備前瞻性,它應該是引領其他技術的發展,而不是等其他技術得到突破之後,再搬到飛機上麵。”
“這麽做的話,完全是本末倒置,六代機是國之重器,是守護國家安全的一錘定音的戰略武器。”
“對於具備如此地位的武器,我們再怎麽去重視,都不為過!”
“所以,我們越是早點開始研發,早點生產出來,所得到的利益才會最大。”
“以上,便是我的設計理念和想法,請諸位斧正!”
說完之後,王東來便自顧自地坐了下來。
在王東來說完之後,在場眾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如果隻是誇誇而談的話,眾人早就跳出來反駁了。
但是王東來並不是這樣,對於六代機具備一個完整的設計理念,這一點,就超過了很多人。
其次,便是王東來真的懂技術,既知道一些關鍵技術的研發信息,也知道一些技術的缺點,還能給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這些因素疊加在一起,就讓王東來的這份方案多了幾分可行性。
所以,才會讓在場眾人陷入到沉思之中。
就連胡首長等領導,也陷入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