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跨海而來的投誠

字數:8945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早上,李長河出門的時候順便打開了門口的報箱,裏麵果然放著兩份電報。
    李長河取出來,看了一眼,分別是老美那邊昨天上午和下午的報價。
    昨天上午,白銀期貨合約的報價還是29.5美元,到下午就突破了30美元。
    果不其然,券商們開始瘋狂了。
    李長河沒有回電,而是將電報放進了屋裏麵,然後又出去買了早餐。
    今天還是跟田壯壯他們出去拍攝。
    一行人今天的取景地是北大清華頤和園這一塊,也是借著周末的功夫,來李長河的根據地拍一拍。
    幾個人先是會和,然後一起到了北大。
    隻是剛到北大門口,李長河便被人叫住了。
    “李長河”
    “哎,董老師?”
    喊住李長河的,正是他們經濟係的董文軍老師。
    “你們這幹嘛呢?”
    董文軍看他們扛著攝像機,有些好奇的問道。
    李長河隨即解釋說道:“董老師,他們都是竟成電影學院導演係的學生,最近在拍一個紀錄片呢。”
    “《改革開放三十年》”
    “好家夥,咱們今年才提出的國家政策,你們這直接整到三十年去了?”
    “所以才叫紀錄片嘛,今年是改革元年,大家先記錄一下今年的狀況,等三十年後再進行同步對比。”
    李長河笑著說道。
    董文軍搖搖頭:“也就你們年輕人有主意,對了,伱現在忙不忙,不忙的話跟我去辦公室,我正好找你有點事。”
    “那行,那我跟他們說一聲!”
    老師開口,忙也得說不忙,更何況李長河本身就不怎麽忙。
    來到田壯壯他們身邊,李長河笑著說道:“得,你們自個兒在北大轉悠吧,我老師找我有點事,我得跟他去趟辦公室。”
    “等會我忙完了再出來找你們。”
    “行,那你去吧!”
    朱琳點點頭,老師相召肯定過去啊。
    “這,長河走了,我們在這裏麵會不會不方便?”
    陳楷歌猶豫了一下遲疑地問道。
    北大實際上是他的夢中院校,他以前做夢都想考上北大中文係,可惜前年沒考上。
    不止沒考上,分差的還有點多。
    最終無奈選擇了去北影。
    “沒事,我領著你們,哪都能去!”
    朱琳這時候笑著說道。
    果不其然很快田壯壯和陳楷歌他們就發現,朱琳在這個學校裏,認識的人也不少。
    基本上隔三差五的過去一個人,就會跟她打招呼。
    “我的天,她怎麽在北大認識這麽多人?”
    張一謀有些驚訝,朱琳不是北電的學生嘛,怎麽感覺像是北大的學生一樣。
    “還能因為什麽,肯定是因為李長河啊!”
    “哎,朱琳,你怎麽來了?”
    不遠處,海文遠遠地看到了朱琳,走過來好奇的問道。
    “我們這正在這拍紀錄片呢,你們這是剛打完球?”
    朱琳笑著問道。
    “對,你這老李沒跟你一起來?”
    海文繼續問道。
    朱琳笑著說道:“來了,剛被董老師叫走了。”
    “對了,你們來了,正好給我們當個紀錄片受訪者。”
    “老田,咱們去未名湖那邊拍攝,正好采訪他們幾個。”
    “這都是長河的同學和室友。”
    “誒,采訪什麽啊?”
    林雙林這時候好奇的衝朱琳問道。
    “采訪一下你們對未來的暢想,想想三十年後我們的改革能到什麽程度?”
    朱琳笑著跟林雙林說著。
    然後一行人往未名湖走去。
    而另一邊,李長河則是跟著董文軍來到了經濟係的辦公室。
    “董老師,您找我有什麽事?”
    進了辦公室之後,李長河好奇的問道。
    他們這些77級學生跟老師相處的非常自然,因為年齡和時代的關係有種亦師亦友的感覺。
    老師們也很少在學生麵前展示威權,相反還頗多照顧。
    “先坐,我跟你慢慢說。”
    “這事吧,你可以回去考慮一下,不算強迫!”
    董文軍示意李長河坐下,然後溫和的衝李長河說道。
    “沒事,您直接說!”
    李長河拉了個凳子坐了下來。
    “最近係裏不是打算給你們調整宿舍嗎,重新安排一下你們的住處。”
    “對於你的住宿,我有點別樣的考慮。”
    “我想把你安排進研究生樓,你覺得怎麽樣?”
    董文軍衝著李長河認真的說道。
    李長河聽完,則是有些詫異。
    “研究生樓?董老師,您是要讓我去做陪讀?”
    研究生樓那邊住宿條件比較好,一般來說,本科生能住進去的大部分都是給外國留學生的陪讀。
    這兩年伴隨著國家衝西方世界打開了國門,以往封閉的留學生製度,也重新恢複了起來。
    目前國內有不少留學生來就讀,不過大部分都是華裔,就是其他國家的華僑。
    像後來的白人黑人之類的留學生,現在還幾乎沒有。
    不過即便是如此,學校也會給他們提供伴讀,這種伴讀都是同性,而且還附帶著一定的監察作用。
    所以不是身家清白履曆優秀政治過硬的人,都選不上。
    “你這個比較特殊,也不算是做陪讀。”
    “你應該知道林毅夫吧!”
    董文軍衝著李長河輕聲地說道。
    李長河聽到這個名字,一下明白了過來。
    “當然知道了。”
    林毅夫是今年秋天入讀北大的,而他一來名氣就傳播了開來。
    不是因為他是什麽知名人物,而是因為他的身份。
    這哥們是海峽對岸的人,而且還不是普通人,是金門島上的軍官,一個連長!
    然後,在前幾個月的時候,他從金門島上直接夜遊大海,然後來到廈門那邊投誠了。
    然後一路就被送到了京城。
    他在海峽對岸那邊本來就是高學曆人才,先讀了農學,然後又讀了軍官學校,期間還兼修了政治大學,拿到了企業管理碩士文憑。
    最後,軍官學校畢業,成了那邊的一個王牌連隊的連長。
    而就是這麽一位看起來前途遠大極其優秀的人才,竟然在下連隊之後三個月,毅然決然的在深夜跳海遊到了大陸這邊。
    他的身份在大陸這邊其實是保密的,李長河猜測連名字可能都是後改的。
    但是他那一口口音是遮掩不住的,私下裏很快就被同學打聽到了他的來曆。
    也正是因為如此,北大經濟係的學生對他都敬而遠之。
    畢竟這年代,誰也不敢跟一個海峽對岸來的人扯上關係,哪怕他是投誠的。
    雖然林毅夫是軍官畢業,但是他這種身份,上麵是決計不可能把他放入軍隊的。
    但是投誠的人才,也不能完全不重視。
    據說最初是想要把他轉入人民大學就讀,但是因為他的身份,人大不敢收。
    然後,最終是北大他們政經係的開山鼻祖張守仁老師開口,把他收下讀研究生。
    也因此,林毅夫來了北大,住進了研究生樓。
    “既然你知道,他的身份其實也不是什麽秘密,對外注意保密就是了。”
    “這次找你呢,其實我也是經過多方麵考慮的。”
    “你也知道,他現在跟著張教授讀研,張教授那天找我,意思就是找個人,盡快幫他融入咱們北大的環境。”
    “這個學生我們也觀察了幾個月,來大陸是真心實意的,不是大家擔心的那種雙麵間諜。”
    “不過你也知道,咱們學校裏麵,大部分人對他的身份是有顧慮的,這個人選確實不好安排。”
    “思來想去,我就想到了你,我知道別人有顧慮,你小子肯定沒顧慮。”
    “京城飯店你自己都敢一個人進去,港島富豪說接觸就接觸,我想一個林毅夫,你應該也沒什麽問題吧。”
    “再說你在咱們經濟係地位比較特殊,你起了帶頭作用,其他人自然會更容易認可他。”
    “我跟張老師推薦了你,不過張老師的意思,還是讓我來問問你的意見,這事呢不強求,看你自己的態度。”
    “我覺得反正你在宿舍住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不如住進研究生樓,怎麽樣?”
    董文軍笑著跟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思索了一下,隨後點點頭說道:“沒問題,我去!”
    “嗯?這麽痛快就答應了?不再考慮一下?”
    董文軍看李長河這麽痛快就答應了,有些詫異。
    李長河笑著說道:“這有什麽好考慮的,不就是幫同學融入學校嘛,簡單的很。”
    李長河這麽痛快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知道對方的未來,而是因為李長河知道自己有一個別的同學無可比擬的優勢。
    那就是他未來不會從政!
    大部分同學對林毅夫的顧慮,在於未來從政的政審,一旦有跟海峽對岸的人接觸,這會是一個非常敏感的點。
    尤其是誰知道未來風向會怎麽著?
    但是李長河不一樣,第一他知道未來的風向不會變,第二就是他不從政。
    可以說林毅夫身上帶來的負麵影響,對李長河來說,其實都無所謂。
    當然,李長河這麽痛快答應下來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剛才董文軍提到的張友仁老師。
    這個跟玉帝同名的張老師不但是浙海地區民國最後一位高考狀元,同時也是他們北大政治經濟係的開創者。
    雖然現在北大經濟係的主任是岱老,但是政經係的開山鼻祖卻是這位張友仁老師,這是他們政經係的祖師爺。
    張老師在政經係桃李滿天下,就連他們的講師厲以寧,當年也是張老師的學生。
    當年厲以寧畢業了沒學校要他,最後是張老師跟陳振漢先生兩個人簽字,才把厲以寧留在了北大。
    而林毅夫也是張老師親自去帶回來的,別的學校沒有人敢要林毅夫,張老師敢要,帶回來當他的研究生。
    所以李長河估計,讓他去跟林毅夫陪讀,估計也得到了張老師的認可。
    既然如此,那還有什麽好猶豫的呢。
    更何況研究生樓的住宿條件,確實比普通宿舍要好上很多。
    除此之外,李長河本身對林毅夫也挺好奇的,主要是他想跟林毅夫打聽一個海峽對岸的人。
    李長河不記得對方的年齡,但是他知道那個人也姓林。
    兩個姓林的到底認不認識李長河也不清楚,但是死馬當作活馬醫唄,畢竟他現在,可是完全沒路子在海峽對岸那邊找人。
    李長河心裏思索的明白,不過董文軍此刻聽完了,心裏卻是很感動。
    其實給林毅夫找陪讀,也不光是係裏的安排,也有上麵的原因。
    還是那句話,對於投誠的高學曆人才,上麵怎麽也要給與足夠的關懷。
    但是還是那句話,大家都不知道接下來會怎麽樣,很多人都有顧慮,包括一開始董文軍剛接觸林毅夫的時候,也有顧慮。
    所以李長河這麽痛快的答應下來,在董文軍看來,其實是冒著很大的正直風險的。
    “放心吧,長河,這個事沒有你想象的那麽嚴重,你現在本身也是d員了,這種事情都會匯報到學校d支部那邊,都會記錄在案,是學校的安排,以後不會對你產生什麽影響的。”
    董文軍這時候笑著衝李長河安慰了幾句。
    李長河則是搖搖頭:“我真沒那麽多顧慮,董老師,你看我是什麽時候搬過去?”
    “等你們過兩天調整宿舍吧,那時候一起安排。”
    “正好給你們新準備的宿舍樓也安排好了,整體都搬。”
    董文軍笑著跟李長河說道。
    李長河點點頭,現在那批工農兵學員也都畢業了,學校的住宿環境寬鬆了不少,正好給他們這些學生換一下住宿空間。
    “行,那我到時候再等您通知。”
    “沒其他事情的話,我就先回去了。”
    “去吧!”
    待李長河走了之後,董文軍隨後走出了辦公室,然後很快來到了另一處辦公室中。
    辦公室裏麵,一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正在跟一個年輕人仔細的說著什麽。
    看董文軍進來,老者抬起頭。
    “張老師!”
    董文軍衝著對方恭敬地喊道,這位就是政經係的創辦人,張友仁教授。
    “是小董啊,”
    張友仁看著董文軍溫和的說道。
    “我剛跟李長河聊過了,他那邊沒什麽問題。”
    董文軍恭敬地說道。
    張友仁聞言笑著點點頭。
    “我就知道,這小家夥會同意的,他對海外可是一點偏見都沒有。”
    想起那次出國的隊友李立山給他兒子的評價,張友仁就知道這事一點都沒問題
    “正好,毅夫也在這裏你跟他也說一說。”
    此刻站在張友仁旁邊的年輕人,正是跨海遊過來的林毅夫。
    (等會還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