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老田的貢獻

字數:7708   加入書籤

A+A-


    侯可明等人坐在放映室裏,邊等著還沒來的“客人”,邊輕聲的聊著。
    所謂的“客人”,是京城電視台以及央視的人。
    倒不是北電或曹陽聯係的他們,而是他們聽說曹陽的畢業作品是紀錄片,又打聽到這部作品會做成七集。
    最重要的是,他們聽說,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曹陽不僅用了全球最先進的數字攝影機,還出動了最前沿的無人機航拍,以及還用了微觀鏡頭、高速攝影等……
    總之,作為一部紀錄片來說,那真是奢侈到令人發指的地步了。
    這個“奢侈”,包括據說整個劇組有索尼最先進的CineAlta F35攝影機的全套設備,並且還是整整三套!
    還有阿萊最先進的ARRIFLEX D21的整套裝備,兩套完整的ARRIFLEX D21啊!
    &n的高速攝影機。
    至於還有RED ONE的三套設備,雖然據說RED ONE很不錯,性價比很高,但這畢竟是“廉價”設備,倒是沒讓業內感到多震驚。
    央視以及京城衛視震驚的是,一部紀錄片不僅有這麽多最先進的裝備,居然還組建了六個拍攝小組,每個小組的導演幾乎都是業內大咖。
    比如總執行製片人是全球著名的製片人程建業、小組分集導演有兩度獲得奧斯卡最佳攝影的顧常衛,以及最近這半個月引起全球關注的華夏大導演寧昊……
    另外,這部紀錄片前後出動數百人的拍攝團隊,足跡遍布五湖四海,紀錄片的總投資預估超過1500萬……
    當然,這個1500萬不包括請顧常衛、程建業和寧昊這樣的“大咖”的錢。
    因為像顧常衛這樣拿過兩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的大咖,他在好萊塢的報價,1500萬人民幣還不夠請他的薪酬。
    所以在打聽到這些“內幕”消息後,無論是央視還是京城衛視,幾乎都馬上做出了決定:隻要價格不是太離譜的話,試試看能不能拿下這部紀錄片的播放權。
    於是,央視和京城衛視幾乎同一時間找到了北電。
    侯可明雖然覺得這是好事,但肯定要跟曹陽商量,以曹陽的意見為主。
    不過前陣子曹陽從好萊塢回來後,就一直忙著給《舌尖》做後期,侯可明沒找到機會給曹陽說這事。
    等到曹陽做好《舌尖》,才總算把這事告訴了曹陽。
    所以在北電這邊定好時間第一次在小放映室播放《舌尖》時,才臨時決定通知的央視和京城衛視。
    這年代,電視台尤其是上星的電視台都是“大爺”,央視更是“爺爺”輩,但也要看對象是誰。
    若是一般的內容生產商,比如國內的那幾個民營影視製作公司,上星的電視台隨便一個“小”購片主任之類的,他們就要費盡心機的做好接待工作。
    這年代像是華億這類公司,用公司的簽約藝人做公關的,不在少數。
    可對於曹陽,電視台那是真沒辦法“牛”起來。
    哪怕央視也是一樣。
    “《宿醉》的北美票房怎麽樣了?”
    侯可明對左手邊的田莊莊問道。
    今天試看《舌尖》,是要決定在導演係的優秀畢業作品展映上,怎麽播放才更好一些的,所以作為導演係的係主任,老田坐在了侯可明左手邊。
    而像老司徒、謝非、鄭東天等導演係老一輩的人,單獨坐在了一起。
    聽到侯可明提起這個,老田頓時咧開了大嘴。
    《宿醉》的製片人和編劇是曹陽,雖然是老司徒的關門弟子,但實際關係來說,也算是老田帶出來的,兩人關係自不用多說。
    導演寧昊呢,是老田帶過的研究生,算是老田收的弟子。
    所以《宿醉》的大賣,老田是非常欣慰的。
    唯一讓老田可惜的是,根據曹陽的說法,這部電影是“低俗”喜劇,瞄準的就是經濟危機後的“失意”人群,就是衝著票房去的。
    要是在票房大賣的同時,還能提名幾項奧斯卡,老田就更高興了。
    可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可惜啊!
    “北美上映十四天,1.3億的票房,還行吧。”
    老田表麵上波瀾不驚,很隨意的說道:“嗯,是美元。”
    要不是他微微翹起的嘴角,要不是老侯還算了解老田,不知道的還真以為老田不在意呢。
    “裝!”
    老侯在心底暗自啐了一口,這貨以前還是很有藝術家風範的,不知道何時起,居然也變得這麽會“裝”了。
    難道我還能不知道是美元?還用得著你特意強調?
    以老侯對老田的了解,主要是對禁導期之前的老田的了解,要是這家夥那時候帶出的學生拍的電影,隻追求票房而忽略了藝術,這家夥絕對能把人罵死,甚至動手都有可能。
    老侯對田莊莊的事,了解的很清楚。
    2000年左右,提起國內的大導演,大多數人肯定不自覺的想到老謀子和陳凱哥,最多再加上一個小鋼炮和江文。
    但要在1990年左右,提起國內活躍的電影大導演,那絕對是田莊莊、老謀子和陳凱哥三個人。
    可惜92年的一紙禁令,讓田莊莊消失在公眾視野。
    但老侯知道,若是說國內誰對文藝片的貢獻最大,既不是拿獎拿到手軟的老謀子,也不是一部《霸王別姬》封神的陳凱哥,而是局外人絕對想不到的田莊莊!
    甚至可以說,田莊莊是第六代導演的核心推手。
    這並不是侯可明亂說的。
    目前來說,要說國內最活躍也是知名度最廣的幾個文藝片導演,除了曹陽之外,那肯定是賈章可、王曉帥、婁耶、路學常等人。
    賈章可的處女作《小武》,籌拍時遇到各種困難,沒錢沒人沒設備……
    是田莊莊親自擔任了監製,通過私人關係聯絡香江投資人,解決了影片的資金困境。
    而事後,為了電影能過審,田莊莊更是連監製都沒署名,雖然最後還是沒過審……
    就算這樣,田莊莊還是通過私人關係,將影片拷貝送抵法國《電影手冊》編輯部,促成該刊以頭版刊發《發現賈章可》長文,引發國際關注。
    在2000年,田莊莊以“藝術指導”身份,協助賈章可的《站台》申請到合拍片資格,使影片獲得官方立項,開創“跨國資本規避審查”模式,為第六代導演集體轉型提供了範本。
    賈章可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從《小武》開始,田莊莊對現實主義敘事的堅持,也就是保留非職業演員的方言原聲,深刻影響了他的創作理念。
    王曉帥在93年籌拍他的第一部電影《冬春的日子》時,同樣麵臨著沒錢沒人沒設備的窘境。
    於是,他找到了田莊莊。
    田莊莊當時還在北影廠,並且正處在人生中最灰暗的時候——那時候他剛接到禁導十年的書麵通知沒多久。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老田冒險給王曉帥提供拍攝設備,要知道當時膠片攝像機屬嚴格管控資源,更何況他還剛被禁導,不說人人踩一腳,但日子絕對不好過。
    除此之外,老田還私下安排自己的燈光師、錄音師給王曉帥,又介紹了香江的投資人,幫助王曉帥製作《冬春的日子》。
    然而,由於當時《冬春的日子》繞過了國營廠的製片體係,違反了電影管理條例,又違規參加了國外的電影節,王曉帥繼老田之後,喜提禁導套餐。
    王曉帥還不隻是喜提禁導套餐,同時被吊銷了導演資格5年,他也成為國內首位被公開吊銷了導演資格的電影人。
    在王曉帥被禁止導演資格期間,生活那是相當拮據,可以說是吃了上頓沒下頓,又是老田通過非公開渠道,為其介紹廣告拍攝工作維持生計。
    到了2000年,王曉帥籌拍《十七歲的單車》時,老田再一次給予了莫大的支持。
    “把農民工與城市少年的衝突具象成一輛自行車,讓道具成為敘事發動機”,這句話就是老田給王曉帥的劇本的建議,也成了電影所有矛盾的核心。
    並且,老田再次給王曉帥引薦了香江的資金,雖然最終沒談成,但跟彎彎那邊卻談成了,讓《十七歲的單車》有了投資。
    除此之外,《十七歲的單車》拍攝期間,王曉帥在京城取景遭到了驅逐,拍攝膠片被扣留等問題,全是老田幫忙解決的。
    還有電影的主演李斌因為逃課拍攝電影,被學校做了退學處分,又是老田出麵,以北電名義發函稱“教學實踐”,讓李斌的學校撤銷了處分。
    王曉帥當時在柏林電影節接受采訪時說過,沒有田老師兜底,這片子早死在胡同裏了。
    與賈章可和王曉帥相似,婁耶和路學常也同樣得到過田莊莊的幫助。
    這也是當初老司徒把田莊莊介紹給曹陽的原因。
    別看老司徒經常大罵老田,但對老田的辦事能力,他還是相當放心的,畢竟老田對文藝片導演的幫助是有目共睹的。
    在國內文藝電影圈,至少在當時那個年代,說誇張點,老田就類似於“救世主”的存在。
    隻要你拍的是文藝片,隻要你的劇本能得到老田的認可,就算你不是北電的,也一樣會得到老田的幫助。
    就事論事,侯可明對於老田其實還是蠻佩服的。
    “聽說《宿醉》隻有3000萬的投資?”
    侯可明問道。
    “沒錯,3000萬的預算,北美那邊根據這兩個星期的票房走勢,做了最新的預測,好幾個權威機構都認為,《宿醉》在北美的票房,能衝上2.5億。”
    老田笑嗬嗬的說道。
    隨後像是想起了什麽,又補充了一句,“美元。”
    侯可明很想翻白眼或撇嘴,但這不符合他的身份,就沒做這些出格的舉動。
    “青影廠投了嗎?”
    老侯問道,同時心裏忍不住感歎,誰能想到3000萬美元的“小”成本電影,居然能在北美拿到2.5億美元的票房?
    換算過來,這是多少?將近20億人民幣!
    就這還隻是北美的票房,還沒計算全球票房呢。
    若是按照經驗,北美的2.5億美元票房,全球怎麽著也能有4.5億美元左右的票房。
    這就是超過30億人民幣的票房了。
    要知道去年國內的總票房也就40億多點。
    “投了,因為是曹陽主導的電影,青影廠按照慣例,就跟著投了一點,不算多。”
    這次說話的是坐在侯可明右邊的謝曉靜,他是學校的副院長,又是青影廠的廠長。
    老田看了自己的老同學一眼,撇了撇嘴,他跟謝曉靜都是78級導演係的學生,是同班同學。
    “他呀,就是看《宿醉》是一部沒有思想內涵的喜劇片,才投了一點的,白白浪費了這麽好的賺錢機會。”
    老田毫不客氣的說道。
    隨後又小聲道:“還不如盡早把青影廠廠長的位置交給我,我保證青影廠能跟著賺大錢。”
    侯可明和謝曉靜對視一眼,都有些哭笑不得,又有些很滑稽的感覺。
    這可是田莊莊啊,國內第六代導演的幕後推手,文藝電影圈的核心人物,從他嘴裏說出“賺錢”兩個字,總覺得是對藝術的背叛。
    當然了,他們也知道這是老田在嘚瑟,在開玩笑,在炫耀。
    兩人決定暫時不理田莊莊了。
    正巧,這時央視人和京城衛視的人,跟著曹陽一塊走了進來。
    曹陽走在最前麵,落後半步的是兩個中年人,以及更後麵跟著四五個不同年齡的人。
    侯可明作為主人,站起來迎了上去。
    來的人他認識,落後曹陽半步的,是央視的一個副台長和京城電視台的一個副台長。
    從來人的身份也能看得出來,兩家電視台對於曹陽的紀錄片,那是相當的重視。
    這裏畢竟不是說話的地方,眾人簡單的寒暄了一下,便找到各自的位置坐了下來。
    有意思的是,不知道是故意還是怎麽的,央視的副台長跟京城電視台的副台長坐在了一起。
    “王台長,你們也對曹導的紀錄片有興趣?你們打算放哪裏播放?京城衛視的黃金時段,應該不會專門空出時間播放紀錄片吧?如果不上星,那就沒有任何意義。”
    央視的範台長坐下後,就小聲的說道,也算是提個醒吧。
    嗯,沒有惡意,就是這樣。
    “我們當然有妥善的安排,這就屬於機密了,播出前,我一定親自給範台長打電話。”
    京城電視台的王台長笑著回道。
    京城電視台的王副台長按照級別來說,肯定是沒有央視的範副台長高的,但京城電視台也是自帶首都光環的,對央視一點也不怵。
    範台長笑了笑,沒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