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 撞!(繼續,繼續)

字數:3122   加入書籤

A+A-




    第430章撞!
    戰爭爆發後,日本的資金來源,除了英國貸款之外,就是從美國賣國債籌款。
    日本在美國銷售的國債,幾乎全部是由雅各布希夫完成的,對於日本來說,希夫籌集到的資金至關重要。
    日俄戰爭爆發後,通過希夫,日本從美國獲得的資金超過2200萬英鎊。
    日本從英國訂購的“敷島”級戰列艦,單艘成本隻有120萬英鎊。
    除了從美國籌款之外,日本駐英財務官高橋是清還在希夫的幫助下,在英國連續發行6次公債,募資總額達到19億日元。
    這就是日本要求10億賠款的原因。
    站在日本人的角度上,日本已經很收斂了,因為10億賠款,甚至都不夠還債的。
    日俄戰爭在歐美,又被稱為“希夫的戰爭”。
    這充分證明了希夫在這場戰爭中的作用。
    9月5號,維特和小村壽太郎在華盛頓簽訂《樸茨茅斯條約》,戰爭終於結束。
    希夫死於心肌梗死,和其他原因無關。
    仗打到現在,尼古拉終於明白維特為什麽反對和日本開戰。
    而是日本賠償俄羅斯帝國。
    錢是要賠的。
    聖彼得堡並非沒有注意到希夫,亞瑟要塞失陷後,俄羅斯人將前線失利的原因,歸咎於希伯來財團的幫助,於是俄羅斯的希伯來人就倒了黴。
    維特是很想拿捏一下的。
    這是美國政府的調查結果。
    今年以來,俄羅斯帝國已經有大約500個希伯來人村鎮被洗劫,數萬人被波及。
    9月2號,尼古拉終於恢複健康,開始處理政事。
    但不是俄羅斯帝國賠給日本。
    喬治要是還想打,就讓喬治繼續打下去,反正喬治這皇叔,尼古拉也不太好管。
    雖然現在才明白屬於是後知後覺,可亡羊補牢時猶未晚,盡快在和平協議上簽字,帝國就能把主要精力從戰爭,回到恢複國計民生上,這對俄羅斯帝國更重要。
    尼古拉第一個命令就是解除弗拉基米爾的職務,將維特召回,任命維特擔任大臣會議主席。
    轉機出現在9月初。
    魯特很無奈,這倆果然是一個比一個頭鐵。
    和關東相比,歐俄部分才是俄羅斯帝國的基本盤。
    戰爭爆發前,維特被尼古拉解除財政大臣職務,逐漸遠離權力中樞。
    在希夫死後,小村的態度終於出現巨大轉變,不再要求賠款,隻求盡快結束戰爭。
    《樸茨茅斯條約》一共15條,其主要內容是以實際控製線為分界線停戰,雙方逐步脫離交戰,俄羅斯帝國將遼東半島的租借權,以及寬城子到達裏尼之間的鐵路轉讓給日本。
    有了尼古拉的旨意,和平協議的所有障礙全部被清除。
    條約簽訂後,所有人都心有戚戚。
    俄羅斯帝國在遠東的擴張固然被遏製。
    可日本的崛起同樣會影響到歐美國家在東亞的利益。
    往小了說是利益。
    往大了說是歐亞,甚至人種。
    日俄戰爭沒有勝利者。
    俄羅斯帝國沒能吞並關東,國內狼煙四起,矛盾進一步爆發。
    日本也沒能通過戰爭,完成對俄羅斯帝國的勒索,除了國內矛盾之外,還要麵對英國和美國,以及法國和德國的國債。
    第二艦隊被殲滅之後,高橋是清在歐洲發行第六次國債,用於償還此前發行的國債。
    此時俄羅斯帝國已經失去取勝可能,這一次國債的發行盛況空前,倫敦申請認購者的數量,是發行額度的二十七倍,紐約四倍,德國十倍,法國二十倍。
    日本國債年利四分,發行價格為票麵的百分之九十,且無擔保。
    這麽高的利息,如果日本到時候還不起,那些購買日本國債的財團資本家,就損失慘重。
    所以《樸茨茅斯條約》簽字後,喬治對麵的,已經從日本政府,換成來自全世界的資本家。
    按照《樸茨茅斯條約》規定,從簽字之日起,關東俄軍和日軍就要分批從前線撤離。
    大山岩撤不撤先不說,喬治肯定不撤。
    9月5號,維特和小村壽太郎在《樸茨茅斯條約》上簽字。
    9月6號,“尤裏耶夫”號戰列艦正式交付西伯利亞艦隊服役。
    作為全世界第一艘全重型火炮戰列艦,“尤裏耶夫”號從鋪設龍骨的那天起,就受到全世界的關注,英、法、德、美等幾乎所有國家,都派出代表常駐海參崴,關注“尤裏耶夫”號的進度。
    “尤裏耶夫”號滿載排水量21000噸,最快航速23節,比時下歐美所有的裝甲巡洋艦都更快。
    “尤裏耶夫”號的主炮是四座雙聯裝背負式330毫米40倍徑電力驅動火炮,由於去掉了中線主炮,整艘戰艦的造型更修長,這是“尤裏耶夫”最快速度達到23節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