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喜迎拆遷?

字數:5841   加入書籤

A+A-




    第32章喜迎拆遷?
    接到家裏的電話,陳青跑到了李傑的工作室。
    “大海,媽叫我們回去一趟。”
    “回家?”
    李傑放下手中的玉雕:“今天嗎?”
    “不是。”
    陳青笑著道:“是明天,媽說了,小楊胡同要拆遷了,得確實一下戶口的事。”
    “好。”
    擱在老陳家,不,準確來說,放在任何一個普通家庭,拆遷都是頭等大事。
    住房問題,那是老大難。
    如今的商品房,不是沒有,就是太貴。
    23千一平,反正普通人買不起。
    要是外銷房,那更貴。
    普通人想要解決住房問題隻有兩條路。
    第一條,等福利房分配,交個幾萬塊,就能住上樓房。
    用日後的屬性劃分,那些房子都是小產權房。
    另外一條路,那就是拆遷。
    城區改造,拆舊換新。
    但,新房的位置普遍不好,全在二環以外,有些還在三環周邊。
    出了三環,那就是郊區。
    因為地理位置問題,拆遷戶沒少鬧騰。
    落差太大。
    三環外?
    誰去啊?
    ……
    次日。
    李傑等人回老家,街坊四鄰全在聊拆遷。
    真要拆了!
    街道辦今天剛剛通知。
    小楊胡同二百多戶人家,有一家算一家,全拆!
    不過。
    看到拆遷公告,又引起了一片熱議。
    拆遷這種新鮮時髦的東西,大部分隻是聽說過,沒有親生經曆過。
    真到了他們,肯定要仔細研究標準。
    小楊胡同的住房都是住宅房屋,根據規定,差遣補償麵積跟原建築麵積,一賠一。
    拆一平方,補一平方。
    違建的不算。
    以登記麵積為準。
    老陳家一共三間半房,登記麵積隻有39個平方,如果算上違建的,那是50個平房。
    如果嫌麵積小,可以按照商品房價格結算,多出的一平方,按照一千塊平進行購買。
    這是樓麵價。
    當然。
    家裏人口多的,可以適當增加安置麵積,具體劃分標準蠻複雜的。
    公告出來後,胡桂蘭第一時間就把兒子、女婿叫了回來。
    領了一張傳單,然後開始算。
    算來算去,他們家如果拆遷,隻能分一套70平左右的房子。
    想要更多隻能花錢補。
    望著老哥跟姐夫算出來的麵積,陳曉鷗跟個霜打的茄子一樣。
    蒼天呐。
    怎麽隻有70平?
    頂多換一個三居室。
    獨占一間房的計劃,大破滅!
    因為寒暑假,幾個小孩子都會回來住。
    另外。
    安置房距離她上班的地方很遠。
    沒有直達的公交車,來回要一個多小時。
    真這麽算。
    還不如不拆呢。
    相比於四十分鍾的上班時間,她寧願忍一忍,早上能多睡一會。
    70多平?
    胡桂蘭和陳福生默默對視一眼。
    他們倆也覺得小了一點。
    三房哪夠住啊。
    寒暑假,小孩子回來,至少得占一間,等孩子大了,得占兩間,如果算上大海和煥兒他們偶爾回來。
    那就捉襟見肘了。
    “媽,我跟大海商量了一下。”
    陳青主動開口道:“如果有大房子,咱們就置換一套大一點的,差價我跟大海補一半。”
    “剩下的一半,煥兒和小歐各一半,您覺得怎麽樣?”
    關於分房的事,陳青很上心。
    上心,倒不是想占點什麽,而是不想傷害兄弟姐妹感情。
    “不用。”
    陳福生搖頭道:“這些年你們幾個給的錢,我跟你媽都沒花,算上我們兩個以前的積蓄,存了有兩三萬。”
    “置換的差價,我們自己出。”
    雖說女婿能掙錢,但陳福生沒想著多占。
    平時給的養老錢全部一視同仁。
    多了,他們不要。
    幾個孩子,交份子交的最多的是陳曉鷗。
    誰讓她住家裏,吃家裏的,多交點錢,那是應該的。
    “爸。”
    陳煥出言道:“你和媽的錢,還是存著吧,你倆忙活了大半輩子,該享受享受了。”
    “再說了,我們都掙錢了,每個人出一點,那是應該的。”
    “不過,大姐的方案我不同意。”
    “我出一半,剩下的一半由小歐跟大姐出,這些就當是我們孝敬你們的。”
    接著。
    就出錢的事,一家人討論了大半天。
    主要是青兒和陳煥討論。
    陳曉鷗?
    她倒是想開口。
    她沒錢啊!
    每個月工資到賬,一半交家裏,剩下一半根本不夠花。
    她是一個標標準準的月光族。
    不然的話,她也不會想著跳槽。
    她太難了!
    陳曉鷗是個月光族的事,家裏誰不知道?
    沒錢也沒事。
    可以借。
    不論是李傑,還是陳煥,都不是特別缺錢的人。
    李傑是憑手藝掙的錢,而陳煥,他主要靠出書。
    近些年來,陳煥已經出了四本書,平均一年一本書,每本書的版稅不高,大概一萬左右的樣子。
    真讓他拿個十萬八萬,那是拿不出。
    但萬,還沒什麽問題。
    一家人商量了一個多小時,最終敲定,置換,必須置換!
    最好一步到位,換個大的。
    120、130的五居室最好。
    前提要有。
    如果沒有太大的,那就置換兩套門對門的房子。
    置換需要的六萬塊,老陳家兩口子出一萬,剩下的五萬,李傑和陳煥一人出兩萬。
    陳曉鷗那一萬,兩人一人借5000。
    分期還款。
    五年、十年都行。
    他們讓陳曉鷗出錢,隻是想給她一點緊促感。
    小丫頭整天不著調,今天追這個,明天追那個明星,什麽齊勤、小虎隊換著來。
    工作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有個一萬塊的債務,總歸讓她認真一點。
    至於房間分配問題,沒人討論。
    也沒必要討論。
    老陳家的幾個孩子,不至於為了‘遺產’問題鬧得很僵。
    陳曉鷗看似不著調,但隻是貪玩了一點,三觀還是很正常的。
    老陳家兩口子在這種事上,更不會過分偏向某人。
    兒子、女兒、女婿,都一樣。
    與此同時,小楊胡同內的住戶們,都在上演著類似的討論。
    拆遷,那是頭等大事。
    雖然有人不滿拆遷補償方案,覺得賠的太少,但這年頭,土地還不是那麽稀缺。
    燕京的地,很多。
    真惹急了,大不了不拆這一片。
    何況。
    這不是一家一戶,每一家每一戶,每一個街道的標準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