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秋收
字數:4415 加入書籤
最新網址:.. 在等待葡萄酒靜靜發酵的期間,山裏的農作物陸陸續續成熟。
秋收在即,眾人紛紛都摩拳擦掌,簡直比過年還要高興。
男女老少,不管平時多忙,這會都開始停止進山,全部在大院裏準備秋收要用的東西。
鑿石頭、開石磨、拉著石滾平曬穀場。
磨鐮刀、編竹筐,敲敲打打從早到晚不停歇。
自打種子播進了土裏,大家幾乎沒有一天不去地裏照看的。
因為很多作物都是第一次種,大家隻能摸著石頭過河,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底別提多沒底了。
再加上之前還遇到過山洪,差點全軍覆沒。
如今眼瞅著開始秋收,大家生怕再會碰上個大雨。
好在這一次天公十分作美,一進入八月便一路秋高氣爽。
在正式秋收之前,江清月提議先把土豆給收了。
其實原本上個月就能收的,隻是雨水太多,怕收出來會容易發芽,也想讓土豆盡量在土裏多長大一些。
如今接連晴天,土豆苗已經逐漸枯黃,這就代表著土豆已經完全成熟,根莖不會再長大了。
等第一顆土豆苗拔掉,大家夥看著扯出來的三四個拳頭大小的圓滾滾的東西,都樂壞了。
“還真長出來了!比當初種子果還大!”
“是呐,一顆苗竟然能結三四個。”
江清月忍俊不禁,這還沒開始挖呢,就高興成這樣。
若是底下再發現土豆,豈不是要樂壞了。
果不其然,大家聽說土裏或許還有的時候,臉上都是一副驚愕的表情。
隨即連忙就要去刨土。
村長心疼地喊了一聲,“別用鐵鍬,用手扒。”
鐵鍬雖然快,但是容易挖破皮。
眾人第一次種土豆,個個都很小心,聽了村長的話後便都上手去扒。
這一扒拉,果然又在裏麵發現了第五顆土豆,緊接著是第六顆、第七顆...
每挖出來一顆,大家都齊齊發出一陣感慨。
孩子們更是激動地圍在旁邊,齊聲高喊著報數,生怕別人數錯了似的。
“竟然結了十個土豆!!!”
雖然有大有小,但是這個產量足以讓種了半輩子地的農民們驚呆了。
有了第一次的試收,接下來大家的動作便快多了。
有扒土豆的,有負責往大院裏運的。
見大家都很好奇這土豆的味道,江清月便帶著孩子直接撿了石頭直接在地頭壘了一圈。
把撿來的樹枝樹葉點著火,挑那些個頭最小的小土豆直接丟進火裏去烤。
到了晌午,大家剛停下來在地頭休息吃幹糧喝水。
就看見江清月帶著孩子們從已經熄滅的火堆裏扒拉出來一個又一個黑滾滾的東西。
“這是烤的土豆?”
江清月點了點頭,“我們剛才嚐過了,味道還不錯。”
別看這土豆烤得黑黑的埋汰,但是外層的皮一剝開,裏麵立馬露出金黃色的泥肉來。
被火烤過的焦香味也立馬撲鼻而來。
一口咬下去,燙的人嘶得一聲,但那口感軟軟糯糯的,抿上一口便在嘴裏化開。
雖然沒有加佐料,但吃下去回味無窮,還帶著絲絲的回甘。
吃上兩個,就覺得已經半飽。
村長笑得合不攏嘴,朝著宋硯和江清月誇讚,“這土豆可真是個好東西,我還沒見這麽簡單就能拿來吃的主食,這就叫皮薄餡大吧。”
江清月和宋硯相視一眼,忍俊不禁。
稻子和小麥割下來都要脫粒,還要曬幹後用石臼和石磨才能杵出米和磨出麵粉。
這麽一比,土豆吃起來確實是方便多了。
收完土豆,大家按照之前說的按勞分配,當初出了種子的江清月一家自然是分得最多的。
不過即便分了小頭,大家對這數量也都非常的滿意和意外了,婦人們還跟著江清月一塊‘琢磨’出了不少土豆的吃法。
除了烤土豆,還有燉土豆、炒土豆絲等等。
土豆也一躍成為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吃食。
收完土豆,接下來就要收稻穀了。
水稻不像是土豆晚點收也可以,水稻的收割時機往往就那麽兩三天。
一旦錯過了,收成就會損失不少。
所以一般割水稻都是等到九成熟的時候,就開始組織搶收。
這兩天,村長和村子裏經驗老道的老人們早晚都要在稻田裏轉悠。
除了判斷稻穀的成熟度,還要觀天看天氣。
時機一到,村長便開始一聲令下組織大家收稻穀。
稻穀割下來後整整齊齊地捆成一束束碼著,再挑到曬穀場用禾戽hu)來給水稻脫粒。
禾戽的樣子像是一個巨大的鬥車,下麵是用木頭做成的鬥狀大桶,上麵插上竹篾做的三麵牆。
脫粒的時候高高揚起手臂,大力揮動著稻穗朝著鬥內甩去。
穀粒四下飛濺,被竹篾擋住後便會乖乖落進下麵的大鬥。
雖然這種方法原始又費力,但是確是他們目前最容易做出來的脫粒工具。
而且每次打的時候,稻穗甩到四壁的撞擊聲和稻穀四下彈跳的聲音,在眾人的耳朵裏也是格外的美妙動聽。
打完稻穀還不算完,趁著天氣晴朗,還要趕緊把打下來的稻穀在曬穀場攤開晾曬。
曬穀子的活計相對輕鬆,隻用上午下午各翻一次就行。
所以這些活計都是那些年紀大的老人在弄。
別看他們年紀大,但是這樣的農活做起來十分的耐心細致。
守著一攤稻穀的同時還能順手把打下來的稻草給變成稻草繩和草鞋,剩下的也都仔仔細細捆紮成一個個小垛在旁邊曬幹。
這兩天天氣好,稻穀曬上三四天就差不多了。
眼下大家都不缺吃的,便各自分了稻穀回家,準備待吃的時候再用杵臼給稻米脫穀。
之所以收了稻子並不著急脫穀,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地裏的玉米也已經熟得硬邦邦的了。
包裹著玉米的苞葉也都發黃鬆散,似乎在催促著大家趕緊動手。
畢竟之前吃過一次玉米,那碩大的玉米棒子到現在還讓大家記憶猶新。
有人甚至仔仔細細地將一顆棒子上麵有多少玉米粒都給數了一遍。
如今玉米徹底成熟,大家都能期待這一片玉米地到底能收多少玉米棒子回來?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