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字數:3381 加入書籤
本書所講述的成氏家族,本是始皇帝嬴政的小皇子嬴長生一枝的後裔。
嬴長生本是一個不喜朝政的皇子,卻一生致力於把大中國的茶馬古道,改革、拓展成了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直到秦朝滅亡,漢朝孔儒一黨擅權朝政,不斷追殺秦嬴氏族人,致使嬴長生這一枝的老秦人,沒有去成南越國的,大都逃到了大中國的漠北草原。
當時的漠北,一直是匈奴人的聚居地。
嬴長生,曾與匈奴大單於冒頓十分交好,逃到漠北的那部分秦嬴氏族人,便投奔到了冒頓處,隱匿、混居於遊牧的高車人之中。
星轉鬥移、時間久矣,秦嬴氏族人們,逐漸地與當地的高車人通婚,逐漸地完全融入了其中,逐漸地成為了真正的遊牧高車人。
經過幾百年的演變,嬴長生一枝的那部分高車人,便在蒙古大草原,形成了大中國最為強悍、最為智慧的一個遊牧民族——孛兒隻斤氏族。
孛兒隻斤氏族,也因正宗的中華秦嬴氏族後裔,而被稱之為黃金氏族!其後代中,出現了很多厲害的人物,其中最為有代表性的,就是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他們一麵征戰,一麵總結始皇帝秦朝的政治、經濟、文化、兵法等哲理,並與當時的實際環境情況,和戰爭經驗相結合,編撰了一部用於一統天下的宏篇巨著《金紮撒》。
“紮撒”在大中國古老的蒙古方言中,是法則、法令之意。在《金紮撒》的指引、規範下,成吉思汗的大元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攻城掠地,勢不可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橫掃了整個亞洲及東歐。幾乎收複了六億多頃(合四千多萬平方公裏),大中國原本的國土疆域。
經當代全世界的科學家和權威機構多方考證,這部《金紮撒》,是全世界有文字記載的曆史以來,人類第一部具有憲法意義的成文法典。所以,《金紮撒》不僅是兵書、也是戰法,更是武功秘籍和國家治理、管控之絕學。當然,也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進步、最為完善的一統天下之根本大法。
當年的成吉思汗,格外重視《金紮撒》的傳承。
為防止意外,他還親自下達旨意,聘用了當時全世界,最最厲害的能工巧匠和工藝大師,曆時五年,把這部《金紮撒》打造成了一部永遠不會壞損的金箔大卷書。
金箔大卷書,正是被當今世人傳說中的,都朝思暮想要得到的——“金箔秘籍”。即便不說什麽功法、秘籍、法典,就那四十八斤超級純黃金,也已是價值連城!
其真正的寶物價值,還在於精湛、無與倫比的煉金工藝、技術水準。
金箔大卷書的封麵和裏麵的全部頁麵,都是用非常特別加工的純金,雕刻而成。封麵是厚於內頁一些的卷書殼。裏麵的每一頁,都是與當今牛皮紙張差不多厚薄的金箔頁麵。頁麵上的秦隸文字和圖畫,也全部都是精雕細刻上去的。具有極其高的柔韌性,極其好的抗腐蝕性,以及極其強的完好保存性。當時的工匠曾做過實驗,用世界上最強力的王水,都絕對奈何不得金箔大卷書絲毫!
號稱曆經萬年,頁麵和字跡都不會有絲毫的蝕損和破壞。
元朝滅亡後,到了明朝後半期,又擅權朝政的孔儒一黨,重拾“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國策,再次大肆剿殺諸子百家,焚毀前朝文化經典,篡改華夏曆史和文化。更是使各家及各種典籍,再一次遭受滅頂之災。包括所有版本的《金紮撒》,也全部都被毀滅、失傳。
經年曆時,久而久之,人們也就全然忘卻了它的存在。
即使後來,又有人發掘出了大元寶藏——“金箔秘籍”的隻言片語,卻也完全不知有什麽《金紮撒》,或者什麽是《金紮撒》了。
隨著孔儒一黨推行的朝政越來越腐敗,欺壓、盤剝民眾愈發殘酷,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導致民不聊生,餓殍遍野。民眾紛紛揭竿而起,戰亂驟起、國運動蕩,使得各方人們又想起了無所不能的“金箔秘籍”。
傳言盛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探求、查訪“金箔秘籍”的下落……
而作為孛兒隻斤黃金氏族的嫡傳後人,一直隱姓埋名的成氏家族現任掌門人——成巴圖王爺,曆經很多年的臥薪嚐膽,勤學苦練,終於練就了絕世功夫,並且文武雙全,精通醫道。他花了幾年的時日,重修族譜,聚集族人,逐漸地聯絡起了已在全國開枝散葉的成氏宗族各個部落人群。
時局之下,他已強烈地感覺到,該是出山,去取回那部金箔大卷書,為大中國開疆拓土、重新恢複大明丟失的我華夏泱泱國土的時候了。
他帶著妻子趙納蘭,從三江源出發,先回到蒙古大草原,祭掃、拜謁了祖先;再沿江河向東南直下,目的地本是要去武當山。
隻是他們都明白,此時,江湖上已有頗具通天本事之人,終於查證出,成氏家族,就是金箔秘籍的傳人。可是世界上姓成的人家,也已十分繁多,分布也很廣泛,使得那些人,一直無從考證:真正的嫡係傳人到底在哪裏。
再加上,成巴圖一家深藏不露,隻要有被發現的苗頭,便迅速、及時地搬遷到更加安全的地方。而且,他們從不向任何人透露行蹤和去向;也經常是迂回、繞道而行,以避免泄露出了最終目的地。
於是,江湖上便掀起了一波接一波地,追查成家嫡傳之人下落的紛爭鬧劇;便產生了一浪高過一浪的爭奪金箔秘籍的腥風血雨。
成巴圖,本姓孛兒隻斤,之所以姓成,一是祖輩們為躲避孔儒追殺,二是為紀念成吉思汗而取姓“成”;“巴圖”在咱大中國蒙古方言語中,是勇敢者的意思。
而成巴圖的妻子趙納蘭,本姓其實是女真人愛新覺羅;改姓趙,是因為千年前的祖上,其實也是秦嬴氏族的趙姓;“納蘭”則是中國女真方言語陽光的意思。
也就是說,成巴圖和趙納蘭的祖輩,都是大中國蒙古人和女真(滿)人的後人。而他們之所以能摒棄這兩個大家族之間的世仇矛盾,心心相印,最終結合到了一塊兒。其實是,他們祖輩的上很多代祖輩,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族——秦嬴氏族。
有當今後生,可能以為孛兒隻斤氏與秦嬴氏,他們似乎有點兒遠。但當代世界多國的大科學家們,都已千真萬確地反複證實,秦嬴氏族,與華東北女真氏族、蒙古孛兒隻斤氏族,還有西藏各代大喇嘛,以及匈奴冒頓等,他們都是 o3基因最正宗的中國黃種人。
而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孔儒集團的老祖宗孔子,以及他們吹捧兩千年的釋迦牟尼,則是c3基因印度棕種人。並且,孔子在印度隻是個低種姓(奴隸)棕種人;釋迦牟尼卻是印度高種姓婆羅門教徒!
本書的故事,就從成巴圖和趙納蘭南下的路途上,開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