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不對勁
字數:3967 加入書籤
李承乾目光緊緊地盯著秦如召。
他清了清嗓子,接著說道:“以前,四方蠻夷對我大唐國土垂涎三尺,賊心不死,屢屢挑釁,妄圖侵犯我山河、掠奪我百姓。”
“在那等局勢之下,我大唐若想安穩太平,就必須立威。”
“唯有派遣我大唐的將士們奔赴戰場,以強硬的姿態出擊,哪怕讓某些心懷不軌的勢力亡國滅種,也要將我大唐的武德昭顯於天下,讓他們知曉我大唐的威嚴不可侵犯,方能震懾住那些宵小之徒。”
說到此處,李承乾微微停頓,似是回想起了曾經金戈鐵馬的歲月。
旋即,他話鋒一轉,神色變得柔和了些許:“但如今,時移世易,該被誅滅的蠻夷勢力已被我大唐的鐵騎踏平,該同化的也在逐步融入我大唐的大家庭。”
“百姓們曆經多年的戰火紛擾,生活早已千瘡百孔,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恢複安寧。”
“所以,你的觀念也得跟著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絕不能再用以前的目光去看待那些被並入我大唐版圖的他國百姓,從他們踏入我大唐領土的那一刻起,他們便與我們同屬大唐子民,享有平等的權利,同樣擁有入朝為官的機會。”
李承乾加重了語氣,“朕畢生所求,便是實現天下大同的宏偉願景,朕的這番心意,你一定要銘記於心。”
“你身為東京遣京使,朕派你去鎮守東邊,其中深意也正在於此。”
“同化一事,絕非僅靠施以恩澤就能達成,還得恩威並濟,雙管齊下。”
李承乾耐心的解釋著。
“高句麗人向來崇尚武力,骨子裏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其中必然有不少妄圖自立的野心之輩。你到了那邊,要時常率領軍隊外出巡遊,展示我大唐強大的軍事力量。”
“一旦遇到那些不安分、妄圖搞分裂自立的人,切不可心慈手軟,必須要用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我大唐的威嚴不可撼動。”
“這便是朕派你前往東京坐鎮的理由。”
“而對於那些真心實意臣服於我大唐的百姓,你一定要秉持公正平等的態度,一視同仁地對待他們。”
“或許現在你還不能完全理解朕的良苦用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曆的事情多了,你自然會明白朕的一番苦心。”
秦如召自始至終都全神貫注地聆聽著李承乾的每一句話,待陛下話音剛落,他立刻挺直了腰杆,認真無比的點頭回應道:“陛下,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嗯。”李承乾輕輕應了一聲,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神色。
緊接著,他話鋒一轉,語氣變得溫和起來:“如召啊,那個孩子,此次出使天竺,你可要多上點心,多多留意照看他。”
“他如今已然是我大唐的百姓,不要再將他看作是有高句麗血脈之人,高句麗早已灰飛煙滅,不複存在了。”
“這個孩子,不一般呐。”
李承乾一想到王文,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泛起層層波瀾。他微微眯起眼睛,陷入了短暫的沉思,這茫茫天下,不知是否還能找出像王文這般獨特的人。
回想起與王文初次接觸時的情景,李承乾便察覺到,這個孩子身上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質,是個極具潛力的可塑之才。
不過,至於他究竟有多大的才能,還需要通過更多的觀察,才能知曉。
這也正是李承乾執意讓王文加入使團的關鍵原因。
畢竟,在日常相處的點點滴滴中,在應對各種瑣事難題時,最能看透一個人的真實品性與內在潛力。
“如召啊,這次出使天竺的路途遙遠,情況複雜,你替朕多留意觀察那個王文,把他一路上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及應對各種事情時的表現,都詳細地記錄下來。”
“等你們平安歸來之後,第一時間呈遞給朕看。”
李承乾神色嚴肅,繼續吩咐道,“平日裏,隻要沒有危及生命的危險,你切不可輕易出手幫他,要讓他自己去麵對各種人際關係和複雜事務,學會在困境中成長。”
“你隻需確保他能活著平安回到長安即可。”
秦如召聽聞此言,臉上頓時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陛下,這次出使天竺的隊伍裏,可全都是朝廷官員的孩子,甚至還有太子殿下同行。”
“這……若是臣不出手幫他,他一個出身貧寒、有著高句麗血脈的孩子,怕是要受盡欺負,吃盡苦頭啊!”
秦如召原本還以為陛下的意思是要他多多關照王文,護他周全,不讓其受到任何委屈,沒想到陛下僅僅要求他保住王文的性命。
在他看來,這樣的安排對那個孩子來說,實在是有些殘忍了。
不同的生活條件,足夠讓王文對未來失去信心。
秦如召出身貧寒,自幼便在困苦的生活中摸爬滾打,飽嚐了人間的冷暖。
所以,他很容易便能設身處地,從王文的角度去考慮問題。
在這樣一個由達官顯貴子弟組成的使團隊伍裏,一個出身窮苦的百姓孩子,還是有著高句麗血脈,必然會遭受諸多排擠、刁難與欺辱。
會被欺負成什麽樣子,光是想想,心裏就一陣不舒服。
“朕就是要看看,當他受到欺負、身處困境的時候,會作何反應,會如何應對。”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李承乾神色從容,語重心長地說道,“一個人若不曆經風雨的洗禮,不遭受磨難的磨礪,是難以成大器,擔當重任的。”
“處理事情的方式和態度,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本性與能力。”
“你隻需嚴格聽從朕的安排便是。”
“記住,一定要給朕仔仔細細地記錄下來,不得有任何遺漏。”
秦如召雖心中仍有諸多疑慮,但聖意難違,他隻能無奈地點了點頭,說道:“臣明白了,定當謹遵陛下旨意。”
可他的內心卻久久無法平靜,翻湧不息。
陛下對這個王文,似乎格外看重,超乎尋常。
難道是想讓王文如同自己和顯懷當年那般,在少年時期便嶄露頭角,意氣風發?
可秦如召思來想去,反複琢磨,總覺得又不太像。
畢竟當年,陛下可從未刻意這般考驗過他們。
況且,還特意讓王燦陪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