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長安亂相
字數:3749 加入書籤
高員外聽得李徹發問,心中驟然一緊,麵上卻強作鎮定:
“貴人何出此言?”
李徹目光掃過院牆和包鐵木門,語氣平淡道:
“就說你這宅院,擇高地而建,圍牆高厚,門堅閂重,甚至還留有垛口,這格局可不是尋常富家宅院,倒像是一座微縮的軍堡城池。”
“還有方才村口之事,那些農戶雖手持農具,但聞訊而來時行動迅捷,隱成合圍之勢,顯然是平日裏有過操練,絕非普通的農夫能做到。”
“高員外,你這可不像是普通的鄉間員外啊。”
高員外聞言,瞳孔微縮,後背瞬間沁出一層冷汗。
他深深看了李徹一眼,隻見對方的目光一直平靜如水,卻仿佛能洞穿他所有偽裝。
高員外喉頭滾動了一下,聲音幹澀:“您......您究竟是何方神聖?”
李徹隻是微微一笑,並未回答。
但那笑容在高員外眼中,卻比任何實質的威脅都更令人心悸。
高員外知道,今日是真遇上了無法揣度的大人物,再隱瞞恐怕會招致滅頂之災。
他不由得歎了口氣,神色頹然了幾分,開口道:“貴人慧眼如炬,老朽......不敢隱瞞。”
“實不相瞞,如今這世道,長安周邊早已不太平了。”
“哦?細細說來。”李徹來了興致,示意他繼續。
“貴人有所不知。”高員外組織著語言,臉上露出追憶之色,“先前長安還有秦王府坐鎮的時候,雖說秦王殿下......嗯......名聲在外,但周邊的治安還算過得去。”
“王府的親王軍隊威懾猶在,城中其餘勢力不敢妄動,那時的長安城不能說是夜不閉戶,但至少百姓性命家財無憂。”
“可自從秦王殿下被......先帝削藩羈縻後,長安就沒了頂梁柱,徹底陷入內亂。”
“朝廷幾次三番派出新的府尹,卻根本無法控製局麵,城中那些宗親皇族、世家大族、以及原有的官吏派係,互相征伐傾軋,都想著在這亂局中多分一杯羹。”
“如此一來,長安的治安便一日亂過一日,普通百姓人心惶惶,還有盜匪和幫派叢生。”
雖然高員外沒有把話說死,但李徹自然是清楚,所謂盜匪和幫派肯定不是從石頭裏蹦出來的。
自古以來,養寇自重就是上層人的工具,區區匪患能在長安橫行,背後必有靠山。
李徹略顯詫異,挑眉問道:“如此說來,反倒是那位有‘暴虐’之名的秦王,治理長安反而更得力?”
“這倒與朕......真與我聽聞的不同。”
高員外連忙搖頭:“貴人明鑒,秦王殿下或許在府中行事有些......呃......恣意,但對我們這些城外百姓,賦稅徭役卻從未過分苛待。”
“王府治下的長安法度尚存,無人敢肆意欺淩鄉裏,比起如今這無法無天的亂象,確是好了太多。”
李徹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高員外見李徹聽得認真,便繼續倒苦水:“自先帝駕崩之後,南北二帝並立,奉軍與帝都大軍各自集結於東邊對峙,長安更是成了沒人管的孩兒。”
“之前,城中的世家大族和部分官吏站在同一陣線,共同對抗那些手握私兵、桀驁不馴的宗室皇親。”
“可先帝一去,連宗室內部也分裂了。”
他壓低了聲音:“一部分宗室認為帝都那位是正統,另一部分則覺得奉王更有先帝遺風。”
“至於那些世家,幾乎清一色支持帝都......唉,之前他們還是暗地裏較勁,這些日子衝突越發擴大,甚至偶爾會出現當街刺殺對方家主、要員之事!”
“如今的長安城內,已是人人自危!”
李徹微微蹙眉,這情況卻是比他預想的還要混亂。
世家之人支持帝都他早就想過,宗室也要牽連進來,這就有些蠢了。
以他們的身份,明明隻要不站隊,無論誰上位都能繼續享受太平。
但很快,李徹眉頭便舒展開來。
本來自己也沒打算留著這群宗室,靠血脈就能永享富貴,天下哪有這等好事?
自己不是老朱,不會用一國的民脂民膏去養一家人,姓李也不能高人一等。
李徹忽然笑著問道:“那麽,高員外,你支持誰當皇帝?”
高員外嚇得渾身一哆嗦,差點跳起來。
他連連擺手,臉色發白:“哎喲喂!貴人莫要開玩笑,此等軍國大事,豈是我等升鬥小民敢妄議的?”
“老朽......老朽隻求能守著這幾分薄產,苟全性命於亂世罷了!”
高員外到現在也沒摸清李徹的底細和立場,哪敢在這種要命的問題上表態。
不過聽他的話,好像對二帝都沒什麽敬意,應該不是宗室一方的人了。
李徹不置可否地微微頷首,索性換了個問題。
“那你這村子,如今是由哪一家護著?”他掃過院外之景色,“在此等紛亂局勢下,你這村莊竟還能保持安寧,說背後無人照應,我是不信的。”
高員外知道,這一關是繞不過去了。
李徹此言看似在問村子,實則在問高員外背後的靠山。
他咬了咬牙,把心一橫,隻盼自己靠山的名頭能讓對方多少有些顧忌:
“不瞞貴人,老朽年輕時曾在杜家二爺麾下效力,隨軍征討過胡人,僥幸在二爺帳下做過親兵。”
“後來背部中了胡人一箭,落了病根,不能再舞刀弄槍。”
“二爺仁慈,念我有些苦勞,便賜我些銀錢,讓我歸鄉置辦田產,頤養天年。”
“故而......故而老朽與杜家,還算有幾分香火情分。”
李徹眼中閃過一絲了然:“杜家?可是當今左相杜輔臣的杜家?”
高員外見對方知道左相之名,且並未立刻露出敵意,心中稍安。
於是連忙點頭:“貴人說的沒錯,正是左相本家。”
李徹沉吟片刻,忽然問道:“既然如此,你可有辦法,能聯係到城中杜家主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