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4章 蜀地請降

字數:4149   加入書籤

A+A-


    羅月娘看著李霖自信的表情,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她隻見過藩王自汙以表忠心的,卻沒見過哪個王爺敢如此自吹自擂代表皇帝的。
    這燕王......膽子也太大了些吧?
    反觀周圍賀從龍、解明等慶軍將領,臉上皆是一片坦然,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開玩笑,李霖在大慶是什麽地位?
    站在你麵前的是,伐蜀主帥、奉軍副帥、燕王、大慶皇帝最親密的兄弟和戰友,大慶常務副皇帝,奉軍二號人物......
    那是與陛下從危難時就一起摸爬滾打、生死與共的親兄弟,是陛下最為倚重的擎天之柱。
    說句大不敬的話,若陛下真有個萬一,皇子年齡還都小,李霖必是首席輔政大臣兼攝政王!
    他的保證,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皇帝的意誌!
    羅月娘看到李霖坦蕩的眼神,心中已然信了七八分。
    然而,她沉吟片刻,終究還是搖了搖頭:“不行!事關蜀地百萬軍民之前途命運,我不能僅憑殿下之言便做決斷。”
    而接下來的話,卻是讓眾人齊齊一滯。
    “我要親自麵見陛下,與他......當麵談!”
    話音甫落,李霖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仿佛周身散發出一股無形的壓力:
    “羅將軍,你該不會是想讓陛下親臨蜀地來見你吧?”
    這讓李霖想起了當年耶律家投降時,也是這般拿腔拿調,非要慶帝親自前往契丹,才肯投降。
    當時的李霖就對此極為不滿。
    既然是戰敗乞降,就該有敗軍之將的覺悟,哪有讓勝利者親赴險地的道理?
    如今羅月娘再次提出要當麵談,李霖心中已是做好了不惜重啟戰端,也要拒絕的準備。
    然而,羅月娘卻是微微一怔,連忙解釋道:“燕王殿下誤會了,末將豈敢有此非分之想,自是末將前往帝都覲見陛下!”
    此言一出,李霖的神色瞬間緩和下來,籠罩在周圍的低氣壓也隨之消散。
    若是如此倒是無妨,這才是一個真心歸順者應有的姿態。
    可他這邊剛放下心,羅月娘身後的一眾蜀軍將領卻瞬間炸開了鍋!
    “將軍不可!”
    “將軍萬萬不可親身犯險啊!”
    “帝都遙遠,情況不明,若將軍一去不回,則蜀中大局危矣!”
    “末將願代將軍前往帝都,麵見慶帝!”
    將領們紛紛出聲勸阻,情緒激動。
    他們的擔憂並非全無道理。
    一方麵,羅月娘在蜀軍中威望極高,深得軍心,眾將確實不願見她孤身涉險。
    但另一方麵,則關乎他們自身的利益與地位。
    蜀軍眾將願意停戰,接受某種形式的歸降,但這絕不代表他想要完全融入大慶的軍事體係。
    他們理想中的歸降,最好是一種有限度的臣服,至少保留蜀軍的建製。
    如此一來,他們依然是獨當一麵的統兵大將,在蜀地擁有說一不二的權勢。
    可若是羅月娘親自前往帝都,結果很可能是蜀軍被徹底打散、整編,完全納入慶軍體係。
    到那時,他們這些蜀地將領,便淪為了普普通通的地方駐軍將領,地位和權柄都將一落千丈。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武將們為自己的前程和手中權力發聲,亦是人之常情。
    然而,羅月娘自有她的考量。
    隻見她目光掃過情緒激動的部將們,沉聲喝道:“好了!”
    眾將頓時噤聲,隻是臉上仍寫滿了不甘。
    羅月娘看著他們,語氣放緩了幾分,但依舊堅定:“爾等心中的擔憂,我豈會不知?但你們更要清楚一點:如今,我蜀軍才是弱勢的一方!”
    她頓了頓,繼續道:“弱肉強食乃是天地至理,弱者,沒有資格討價還價!”
    羅月娘出身草莽,混跡於賊寇之間,這讓她有時會將私情淩駕於大局之上。
    同樣,在那個殘酷的環境裏成長,她更深切地信奉著原始的叢林法則:實力決定一切!
    “你們捫心自問,我們還能繼續打下去嗎?”羅月娘掃過每一位將領的臉,“交戰至今,我蜀軍損兵折將,可曾在正麵戰場上取得過戰果?”
    “非但如此,我們還被羌蠻趁虛而入,連失八城,損失何其慘重。”
    蜀軍將領們齊齊沉默,無言以對。
    “而如今,我們想要停止這場戰爭,怎能不付出代價?若不想讓陛下日後對蜀地有失偏頗,我們就該主動展現出最大的誠意!”
    一番話,說得眾蜀將啞口無言,麵麵相覷。
    最終隻能無奈地低下頭,選擇默認。
    一旁的李霖將這一切看在眼裏,心中對羅月娘的評價不由得又高了幾分。
    此女雖有時意氣用事,但在大是大非麵前,卻能做出足夠清醒的決定。
    見部下不再反對,羅月娘轉身麵向李霖,鄭重地躬身行禮:
    “燕王殿下,末將謹代表蜀軍上下,誠心誠意歸順朝廷,重歸大慶版圖。”
    “懇請陛下饒恕我等敗軍之將,更祈陛下能念在蜀中百姓無辜,予以善待。”
    “善!”李霖臉上露出笑容,虛扶起羅月娘,“羅將軍能深明大義,實乃蜀地之福,朝廷之幸。”
    “將軍放心,本王必會親自護送將軍入京麵見聖上,陳說緣由,必不使忠義之士寒心!”
    聽到李霖願意親自擔保,羅月娘長長舒了一口氣,再次躬身:
    “如此......多謝燕王殿下。”
    。。。。。。
    數日後,一支規模不大的隊伍離開了蓉城。
    羅月娘隻帶了少量親衛,主要護送人員是解明率領的五百精銳騎兵。
    離城三十裏,路過一處剛經曆過小規模戰事的村莊,眾人停下腳步。
    斷壁殘垣尚在,但已有慶軍士兵在幫助村民清理廢墟,搭建臨時窩棚。
    一些士兵甚至將自己的口糧,分給了村中麵黃肌瘦的孩童們。
    羅月娘勒住馬,默默看著,她身後的蜀軍親衛們也麵露複雜之色。
    李霖策馬靠近,語氣平淡道:“陛下有令,收複之地首要之事是安民,軍隊不得擾民,反需助民重建。”
    羅月娘身旁的一名副將開口道:“慶軍慣會收買人心。”
    李霖笑了笑,也不爭辯:“是不是收買人心,多看幾日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