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搶占先機!

字數:4860   加入書籤

A+A-


    梁蕭問在座的鍾離清風:“回回炮造得怎麽樣了?”
    “回主公:除了主公已知的一千隊回回炮,尚有兩千架正在趕製中!”鍾離清風獻上了提前整理審核好的各項軍器清單。
    梁蕭霍然起身,目光掃過在場文武眾人。
    “我軍過去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但未曾有過真正意義上的攻堅戰,而江南局勢複雜,我們不能抱有任何僥幸心理,徐州這邊亦當有所行動。”
    “待遷都之後,我軍也必須盡快出擊,攻克山陽等地,兵鋒直指洛陽,迫使敵軍調兵回援!”
    台下一眾武將紛紛請戰。
    “臣願為先鋒,助主公收複山陽!”
    梁蕭自信一笑。
    “諸位奮勇爭先,我心甚慰。不過,我已有攻堅的人選,即將抵京。”
    眾將心領神會,皆滿懷期待。
    朝歌。
    西秦北王拓跋洪出動八萬大軍,就在黃河沿岸布置營寨,防備天策府的水軍,同時以主力進逼鄴城。
    燕雲總督秦勳則在鄴城以西布置三萬兵馬,截斷拓跋洪北上的道路,以便集中兵力應對朝歌的威脅。
    並州以東,慕容氏雙雄,慕容雲城,慕容天城,兄弟兩人各領步騎三萬,分別在常山西南、西北一帶安營紮寨,作勢欲取常山各處關口。
    對此,拓跋洪也無可奈何,與秦勳日夜對峙。
    他的目標本就是牽製燕雲之地,僅憑八萬人,絕無可能攻克鄴城。
    燕雲副總督慕淩生將防務交給及時來援的梁品,親自領兵三萬,在常山安營紮寨,扼守要道,以一敵二,巍然不動。
    慕容氏雙雄因此不敢輕舉妄動。
    北方已成短暫的僵持之勢。
    但西秦並沒有注意到,又有一支燕雲部隊在秦勳的安排下,奔赴徐州……
    遼東以北。
    匈奴主力部隊不斷南行,已經來到邊境。
    在白袍兵的襲擾下,右賢王異常謹慎。
    他接連敗於梁蕭之手,白袍兵更是給了他難以磨滅的心理陰影,這一次他無論如何都不想再一敗塗地,即使領兵的不是梁蕭!
    匈奴諸將素聞常念俠之勇,知曉此人乃是天策上將麾下第一猛將,如今更是威震大漠,因此無人敢單獨領兵對決常念俠的白袍兵。
    在遼東部隊的護送下,遼東的大部分民眾正在遷徙燕州東北的途中。
    由於西秦全麵入侵,天策府準備的戰船基本上都用於江河作戰,因此暫時無法騰出船隊運送十幾萬百姓走海岸線。
    但常念俠的牽製計劃執行得異常順利,這部分遷徙的百姓暫時可保無虞。
    隻是……
    “稟報右賢王:上國兩萬援軍從草原繞道而來,請求助戰!領兵者乃是上國的前將軍,拓跋英!”
    匈奴的斥候突然從草原趕來,為右賢王送上喜訊。
    右賢王大喜過望。
    “這位拓跋將軍,乃是武安君與慕容氏雙雄之下第一人,素來勇猛善戰,敢打敢拚。有拓跋將軍相助,我軍何愁不能擊破區區數千白袍兵!”
    於是右賢王立即派人前往西邊,迎接拓跋英。
    西秦與匈奴聯軍,二十餘萬大軍兵臨遼東,再起戰火!
    遼東將士壓力倍增。
    而在豫章和建康以南,三大門閥分布在各地的官吏日盼夜盼,也收到了建康那邊的風聲。
    由於梁蕭掌控了京城,各地的驛站和京畿一帶的縣鎮也隨之落入其掌控之中,嚴格審查來往信使,地方上的門閥官吏接收信息的效率大大降低。
    “家主被梁蕭逼死了?!”
    “遷都?”
    至少十天之後,這些人便收到了自家家主的噩耗,驚怒交加。
    每個縣城都有不少門閥子弟以及門生故吏,各家子弟緊急集合在一起,商討大事。
    現場出現了激烈分歧。
    “反了梁蕭吧!”
    “憑咱們這點實力,連人員都難以溝通,怎麽反?梁蕭既然放過了咱們三家,應該是息事寧人了,畢竟他不能忽視咱們三家在江南的影響力!應該集合各家之力,和梁蕭好好談談!”
    “談什麽?你們誰敢去沛郡,我反正是不敢!幹脆聯合天和教,跟梁蕭一較高下!”
    “我去!我的家人可都在遷都隊伍裏呢,哪像你在京城無牽無掛的……”
    “你這是什麽意思?我這可是為你們著想!”
    “我們三家一起向梁蕭施壓便是,沒有咱們這些人在各地為官,他拿什麽治理國家?咱們是有底氣的,犯不著和他撕破臉!”
    ……
    一時間,各地門閥子弟在激烈的討論中陷入分歧,隻有少量人員堅持要招兵買馬,反抗梁蕭。
    大部分門閥的地方官吏決定派人入京,向梁蕭施壓……
    梁拓率眾登岸,掌控長沙之後,西秦部隊陸續登岸,前鋒部隊已達到十萬人。
    梁讓獻城投降之後,武陵也很快落入西秦的掌控之中。
    荊南四郡,梁拓已占有其二。
    按照梁拓的擘畫,拿下兩郡之後,梁拓並沒有急於攻打豫章,而是揮師南下,直撲桂陽、零陵,以便在占領荊南四郡之後連結交州的南王勢力,同時招攬天和教,再向東推進,包夾豫章到京城這一帶。
    若是交州已經落入梁蕭之手,西秦也可以在桂陽和零陵布置重兵,扼守兩郡,再集中兵力攻打豫章等地。
    荊南四郡,最後的兩郡,離豫章也不遠,又是剛剛歸附,雲家還要防備拓跋穹的部隊,根本來不及調兵防守……
    駐守桂陽和零陵兩郡的,分別是雲修的族侄雲興,以及雲興的長子雲福。
    父子二人常年從軍,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兩郡的兵力比起西秦,實在是捉襟見肘……
    梁拓登岸的同時,西秦皇帝拓跋穹的二十萬大軍也開始渡江,直撲豫章以北的江岸。
    即使雲家鎮守豫章多年,豫章各地依然是人心惶惶。
    雲家的部隊可不是天策軍,可能還沒有西秦人能打,西秦鐵騎足以讓江南各地百姓不敢出城務農……
    “天策軍援軍將至,我軍必能守住豫章,不必擔心!”
    雲修立即張貼通告,同時派人散發徐州送來的報紙,以鼓舞各地軍民。
    天策軍的水軍數量有限,還要分一部分掌控黃河河段,因此僅能在下遊自保,數量並不足以在江麵上硬拚數十萬西秦部隊。
    水戰和陸戰,還是有區別的,即使是戰無不勝的天策軍也不會盲目在江上展開決戰。
    同樣,拓跋穹也深知水戰風險極高,因此並沒有盲目地率眾順流直下,隻是在東邊布置大批巡邏船隊,再以主力直擊豫章。
    隻要天策軍的水軍登岸,馳援豫章,他便可以再抽兵順流直下,徹底掌控長江,斬斷徐州與江南的聯係!
    梁拓親自統領西秦鐵騎,經過六天的星夜兼程,終於抵達數百裏之外的桂陽和零陵。
    “我軍王師已至,國君之仁義海內皆知,願救南國百姓於水火,今後免除苛捐雜稅!”
    梁拓的部隊兵分兩路,各有五千騎兵趕赴零陵和桂陽,開始對兩郡的招降,同時還不忘占領外圍的村鎮。
    兩地軍民登上城樓,望見城外的西秦鐵騎,震恐不安。
    分別在兩郡駐守的雲興父子二人,同樣倍感焦心。
    這兩郡才剛剛歸降,若是迫於壓力,再反叛朝廷,直接獻城投降……
    正當父子二人在兩地心急如焚之時,兩郡的東方同時傳來陣陣馬蹄聲與喊殺聲。
    “天策軍征南大元帥釋流雲,率白袍兵來援!”
    正在城外休息的梁拓,望見東方的部隊,心下一沉。
    速取兩郡的計劃,恐怕要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