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大婚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十月初七。
沛郡一片歡天喜地,百姓自發慶祝梁蕭大婚,家家戶戶載歌載舞。
此時大部分百姓已結束秋收,正是農閑時期。
對於這位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天翻地覆的美好變化的武王,他們唯有心存感激,也希望他能多子多福。
與百姓的歡悅相對的,是三大門閥如喪考妣。
司馬家孩子為司馬桐奔喪,整個家族籠罩在悲傷與絕望之中。
在天策軍的嚴密監視下,三家門閥的核心人員皆不能自由外出,隻能每日聚在一起,商討應對之策。
當然,天策軍也沒能徹底隔絕他們與外界的聯係。
畢竟如今他們之中仍有不少人是朝中大臣,梁蕭也不好完全限製他們的家丁出入,仍是有必要讓外界的三家子弟知道,如今他們的本家子弟仍然健在。
梁蕭逼死三公,除了報仇,還有另一層考慮,那便是給外界一個信號:三大門閥已經失勢,旁人也該重新站隊了。
江南其他士族紛紛歸附天策府,進一步剪除了三大門閥的羽翼。
但想要將三家斬草除根,還需要最後給他們致命一擊。
南王梁敬已經被押赴沛郡南邊的軍營,有重兵把守,他已是插翅難逃。
但今天是大喜之日,梁蕭的臣民們更希望他能正常完婚。
雲子苓,秦昭柔,劍青衣,拓跋倩影,四個新娘蒙了蓋頭,分別待在自己的婚房裏,由一位梁蕭的妻子陪同。
這將是她們今生最幸福的一天,她們仍不敢相信,自己能有幸成為他的妻子。
不是妾室,而是妻子。
她們也將成為梁蕭的妃子,擁有名分。
八位妻子並嫡之事,頗有些驚世駭俗,外界卻無人非議。
在百姓看來,他們的武王當得起!
與他的功德相比,並嫡之事微不足道。
“恭喜四位武王妃,嫁入武王府,與武王喜結連理,誠祝早生貴子——”
天策府內外一片慶祝之聲,亦不乏歌功頌德。
天策府內,梁蕭在卓子房和鍾離清風的陪同下,招待賓客。
雲子苓的外公陸湛,正坐在院子裏,心滿意足。
來往的賓客皆向他道賀,表達對陸先生的敬仰之情。
他鮮少這般拋頭露麵,這回是為了外孫女的婚事。
關於婚禮的細節,梁蕭還專門請示過他,是否需要把雲子苓安排到陸家,讓他去接新娘。
考慮到其他新娘,陸湛還是請求梁蕭一視同仁,也免去那些繁文縟節。
雖說這是大婚之日,但能簡化步驟亦是美事,畢竟西秦已經全麵入侵。
雲子苓的出嫁,也勉強衝淡了最無缺之死給陸湛帶來的悲傷。
由於四位新娘都在武王府,梁蕭也省去了迎親的步驟,請示過陸湛之後,便前往自家大院。
梁蕭先是去了雲子苓的婚房,在鍾離晚雪的引領下,來到新娘麵前,輕輕牽起她的一雙素手。
感受著新娘手心傳來的溫度和顫抖,梁蕭輕聲一笑,忍住了掀開蓋頭看她神情的衝動。
她生性淡薄,難得有這般嬌羞與緊張。
帶著雲子苓走出房間之後,梁蕭又去了秦昭柔的房間,在秦雨薇的幫助下,牽著秦昭柔的手,走出房間。
與心上人肢體接觸,少女早已渾身酥軟,一旁的秦雨薇連忙扶住。
“不必緊張,以後都是一家人了。”
梁蕭的輕聲細語,終於讓秦昭柔的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寧,柔聲回應。
“嗯~”
梁蕭見她無礙,這才放心去找劍青衣。
自小性格剛烈的劍族聖女,此刻也換上一身如火的嫁衣,即使有同族的凝煙陪同,此刻仍是有些僵硬。
在外不戴麵具的時候,她都是一副淑女相,可那些都是為了個人形象,逢場作戲。
如今,她想為了他成為真正的淑女,做個賢妻良母。
“青衣。”
新郎的呼喚,讓劍青衣回過神來,聲如蚊蚋:“夫君……”
“真好!”
梁蕭心花怒放,緊握著她的手,帶她走出房間,又去了拓跋倩影的婚房。
拓跋倩影正在表姐梁清霜的陪伴下,靜坐在桌旁,思緒萬千。
昨天,南宮飛影居然給梁蕭送來了她父皇的賀禮和公文,算是認可了梁蕭這個女婿。
當然,雙方依然是交戰狀態,她的出嫁已經無法改變兩國局勢。
反之,兩國局勢也沒有影響到她的婚姻。
梁蕭仍是願意娶她為妻。
但她也漸漸明白了父皇的良苦用心。
一山不容二虎,有朝一日,雙方必有一敗,定鼎天下者隻有一人。
屆時,雙方可以看在她的份上,不對彼此斬草除根。
不管怎樣,她算是回報了父皇的養育之恩,也不會辜負梁蕭。
現在,她隻想成為梁蕭的妻子,不再去為兩國之事傷神——那已經不是她一個女子能夠改變的。
“倩影。”
拓跋倩影的耳畔傳來梁蕭的輕聲細語,緊接著手心被他緊握著。
感受著他的溫暖,拓跋倩影忸怩不已,囁嚅回應:“能嫁給夫君,妾身三生有幸……”
梁蕭道:“先隨為夫拜堂,晚上再與你說些悄悄話。”
拓跋倩影蓋頭下的俏臉已經紅到了耳根子,乖巧回應之後,便任他牽著自己的手,出了婚房。
四個新娘在姐妹的攙扶下,隨梁蕭去了大堂。
遺憾的是,四位新娘的高堂皆不能在現場。
“拜謝天地!”
“夫妻對拜!”
卓子房親自為梁蕭頌詞,倍感自豪。
這新郎可是他的生死之交,救命恩人,夢寐以求的明主!
沒有什麽事,能比看著他妻兒美滿更值得喜悅了。
作為梁蕭的左膀右臂,沒有人比他更能理解當前的形勢。
這一切的穩定,是建立在梁蕭健在的基礎上。
梁蕭的子嗣太少,也沒有宗親可以依靠,唯一的胞兄還在敵國效力。
唯有多子多福,能有效改變尷尬的現狀。
當然,他和其他同僚更希望梁蕭能夠長命百歲,那就再好不過了。
沒有人比他們更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新時代。
由梁蕭帶領他們締造的新時代!
這一刻,天策府群臣借著喜慶,紛紛獻上祝詞,滿懷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