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章:未來與托付

字數:3843   加入書籤

A+A-


    劍白衣答道:“陛下已悉知石碑之事,這是劍族全體高層數十人的共同決定。”
    大聖賢眼裏本就微弱的光芒更顯暗淡。
    劍白衣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變化,補充道:“大聖賢,您有所不知……陛下並不曾進過我們的先民遺跡,可他卻早已洞悉我們的先民理念,並為我爺爺和無鋒長老他們闡述了這些理念,甚至想出了一條真正可行的未來道路……”
    “不曾進過先民遺跡卻能洞悉那些理念?怎麽可能……”大聖賢喃喃自語,看向梁蕭,一時恍惚。
    梁蕭注視著大聖賢,又看了看他身後惴惴不安的天和教教眾,竟有些肅然起敬。
    這些天和教義軍確實不是純粹的“暴民”,否則他們早早就該作鳥獸散。
    能將他們聚在一起至今,已經證明了大聖賢的能力。
    此人雖已年近耄耋,卻仍有底線,他有必要以平等的姿態與他對話。
    “大聖賢,如我剛才所言,我還政於民之後,這天下該如何治理?難道你認為僅憑一個理念,便能解決一切問題?”
    麵對梁蕭的詢問,大聖賢欲言又止。
    梁蕭又道:“就算皇權消亡,難道這片土地就不會再有紛爭,每個人便會自覺向善,去構建一個人人平等、天下大同的世界?你們自己信麽?”
    大聖賢更是無言以對。
    南宮家三兄妹同樣陷入沉默。
    他們的本意隻是先推翻皇權和門閥,然後……便是“船到橋頭自然直”了。
    大聖賢與孫輩們對視一眼,終於吐露心聲:“武帝,至於我們到底能否成功,至少要先去嚐試,不是麽?”
    梁蕭早有所料,卻是無奈感歎。
    “你所追求的,無非就是皇權消亡,全民共治,但要如何共治?東西南北相隔萬裏,天底下最快的馬車一日也不過一百五十裏,平均日行不足八十裏,你要如何保障各地能夠同時接收信息?”
    “等這邊的政令下發之後,那邊要至少兩個月才能接收到,豈不是黃花菜都涼了?再者,你要如何保證百姓不被蒙蔽,最終所托非人?最後,你又要如何保障不會有人去愚弄、壓迫和剝削他們?”
    “最重要的是,放眼天下,除了我治下的徐州百姓識字率尚可,即使是燕雲之地的百姓,也因為燕雲之地剛剛回歸,而未能及時讀書識字,擺脫文盲。其他地區的百姓,是不是普遍目不識丁,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大聖賢,就算你能建立新的秩序,你要如何保證能夠讓這些百姓理解並接受那些新的政策?以如今這片土地的糧食產量,每逢天災人禍,便會有大片地區的百姓易子而食,連吃飯都成了問題,你又要如何保護革命成功後的政權?”
    大聖賢被問住了,臉色越顯蒼白,身子搖搖欲墜。
    “爺爺!”南宮無痕眼疾手快,一把將他扶住。
    “你不許說了!”南宮琉璃鼓起勇氣對梁蕭道。
    大聖賢卻製止了她,“我想聽……”
    南宮琉璃一愣,頓時悲從中來。
    她再怎麽聰慧,也無法解決爺爺對未來的困惑。
    但眼前的青年作為天和教誓要推翻的帝王,卻似有解答這番困惑的能力,這是何等的諷刺……
    在場天和教高層與中原鐵騎的將士無不震驚,注視著梁蕭,不明所以。
    他們是真的聽不懂,但大受震撼。
    作為帝王,他竟然能與一個“反賊”、一個“妖道”談“還政於民”,這本身就是很不可思議的事情。
    梁蕭卻是鎮定自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聖賢,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根本不足以支持你所希望的時代到來。否則,這等開天辟地的壯舉,這等萬古流芳的好事,我梁蕭又豈會介意放棄帝位,去做人類的先驅,人類的啟蒙者?”
    “我梁蕭如此深得臣民愛戴,尚不能麵麵俱到,惠及這片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其他人,包括你,又能真正為這片土地的百姓做多少事?”
    “既然時代的局限性一定要這片土地暫時有一個權威存在,那我自然是當仁不讓。”
    大聖賢一怔,不禁苦笑:“武帝的話,老夫已經聽懂了……可是,這樣的未來當真永無可能實現麽?”
    “自然是有希望實現!”
    梁蕭斬釘截鐵的回應,讓大聖賢驚疑不定。
    “大聖賢,我的打算是,待天下靖平之後,我會和我的子孫一起,率先實行共和製,不再讓帝王為所欲為,而是要以皇室、群臣和百姓去製約、去監督帝王。此外,我會留下指引後人探索道路的技術指導和思想方針,引導他們走向更合適、更正確的道路。”
    “天下大同你我此生是看不見的,但不妨礙你我指引後人,去實現一個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書念的新時代。這一切的前提,是國家穩定發展,以新技術提高生產力。正如我的印刷術,能讓幾十個人幹幾千個人幹的活。”
    “未來世界蓬勃發展,自然會爆發新的技術革命。屆時,一台機器未必不能完成成千上萬人所需的工作,大幅提升生產力,以保障每個人的溫飽。”
    在場眾人若有所思,但大部分人都是茫然。
    大聖賢與南宮三兄妹靜靜傾聽,卻是有些意動。
    兄妹三人都聽自己爺爺提過劍族先民理念,深信不疑,如今結合梁蕭所言,竟隱隱有了撥雲見日之感……
    這一刻,大聖賢神色平靜。
    似萬念俱灰,又似大徹大悟。
    幾個呼吸之後,大聖賢終於失笑。
    “武帝,觀如今之形勢,我除了投降和相信你,早已別無選擇。可你卻仍不介意開導我,至少讓我這盲目的一生有了些許寬慰……”
    “我在人世徘徊了數十載,原來隻是為了與你相遇……”
    “開導?”天和教眾人一驚。
    天和教的創教者,人人尊崇的大聖賢,竟需要一個後生開導?
    大聖賢朝著高層們招了招手,等眾人走近之後,才如釋重負般表態。
    “武帝乃是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聖君,我教願意誠心歸順,聽憑武帝發落……”
    “至於琉璃……”大聖賢回光返照般抓起南宮琉璃的手腕,“武帝,我便把這孩子和她的兩位兄長托付於你,希望你能善用他們的天賦……”
    “無定,無痕,琉璃,從今往後,當聽命於武帝梁蕭,爺爺在天之靈自當庇佑你們……”
    大聖賢簡單交代之後,終於微笑合眼。
    一代聖賢,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