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44章 亮底牌
字數:5667 加入書籤
“我們沒什麽好談的。”
老潘拒絕得異常幹脆。
“為什麽?”
“潘師傅,你不想讓更多人喝到你釀的酒嗎?”
宋思銘問老潘。
“想,但是,你的方法不行。”
老潘回應道。
“為什麽不行?”
“我免費提供場地,總得比省道邊賣酒好吧?”
“如果,你覺得,銷量沒辦法保證的話,我們可以簽一個保底合同,每月賣不夠合同的數量,我個人補齊。”
宋思銘繼續爭取。
“不需要。”
潘師傅搖搖頭,說道。
“你不為你自己考慮,也得替戚向山想想吧!”
“你釀酒,他賣酒,美其名曰報答他的救命之恩。”
“可是,你摸著良心問問你自己,你真的是報恩嗎?”
“你讓他過上好日子了嗎?”
軟的不行,宋思銘決定來硬的,直接質問老潘。
果然,老潘有些動容。
但他還是咬緊牙關,“我有我的原則。”
“什麽原則?”
“你倒是把你的原則說清楚啊!”
宋思銘逼問老潘。
“我的原則就是不與你們這些當官的合作!”
終於,老潘坦露心聲。
“不和當官的合作?”
宋思銘大腦飛速旋轉,分分鍾抓住重點,“你是被當官的坑過?”
“對。”
老潘回答道。
“就算你被當官的坑過,那也是坑你的那個人的問題,你不能因為這個,就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吧?”
宋思銘試圖打開老潘的心結。
“坑我的不是一個人,是一幫人。”
老潘說道。
“一幫人?”
“青山市製酒廠的領導?”
宋思銘猜測道。
剛剛戚向河說,老潘是被酒廠開除出來的,而老潘釀的酒,又和青山製酒廠的青山醇二十年有著九分相似。
於是乎,宋思銘就想到了青山製酒廠的領導。
沒想到,還真就被宋思銘蒙對了。
“你怎麽知道?”
老潘驚訝道。
“青山製酒廠的情況,我也了解一些。”
“由於經營不善,虧損嚴重,十三年前,已經申請破產。”
“後來,市審計局對青山製酒廠,進行破產審計的時候,發現好幾個廠領導,存在腐敗問題,當即便上報了市紀委。”
“市紀委隨即對那幾個廠領導進行了調查,那幾個廠領導,已經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由於曾學嶺分管過青山市製酒廠,後來曾學嶺又十分喜歡青山醇二十年,宋思銘特意對青山製酒廠的前世今生,進行了一番了解。
“但是,那個最應該被處罰的人,卻沒有受到處罰,非但沒有處罰,而且越爬越高。”
這正是老潘意難平的地方。
如果那個罪魁禍首已經伏法,他也不會在這個小村子,一蹲就是十三年。
“你說的這個人是誰?”
宋思銘皺了皺眉,懷疑地問道。
“你知道了,又能怎麽樣?”
“你隻是一個小鄉長,而那個人,已經是正處級了。”
老潘說道。
“正處級?”
作為曾經的市委辦秘書一科科長,市政府辦秘書一科科長,整個青山的正處級幹部就沒有宋思銘不認識的。
“你說個名字。”
宋思銘堅持道。
“鄭元吉!”
老潘說道。
“市國資委主任鄭元吉?”
宋思銘驚訝道。
在他的印象裏,鄭元吉可是青山幹部隊伍中,廉潔奉公的典型。
宋思銘曾不止一次,看到鄭元吉騎著一個價值不超過五十塊錢破自行車上下班。
有時候還會看到鄭元吉,在路邊吃拉麵,而且是那種六塊錢一碗,連點肉都沒有的清湯拉麵。
青山市國資委可是管理著全市所有的國有企業。
建投集團,市政集團,青山銀行,公交集團都掛在國資委旗下。
鄭元吉稍稍動動嘴,就能車接車送,每天龍蝦鮑魚吃個夠,但這樣的事,卻一次都沒有發生過。
青山日報還對鄭元吉做過專訪,記者問鄭元吉,為什麽這麽節儉,鄭元吉的回答是他要把他的工資花到刀刃上。
而他的刀刃,就是那些因為家庭條件困難,而麵臨失學的孩子。
據不完全統計,鄭元吉自參加工作,已經資助了超過一百五十名貧困學生。
“這裏麵是不是有什麽誤會?”
宋思銘第一反應就是老潘搞錯了。
“誤會?”
“果然是官官相護。”
“你的潛意識都是他沒問題,而不是他有問題。”
老潘直接給宋思銘扣上了一頂大帽子。
“這不是潛意識,是基於事實的判斷。”
宋思銘辯解道。
“事實?”
“有時候親眼見到的也不一定事實。”
“你是不是想說,鄭元吉天天騎個破自行車上班?”
“你是不是想說,鄭元吉省吃儉用攢下的錢,都資助了貧困學生?”
老潘發問。
“是。”
宋思銘點點頭,承認道。
“那不過是他的偽裝罷了。”
老潘撇撇嘴,“沒有這層偽裝,青山製酒廠破產的時候,他就被抓了。”
“你有沒有證據?”
見老潘說得言之鑿鑿,宋思銘問道。
“當然有。”
老潘答道。
“那你為什麽不交給紀委?”
宋思銘問老潘。
“我交了。”
“然後,我就被開除了。”
老潘給出一個殘酷的事實。
“這……”
宋思銘一時無言以對。
“所以,你現在手裏已經沒證據了?”
沉默片刻,宋思銘又問。
“誰說沒有了?”
“還有。”
老潘回答。
“你不是說交給紀委了嗎?”
宋思銘懷疑道。
“我隻交了一部分。”
“還有一部分在我手裏。”
老潘解釋道。
“我能看看嗎?”
宋思銘提出一個有些過分的要求。
“我看了又能怎麽樣?”
老潘有些看不起宋思銘,覺得宋思銘級別太低。
“如果真能證明鄭元吉有問題,我可以幫你討回公道。”
宋思銘正色保證道。
“憑什麽?”
“你跟市紀委很熟嗎?”
老潘上下打量著宋思銘,問道。
“我不止跟市紀委很熟,我跟青山的市委書記,市長,都很熟。”
“如果,你覺得這些還不夠的話。”
“我可以告訴你,我在省紀委也有熟人。”
為了取得老潘的信任,宋思銘將自己的底牌一張又一張地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