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寶玉黛玉放風箏
字數:3861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程萍說:“我現在隻有三十多歲的樣子,實際年齡,應該有五十多歲了。”劉媛媛大姐說:“我們參加科學奧秘探索穿越遊活動,都變得年輕了。”劉夢石說:“我被廚房的煤氣燃起的大火,燒傷了百分之三十五的麵積,是機器人延續了我的生命,你知道麽,你是蓬萊天池荷花轉世,我是蓬萊天池旁邊的石頭轉世。”
程萍編輯問:“劉夢石,我想問你,為什麽我一生當中曾經最厭惡的男人是你,而追求你劉夢石的女子不少,為什麽你偏偏相中了我。”劉夢石說:“程萍,正因為你一直厭惡我,所以,隻有我追到你,才是我最大的成功。現在我明白了,我們在前世都有情感的依戀。”
程萍編輯說:“你知道我想同你去哪裏嗎?我想走遍你從小生活的地方,你年輕時工作的地方,你中年工作的地方,你老年工作的地方,然後,我想同你到另外一個時代,比如,清朝、明朝、唐朝去,還有,我想同你到另外一個星球上去。”
劉夢石說:“我認為這個計劃可以實施。我們兩個如果不是重生,不可能走這麽多地方,有這麽好的體力,有這麽好的心情。我想帶著機器人賈寶玉、機器人林黛玉一起去,帶著賈寶玉、林黛玉一起去。”
程萍說:“我們乘坐風箏在天空遊覽,觀賞武漢,感覺江城十分美麗。我在夜晚,也常常夢見風箏淩空飛翔。”劉夢石說:“每年寒暑假,學院放假,我都要從海口回到武漢,常去武漢江灘公園看人們放風箏。藍天白雲下的風箏,有的像小鳥一樣自由飛翔,有的像蝴蝶一樣翩翩起舞,有的像龍一樣搖頭擺尾,令人歎為觀止。”
程萍編輯說,我與報社的幾個女記者、編輯,還有劉媛媛大姐,很是談得來。我們看見餐廳掛著風箏實物,還有幾幅放風箏的圖片,我們聊天的話題便圍繞風箏,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海闊天空,滔滔不絕。賈寶玉說:“我們每當放風箏的時候,是心情最舒暢的時候,但是,一旦知道黛玉其實已經去世,心裏就覺得十分心痛。”
劉夢石說:“我讀小學時,學校要學生做手工課,做風箏蔚然成風,學校的美術老師還讓我們在自己做的風箏上畫上水彩畫。為了做風箏,有些同學本來就是街坊鄰居,便集中在我家裏的房間裏,買來大白紙,找來竹片與細鐵絲,拿來漿糊,將紙片用剪刀裁剪成各式各樣,或做成蝴蝶風箏,或做成燕子風箏。我怪自己笨手笨腳,做的蝴蝶風箏四不像,反複拆反複做,終於做好了,我小跑著,風箏貼在地上跑,跌跌撞撞,就是飛不高。”
程萍說:“我看過你寫的一篇散文《風箏》,這樣描寫:我住在漢正街上一個巷子裏,離漢水河不遠,同學們製作好風箏後,舉起風箏又蹦又跳,又喊又叫:‘我們到漢水河邊放風箏去。’我們像一群出籠的雞子,從屋子裏跑到街上,然後穿過巷子來到漢水河邊的河灘上,一個勁地奔跑,風箏一個個地從地麵上飛了起來。”
劉夢石說:“現在,我常到武漢沿江大道的江灘公園去看人們放風箏,我望著各式各樣的風箏在藍天下飄飛,禁不住浮想聯翩。想當年,我們一群同學約在一起放風箏,有的風箏飛起後,忽然在空中搖搖晃晃,像折了翅膀的小鳥一樣,最後墜落在地上。有的同學的風箏順利地越飛越高,我們仰起脖子觀望,實在是羨慕。有的同學的風箏高飛在空中,因為線斷了,風箏便在空中像沒有舵的船一樣漂泊,最後無影無蹤,令人遺憾地歎息。”
賈寶玉與林黛玉一邊放風箏,一邊聽劉夢石講述放風箏的故事,十分開心。“寶玉,記得風箏是怎樣發明的故事嗎?”黛玉問。寶玉說:“據說與與鬥笠有關。古代的鬥笠,是生活在熱帶亞熱帶人們的防雨防暑器具。鬥笠製作簡便,係繩就地取材,多用柔軟的樹皮纖維。傳說一農夫正在耕作時,忽然一陣狂風卷飛了他頭上的鬥笠,農夫趕緊去追,一下抓住係繩,鬥笠便像風箏一樣在空中飄飛。”
黛玉說:“這農夫覺得十分有趣,便當著一群村民的麵,表演放鬥笠,激起大家的興趣,放鬥笠的人越來越多。後來,放鬥笠演變成放風箏。”
劉夢石說,我們要趕快送賈寶玉回到王夫人與賈母身邊,我是向王夫人、賈母請假接賈寶玉過來的,他主要是想與生前的林黛玉見麵。林黛玉已經去世了,人死了不可能複生。
很快,劉夢石、夏青、張洪德、範想林幾個教授,劉媛媛、程萍、沈聰明幾個編輯,還有沈琳、齊紅霞兩個特警,帶著小夢石、機器人林黛玉、機器人賈寶玉等護送賈寶玉回到賈母。王夫人看見賈寶玉回來了,賈母看見賈寶玉回來了,十分高興。
賈母問:“寶玉,我的心肝,你到什麽地方去玩了。”賈寶玉說:“我與機器人賈寶玉、機器人林黛玉穿越到現代社會去了,我見到了林黛玉,我們一起放風箏,奇怪的是,風箏上還有金陵十二釵。”
薛寶釵過來了,她對賈寶玉說:“你不能夠丟下我去穿越呀。”紅學家範想林教授說,盡管薛寶釵有許多值得稱讚的品質,但她的人物形象在文學評論界引發了廣泛的爭議。一些讀者和評論家認為她過於順從和圓滑,甚至帶有某種虛偽和奸險的色彩。例如,有人認為她為了達到目的不惜犧牲個人情感,甚至利用他人的弱點。然而,也有人認為這些評價過於苛刻,忽視了她作為一個封建社會女性所麵臨的種種限製和挑戰。
關於薛寶釵的結局,《紅樓夢》原著並未明確給出,但根據一些學者的推測,賈寶玉最終與薛寶釵成親。然而,由於兩人缺乏共同的理想和誌趣,賈寶玉在婚後不久便選擇出家,留下薛寶釵獨自守寡,抱恨終身。
薛寶釵在《紅樓夢》中與其他主要角色有著複雜的互動關係,尤其是與林黛玉和賈寶玉的關係最為引人注目。她與林黛玉之間存在著微妙的競爭和矛盾,而與賈寶玉的關係則充滿了複雜的情感糾葛。以上是對薛寶釵的基本介紹和分析,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更多具體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這裏寶玉和賈蘭講文,鶯兒沏過茶來,賈蘭站起來接了。又說了一會子下場的規矩並請甄寶玉在一處的話,寶玉也甚似願意。一時賈蘭回去,便將書子留給寶玉了。那寶玉拿著書子,笑嘻嘻走進來遞給麝月收了,便出來將那本《莊子》收了,把幾部向來最得意的,如《參同契》《元命苞》《五燈會元》之類,叫出麝月秋紋鶯兒等都搬了擱在一邊。寶釵見他這番舉動,甚為罕異,因欲試探他,便笑問道:“不看他倒是正經,但又何必搬開呢。”
寶玉道:“如今才明白過來了。這些書都算不得什麽,我還要一火焚之,方為幹淨。”寶釵聽了更欣喜異常。隻聽寶玉口中微吟道:“內典語中無佛性,金丹法外有仙丹。”寶釵也沒很聽真,隻聽得“無佛性”“有仙丹”幾個字,心中轉又狐疑,且看他作何光景。寶玉便命麝月秋紋等收拾一間靜室,把那些語錄名稿及應製詩之類都找出來擱在靜室中,自己卻當真靜靜的用起功來。寶釵這才放了心。
那襲人此時真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便悄悄的笑著向寶釵道:“到底奶奶說話透徹,隻一路講究,就把二爺勸明白了。就隻可惜遲了一點兒,臨場太近了。”寶釵點頭微笑道:“功名自有定數,中與不中倒也不在用功的遲早。但願他從此一心巴結正路,把從前那些邪魔永不沾染就是好了。”
說到這裏,見房裏無人,便悄說道:“這一番悔悟回來固然很好,但隻一件,怕又犯了前頭的舊病,和女孩兒們打起交道來,也是不好。”
襲人道:“奶奶說的也是。二爺自從信了和尚,才把這些姐妹冷淡了,如今不信和尚,真怕又要犯了前頭的舊病呢。我想奶奶和我二爺原不大理會,紫鵑去了,如今隻他們四個,這裏頭就是五兒有些個狐媚子,聽見說他媽求了兩個奶奶,說要討出去給人家兒呢。
但是這兩天到底在這裏呢。麝月秋紋雖沒別的,隻是二爺那幾年也都有些頑頑皮皮的。如今算來隻有鶯兒二爺倒不大理會,況且鶯兒也穩重。我想倒茶弄水隻叫鶯兒帶著小丫頭們伏侍就夠了,不知奶奶心裏怎麽樣。”
寶釵道:“我也慮的是這些,你說的倒也罷了。”從此便派鶯兒帶著小丫頭伏侍。那寶玉卻也不出房門,天天隻差人去給王夫人請安。王夫人聽見他這番光景,那一種欣慰之情,更不待言了。到了八月初三,這一日正是賈母的冥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