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 寶玉讀書用苦功

字數:4174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劉夢石教授講述《紅樓夢》的故事片段——
    麝月秋紋雖沒別的,隻是二爺那幾年也都有些頑頑皮皮的。如今算來隻有鶯兒二爺倒不大理會,況且鶯兒也穩重。我想倒茶弄水隻叫鶯兒帶著小丫頭們伏侍就夠了,不知奶奶心裏怎麽樣。”
    範想林補充說,鶯兒,古典小說《紅樓夢》中的角色之一。鶯兒,薛寶釵的丫頭,本名黃金鶯,因薛寶釵嫌金鶯拗口,改叫鶯兒。她甚是乖巧,薛寶釵在觀看通靈寶玉,念著玉上所鐫之文“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時,她馬上想到這和小姐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她手特巧,擅長打絡子、編花籃等,還頗懂色彩的搭配。薛寶釵嫁給寶玉後,她就成了薛寶釵的陪房丫頭。
    劉夢石接著說,寶釵道:“我也慮的是這些,你說的倒也罷了。”從此便派鶯兒帶著小丫頭伏侍。那寶玉卻也不出房門,天天隻差人去給王夫人請安。王夫人聽見他這番光景,那一種欣慰之情,更不待言了。到了八月初三,這一日正是賈母的冥壽。
    寶玉早晨過來磕了頭,便回去,仍到靜室中去了。飯後,寶釵襲人等都和姊妹們跟著邢王二夫人在前麵屋裏說閑話兒。寶玉自在靜室冥心危坐,忽見鶯兒端了一盤瓜果進來說:“太太叫人送來給二爺吃的。這是老太太的克什。”寶玉站起來答應了,複坐下,便道:“擱在那裏罷。”
    鶯兒一麵放下瓜果一麵悄悄向寶玉道:“太太那裏誇二爺呢。”寶玉微笑。鶯兒又道:“太太說了,二爺這一用功,明兒進場中了出來,明年再中了進士,作了官,老爺太太可就不枉了盼二爺了。”
    寶玉也隻點頭微笑。鶯兒忽然想起那年給寶玉打絡子的時候,寶玉說的話來,便道:“真要二爺中了,那可是我們姑奶奶的造化了。二爺還記得那一年在園子裏,不是二爺叫我打梅花絡子時說的,我們姑奶奶後來帶著我不知到那一個有造化的人家兒去呢。如今二爺可是有造化的罷咧。”
    寶玉聽到這裏,又覺塵心一動,連忙斂神定息,微微的笑道:“據你說來,我是有造化的,你們姑娘也是有造化的,你呢?”鶯兒把臉飛紅了,勉強道:“我們不過當丫頭一輩子罷咧,有什麽造化呢!”
    寶玉笑道:“果然能夠一輩子是丫頭,你這個造化比我們還大呢!”鶯兒聽見這話似乎又是瘋話了,恐怕自己招出寶玉的病根來,打算著要走。隻見寶玉笑著說道:“傻丫頭,我告訴你罷。”
    話說鶯兒見寶玉說話摸不著頭腦,正自要走,隻聽寶玉又說道:“傻丫頭,我告訴你罷。你姑娘既是有造化的,你跟著他自然也是有造化的了。你襲人姐姐是靠不住的。隻要往後你盡心伏侍他就是了。日後或有好處,也不枉你跟著他熬了一場。”
    鶯兒聽了前頭象話,後頭說的又有些不象了,便道:“我知道了。姑娘還等我呢。二爺要吃果子時,打發小丫頭叫我就是了。”寶玉點頭,鶯兒才去了。一時寶釵襲人回來,各自房中去了。
    紅學家範想林說,且說過了幾天便是場期,別人隻知盼望他爺兒兩個作了好文章便可以高中的了,隻有寶釵見寶玉的功課雖好,隻是那有意無意之間,卻別有一種冷靜的光景。知他要進場了,頭一件,叔侄兩個都是初次赴考,恐人馬擁擠有什麽失閃,第二件,寶玉自和尚去後總不出門,雖然見他用功喜歡,隻是改的太速太好了,反倒有些信不及,隻怕又有什麽變故。
    所以進場的頭一天,一麵派了襲人帶了小丫頭們同著素雲等給他爺兒兩個收拾妥當,自己又都過了目,好好的擱起預備著;一麵過來同李紈回了王夫人,揀家裏的老成管事的多派了幾個,隻說怕人馬擁擠碰了。
    次日寶玉賈蘭換了半新不舊的衣服,欣然過來見了王夫人。王夫人囑咐道:“你們爺兒兩個都是初次下場,但是你們活了這麽大,並不曾離開我一天。就是不在我眼前,也是丫鬟媳婦們圍著,何曾自己孤身睡過一夜。今日各自進去,孤孤淒淒,舉目無親,須要自己保重。早些作完了文章出來,找著家人早些回來,也叫你母親媳婦們放心。”
    王夫人說著不免傷心起來。賈蘭聽一句答應一句。隻見寶玉一聲不哼,待王夫人說完了,走過來給王夫人跪下,滿眼流淚,磕了三個頭,說道:“母親生我一世,我也無可答報,隻有這一入場用心作了文章,好好的中個舉人出來。那時太太喜歡喜歡,便是兒子一輩的事也完了,一輩子的不好也都遮過去了。”
    卻說寶玉送了王夫人去後,正拿著《秋水》一篇在那裏細玩。寶釵從裏間走出,見他看的得意忘言,便走過來一看,見是這個,心裏著實煩悶。細想他隻顧把這些出世離群的話當作一件正經事,終久不妥。看他這種光景,料勸不過來,便坐在寶玉旁邊怔怔的坐著。
    寶玉見他這般,便道:“你這又是為什麽?”寶釵道:“我想你我既為夫婦,你便是我終身的倚靠,卻不在情欲之私。論起榮華富貴,原不過是過眼煙雲,但自古聖賢,以人品根柢為重。”
    寶玉也沒聽完,把那書本擱在旁邊,微微的笑道:“據你說人品根柢,又是什麽古聖賢,你可知古聖賢說過‘不失其赤子之心’。那赤子有什麽好處,不過是無知無識無貪無忌。我們生來已陷溺在貪嗔癡愛中,猶如汙泥一般,怎麽能跳出這般塵網。如今才曉得‘聚散浮生’四字,古人說了,不曾提醒一個。既要講到人品根柢,誰是到那太初一步地位的!”
    劉夢石說,寶釵道:“你既說‘赤子之心’,古聖賢原以忠孝為赤子之心,並不是遁世離群無關無係為赤子之心。堯舜禹湯周孔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所謂赤子之心,原不過是‘不忍’二字。若你方才所說的,忍於拋棄天倫,還成什麽道理?”
    寶玉點頭笑道:“堯舜不強巢許,武周不強夷齊。”寶釵不等他說完,便道:“你這個話益發不是了。古來若都是巢許夷齊,為什麽如今人又把堯舜周孔稱為聖賢呢!況且你自比夷齊,更不成話,伯夷叔齊原是生在商末世,有許多難處之事,所以才有托而逃。當此聖世,咱們世受國恩,祖父錦衣玉食,況你自有生以來,自去世的老太太以及老爺太太視如珍寶。你方才所說,自己想一想是與不是。”
    寶玉聽了也不答言,隻有仰頭微笑。寶釵因又勸道:“你既理屈詞窮,我勸你從此把心收一收,好好的用用功。但能搏得一第,便是從此而止,也不枉天恩祖德了。”寶玉點了點頭,歎了口氣說道:“一第呢,其實也不是什麽難事,倒是你這個‘從此而止,不枉天恩祖德’卻還不離其宗。”
    範想林說,寶釵未及答言,襲人過來說道:“剛才二奶奶說的古聖先賢,我們也不懂。我隻想著我們這些人從小兒辛辛苦苦跟著二爺,不知陪了多少小心,論起理來原該當的,但隻二爺也該體諒體諒。況二奶奶替二爺在老爺太太跟前行了多少孝道,就是二爺不以夫妻為事,也不可太辜負了人心。至於神仙那一層更是謊話,誰見過有走到凡間來的神仙呢!那裏來的這麽個和尚,說了些混話,二爺就信了真。二爺是讀書的人,難道他的話比老爺太太還重麽!”
    寶玉聽了,低頭不語。襲人還要說時,隻聽外麵腳步走響,隔著窗戶問道:“二叔在屋裏呢麽?”寶玉聽了,是賈蘭的聲音,便站起來笑道:“你進來罷。”寶釵也站起來。賈蘭進來,笑容可掬的給寶玉寶釵請了安,問了襲人的好,——襲人也問了好——便把書子呈給寶玉瞧。寶玉接在手中看了,便道:“你三姑姑回來了。”
    賈蘭道:“爺爺既如此寫,自然是回來的了。”寶玉點頭不語,默默如有所思。賈蘭便問:“叔叔看見爺爺後頭寫的叫咱們好生念書了?叔叔這一程子隻怕總沒作文章罷?”寶玉笑道:“我也要作幾篇熟一熟手,好去誆這個功名。”
    賈蘭對叔叔寶玉很尊敬,同他相當合得來,但是卻又明顯的與賈寶玉形成對比。賈蘭是一個受封建禮教影響根深蒂固的人,正所謂“知書達理”,其本身對封建知識的掌握的造詣是高過寶玉,但仍然孜孜不倦的向寶玉求教,另外一點的體現就是,賈蘭本身和賈寶玉的年齡差別不大,但對“小叔叔”的尊稱是一直掛在嘴巴上的。
    紅學家範想林說,賈蘭在《紅樓夢》中的結局是科舉高中並做了高官,但最終因官場失意而去世。賈蘭是賈珠和李紈的兒子,他在賈府敗落後成為家族複興的希望。賈蘭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奮努力,最終在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獲得了高官厚祿。李紈也因此被封為誥命夫人。然而,賈蘭在官場上的欲望膨脹導致他為官目的由忠君報國變成了為自己的私欲爭權奪利,最終被參罷官,經受不住打擊而病逝。
    此外,還有一種說法是賈蘭在賈府抄家後隱居山中,後來朝代更替,世道恢複太平,賈蘭和兄弟賈菌中舉,但因官場黑暗,兩人又請命上戰場,立得軍工,最終李紈也得以紫莽加身,但不久後李紈便病故。總體來看,賈蘭的結局雖然顯赫一時,但也充滿了悲劇色彩,他的努力和才華最終未能完全實現其抱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