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寶玉中舉救賈府

字數:4503   加入書籤

A+A-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劉傻子教授說——
    賈寶玉沒有音訊,如此一連數日,王夫人哭得飲食不進,命在垂危。忽然,劉夢石帶著機器人賈寶玉、機器人林黛玉來訪,說:“寶玉已經高中了,獲得舉人第七名,賈蘭已經中舉了,獲得一百三十名。”王夫人以為在夢中,就是不敢相信。
    忽有家人回道:“海疆來了一人,口稱統製大人那裏來的,說我們家的三姑奶奶明日到京了。”王夫人聽說探春回京,雖不能解寶玉之愁,那個心略放了些。到了明日,果然探春回來。眾人遠遠接著,見探春出跳得比先前更好了,服飾鮮明。
    見了王夫人形容枯槁,眾人眼腫腮紅,便也大哭起來,哭了一會,然後行禮。看見惜春道姑打扮,心裏很不舒服。又聽見寶玉昏迷走失,家中多少不順的事,大家又哭起來。還虧得探春能言,見解亦高,把話來慢慢兒地勸解了好些時,王夫人等略覺好些。
    再明兒,三姑爺也來了。知有這樣的事,探春住下勸解。跟探春的丫頭老婆也與眾姐妹們相聚,各訴別後的事。從此上上下下的人,竟是無晝無夜專等寶玉的信。那一夜五更多天,外頭幾個家人進來到二門口報喜。幾個小丫頭亂跑進來,也不及告訴大丫頭了,進了屋子便說:“太太奶奶們大喜。”王夫人以為是寶玉找著了,便喜歡的站起身來說:“在那裏找著的,快叫他進來。”那人道:“中了第七名舉人。”
    王夫人道:“寶玉呢?”家人不言語,王夫人仍舊坐下。探春便問:“第七名中的是誰?”家人回說“是寶二爺。”正說著,外頭又嚷道:“蘭哥兒中了。”那家人趕忙出去接了報單回稟,見賈蘭中了一百三十名。李紈心下喜歡,因王夫人不見了寶玉,不敢喜形於色。
    王夫人見賈蘭中了,心下也是喜歡,隻想:“若是寶玉一回來,咱們這些人不知怎樣樂呢!對了,好像是劉夢石帶著機器人賈寶玉、機器人林黛玉來告訴自己,寶玉與賈蘭中舉的事情,自己還以為是在做夢的呢。”
    紅學家範想林說,薛寶釵是一個很智慧的人,她知道賈寶玉會雖然考中舉人,未必會回到她的身邊,所以,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述,獨有寶釵心下悲苦,又不好掉淚。眾人道喜,說是“寶玉既有中的命,自然再不會丟的。況天下哪有迷失了的舉人。”王夫人等想來不錯,略有笑容。眾人便趁勢勸王夫人等多進了些飲食。隻見三門外頭焙茗亂嚷說:“我們二爺中了舉人,是丟不了的了。”眾人問道:“怎見得呢?”
    焙茗道:“‘一舉成名天下聞,如今二爺走到那裏,那裏就知道的。誰敢不送來!”裏頭的眾人都說:“這小子雖是沒規矩,這句話是不錯的。”惜春道:“這樣大人了,哪裏有走失的。隻怕他勘破世情,入了空門,這就難找著他了。”這句話又招得王夫人等又大哭起來。李紈道:“古來成佛作祖成神仙的,果然把爵位富貴都拋了也多得很。”
    王夫人哭道:“他若拋了父母,這就是不孝,怎能成佛作祖。”探春道:“大凡一個人不可有奇處。二哥哥生來帶塊玉來,都道是好事,這麽說起來,都是有了這塊玉的不好。若是再有幾天不見,我不是叫太太生氣,就有些緣故了,隻好譬如沒有生這位哥哥罷了。果然有來頭成了正果,也是太太幾輩子的積德。”
    範想林說,“焙茗”是《紅樓夢》中賈寶玉身邊的重要小廝,原名“茗煙”,後被寶玉改名為“焙茗”。在《紅樓夢》這部文學作品中,雖然有很多詩詞,但並沒有直接描寫“焙茗”的詩詞。
    劉夢石說,焙茗是賈寶玉身邊的貼身書僮,是寶玉最得力的小廝之一。他在大觀園以外的地位非常重要,與寶玉的關係非常密切,不亞於怡紅院裏的襲人和晴雯。焙茗不諳世事,淘氣頑皮,年少氣盛,但對寶玉非常忠誠。他支持寶玉的叛逆思想和行為,是寶玉的忠實夥伴和支持者。
    寶釵聽了不言語,襲人哪裏忍得住心裏一疼,頭上一暈便栽倒了。王夫人見了可憐,命人扶他回去。賈環見哥哥侄兒中了,又為巧姐的事大不好意思,隻報怨薔芸兩個,知道探春回來,此事不肯幹休,又不敢躲開,這幾天竟是如在荊棘之中。
    明日賈蘭隻得先去謝恩,知道甄寶玉也中了,大家序了同年。提起賈寶玉心迷走失,甄寶玉歎息勸慰。知貢舉的將考中的卷子奏聞,皇上一一的披閱,看取中的文章俱是平正通達的。見第七名賈寶玉是金陵籍貫,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賈蘭,皇上傳旨詢問,兩個姓賈的是金陵人氏,是否賈妃一族。
    大臣領命出來,傳賈寶玉賈蘭問話,賈蘭將寶玉場後迷失的話並將三代陳明,大臣代為轉奏。皇上最是聖明仁德,想起賈氏功勳,命大臣查複,大臣便細細地奏明。皇上甚是憫恤,命有司將賈赦犯罪情由查案呈奏。
    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師善後事宜一本,奏的是海晏河清,萬民樂業的事。皇上聖心大悅,命九卿敘功議賞,並大赦天下。賈蘭等朝臣散後拜了座師,並聽見朝內有大赦的信,便回了王夫人等。合家略有喜色,隻盼寶玉回來。
    薛姨媽更加喜歡,便要打算贖罪。一日,人報甄老爺同三姑爺來道喜,王夫人便命賈蘭出去接待。不多一回,賈蘭進來笑嘻嘻地回王夫人道:“太太們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內聽見有旨意,說是大老爺的罪名免了,珍大爺不但免了罪,仍襲了寧國三等世職。榮國世職仍是老爺襲了,俟丁憂服滿,仍升工部郎中。所抄家產,全行賞還。
    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甚喜,問知元妃兄弟,北靜王還奏說人品亦好,皇上傳旨召見,眾大臣奏稱據伊侄賈蘭回稱出場時迷失,現在各處尋訪,皇上降旨著五營各衙門用心尋訪。這旨意一下,請太太們放心,皇上這樣聖恩,再沒有找不著了。”王夫人等這才大家稱賀,喜歡起來。隻有賈環等心下著急,四處找尋巧姐。
    哪知巧姐隨了劉姥姥帶著平兒出了城,到了莊上,劉姥姥也不敢輕褻巧姐,便打掃上房讓給巧姐平兒住下。每日供給雖是鄉村風味,倒也潔淨。又有青兒陪著,暫且寬心。那莊上也有幾家富戶,知道劉姥姥家來了賈府姑娘,誰不來瞧,都道是天上神仙。
    也有送菜果的,也有送野味的,倒也熱鬧。內中有個極富的人家,姓周,家財巨萬,良田千頃。隻有一子,生得文雅清秀,年紀十四歲,他父母延師讀書,新近科試中了秀才。
    那日他母親看見了巧姐,心裏羨慕,自想:“我是莊家人家,哪能配得起這樣世家小姐!”呆呆地想著。劉姥姥知他心事,拉著他說:“你的心事我知道了,我給你們做個媒罷。”周媽媽笑道:“你別哄我,他們什麽人家,肯給我們莊稼人嗎。”
    劉姥姥道:“說著瞧罷。”於是兩人各自走開。劉姥姥惦記著賈府,叫伴兒進城打聽,那日恰好到寧榮街,隻見有好些車轎在那裏。板兒便在鄰近打聽,說是:“寧榮兩府複了官,償還抄的家產,如今府裏又要起來了。隻是他們的寶玉中了官,不知走到哪裏去了。”
    板兒心裏喜歡,便要回去,又見好幾匹馬到來,在門前下馬。隻見門上打千兒請安說:“二爺回來了,大喜!大老爺身上安了嗎?”那位爺笑著道:“好了。又遇恩旨,就要回來了。”還問:“那些人做什麽的?”門上回說:“是皇上派官在這裏下旨意,叫人領家產。”
    那位爺便喜歡進去。板兒便知是賈璉了。也不用打聽,趕忙回去告訴了他外祖母。劉姥姥聽說,喜得眉開眼笑,去和巧姐兒賀喜,將板兒的話說了一遍。平兒笑說道:“可不是,虧得姥姥這樣一辦,不然姑娘也摸不著那好時候。”
    巧姐更自歡喜。正說著,那送賈璉信的人也回來了,說是:“姑老爺感激得很,叫我一到家快把姑娘送回去。又賞了我好幾兩銀子。”劉姥姥聽了得意,便叫人趕了兩輛車,請巧姐平兒上車。巧姐等在劉姥姥家住熟了,反是依依不舍,更有青兒哭著,恨不能留下。
    劉姥姥知他不忍相別,便叫青兒跟了進城,一徑直奔榮府而來。且說賈璉先前知道賈赦病重,趕到配所,父子相見,痛哭了一場,漸漸地好起來。賈璉接著家書,知道家中的事,稟明賈赦回來,走到中途,聽得大赦,又趕了兩天,今日到家,恰遇頒賞恩旨。
    裏麵邢夫人等正愁無人接旨,雖有賈蘭,終是年輕,人報璉二爺回來,大家相見,悲喜交集,此時也不及敘話,即到前廳叩見了欽命大人。問了他父親好,說明日到內府領賞,寧國府第發交居住。
    眾人起身辭別,賈璉送出門去。見有幾輛屯車,家人們不許停歇,正在吵鬧。賈璉早知道是巧姐來的車,便罵家人道:“你們這班糊塗王八羔子,我不在家,就欺心害主,將巧姐兒都逼走了。如今人家送來,還要攔阻,必是你們和我有什麽仇麽!”
    眾家人原怕賈璉回來不依,想來少時才破,豈知賈璉說得更明,心下不懂,隻得站著回道:“二爺出門,奴才們有病的,有告假的,都是三爺、薔大爺、芸大爺做主,不與奴才們相幹。”賈璉道:“什麽混賬東西!我完了事再和你們說,快把車趕進來!”
    賈璉進去見邢夫人,也不言語,轉身到了王夫人那裏,跪下磕了個頭,回道:“姐兒回來了,全虧太太。環兄弟太太也不用說他了。隻是芸兒這東西,他上回看家就鬧亂兒,如今我去了幾個月,便鬧到這樣。回太太的話,這種人攆了他不往來也使得。”
    王夫人道:“你大舅子為什麽也是這樣?”賈璉道:“太太不用說,我自有道理。”正說著,彩雲等回道:“巧姐兒進來了。”見了王夫人,雖然別不多時,想起這樣逃難的景況,不免落下淚來。巧姐兒也便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