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捕撈小銀魚的季節
字數:5391 加入書籤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
林宇也不打算在沈陽多呆,不過在回去之前,還得去醫院看看周美麗二人。
他買了一些水果和蛋糕來到醫院。
病房裏的陽光正好,***靠在床頭,臉色比昨天紅潤了些,周美麗正給他削蘋果,見林宇進來,連忙擦了擦手起身:“林宇你來了,你沒事就好!我們以為你是去找那幫小混混拚命去了,心裏一直都擔心著......”
“怎麽可能,我又不傻...”林宇笑著坐下,從帆布包掏出一遝嶄新的十元紙幣,輕輕放在床頭櫃上,“他們那麽多人,我找人家拚什麽命?我就是再勇猛的狼,也架不住那麽多條狗。不過他們已經被我解決了,以後你們可以安心出攤。
這是五百塊,你倆安心在醫院養傷,醫藥費、營養費都從這裏出。
中街的攤位我已經托張嬸幫忙照看,等建國哥傷好了,咱們再風風光光地出攤。”
***急著要推辭,林宇按住他的手:“建國哥,你這是為了攤位才受的傷,我不能讓你既吃苦又花錢。再說現在中街的黑惡勢力已經被端了,以後做生意再無後顧之憂,這點錢不算什麽。”
周美麗眼圈泛紅,攥著錢的手微微發顫:“林宇,你這份情,俺們記一輩子。”
林宇又叮囑了幾句護理的注意事項,看著兩人情緒穩定,才放心離開醫院。
回到海邊的家時,院門口的老槐樹正沙沙作響,海風帶著鹹濕的氣息撲麵而來。
母親王玉芬和二妮都不在家。
瑤瑤和楠楠都上學去了,家裏顯得靜悄悄的。
林宇剛推開房門,桌上的撥號電話就“鈴鈴鈴”地響了起來,聽筒裏傳來大連羅老板爽朗的聲音:“林老弟,你可算接電話了!現在是不是銀魚汛來了?我這邊要一批大貨,最少三千斤,冰鮮的、曬幹的都要,價格好說!”
林宇心裏一喜。
銀魚是渤海灣夏季的珍品,通體透明無鱗無刺,肉質細嫩被譽為“魚參”。
不管是鮮賣還是加工成魚幹都極受歡迎,大連、青島的客商每年都會搶著收購。
往年這個時候,漁民們都是駕著自家的小木帆船單打獨鬥,用密眼張網在河口淺水區捕撈,不僅產量低,還容易被風浪耽誤,遇上惡劣天氣甚至可能翻船。
但今年不一樣,他牽頭組建了船隊,都是統一檢修過的木帆船,還添置了機動馬達,比傳統手搖船快了不少。
“羅大哥,你放心,貨我一定給你備足!”林宇爽快應下,“三天後你來漁港提貨,保證都是新鮮捕撈的銀魚,分揀幹淨,沒有雜魚雜草。”
掛了電話,他就往村裏廣播室跑。
二妮果然在這裏。
此時她正抱著孩子喂奶,桌上還有她準備考試要看的書,顯然工作閑暇的時候,也不忘記看書。
“呀~!你啥時候回來的?”看到林宇,二妮眼前一亮,連忙問道:“沈陽那邊兒什麽情況?美麗姐他們傷的嚴重不嚴重?事情都解決了嗎?”
二妮一連串的問題,讓林宇忍不住笑。
“放心吧,都解決了,建國哥得住院一段時間,不過應該沒問題,我給留了一筆錢,讓他們好好養養。”說著,林宇靠近孩子,手指在嬌嫩的臉蛋上彈了彈,嚴重滿是寵溺。
“那還好!是應該給留一筆錢,美麗姐和建國哥兜裏都沒啥錢,要是不留錢,他們日子肯定難過。”二妮點了點頭,問道:“那夥收保護費的怎麽解決的?”
林宇當即將解決兩夥人的過程說了一遍,聽的二妮忍不住笑,“真有你的,你一個打魚的,不學捕魚技巧,改學兵法了.....”
“嗬嗬,這話讓你說的.....”林宇嘴角頓時上揚,然後說道:“對了,剛剛我回到家,接到了羅大哥的電話,他讓我們捕撈小銀魚。你用廣播播一下,讓村民們都準備一下,明天咱們就出海捕撈小銀魚。”
“好~!”
二妮知道現在正是銀魚洄遊的旺季,魚群多集中在近海三海裏的淺水區,正是捕撈的黃金時機。
她呼了呼麥。
“各位村民注意了,又到了捕撈小銀魚的季節!船隊的兄弟準備一下,明天淩晨三點準時到碼頭集合!沒有參加船隊的村民也可以自行捕撈,加工廠高價收購......”
擴音喇叭的聲音在漁村上空回蕩,很快就驚動了家家戶戶。
“哎呦,明天就到了捕撈小銀魚的時候了?”老漁民王大叔扛著自家的密眼網走來,他黝黑的臉上刻滿皺紋,“往年這時候,我一個人出海一天也就捕個二三十斤,還得跟收魚的小販討價還價,今年可好了,可以直接賣給加工廠!”
這時候,林宇接過麥,大聲說道:“各位叔伯兄弟,大連的羅老板訂了三千斤銀魚,這單生意做成了,咱們每個人都能多分不少錢!往年咱們單打獨鬥,又累又賺得少,這次咱們船隊一起出海,統一用拖網和張網配合,在河口外的洄遊通道布網,保證產量翻倍!”
“今天大家準備好冰塊和保鮮箱,銀魚出水後立刻分揀漂洗,用最快速度冰鎮,這樣運到大連還是新鮮的。另外,每條船上配三個人,輪流拉網、瞭望,晚上咱們分兩班作業,趁這魚汛多捕點!”
聽到這話,船隊的人頓時炸開了鍋,臉上滿是興奮。
“跟著林宇幹準沒錯!”
“有船隊就是不一樣,再也不用怕被風浪困住了!”
“三千斤啊,這得賺多少工錢!”
議論聲中,有人已經扛起漁網往船上搬,有人去檢查船底的密封,還有人回家取幹糧和水。
一時間,村裏的人都行動了起來。
林宇看著眼前忙碌的景象,心裏充滿了幹勁。
......
淩晨三點的漁村還浸在墨色裏,隻有碼頭的馬燈透出昏黃的光暈,像撒在黑布上的碎金。
林宇踩著露水趕到時,十五條木帆船的甲板上已亮起晃動的手電光,漁民們的吆喝聲、鐵錨碰撞船幫的脆響,混著鹹濕的海風在岸邊散開。
“小宇來了!”王大春的聲音從船頭傳來,他正彎腰檢查機動馬達的油管,手上沾著黑乎乎的機油,“剛試了馬達,勁頭足得很!”
林宇跳上船,腳底的木板還帶著夜露的涼意,帆布搭的貨艙裏,合作社統一采購的尼龍密眼網堆得像座小山,網眼細密得能兜住指尖的風。
這是捕銀魚的關鍵,得趁魚群還沒被朝陽驚散前下網。
“各船注意!”林宇抓起船舷邊的銅質哨子吹了三聲,手電光齊刷刷照向他,“按昨天排的順序編隊,領航號在前探路,三號、五號船負責左舷布網,七號、九號船跟右舷,剩下的船居中收網!
銀魚群在三海裏外的河灣,動作要快,太陽出來前必須下完第一網!”
哨聲再響時,碼頭瞬間沸騰起來。
漁民們扛著網具往各自船上跑,妻子們拎著裝滿幹糧的布包追在後麵,嘴裏念叨著 “注意安全”“別忘加冰”。
林宇彎腰幫隔壁船的小李把保鮮箱搬上船,箱裏的冰塊撞擊聲清脆悅耳。
銀魚嬌貴,出水就得冰鎮,不然不到中午就會變味。
這是小銀魚保鮮的關鍵。
“起錨!”
王大春一聲吆喝,“領航號”的鐵錨帶著一串水花被拽上船,機動馬達“突突”啟動,排氣管噴出淡淡的青煙,在晨霧中慢慢散開。
林宇握住舵盤,看著羅盤指針指向東南方。
那是老漁民們世代相傳的銀魚洄遊通道,往年散戶們各憑運氣找魚群,今年有船隊配合,正好能把這片水域的魚群一網打盡。
十五條船依次駛出碼頭,像一串墨色的珍珠在海麵上鋪開。
船頭的密眼網被撐開,鐵架支起的網口探入水中,隨著船速加快,網衣在浪尖劃出細碎的白痕。
小李站在船尾瞭望,突然指著左前方大喊:“小宇哥!那邊有磷光!是銀魚群!”
林宇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墨藍色的海麵上果然泛著細碎的銀光,像撒了一把碎鑽。
他立刻吹響哨子,三短一長的信號在海上傳開,原本散開的船隊迅速收攏,形成一個半圓的包圍圈。
“下網!”
隨著他的喊聲,漁民們合力拽動網繩,密眼網像一張大傘沉入海中,船身因網衣的阻力微微傾斜,馬達的轟鳴聲也愈發響亮。
捕銀魚就得靠船速,得比魚群逃逸的速度更快,才能把它們兜進網裏。
天漸漸亮了,東邊的海平麵泛起魚肚白,晨霧慢慢褪去,露出渤海灣湛藍的海麵。
“收網!”
林宇看著太陽即將躍出海麵,再次吹響哨子。
漁民們攥著網繩往後拽,肌肉繃得像拉滿的弓弦,網囊漸漸浮出水麵,沉甸甸的重量讓船身晃得更厲害了。
“好家夥!這得有百八十斤!”
王大春率先把網囊拖上船,銀魚從網裏傾瀉而出,通體透明的魚身在晨光中閃著光澤,落在鋪著冰碴的木盆裏還在蹦跳。
林宇伸手撿起一條,指尖能感覺到它細膩的鱗片,這是渤海灣最鮮的寶貝。
十五條船陸續收完網,木盆裏的銀魚堆成了小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