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守歲火,歲歲平安!

字數:8709   加入書籤

A+A-


    謝安看著那個連紅燒肉都端不穩,卻仍舊一蹦一跳的小女孩,心頭升起一股別樣的豁達和輕鬆。
    已經,很久沒見到這麽可愛活潑的小丫頭了。
    小爺爺……
    雖然謝安不喜歡別人把自己叫老了,但由如此天真可愛的丫頭叫出口,那是完全沒問題的。實在叫人喜歡的很。
    然而,小紅糖剛剛跑到餐桌前放下那碗紅燒肉,就遭到了唐林氏的一頓打屁股,還一頓嗬斥。說小紅糖不用筷子不禮貌,還說小紅糖把謝安臉上弄的都是油漬,沒大沒小。
    然後,唐林氏拿著汗巾,踩著碎步走到謝安跟前,滿是歉意的送上汗巾,由於唐老太爺結拜兄弟,一下有點亂了輩分,致使唐林氏一下不知道如何將稱呼謝安,情急道:“謝老爺莫要見怪,都是小女言行莽撞,快擦擦臉上的油漬。”
    唐林氏看著四十歲年紀,臉上有些皺紋,但整體上保養的挺好,頗有風韻。穿著樸素,沒什麽架子。
    謝安道謝接過汗巾擦拭,一再表示沒事,還強調小紅糖天真可愛。
    見得謝安絲毫不在意,唐林氏才鬆了口氣,回到小紅糖身邊雖沒斥責自家女兒,卻還是狠狠的瞪了小紅糖一眼,以示警告。
    不過小紅糖顯然沒把娘親的“警告”當一回事兒,隻顧著埋頭吃大肉,還發出吧唧的聲音,滿腦子都是接下來如何脫離娘親的視線溜出去,然後去找小爺爺……這樣就可以出去玩了。
    大戶人家的家教非常嚴,一般五歲到八歲開蒙。到那個時候,可就沒得玩了。
    小紅糖從小就被爹媽嚴格管教。過了年,小紅糖就五個虛歲了……
    她敏銳的察覺到,這位新來的小爺爺地位很特殊,可能是自己溜出去玩的極好幫襯。免不得在心頭開始盤算起來……
    結拜儀式宣告結束,算是確立了謝安在唐家堡眾人心中的地位,當然也確定了謝安的職責。
    總的來說,接下來的氛圍變得熱烈許多。
    唐清風身為大哥,自當帶頭給謝安敬酒,唐青雲次之。其餘的家眷也都紛紛上前敬酒表示。
    便是隆夏易秋堂和陳冬海三人也都紛紛熱情和謝安碰了幾杯。
    一頓年夜飯,在熱鬧的氛圍中,直至子時初才以唐老太爺給大家發喜錢作為結束。
    謝安回到原先的那個獨立院子裏,才感覺全身鬆弛下來。
    雖然他成了唐老太爺口中的五弟,但身在唐家堡,謝安還是頗多謹慎的。各方麵的禮儀都要考慮周到,譬如敬酒的時候,切不可遺漏什麽人,講話也要考究,需要記住每個人的名字。
    簡直比前世的商業應酬還累。
    入得此院,周邊沒有外人,謝安才徹底輕鬆。
    善解人意的雨荷也沒多問什麽,很麻溜的過來給謝安捶背捏腿,手法一如既往的保持高水準。
    方才年夜飯的時候,雨荷自然也到場了,看見了謝安一番應酬,知謝安很不易,便隻顧著捏腳,也不說話。
    謝安忽然問起,“雨荷,你往常過年都怎麽過的?”
    他是想問雨荷是否有家人,但又怕戳到人家傷心處,便換了個含蓄的問法。
    雨荷微微蹙眉,“我家人在很遙遠的地方,先前在唐家堡的時候,也如今晚這般,湊著吃頓年夜飯,領個喜錢。在虎狼門那會兒,也大致如此。”
    很遙遠的地方……
    謝安不知道是否自己想多了,但總歸沒再問下去。
    過不多時,唐林氏帶著兩個丫鬟,送來過夜的棉被,火爐子,還有一些堅果水果等等。
    謝安趕忙起來迎接,還沒寒暄兩句,就看到唐林氏屁股後麵探出個怯生生的小腦袋來。小紅糖明明很想過去找謝安玩兒,卻因為娘親在場,不敢造次。隻能眼巴巴的看著,衝謝安露出笑容,進行眼神互動。
    待得唐林氏安排妥當,小紅糖立馬找了個空擋,正要往前蹦到謝安懷裏去,卻被唐林氏一把攔腰抱起,強行帶走,“你家小爺爺累了,需要休息。改天再來。”
    小紅糖奮力掙紮作為抗拒,卻沒有用,最後靈機一動,從小褡褳裏掏出塊紅紙包裹的牛軋糖來大呼,“我給小爺爺送喜糖的。娘親,你不放我下來,就是對小爺爺不禮貌。”
    唐林氏雙目一瞪,本能就要教訓這小丫頭,奈何外人在場,而且人家小丫頭說的也很有道理,讓唐林氏無法反駁,隻得放下小紅糖,“那就快點,別打攪你小爺爺休息。”
    “知道啦。”
    小紅糖下得地來,扯了扯褲襠,然後蹦著跑到謝安跟前,把那顆被碾壓的變了形狀、一看就留在口袋裏很長時間的牛軋糖一把塞到謝安手裏。
    “小爺爺,我特意請你吃了牛軋糖,你可不許食言哦,總要帶我去玩的。”
    謝安如何看不出來這牛軋糖根本就不是“特意”給自己的,但還是笑著手下,“謝謝小紅糖,我記著呢。你要乖,好好聽娘親的話。”
    “嗯啊。”
    小紅糖非常有禮貌的朝謝安鞠了一躬,然後揮手道別,“小爺爺再見。”
    “小紅糖再見。”
    唐林氏朝謝安做了個萬福禮,然後牽著三步一回頭的小紅糖走了。
    雨荷看了都忍不住道:“老爺,你咋這麽招小丫頭喜歡哩。”
    謝安拆開牛軋糖,發現裏麵都是棉麻和絨毛,根本吃不得了,苦笑道:“這小丫頭聰明著哩,知道我能帶她出去玩。”
    雨荷道:“她爹娘對她管教極為嚴苛,老爺你……”
    謝安道:“所以得找個機會嘛,譬如……小紅糖誕辰的時候。帶她出去玩一會兒就不礙事。”
    雨荷笑了,“還是老爺想的周到,老爺,新年快到了,咱們開始守歲吧。”
    “嗯。”
    既然唐家人沒來叫他去守歲,謝安便打算和雨荷一起守歲。
    這也很合理,雖然他和唐老太爺結拜兄弟了,但他並非唐家人。
    這世道謝安沒家人,許是因為這個緣故,反而讓他越發覺得守歲的珍貴。
    雨荷聽聞這話很高興,立刻忙活起來。
    “我去點燃房間的蠟燭,然後燒起火爐子,再拿點瓜果來……”
    雨荷對這一套駕輕就熟,很快就把房間裏的紅蠟燭都給點燃,還把門頭的燈籠也點亮了許多。然後搬來個火爐子燒好,放個角幾在旁邊,擺上瓜果點心。再搬來兩張凳子,拉著謝安圍著火爐子坐下,靜靜的等待新年的到來。
    麵對這般滿滿的儀式感,謝安也多了幾分肅穆之感,時不時看向門外的夜空,期待新年的到來。
    前世的時候,人們喜歡看春晚,等新年。也有人去商場廣場看煙花燈光秀的,各種形式五花八門。
    大乾可沒那麽多花樣,守歲是非常重的禮俗,還頗有講究:
    守歲,又稱守歲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燈燭,合家歡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遍燃燈燭通宵不滅,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歲之後,象征著把一切邪瘟病疫趕跑驅走,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歲歲平安。
    之前謝安都是跟著兩個徒兒一起守歲,今年例外了,和雨荷一起守歲。
    “老爺,過了新年,縣城的寶華寺會敲鍾,咱們可以聽見大鍾的聲音,還會放煙花哩。很大的煙花。”
    這是謝安第一次在縣城過年,自然和鄉下不同,不免多了幾分期待。
    “對了,我該去備個香爐,等咱們聽了鍾聲,看見了大煙花,就該上新年的第一柱香,祈福許願。雖然咱們去不得寺廟,但在家裏將就一下,菩薩也能體諒的。”
    說著雨荷便起身跑出去,找唐家人要了個香爐過來,還有一把線香。
    一切準備妥當,房間裏的銅壺滴漏顯示時間快到了。
    “老爺,我扶你起來,去門口。”
    雨荷許是和謝安逐漸熟絡,也就很少用“妾身”的稱呼了,當下挽著謝安的胳膊起身,站在了屋簷下。
    這院子很大,開闊,站在屋簷下可以看到外麵的連綿的房屋瓦頂,視野極好。
    銅壺滴漏顯示,時間到了。
    幾乎同時——
    當!
    洪亮的鍾聲,響徹整個縣城上空。
    清遠悠揚,仿佛轟音,驅散一切的邪祟,浩氣凜然,滌蕩乾坤。
    謝安聽的都心潮澎湃。
    雨荷更是興奮,“是寶華寺的鍾樓,敲鍾了!老爺,新年到啦。”
    “嗯。”
    謝安感慨萬千,意味著自己來到這個世界足足三十二個年頭了。
    時光如梭,白駒過隙啊。
    緊接著——
    當!
    鍾聲繼續一聲聲的響起。
    按照既定的節奏:快七慢八,然後輕敲二十下,重複三遍,最後以三下重擊作為結束。
    最後,足足響了一百零八響。
    那洪亮,深沉,綿長,令人澎湃的鍾聲才徹底的平息下去。
    佛寺的鍾聲都是有講究的。
    《易經》認為“九”是最大的陽數,“九”被看作數字之極,“九”與“久”諧音,具有高貴、吉祥、長久之意。而一年有十二個月,“九”的十二倍正是一百零八。
    所以,新年的鍾聲,都定為一百零八聲。
    而佛家還認為人生所受的一百零八種苦:每一響鍾聲代表了四方三界(欲界、色界和無色界)受的苦。這鍾聲是眾生沉迷的苦海之中敲響的解脫之音。
    謝安兩世為人,自然知道這些,因此再聽著一百零八響,便更加的有感觸。
    很快,天空裏響起了璀璨的煙花,如一位巨人將一把流星在半空撒開,化作滿天的流星雨。
    浩瀚星空下,煙花如流星,美如畫卷。
    往年謝安在鄉下也見過煙花,但和眼前這大如流星的煙花比,卻是差了許多。
    “老爺,該上頭香了。”
    在雨荷的提醒下,謝安來到上席的香案位置。
    這是唐家堡專門用來招待貴客的院子,自然不會粘貼什麽神靈像,以免引起貴客的不適應,亦或和貴客所尊崇的神靈菩薩有所衝突。
    雨荷很認真的點燃三根線香,隆重送到謝安手裏,然後乖巧的站在一旁,笑嘻嘻的,“雖然咱們都是客,一切從了簡,但菩薩老爺心善,不會計較的。肯定能聽見老爺的許願祈福。”
    正要上香的時候,謝安忽然瞥了眼雨荷,“雨荷,你也點三根香,站我邊上來。”
    雨荷大感意外,“這不合適,妾身隻是個侍女,伺候老爺就行。”
    謝安狠狠的瞪她一眼,“老爺的話都不聽了?”
    雨荷終是不敢忤逆,耷拉著腦袋“哦”了一聲,然後給自個點了三根香,甚為扭捏的站在了謝安旁邊。
    “一起許願,祈福。”
    謝安收回心思,對著天地鞠躬。三鞠之後,才鄭重的把線香插入香爐之中,嘴裏輕輕的念叨著:
    願我和我的朋友們,新年裏身體健康,無病無災,衣食無憂,富足安逸,歲歲平安。
    一旁的雨荷許是被謝安這樸素的嗓音所感染,便也鞠了三個躬,插好線香,用輕微不可聞的聲音,念叨了句,“雨荷給小姐請安,小姐萬福,歲歲平,歲歲安。”
    雖然雨荷說話的聲音很小,但還是被五感過人的謝安給聽了去。
    小姐?
    她哪來的小姐?
    不是之前說自幼跟著唐清風,後來跟著陳青狼麽?
    謝安確定自己沒聽錯,不免感到幾分恍惚。但是很快想到這個小姐可能是雨荷的家裏人,也就沒有多想了。
    祈福結束,謝安便和雨荷坐在火爐子旁,吃著點心嘮嗑,偶爾看向外麵的煙花,聽著爆竹聲。
    “是了,這是我給你的喜錢。也祝願咱們雨荷姑娘,歲歲平安。”
    雨荷大為歡喜,接過喜錢做了個萬福禮,“謝謝老爺,老爺健康長壽。”
    謝安心頭寬慰許多。
    “老爺,要不咱們去街上看煙花吧。城裏這會兒可熱鬧了,家家戶戶都會出門放煙花,咱們也去湊個熱鬧。”
    謝安還是頭次在縣城過年,也想去看看,便答應下來。
    雨荷大喜,“我去給老爺拿氅袍。”
    給謝安披上禦寒的氅袍,雨荷便挽著謝安的胳膊出了唐家堡,來到街上。
    雖然過了子時,但是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大人小孩都出了門口,放煙花,扔鞭炮。
    爆竹聲,喧鬧聲,聲聲入耳,都是人間煙火的味道。
    縣城的熱鬧繁華,遠非鄉下可比。
    “老爺,你看那棟高樓,那是紅袖樓,縣城最大的青樓,放的煙花可大了。”
    謝安循聲看去,一棟七層高的巨大木樓分外惹人眼,其中到處都掛著紅燈籠,一炮一炮的煙花衝起數十米高空,然後綻放開來,璀璨如流星。
    謝安第一次感覺,這個亂世……其實也挺美的。
    可就這樣的良辰美景,卻隻有居住在縣城的人才能看見。而生活在城外的鄉民,卻是一輩子都可能見不到這樣美麗的煙火。
    青烏縣四五十萬人,縣城隻有七八萬人。
    絕大部分都是生活在城外的窮苦鄉民。
    更何況,還是大雪天啊,或許不少人還在忍饑挨凍吧。
    忽然,謝安腦海中想起了前世大詩人的一句話——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愣神許久,謝安抬起頭,看向那浩瀚的星空,喃喃念叨:
    “韋大哥,新年到了,歲歲平安!”
    “還有我前世的妻兒爸媽,也祝福你們在那個世界……歲歲平安啊。”
    就在謝安愣神的時候,雨荷忽然湊過來,煞有其事的看著謝安,“老爺,你咋眼睛紅了?”
    “這爆竹的煙氣刺眼啊。”
    “嘻嘻,那我們離遠點,那邊還有個賣煙花的賣貨郎,咱們去買個煙花放。據說在煙花下許願可靈了。煙花就是流星哩。”
    “老爺,你剛剛那麽認真,許的什麽願望啊?”
    “我期待早點給你做媒,給你尋個如意郎君。省的你在我邊上念念叨叨。”
    “我才不要哩,我這輩子就跟著老爺。我以後不碎嘴就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