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安魂司構想,無量功德路

字數:4504   加入書籤

A+A-


    正是包仁義。
    這黑小子也已長大成人。
    雖拜師較晚,但他明顯與法家之道十分契合,短短十幾載就從無到有,成為練氣法修,跟修煉二十載的海延年並駕齊驅。
    他家住隔壁,聽到動靜後立即趕來,行禮寒暄後,瞧著麵前一臉正氣的包大人,玄明腦海思緒飄蕩。
    這數年,他雖宅居深山,但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也沒跟海奉明斷了往來。
    有時會元神出竅,深夜時分與海奉明相見,或品茗對弈,或高談闊論,或交流心得,或取走些許靈棗茶,有時也會飛劍傳書。
    就像凡間父母總會炫耀出息子孫一樣,海奉明沒少向他誇讚門下兩個弟子,尤其是包仁義。
    五年前,這小子通過廣法司考核,成功考編上岸;三年前,經過兩年鍛煉,包仁義開始嶄露頭角,獨立辦案。
    他鐵麵無私,不畏權貴,公正廉明,依法辦事,執法嚴厲,為民伸張正義,對仗勢欺壓百姓的修行者重拳出擊,絕不留情;對恃強淩弱、欺負其他同道的修行者,他守正不阿。
    短短一年就聲名鵲起、獨當一麵,成為廣法司最受推崇、威信力最強的基礎官吏,在修行者與百姓中豎立口碑,也懸起一把刀,震懾了練精境修行者,令他們麵上學乖。
    哪怕是以武犯禁的江湖客都有所收斂,很多時候不在意氣用事。
    憑借卓越政績與民間威望,包仁義得到了大玄朝廷氣運與百姓氣運加持,加上師門氣運,他僅入廣法司三年就打破瓶頸,步入練氣境,並晉升神官。
    後來,連破數件大案,坐穩神官之位的同時名聲大噪,被權貴忌憚與暗罵,也被百姓尊稱為青天大老爺。
    這次來訪海宅,一方麵是路過風陽郡,隨心所動,想來看一看;另一方麵是衝著海奉明師徒三人前來,有事商議。
    ———
    沒讓玄明多等。
    一盞茶後,海奉明歸來。
    故友見麵,相談甚歡,氛圍熱烈起來,簡單說明一下自己即將遊曆之事後,玄明問道:“道友對這人間幽魂怎麽看?”
    海奉明沒立即回答。
    這個問題很籠統,沒有具體指向,看上去毫無邏輯,讓人摸不著頭腦,可放在被提問人身上,那就有了明確方向。
    自己是法家修詩。
    隻差半步就能成就法家練神。
    提問肯定也傾向這個方向。
    用心思索後,海奉明說道:“三魂為善,七魄為惡。生靈死便是三魂散掉,剩下七魄因為執念化為鬼,多身具怨氣,惡念常被放大。
    正因如此,世間鬼怪經常遵循本能,於子夜時分出沒,無視法度,謀害人命。此事主要由各地鬼神管理,負責緝拿與懲戒眾鬼。”
    對海奉明的答複,玄明不意外。
    若連這點兒用意都體會不到,海奉明根本不可能走到今日,他繼續問道:
    “鬼神道法度可有缺漏?”
    海奉明不假思索:“有!”
    玄明:“道友可有完善方向?”
    海奉明目光閃爍:“有!”
    玄明:“廣法司總理修行秩序,道友可願補足風陽郡鬼神法度,修訂陰司製度,明細陰陽界限,令鬼怪不敢輕易害人,也敢告官喊冤,整肅風陽郡陰司風氣?”
    海奉明激動道:“道友,你?”
    玄明頷首:“太乙救苦神以各地廟宇為基,已建立籠罩整個風陽郡的神道法界,要消災度厄,用法力煉度幽靈隻是下乘,懲戒惡鬼、為冤魂伸張正義、規範亡靈行為等才是正途。”
    輕抿一口茶水,他接著道:“貧道曾神遊風陽郡,觀察各縣陰司,有些地方法度不明,甚至利用漏洞,上下勾結,愚弄百姓,蒙騙香火。
    各縣有城隍坐鎮,鬼怪多暗中行事,並不猖獗,可各縣之外的鄉鎮村舍,土地社神實力低微,人手不足,鬼怪肆虐,害人不淺。
    另外,各地陰司雖於法界內開辟地域,安置陰魂,但主要是關押凶魂惡鬼,對其他陰魂放任自流。
    時間久了,遊蕩在外的陰魂受紅塵欲念侵襲,很容易誤入歧途,淪為厲鬼凶魂,害人害己,萬劫不複。”
    ———
    見海奉明師徒聽入神。
    玄明再接再厲道:“陰府之主被太乙救苦神鎮壓,從這位鬼王口中探知不少消息。
    九幽混亂,無法無天,鬼王割據,征伐不斷,弱肉強食比妖族更甚。
    大鬼吃小鬼,屢見不鮮。
    各地郡城隍送入幽冥的陰魂,僅有極少部分能成功轉世投胎,絕大部分要麽被吞噬,魂飛魄散,要麽適應了幽冥生存法則,變得窮凶極惡。
    這些外來之魂與九幽本土鬼物不同,一旦成了氣候,像陰府之主一樣尋到幽冥縫隙,便能穿過陰陽阻隔,自由往返於幽冥與人間,為非作歹,掀起殺戮,為禍一方。
    如今,大玄疆域內盤踞一地的鬼王,部分是昔日投入幽冥的陰魂,另一部分或多或少與幽冥有關,隻有極少數存在例外。
    其威脅比幽冥鬼物更大。”
    堂上眾人皆麵色凝重,目光灼灼地看向玄明,海奉明更若有所思,心頭猜測,神色驚異不定。
    沒賣關子,玄明直接道出目的。
    “在其位,謀其政。
    太乙救苦神既受風陽郡百姓供奉,管轄陰司事,為民攘災賜福,自要為陰陽兩界生靈共同做主。
    貧道已與太乙救苦神商議,打算在法界內開辟一域,建立安魂司,用來安置郡內無罪遊魂,設置陰官,治理陰民,使風陽郡陰陽有別。
    貧道欲請道友師徒製定太乙救苦法界法度,解決當下陰司神道弊端,梳理神道法網,同時夜間可靈魂出竅,暫代陰官,賞善罰惡。
    此事利國利民,是為蒼生謀福祉。
    憑此功德,不僅太乙救苦神可摘取大神果位,得大玄朝廷特權,劃地自治,將四郡納入神域之中,改進四郡陰司法度,進一步造福四郡生靈,還對道友師徒大有裨益。
    或許道友可借此邁過那半道門檻兒,得償所願,成為法家大修。”
    說著,玄明站起,躬身一禮。
    “還望道友能夠答應。”
    海延年大喜過望。
    包仁義瞳孔地震。
    海奉明心中亦不平靜。
    盡管有所猜測,可當玄明將謀劃攤開,他依舊驚喜不已。
    驚,是沒想到玄明這般雄心壯誌,深謀遠慮,氣魄非凡。
    喜,是此事確實有益於他們師徒。
    法家修士除了可以通過維護法度公正修行,積攢功德氣運外,修訂與完善法度也是修行方式之一。
    更因安魂司是前所未有的創舉,潛力無窮,輔助太乙救苦神建立此司隻是開始,倘若可行,便可由點及麵,逐步推至整個大玄,乃至天下,更改陰陽格局,編撰一部全新陰律,甚至創建一個輝煌陰世。
    這不僅僅是功德之事,還是海奉明的平生抱負與大道,是他道心所向。
    興奮起身,攙扶起玄明。
    海奉明一時激動到語塞,良久他才道:“能夠參與此事,海某不勝榮幸。”
    退後兩步,海奉明帶兩弟子鄭重行禮,實心實意道:“多謝道友不嫌海某與弟子才疏學淺,我等定竭盡全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報道友之恩,輔佐太乙救苦神,為百姓與陰靈探索出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