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玄冥孕黑帝,太初之門

字數:5219   加入書籤

A+A-


    北地雪花大如席。
    東北三郡尤為冷冽。
    朔風凜冽,大雪埋膝。
    無論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躲在家裏貓冬,輕易不會外出。
    玄明帶三小隻遊曆,得以感受到不同風格的風土人情。
    可這次不同。
    大雪連下三天三夜。
    玄明隻能找個山洞躲避。
    將三小隻安置在洞穴裏,燃起三昧真火驅寒,他自己則盤坐在一片冰湖上,任由大雪覆蓋自身,很快就成了一個雪堆,被徹底淹沒。
    雪下了多久。
    玄明就盤坐多久。
    他借雪之力凝聚北地水汽精華。
    包括被大雪覆蓋的域外之地。
    大雪停下後,玄明盤坐不動,腳下冰塊卻開始融化,成為冰人的他掉入冰湖裏。
    寒意襲身,水汽刺骨。
    玄明仍覺不夠,心神調動體內玄冥腎水,經四肢百骸與大小周天,將其提煉為先天腎水,壓縮再壓縮,提煉再提煉。
    法力運行路線越來越玄妙,越來越精細,體內腎水越來越寒冷,玄明體內生出烏光,體外冰塊迅速融化。
    滴答!
    秘術修成,一滴真水誕生。
    滴水聲不絕,更多真水誕生。
    湖中水氣、湖外冷氣、北地寒流源源不斷而來,被他不停煉化。
    玄冥真水壓縮再提煉。
    直到誕生一滴玄冥水精才罷手。
    可玄明沒停下動作。
    揮手間掌心多出八滴真水:天一真水、黃泉真水、一元重水、光陰之水等。
    部分是從黑龍王與冰蟲王手裏搜刮而來,戰場凶險萬分,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這些練神妖王都分外珍惜小命兒。
    雖知曉狡兔三窟之理,沒有攜帶全部身家,但能被其隨身攜帶之物同樣珍貴,四尊妖王收藏疊加起來,數量蔚為可觀。
    部分是玄明自黑水玄蛇千年收藏中得來,這位二代柳仙之女信守承諾,告知了他藏寶地點,玄明閑暇時曾神遊北地,取得寶物。
    還有一小部分由玄明親自凝練,便是那光陰之水,時間大道深奧,晦澀難懂,尋常練神難入其門,隻能他自己來。
    此水以他日常收集的四季無根水為原料,用光陰道意熬煮,耗費百斤才提煉出一滴,費時費力。
    這些真水單獨一滴隻是黃階靈物,可數量一多便可達玄階,甚至是地階。
    主打一個量變引起質變。
    而凝練玄冥真水的法門,是他從黑龍王處得來,原本隻適合妖族修行,經玄明修改與完善,人族也能修行。
    玄明湊齊九種真水自不是為了好玩,而是打算借助北地冬季的天時地利人和,凝聚北方洞陰朔單鬱絕五靈玄老法相。
    通俗意義上講,是黑帝法相。
    黑帝執掌北方水德,自然要在北方凝練出來,不然,難免會在細節上出現問題。
    赤帝神道法身便是如此。
    哪怕在北方第一火山天池山中修行,用火脈之力彌補自身缺陷,增加底蘊,可想要無漏,甚至晉升到第三階段,點燃神火,靈性大增,能徹底自主行事,便需前往南方汲取火德之力,查漏補缺。
    這也是赤帝神道法身參與神道長城之戰,守護大玄億萬生靈,功德加身,在天池山修行數月卻不得晉升的原因。
    前車之鑒,就在眼前。
    玄明自然不會再同樣犯錯。
    以玄冥真精為主,另外八種真水環繞周身,運行軌跡玄妙,組成一個特殊八卦陣。
    時間如水,緩緩流淌。
    當八種真水消失,玄冥真精驀然膨脹,以北地為紐帶,與天地間水之法則呼應。
    玄明身後出現一尊法相。
    起初隻是一點玄光,深邃幽暗;後來漸趨變大,一道身影從中走出。
    頭戴玄精玉冠,身穿玄羽飛衣。
    麵容模糊不清,可身形偉岸,右手持一個古樸寶瓶,左手捏玄冥印。
    普一出現,北地水元仿佛便由其統領,至此,北方黑帝法相成!
    ———
    飛出湖水,玄明返回洞穴,帶著三小隻趕路,一路上都心情甚好。
    李自在人小鬼大,察覺到這點後,越來越放肆,甚至故意裝腳疼,想要師父牽繩,他坐上去。
    對這位倒反天罡的弟子,玄明沒客氣,直接加練,一道重力符貼到李自在身上,令其負重三百斤前進。
    還不讓他使用法力,哪怕以李自在如今肉身之力,都壓力倍增。
    一路遊曆,遇山登山,遇河過河,晝行夜宿,玄明帶著三小隻不慌不忙,始終保持自身節奏,行道北地,坐觀道經,神遊太虛。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
    特別是皇家糗事、秘聞等,傳播速度更是驚人,不管是凡人,還是修者,似乎都樂意吃這瓜。
    有儒家與史家在前頭頂著,又有法不責眾的傳統,百姓隻要不公開談論對皇室不利之事,隻是陳述事實,又沒官員在場,便不會被問責,這便是言論自由。
    連素來嚴苛的法家都有明確規定。
    尤其是在東北三郡,各地神明、五仙道統,甚至部分官員,都睜隻眼閉隻眼。
    更有隱世大儒出山,激憤之下揮毫潑墨,在鎮北候府門前立下碑文:
    庸碌者財源廣進。
    有功者散盡家財。
    人心易變,蒼天無眼。
    君臣佳話,一場笑話。
    揚言他之門下學子,當效仿鎮北候,隻為百姓謀福,不為朝廷張目。
    玄明路過一座城鎮時,聽到百姓私下談論聲,並不驚訝,無聲一笑。
    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
    隻要那位新皇不傻,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裏都會勵精圖治,忙著重拾人心。
    是真明君,自然再好不過。
    是假明君,也得憋氣裝明君。
    對百姓而言,算是一件好事。
    對朝堂來說,同樣是件好事。
    至於將來,玄明懶得管。
    自己不是儒生,也非法徒,這些輪不到他操心,專注自身,求真問道,才是正途。
    走出城鎮,他來到一座巍峨雪山前,見了天池山神,待了半月後,轉道來到一條浩蕩長河前,拜訪粟江女神。
    玄明相繼與兩尊大神論道。
    他們是妖物修成神靈之身,屬於自然神,精通妖族與神道兩種修行法。
    跟其論道,玄明獲益良多。
    不僅從妖族角度進一步解析天地道理,還從神道角度洞悉寰宇法則。
    對混元大道的參悟一日千裏,隱約看到太初門檻兒。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混元道域,六千丈道樹愈發根深葉茂,混元氣日漸濃厚,都在默默積蓄力量,等待時機,一舉爆發,石破天驚。
    天池山神與粟江女神也樂意跟玄明論道,這件事對三方有利,他們同樣獲益匪淺。
    尤其是玄明對神道同樣見識不俗,理解深刻,很多道理一針見血,令兩神眸生異彩。
    臨走前,他分別與兩神交換寶物,各取所需,賓主盡歡。
    離開粟江後,玄明取出一片潔白蛇鱗,輸入法力,鱗片生輝,標記所在。
    這是白素英昔日所贈。
    憑借此鱗片,他可在東北三郡任何地方聯係到這位柳教聖女。
    在一棵蒼勁老鬆下席地盤坐,玄明一邊耐心等待,一邊調教三小隻。
    這段歲月他們進步飛快。
    欲速則不達,玄明要他們夯實根基,將來才能走得更遠。
    三郡雖幅員遼闊,但白素英速度不慢,玄明沒等太久,這位柳教聖女便風馳電掣而來。
    白衣勝雪,氣質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