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鬧起來了
字數:9285 加入書籤
咚!
一聲清脆的響聲,從衝壓機內發出。
嚴紹庭雙眼聚精會神的盯著緩緩抬起的衝壓機。
自從臘月十八日開始,直到二十日,連續三天文武百官、軍民耆老在紫禁城中,對太子朱載坖勸進即皇帝位。
朱載坖也終於是在二十日同意接受大明皇帝位。
隨後便是禮部計算吉日,定下臘月二十六日為吉日。
今天。
臘月二十四日。
按照地域劃分來說,今日屬於北方的小年。
嚴紹庭卻和身邊的徐渭、周雲逸、肖俊鵬等人,屏住呼吸,看著衝壓機一點點在眼前抬起。
四人連帶著周圍的匠人們,也都不由自主的踮起腳尖,探頭看向車床上的物件。
“成了沒有?”
問話的是肖俊鵬。
一旁昌平鍛造廠的工頭匠人眯著眼走上前,然後轉過身點了點頭。
“成了!”
立即。
周圍一陣腳步聲圍繞上去。
嚴紹庭瞪大雙眼,瞧著被匠人從車床上敲起來的那幾枚造型精致複雜的金幣。
背麵,依舊是‘大明金寶’四個大篆字樣,下方還有一行小一些的‘嘉靖四十五年製’字樣。
而在正麵,這一次不再是光板一片。
而是清晰的有著嘉靖皇帝的半身像浮雕,匠人們製造的錢範模板技藝十分精湛,所以即便是半身像也栩栩如生。
“就按照這個標準,再將銀幣也做出來。”
“另外還要有以太子半身像的金銀幣,也一起做好。”
嚴紹庭立馬吩咐了起來,隨後就帶著眾人走到一旁的屋子裏歇息。
昌平鍛造廠的匠人們,早已準備好了相應的錢範模板。
這個時候隻需要放料,然後壓鑄成型即可。
從頭到尾,也不過是半個時辰的功夫。
嚴紹庭便已經是在今天這個短暫的空隙,返回昌平將屬於大明的金銀幣製造完成。
然後便帶著製造好的金銀幣,又立即往京城趕回。
翌日。
嘉靖四十五年臘月二十四日。
太子朱載坖即皇帝位的前一天。
宮裏宮外都顯得無比的忙碌。
一來是大行皇帝的喪事尚未完成,二來便是太子明日便要登極稱帝,即皇帝位,成為大明新君。
文華殿內。
朱載坖一早從東宮起來後,便是先去了奉先殿祭拜大行皇帝,而後就一直待在這文華殿內。
此刻。
在朱載坖麵前,隻有以高拱為首的內閣輔臣袁煒、李春芳、趙貞吉三人。
“殿下,如今京中文武百官,俱已按照規矩上了辭疏。臣已經命人清點過,並無遺漏。”
高拱手裏捧著一份題本,默默的念著上麵做好的記錄。
京中文武百官俱上辭疏,這還是大行皇帝駕崩的第二天,因為嚴家四代人一同上辭疏引發的事情。
朱載坖抬頭看向高拱,心中暗帶滿意的點了點頭,可嘴上卻是說道:“不過都是不成文的規矩罷了,走一個過場而已。這些人的辭疏,就有勞高師傅送到乾清宮吧。”
太子隨口的說著話。
可在場幾人卻是齊齊的心中一震。
您不是說就是一個過場嗎?
怎麽現在又要將這些辭疏送去乾清宮了。
是不知道,等明天太子即位後,就可以從東宮搬去乾清宮居住了。
朱載坖卻仿佛完全不懂一樣,笑著說道:“既然是要留中不發,自當是要將這些辭疏留在禦前,本宮並無旁意……”
說完後,朱載坖淡淡的掃了在場眾人一眼。
高拱等人也沒再抓著這個問題繼續討論下來。
反正太子那點小心思誰都清楚,現在首要事情就是讓太子安安穩穩的即位。
高拱又說道:“遺詔前番已由嚴太師重新草擬,昭告天下。而大行皇帝生前另有遺諭,讓臣等推舉大臣入閣。前些日子朝中繁雜,臣等未能來得及顧全此事。而明日便是太子即位,登極稱帝,為我大明皇帝陛下,臣職所在,先將閣議人選稟奏殿下。”
朱載坖眉頭一挑。
內閣選拔新人,一直放到今日,就是為了讓自己在新朝以新君的身份收攏一批人心。
現在也該知道內閣給出的名單上都有什麽人了。
朱載坖的臉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不知內閣準備了哪些人選?”
高拱側目看了袁煒三人一眼,而後頷首低頭道:“臣等合議,吏部尚書郭樸、禮部尚書高儀、兵部尚書胡宗憲、都察院左都禦史歐陽必進四人,才能、經曆、為人,皆上品,可選拔入閣。”
朱載坖眉頭不由一挑。
而高拱代表內閣,給出的這份入閣人選名單中,也果然是沒有同為兵部尚書的楊博在。
朱載坖微微沉吟,似乎是在琢磨著這四個人的過往經曆,而後長長的嗯了聲:“按照規矩,此四人名單是不是還要交九卿廷議?”
高拱回答:“是如此,屆時會由內閣召集九卿官員,一同廷議,從此四人中選出一二人入閣。”
說是一二人,其實也不過是擺明了的事情。
胡宗憲入閣的事情,那是先帝在世時就定下來的,如今先帝雖然已經死了,可東南的倭患也確實平定了。
另一個,那必然就是在前不久剛被高拱運作到禮部尚書位子上的高儀了。
郭樸和歐陽必進純屬是陪跑。
而楊博則因為高拱要在用晉人的同時,壓製晉人在朝中進一步發展,直接就沒有他的名字出現在入閣人選名單上。
朱載坖卻是忽然盯上了高拱:“廷議定在何時?是否要提前傳諭朝廷?”
高拱立馬說道:“廷議自當是要在殿下即位之後,不過此事並不緊要,待到了日子提前傳諭即可。”
朱載坖點點頭,又說道:“不過總之是內閣再添人的事情,說起來也是好事,這廷議的日子倒是可以選在年前辦好,如此等過了年,新閣員也就能直接入閣辦事了。”
高拱覺得這時間定的倒也無妨,隻要不提前被楊博知道了,等一切都做成了,自己就能壓著晉地晉人為自己所用。
不過袁煒卻在一旁出聲說道:“殿下,說來近日京中卻也有些風聲,隱隱是有事要發生。”
朱載坖立馬來了興趣,轉頭看向袁煒:“京中要發生何事?袁閣老不妨說說。”
袁煒卻是側目看向高拱。
高拱在這邊搖頭,清冷的低聲一哼:“啟稟殿下,不過是有一些個外商,近來在京中說他們的營生愈發的不好做,說是我朝在欺負他們,看上了他們的財產。”
朱載坖立馬瞪大雙眼,麵露茫然:“這又是為何?我朝如今也已開海,許他們自由往來與我朝貿易,何來我朝欺負他們了?本宮若是沒記錯的話,如今朝廷不少財稅進項,還是靠這些外商做成的吧。”
袁煒在旁立馬附和道:“殿下英明,如今朝中專賣去海外的絲綢,每年就能從這些外商手上,弄回來不下千萬的錢貨。除開這個大頭,市舶司和稅兵衙門每年也能在開海與外商貿易一事上,賺下數百萬的稅銀。”
一千多萬的稅賦收入。
這一點放在哪裏,都不能讓人無視。
朱載坖立馬看向高拱:“高師傅,這究竟是怎麽回事?若是這些外商當真鬧起來了,恐怕是要波及我朝與外商往來貿易,最終可能是要影響到朝廷既有的稅銀進項吧。”
高拱也是被這件近幾日才冒出來的事情給弄得一頭霧水。
此刻嗣君詢問,擺出來的態度就極為擔心。
高拱隻能是如實回答:“殿下放心,臣已經讓戶部和順天府去召集在京的外商之人,以示安撫人心。”
朱載坖卻是皺眉搖頭道:“可他們究竟是因為什麽不滿呢?”
“殿下……是因為他們覺得在我朝買賣東西,用的寶鈔和銀子,太過吃虧了……”
當高拱還在猶豫該如何解釋的時候,趙貞吉已經在旁小聲附和解釋了一句。
朱載坖卻愈發的不懂了,滿臉疑惑。
“這個……”
“這究竟又是怎麽回事?”
高拱輕咳一聲,如同太子一樣,他對這件事也沒有弄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高拱沉聲道:“臣覺得,可能是這些外商覺得,我朝錢鈔比價不穩,所以他們與我朝做買賣的時候,賬目算的不清。”
“錢鈔比價?”朱載坖低聲念叨著,然後立馬追問道:“高師傅,幾位閣老,那個……那個與我朝做著絲綢買賣的,叫……”
袁煒低頭說道:“殿下,是歐邏巴諸國之西班牙外商柏富貴。”
原文在六9書吧看!
朱載坖立馬看向袁煒:“對對對,就是袁閣老說的這個柏富貴。本宮知道,朝廷那每年千萬利益的絲綢生意,就是和他還有背後一幫外商做成的。如今京中的事情,可波及到他們了?”
一時間鬧不明白、算不清這筆經濟賬的朱載坖,隻能是先選擇詢問朝廷對外貿易的大頭上,現在有沒有出問題。
隨後。
朱載坖又探頭在殿內看了一圈。
“嚴紹庭呢?”
“朝廷裏說來說去,他在經濟一道上的能力,先帝在世時就滿朝皆知。”
“怎麽本宮這兩日都沒有見到他了?”
似乎是隨口說出的一樣。
當高拱等人看著朱載坖在念叨起了嚴紹庭。
而朱載坖嘴裏卻又說道:“若不是真的太過年輕,這一次就讓他一並入閣才好,也省得遇到事情了找不到人……”
這話一出,在場四人哪怕是與嚴家親近一些的袁煒和趙貞吉兩人,也有些繃不住。
而就在此時。
還以司禮監掌印太監身份,管理著整個皇城的呂芳,則帶著黃錦快步入內。
“殿下!”
“京中那幫被戶部和順天府召集起來的外商,全都鬧起來了。”
此言一出,朱載坖兩肩一顫。
“鬧……他們怎麽鬧了?”
高拱亦是趕忙轉頭看向呂芳:“呂公公,內閣不是已經讓戶部和順天府召集這些外商以示安撫,怎麽又鬧起來了?”
呂芳看了眼高拱,開口說道:“這些外商也不知道怎麽回事,竟然就在順天府的公堂上鬧起來了。因為人太多,東廠和錦衣衛的人進不去,隻聽說就連海瑞都被潑了一身的茶葉水。”
眾人一個個瞪大雙眼。
朱載坖沉聲道:“海瑞怎麽都被潑了水?”
呂芳低頭回答道:“殿下,海瑞是被與我朝做絲綢買賣的一名大外商潑的水。”
高拱當即問道:“可是那個叫柏富貴的外商?”
呂芳搖頭:“並沒有聽到有潑水的消息,如今順天府那邊已經一團亂。這些外商做的買賣都茲事體大,順天府和戶部那邊一時間也不敢得罪了這些人。還請殿下與閣老們商議定奪,此事該如何辦?”
朱載坖立馬看向了高拱等人。
高拱幾人卻是眉頭皺緊。
正如呂芳說的一樣,這幫外商都不是能輕易得罪了的人。畢竟這幫人手上都捏著實實在在的銀子,算起來那都是大明朝的財神爺,來給大明送錢的。
一個弄不好,這幫人可就不會再來了。
而此刻在順天府衙內。
海瑞頭上的烏紗帽早已不知所蹤,頭發上夾雜著幾片茶葉子,而他也不惱怒也不氣急,隻是從袖中取出一塊手帕,輕輕的將自己臉上的茶水給擦拭幹淨。
望著眼前亂作一團,用自己聽不懂的各國言語叫囂著的外商們,海瑞側目看向一旁的幾名戶部官員,淡淡的冷哼了一聲。
這事原本其實都夠不上由順天府來做主場,該是去戶部的才是。
可戶部卻說事情是發生在順天府地界上,召集京中外商就給定在了順天府衙裏。
嘭的一聲。
海瑞的雙手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
原本隻是平靜擦拭幹淨臉頰的海瑞,忽的滿臉怒色。
“這裏是大明順天府衙!”
“爾等若是再敢叫囂吵鬧,本官即可將爾等統統下獄!”
一旁的戶部官員連忙站起身,正要開口勸說。
海瑞卻已經是看向了這幾名戶部官員,冷聲道:“順天府衙內,若無上命,則以本府府令最大!”
幾名戶部官員立馬閉上了嘴。
誰讓海瑞是最懂大明律法的人,他一開口那事情基本就如他所說的一樣了。
不過隨著海瑞拍桌子發飆,公堂上聚集著的外商們,也終於是安靜了下來。
而在人群中的柏富貴,眼珠子朝著左右看了好幾圈。
然後將自己麵前的人推了出來。
那人便立馬跪在了地上。
“還請海府尊為我等做主啊!”
“咱們這個生意當真是沒法做下去了,今年反正已經要做完了,明年我等是絕不可能再與大明朝廷做那絲綢的買賣了,旁的也不成!”
“不然我們真就要虧的血本無歸了!”
一旁原本已經被海瑞嚇得老老實實坐下的戶部官員,立馬又齊齊的站了起來,個個都是麵色慌張。
“都禦史!”
“絲綢買賣可是國策!”
那名被柏富貴推出來的人,跪在地上卻是繼續大喊大叫著。
“我們可管不到你們大明的國策。”
“我們現在隻知道,你們大明的人太精了,我們與你們做生意,就永遠隻有吃虧的份!”
“你們大明的人精太多,要是再沒有規矩。”
“我們等開春就坐船離開大明!”
人群中,柏富貴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無聲的點著頭。
很好!
先把大明的人給吹捧起來。
這件事才好繼續下去,而且最後還不能怪罪到自己這些人身上。
穩賺不賠。
現在隻等嚴賓客出場,然後自己最終拿下那個已經被許諾的大明官職。
等到那個時候。
自己可就是真正的大明人了!
…………
月票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