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2章 山中有捷徑
字數:5554 加入書籤
趙浮生一時愣了住。
幼時他便聽爺爺念叨過。
其不遠處的青雲山間有座仙門靈宗,喚作靈閭宗。
座下弟子斬妖除魔,蕩清邪祟,安保一方蒼生安寧。
一直以來都受愛戴。
而其宗派第六峰的又有一名嫡傳弟子,喚作宋凝霞,乃塘口村宋氏第五代後嗣。
村中百姓心生自豪,又感念其護山庇村之德,故在村裏建了供養廟。
宋凝霞她亦不忘本,念著村裏養育肉身之恩,故還給了村裏一個保舉私籙之名!
村裏四姓族老哪日若為村裏一人保舉。
她都可敕請師尊,破額帶入與靈閭宗內。
不論根骨,隻當報恩。
但百年內隻許一人。
然而,此刻浮生卻晃著他的小腦袋。
“叔爺們,爺爺,我就不去了!”
一時間老者們麵麵相覷。
宋族老嘶了聲,不免探問……
“孩子,你可知這凝霞娘娘,生於哪年?”
趙浮生不假思索。
“崇興三年。”
“距今多久了?”
“該……該有百年。”
“你看,凡體肉胎到了山中,便可脫胎換骨,長生延壽,這都是外人求都起不來的。你何故不要啊?”
趙浮生則不免將目光探看向爺爺。
“我還年輕,但爺爺現下卻難受。”
“如若娘娘隻肯庇護一人,我希望是爺爺,願他能再多活一百歲!”
屋子內一時靜謐下片刻。
趙老爺子也不免苦哎一聲,臉上神情既欣慰又幾分複雜。
舊日太平年間,四族之人為保自家利益,那意見難以統一,保舉之名遲遲不能確認。
如此過了三代、四代,卻始終難再有人能去得雲間山中。
他也曾年輕過,憧憬過那白日飛升,壽命延年。
可等了五年,十年,一甲子,直到白了發,染了須,卻終究無緣!
哎。
他招手讓孫兒近前,重重拍在他的肩上。
“傻孫兒,修行者過了弱冠,已是晚了,哪曾尋我這孤寡老者,後天已殘的遲暮人?”
“這緣若未到,求是求不來的,若到了,推也是推不開的。”
“爺爺已是活夠了。”
“何況你給了爺爺這臨行前的熱乎饅頭,也應當讓爺爺留給孫兒一點寶貝。可好?”
趙浮生囁嚅著嘴,搭手抱著爺爺:“可孫兒不想爺爺走!”
一時,滿屋老者感慨噓聲,有的甚至幾分瑩潤了眼眶。
或許都想起過往國安家和的時候。
那時,兒孫滿堂,父慈子孝。
也曾這般安好!
可如今,山河破碎,他們成了累贅……也成了兒孫眼裏可賣肉販的銅板金銀。
何其嘲弄?
唯有趙浮生這小孩兒,尚還守著那倫理綱常。
像是他們黑夜中醒目的幾許星亮。
“孩子,生死有命。別為我們幾個老骨頭再掉淚了。”
“還是好好想想自己的前程吧!”
“我家中宋氏老祖曾與我有言,若族中有人得了保舉名,也並非一蹴而就!”
“能帶去,卻未必能讓你留下。”
宋族老跟著歎了聲說道。
“是啊,這凝霞娘娘當初出身之際,天生異象,空中竟起萬裏紅霞。”
“是乃仙婇轉世,方得這半寸玄等靈根,的宗門上尊親測慧能,才得入峰為靈閭弟子。”
“你雖品行中正,奈何這靈根道骨,天、地、玄、黃,怕是半點沾不上。”
陳族老也跟著補充兩句。
對此,趙老爺子此刻也不免拉住趙浮生的手,凝緊了目光。
又從兜裏取出一本書錄,裏頭都是爺爺的筆跡。
密密麻麻都是小字。
趙浮生認得這物什,過往爺爺幾十年寸步不離的書錄……
“爺爺近些年的籌劃都在這兒了。”
“我等都是凡軀,比不上靈根道骨出眾諸輩,隻有依靠後天才可改命。”
“區區凡軀要逆天改命太難,可不敢有半點懈怠啊!”
“故而不可再三心二意,明白嗎?”
趙浮生看著爺爺認真的模樣,也聽得出來老者們都在關懷自己。
他用力點著頭:“孫兒明白了!”
但還是凝聲問了句:“如若我成了那凝霞娘娘一般的人,能救各位叔爺和爺爺嗎?”
眾老者聞聲大笑。
“若如她般,你便勘破俗世,隻要你爺爺與我等四人,還在六道之中,便能再見!”
“好……如若這般,那我願意去!”
趙浮生語氣認真了幾分,小小手指攥得咯咯響。
為了爺爺!
也為他自幼埋下的長生夢!
眾老者相互看了一眼,都認可地點了點頭。
接著宋族老起了身,從衣兜裏取出袖筒,揭了蓋,露出半卷金帛卷軸。
其上彌散著濃鬱的香氣,吸入鼻尖時隻覺心神靜安,有幾分鮮蜜般絲絲入甜。
惹的浮生砸吧了幾下嘴兒。
其上字跡更若悅動的精靈,雖不識,卻也讓趙浮生一下又忘了之前,隻沉浸更深。
糊裏糊塗間。
四位老者各自在落款處摁了拇指手印,也連同趙浮生也跟著摁上紅泥。
再然後,卷軸置在神像前供桌!
四位老者又朝著神像前,叩拜,跪念著尊號名稱。
可或是那儀式太過漫長,太過繁瑣。
待到聽到一半時,趙浮生已倚靠塑像腳踝處,幾分困倦。
夢中他似乎聽著一女子聲音,些許輕柔悅耳,如若百靈鳥般。
“趙浮生……”
“卷上有你名。”
“我來接你。”
……
夢很清晰,直到被嘈雜聲驚醒還意猶未盡。
隻是破廟內四下周圍卻一個人都沒有了。
“爺爺,宋叔爺?”
他正找著,卻聽到屋外傳來聲響……
“這幾個老的,怎的也有幾斤好肉……”
“爺,能換得幾斤白米吧?”
破廟外不遠處的荒坡。
五叔正低頭哈腰的在與一人商議著什麽,而在不遠處,竟躺著幾個赤果白條的幹瘦身軀。
“這幾個幹巴肉,夠幾口?”
“兩斤油米,不能再多了。”
說話的是一個戴著幘斤,敞開汗衫執著殺豬圓刀的男人。
說話時,他不時轉著頭打量那幾個白條。
趙浮生噔噔向後退怯!
“王屠戶!”
那是隔壁村過去的豬肉販子,後有傳聞他到處替人收售紅肉。
村裏頭的幾個賣炭的哥兒都一再提醒要避著那吃人鬼。
不曾想竟是五叔將其引來,讓他把買賣做到他們塘口村了?
“爺,少了些吧?”
“昨日我下了些藥在饅頭裏,讓我那侄兒送了這幾個老的,才藥了他們。”
“那鬧羊花也得十文錢一兩,饅頭麵粉的也寶貴。”
“價格再多加些吧?”
五叔跟著嗬嗬地再求。
趙浮生卻已然驚住了,怪不得他昨夜睡得早且沉。
更加怪不得。
幾位老者大清晨便不見了蹤影……